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徊校对版作者笛沃》第17/359页


  这个评价就很高了,尤其是在他有可能升任本府学政、秋考在即的关口。杨云都能感觉到,身旁的杜龙飞激动得浑身发抖。
  宋亭轩有自己的盘算,他现在正在谋任学政,虽然本府的几个县中以他的才干、政绩最佳,可是也有可能从别府外调一个学政过来,细细算来,他也只有五六分成算。
  杨云和杜龙飞的折子,就像一场及时雨一样。
  宋亭轩估计着,如果私书公流的事情能操办好,升学政的事情就能多上两分把握。
  此时正是关键,不要说两分,就是只能多上一丝,也足以让宋亭轩郑重对待此事。
  “杨云、杜龙飞――你们的折子,本官准了,你们回去马上草拟出具体操办的条陈,县学的差役全任由你们调遣,要钱要人,你们都和我说,本官一定替你们解决,希望你们齐力同心,把这件造福静海县学子的事情办好。”
  杨云、杜龙飞互视一眼,“必不负教谕大人所托。”
  出了县学衙门,杜龙飞突然站住,对着杨云深施一礼。
  “杨兄高才,此事我愿为骥尾,一定办的漂漂亮亮的。”
  杨云一笑,杜龙飞是个明白人,这个折子上上去,又获得教谕的赞赏,不怕他不尽心尽力。
  杜龙飞看着杨云的身影消失,脸上的神情非常复杂。
  他一向自认为是个聪明人,可是这一刻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不如杨云。
  杨云在教谕面前已经把话说明白了,作为想出这个主意的人,他的首功已经实实在在拿到手里,而具体操办的事情就落在自己头上。
  这既是给自己分功,也是脱身之术,想起操办此事的繁琐艰难,杜龙飞就一阵头皮发紧。
  偏偏这个事还由不得他不尽心,多少人渴求这样的机会而不得呢。
  “下者劳力,中者劳智,上者劳人,不知道杨云算上者还是中者,反正我肯定是下者。”杜龙飞苦笑着想到。
  杜龙飞办事情倒是雷厉风行,第二天详细的条陈就摆上了宋亭轩的案头,宋亭轩当即就批了。
  到底不好意思把事情全丢给杜龙飞,而且起事之初,教谕大人的一只眼睛还始终盯着呢,于是杨云跟着忙乎了几天。
  第一批四百多本书很快就收上来了,这个数量甚至超出了杨云的预料。
  稍微一打听才知道,杜龙飞半卖半送,把所有的存书都清了出去,条件就是买到书的人必须马上把书交到书库。
  他出书的价钱实在太便宜了,而且学子转手又能把书借出来,花的那点钱就算租书也是合适的,更何况还能借阅书库中其他的书。
  私书公流的事情就这样走上了正轨,杨云也有点佩服杜龙飞,看准了机会就舍得投入,教谕宋亭轩对他也是赞赏有加。
  杨云的收获也不小,收上来的书经他的手一过,立刻记忆到识海中。多了这些书,识海中经纶堂的藏书也像模像样了。
  多了这些参考,尤其是那些应试的时文和点评,杨云自觉文章的功力深厚了不少,一篇策论写出来花团锦簇,中举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实行了没两天,静海县学林之中就开始盛传这件事情,赞誉声不断。尤其是那些得到实惠的贫寒学子们,突然之间有了这么多书可以解读,简直像久旱逢甘霖一样。
  就算再穷的学子,手里总还有几本书,可以交上去换取借其他书的机会,而且实在没书,也可以到杜龙飞那里帮忙登记打杂,算是变相的打工求学,干这种事情不失体面,立刻得到了许多贫寒学子的拥护。
  好评逐渐从静海县,扩展到临近的县,甚至府城之中也传开了,还有临近县的学子,背着书篓赶过来的。
  宋亭轩当机立断,借着公事的机会上府城运作去了。
  收上来的书日渐减少,杨云也借机偷了懒,不再天天跑去县学。只有杜龙飞不得不在那里撑场面,虽然也有一些贫寒的学子为了多得到一些看书的机会,逐渐开始上手帮忙,但杜龙飞还是天天忙得团团转。


