《从春秋走向战国》第39/92页


由于隧道洞口的钢门太厚且有暗门,解放军的几次轰炸和导弹攻击都未奏效。

为使这次能圆满地拿下班达亚齐港,必须在大部队到来之前消灭这些要塞炮。从4月30日起连续几天,我空军和二炮部队已基本摧毁了班达亚齐附近的雷达设施,为这次空中奇袭扫除障碍。

凌晨2时10分,三个要塞的总指挥官印尼的苏亚特摩上校接到美国的E─3C“望楼”预警机的报告,说中国军队有可能要空降,他立即命令防空部队进入临战状态。谁知外岛和湾区的部队已慌乱地打起高射炮,苏亚特摩上校很恼火地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要塞监视哨不时地从装甲碉堡中向外观察,严密地监视着这漆黑的四周,半个小时平安地过去了。苏亚特摩上校又侧耳细听了老半天,也没有听见飞机发动机的声音,大骂美国佬草木皆兵了,便解除戒备状况。

“蓝天”突击队刚刚脱离Y─11型运输机机群不久,就遭到联军的炮击,各型高炮吐出的红色火珠从四面八方向空中飞来。机动伞兵不时地转弯或作蛇行运动,灵活地躲开了炮火,没有1人中弹。由于这些机动伞兵全是精选的老手,每人又都配有“北斗”GPS导航仪和夜视装备,所以他们仍然按照计划保持着队形飞到各自目标上空,开始无声无息地进行大角度俯冲。

“蓝天”突击队的队长是贺学甫,为恢复空降第十五军的战斗力,兄弟部队的侦察部队主动提高了自己的精英,他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调来的。贺学甫原先预计,为了克服逆风的影响,总得准备多飞8到10升钟。但没想到此刻已变为顺风,而且风力比气象站预报的要强得多。结果虽有波折但飞到目的地的时间还是比预想的早了5分钟。

当苏亚特摩上校下达解除戒备的命令时,“蓝天”突击队分为三股悄悄地从三个要塞的侧后进入,降落了下来。夺取要塞表面阵地的突击分队的机动伞兵,一个接一个地在长满杂草的要塞顶部的预定地点滑行着陆。由于带有减速装置,着陆后只滑行了10米。印尼的哨兵看着这群幽灵似的“大鸟”突然降落在他们跟前,个个被惊得目瞪口呆,竟没有发出警报。突击队员冲过去,解除他们的武装。当人员到齐后,便分成小组,仍按预定计划立即开始突击。在带着大量炸药的工兵带领下,他们直向爆破目标冲去。为了掩护进攻,有几个人扔了发烟手榴弹。倾刻之间,第一声爆炸响彻了整个要塞──这是绝大部分守卫部队所听到的唯一警报。紧接着,突击队员们使用手榴弹和炸药包,连续快速地逐个对炮轨、碉堡、隧道口进行破坏,用冲锋枪进行扫射。一门门要塞火炮被摧毁,一些刚第二次脱下裤子的印尼士兵战战兢兢地举起了双手。就在这时,有几个突击组可气地发现通过空中照相拍摄下来的结构坚固的几座碉堡根本就不存在。这是联军在要塞建造的假炮塔,是用薄铁皮伪装的。专门的锥孔装药炸药包穿透了6米厚的混凝土,突击队经短促战斗,不到10分钟就炸毁和破坏了要塞顶上的所有火炮和军事设施,突击队控制了要塞的表面阵地。看不见外面情况而又被巨大爆炸声搞得晕头转向的守军慌做一团,一筹莫展,只能猜想上面所发生的事情。这时要塞顶上的作战活动就只剩下突击队的工兵为打通坑道网洞口而进行的有组织的爆破了。

在夺取三个要塞的伞兵还在进行突击的时候,停泊在港口的联军舰艇已纷纷起锚离港,但出港不到10分钟便几乎同时爆炸,大批原本是对付军舰的解放军空军的战斗机到达后,便改对通往要塞的道路进行了轰炸和扫射,封锁了通向要塞的所有通路,断绝了外援。苏亚特摩上校发现要塞顶部已被解放军占领,他一方面组织反冲击,一方面要求要塞附近的炮兵进行火力支援,向这里轰击。邻近的暗堡立刻作出反应,火炮开始射击。但是警戒的伞兵很快就发现了这些火炮的炮口火焰,便引导空中的解放军空军战斗机迅速摧毁了这些炮兵掩体和火炮。港湾地区的1个联军野战炮兵营开到了要塞附近,准备炮击要塞上的解放军,但由于没有高射炮和导弹兵的掩护,这个野战炮兵营还未来得及进入射击阵地,其大炮就被解放军空军的战斗机轻而易举地全部炸毁了。

