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国舅是女郎》第16/232页



  “她只说,如果你肯留我,就让我乖乖待在这里。”

  “这个宣夫人哪,太急于让孩子独当一面了……”

  说话间,胡人少年回来了。

  中年人起身道:“哦,来来来,给你介绍,这位是你师兄安遥。”

  胡人少年温和一笑:“师弟。”

  邓弥迟疑着作揖见礼。

  中年人将邓弥推给安遥:“带他去熟悉熟悉坏境吧。南面那间小屋收拾出来给他住。今日先歇着,不用再过来了。”

  “是,师父。”

  安遥领师命将邓弥带走。

  邓弥跟着安遥往外走了几步,忽然就停了下来,她心中有疑惑,很想等到解答:“师父,我阿娘称您为‘安侯’,您是我们大汉的侯爵吗?”

  闻言,中年人不禁笑了,少年安遥也立在旁边轻声地笑。

  “我是一个外族人,怎可能享有大汉的封爵?”中年人声音沉稳,笑意舒朗,“‘安侯’不过是他人的敬称,因为我……曾是安息国的太子。”

  
第七章 誊经

  安息国的安清,洛阳很少有人不知道他,尤其是西域来的人,即使这位人物再深居简出,但人们一旦见着他,都会尊敬地称呼上一声,安侯。

  半年后,安遥和邓弥混得特别熟了,安遥悄悄告诉邓弥说:“师弟,咱们师父可是当过国王的人呐!”

  作为安息国的太子,安清理所当然地拥有王位继承权,实际上,他也坐上过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但是很快,他就让位于叔父,经西域诸国,不远万里来到了大汉的洛阳城。

  邓弥非常诧异:“王位都不要?师父可真是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佛学了。”

  安遥笑而不答,抱着誊抄完的译经出去了。

  然后当天下午,邓弥用崇拜的眼神看了一下午的师父。

  安清是个特别随和的人,他自己整日埋头于经书和各类典册之中,但交给邓弥所做的事情却很轻松,译经也不是每天都有得誊抄,多数时候,安清都是打发邓弥去看书,或者让安遥带着邓弥去学骑马和射箭。

  邓弥每个月能回家三天,从家里回来的时候,总是不忘带许多好吃的。

  师父是清心寡欲的人,对衣食的要求不高,吃饱、穿暖即可,师兄安遥不同,最受不得美食的诱惑,每次到了邓弥该回来的时候,他一准老早就候在院门口等着拎东西。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安遥吃了邓弥的许多东西,自觉无以为报,就把从家乡带来的一只铜铃铛送给了邓弥。

  铜铃儿精致小巧,响声更是清脆悦耳,邓弥十分喜欢它,第二回归家时,特意揣在身上,要拿回去给她的阿娘开开眼界,瞧一瞧这遥远安息来的小玩意儿。

  薄暮要离开时,安遥绊了一脚,怀里抱着的竹简全扑进了泥水里,幸好师父下午出门拜访故友去了,没亲眼看见这一幕,但安遥还是吓得面色如土,生怕惜书如命的师父发现了会重罚他,邓弥心善,于是留下来处理书简上的泥污,两个人忙了好一阵,才将脏污都擦拭干净了,而此时外面的天色也暗下了。

  此时是永寿三年,邓弥十二岁了,个头与十岁时相比,窜高了不少,她十一岁时,倒还长胖过,脸上圆嘟嘟特别可爱,可是才过了一年,又飞快瘦掉了,如今整个人瘦得禁不起大风吹,师父都为此自责过,以为是家里饭菜没做好。

  邓弥弱不禁风的单瘦模样,安遥担心她趁夜走路不安全,却挽留她不住,邓弥说,到了回家的日子不回去,阿娘会担心,安遥就没再强求,给她点了一盏灯笼,送她出了院门。

  冬夜天寒,街上少有行人。

  “这比往常到家得晚一个时辰了。”

  邓弥抬眼看天色,盘算着时间,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往家赶的了。

  出永昌里时,在街口,一个人影飞快从酒楼悬挂的红灯笼下走过,拐进对面昌平里的小巷中去了。

  原也没什么,但那人身姿高挑,在夜色里仗一柄细剑,邓弥就不自觉地多扫了他第二眼,这第二眼,模模糊糊不甚分明,她觉得那人的侧脸像极了一个人。

  “杨――”

  对方的身影很快就隐匿进了对面的小巷里。

当前:第16/23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