第19章 二哥杨岳
  一日,杨云正和房东范骏闲聊,仆人来报,说杨云的同学蔡白华来访。
  范骏微微一愣后笑着说,“杨贤侄,你现在名声在外啊,连本县首户蔡家的嫡公子也来拜访你了。”
  杨云感激地一笑,他知道范骏是怕自己新来,不知道蔡公子的底细,特意提醒自己。
  “贵人临门,还得麻烦范叔和我一起去迎接一下。”
  范骏哪里有不愿意的?虽然他开着海货铺,也算薄有家产,但和静海首户蔡家比起来,至少还差着几条街呢。
  两个人来到阶下,看见管家引着一个翩翩佳公子进来。
  蔡白华看见杨云两人,紧走两步至前,拱手道,“在下蔡白华,冒昧打扰范财东和杨兄,恕罪恕罪。”
  “蔡公子大驾光临,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请请――”范骏说道。
  “久仰蔡兄的学问,这次有机会请教,不胜之喜呀。”杨云也说着客套话,将蔡白华迎进厅中。
  落座之后,婢女过来上茶,范骏使过眼色,上的是珍藏的茶叶。
  还没揭开盖子,一股茶香就沁人心肺,茶水色泽深褐,杨云品了一口,觉得苦尽回甘,余香十足。
  “今天可是沾了蔡兄的光,范叔平时可没给我喝过这种好茶。”
  蔡白华也略品了下,微微动容道:“是夜郎的野尖,果然是难得的好茶。”
  范骏大为得意,夜郎和吴国都是大陈的属国,不过一个在西南内陆,一个在东南临海,几乎有万里之遥。
  一两夜郎出产的黑茶,要从夜郎的南面邻国山桂出海,颠簸远航到静海,价格堪比黄金。
  范骏露了脸之后,就不太说话了,他知道蔡白华来此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自己。
  自从上了折子促成私书公流之事以后,范骏就知道杨云算是在静海县打响了名气,来人拜访是迟早的事情,甚至为此还吩咐婢女,做好了各种待客的准备。
  只不过没想到最先来的竟是蔡家的公子,也许蔡家从府里的渠道得了什么消息?如果宋亭轩如愿升上学政,那杨云中举至少有七八分把握,一个如此年轻的举人老爷确实值得蔡家拉拢。
  想到这里,范骏真心感激王屠户这门亲戚,想着什么时候抽空去拜访一下,弥补以前对他的怠慢。
  杨云和蔡白华相谈甚欢,抛开蔡家公子的身份不说,蔡白华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
  想想也不奇怪,蔡家这样的大户子弟众多,资源丰富,家族弟子从小就在私塾进学,如果表现出色还有家族的大力培养,以保证每代都有几个出类拔萃者。
  当然杨云的学识也没有让蔡白华失望,虽然杨云在一些经义细节上还不够圆润,但他博闻强记,而且时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处处显示出他的真识才干,这是那些苦读书的学子们望尘莫及的。
  再想想自己五岁进学,今年十九岁,苦读十四年,家族还专门从府城请来明师熏陶,才有如今的小小成就。
  杨云今年才十六岁,根据家族搜集来的资料,此人十岁才在村子里的公学启蒙,实在不知道他这一身学识是如何来的。
  蔡白华有点意兴阑珊,来这里的目的也达到了,过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杨云也不多挽留,和范骏一起送出门。
  望着蔡白华登上门外等候的马车,杨云也是感慨不已。
  “前世蔡白华是本府的解首,我看榜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名字就是他的,然后找遍全榜也没有自己的名字,那时真是心丧若死。”
  想到这里,杨云一笑,轻轻甩了甩衣袖,和范骏携手回屋。
  蔡白华开了头之后,络绎有同县学子上门来拜访,还有一些望山镇出身,在县城混的小有名气的乡党也来凑热闹,范骏还因此谈成了一笔生意。
  这一天又有一个顾姓海商前来,他老家泾园村的,紧邻着小月村。
  范骏开着海货铺,因此和他谈得很是投机,准备从他那里进一批货物。
  可能觉得有点冷落了杨云,顾海商拉回话头,和杨云提起一件事情。
  “说起来小月村也有一个跑海的王老板,他的一条船二月里在黑水洋遇到大风,漏了底,现在买卖撑不下去,要卖了另一条船还债呢。”
  杨云大惊,顾海商说的那个王老板他清楚,小月村的首富呢。
  更重要的是,二哥杨岳就在那个王老板的船上。
  定了定神,二哥应该没有出事儿,对了,前世大约这个时候,二哥回了趟家,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的缘故?
  “顾叔,你知道那个王老板船上的水手在哪吗?我二哥就在他的船上跑海。”
  顾海商一惊,“王老板的船还没卖出去,就停在码头,那里也许能打听来消息。”

当前:第17/35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