西部攻击群的司令张安涛得知“蓝天”和“海龙”两个突击队得手的消息,马上命令在船上待命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两个重装师立刻起程赶往班达亚齐港,这才随最后一个武装直升机梯队出发。一个半小时后,张安涛所在的机群已在安达曼海和马六甲交界处的一个舰队上空盘旋。这就是西部攻击群的中途加油站,在几艘护卫舰和猎潜舰构成的防潜圈中心是十艘十万吨级的油轮,这些油轮的油舱装满了航空煤油,甲板上搭起了平台,平台表面铺的是有大量钻孔的高强度钢板。

只见直升机遵照平台上挥舞彩色荧光棒的航空调度员的指挥,一架接一架轻盈地落下,不等奖叶停止,缆绳员便用钢板上的钻孔把直升机固定,加油员拖过长长的油管开始加油。不到5分钟,加油员关闭油路,缆绳员解开固定钩,一旁的航空调度员做出放行的手势,直升机又重新腾空。

在加油过程中,张安涛得知第一、二梯队已在“蓝天”和“海龙”两个突击队的配合下占领了班达亚齐,正在肃清残敌,第三、四梯队已开始配合海军陆战一师夹击美第10山地师,第五、六梯队则沿山脉进行迂回。张安涛高兴地想,一切都在按计划发展。突然油轮响起了警报,船长跑过来报告说:“附近发现了敌潜艇,请张司令赶快离开!”

张安涛知道如果油轮被击中,整船人一个都别想跑,不过还是镇静地说:“你要相信我们的海军,照常加油!”

船长张嘴欲劝,张安涛已背过身看海景去了。

舰队南面海域东风阵阵,浪翻水涌。云层已稀疏的空中,中国海军航空兵中尉小阎正驾驶着Ka─28反潜直升机进行战术巡逻。4月27日那天,他还在仰光为女友要离开他回国而沮丧不已,但3天后,他还来不及与女友见面告别,便连人带机登上了以十艘改装油轮为中心的特遣舰队,东绕西绕来到了这个往日繁忙现在却几天都看不到一条船的海域。

途中,在距印度尼科巴群岛300公里处,他同由“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昆明号”带领的小分队离开舰队主力,配合解放军空军悄悄奔袭印尼亚齐群岛的主岛。

昨天凌晨,奇袭成功,摧毁了岛上的英军防空导弹营的阵地和那几部让空军挠头的移动式雷达。300名守岛印尼士兵甚至没来得及出营房,便被埋在瓦砾下。

在小阎看起来,战争真的如同游戏,直到现在,他还有像是在参加实战演习的感觉。

突然机载声纳显示屏上有目标在移动,小阎兴奋起来。他驾驶的Ka─28反潜直升机为同轴双主旋翼结构,机长11。3米,高5。4米,起飞重量11吨,装有两台共4450马力涡轴发动机,实用升限6000米,最高时速250公里,最大航程1000公里,战斗半径380公里,滞空时间长达四个半小时。配备有先进的警戒搜索雷达、拖式声纳和浮标声纳系统,以及两枚轻型反潜鱼雷,这些玩艺足以把两艘潜艇炸飞。Ka─28反潜直升机具有非常优越的空中悬停能力,可在夜间与极为恶劣的气象条件下使用拖式声纳,进行反潜作战。

他赶紧向目标驶去,并向舰队报告。根据声频特征,小阎就确定这是印尼从荷兰引进的“海鳝”级潜艇,立即俯冲下去。这时机载计算机早已将目标数据传输给了鱼雷引导系统,他揿下按钮,助推火箭喷着长长的火舌带着鱼雷向目标飞去。

这艘印尼潜艇是被海上的十艘大油轮吸引过来的,想趁夜黑偷袭。猛然,艇上的声纳兵听到鱼雷高速运动时发出的如电钻钻洞般的声音,“有鱼雷攻击我艇!”

声纳兵惊慌地叫道。艇长马上命令紧急深潜,然后停机,侥幸躲了过去。

但小阎这时已飞到潜艇上空,确定了潜艇方位,呼叫舰队的SA─321“超黄蜂”直升机来跟踪轰炸。几分钟后,两架“超黄蜂”式直升机飞来,反潜直升机的雷达装在机腹下面,通过对水下扫描发现目标,立即投放深水炸弹,瞬间水下便传来沉闷的爆炸声。一会儿,印尼潜艇被炸得船体凹陷,四处进水的潜艇被迫浮出水面,伸出了投降的白旗。

张安涛梯队的最后一架直声机已加油完毕,机群绕行一周向海军致敬,又向南方飞去……此刻从小阎的Ka─28反潜直升机上飘来朴树那首充满忧郁的俄罗斯风格的《白桦林》: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

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

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

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村庄依然安详,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

噩耗声传来在那个午后,心上人战死在远方沙场。

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望眼欲穿地每天守在那里。

她说他只是迷失在远方,他一定会来来这片白桦林。

长长的路呀就要到尽头,那姑娘已经是白发苍苍。

她时常听他在枕边呼唤:“来吧,亲爱的!来这片白桦林。”

在死的时候她喃喃地说:“我来了!等着我在那片白桦林……”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www.517z.com

第十三章巧施连环

当前:第39/9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