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别的,就要你全集》第2/272页


短信最后颇有深意的注了一句,你是给他安排的第七个老师了,他总是挑剔换人的,自求多福吧。

一个烫手的山芋?一个挑剔的家伙?即将面对的,是福是祸?

其实韩国人见过很多,从大学到工作这几年。大多数也是稳重内敛的,毕竟都是东方民族。学习也很勤奋,对老师更是格外尊重敬仰,不敢有半点微词。

这个李冬奎与那些大韩航空、三星电子相比,应该不会更难。怕他,是不会的,但是,防他,是必备的!

这是一个老师最基本的心理建设。

回了短信,懒洋洋的走到最近的公车站。没有头绪的看着一堆站牌,找着那条路线。目的地――京西花园。以后,要常常奔赴的地方。

看看表,快三点了,最好别迟到,这是老师和学生见面时最忌讳的,毕竟第一次,老师总有被学生“面试”的感觉。这不仅是礼貌,也是这个行业的习惯。

等待筛选的意味虽然总是被她一再弱化,但是那是事实。

十几分钟等公车,几十分钟挤公车,这份工作也有它的辛苦。在那些玻璃大厦之间,穿梭的只是最传统平凡的公车。而她,就在那里安身。

在车窗边找到位子,把书摆在腿上,吐出一口辛苦的热气。这是奔忙需要付出的。

而实际,付出的还不只这些。

打开日程表,她发现这将是第十三学生。

米其林的安东尼,没有架子老板,可爱的法国人,他的英语有太多卷舌和鼻音。

三菱的井上,财务审计部的首席审计师,但是眼神,总是不怀好意。

大众的瑞士人,中文非常努力,几个月进步很快,他在努力写作,让人欣慰。

印刷公司的德国销售经理,有些漫不经心,带着商人的眼光看待他的学习。

船运公司老总,常常因为公事影响心情,影响学习,但人不坏。

飞利浦的Andy,从不做作业,从没认真对待过。他的关注,都在女人身上。

诺基亚的芬兰小伙子,聪明,年轻,有活力,有时太过调皮。

印度钻石代理商,蹩脚的英语,张扬的作风,一贯傲慢的态度。

SOS医院的朗士德大夫,亲切,热情,随和,是最好的绅士。

八宝丽经理的老婆,香水、华服以外只是个空空的躯壳,高高在上的躯壳。

朗讯的人事专员,常常让自己头痛,太刻板,从不微笑,是因为他是人事专员吧。

美国律师Cris,沉稳、强势、内敛,中文好的没话说,不能否认,很帅。

然后,就是,这个没有谋面的韩国男人。

****今天感觉有些累。

船务老板依然为公事烦心,米其林喝了太多咖啡依然不够清醒。

一个分不清状语和补语,一个不会用“什么”和“怎么”。

语言,不简单,中文,更不简单。

她每天在那些汉字、词语、句子中缠斗,有的时候,她觉得没有一个外国人可以真正学好这古老的语言。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这个东方民族积淀太深的厚重。

甚至Cris,常常不能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但是,自己就能完全理解吗?

不一定。

比如她的名字,又厉又俐?似乎是矛盾的,就像她的个性。

常昆常说她总是好斗的,加上姓了厉,脾气臭的更厉害。

严子恒笑着评价她是母老虎一只,不放过对任何猎物的折磨,尤其是学生。

当前:第2/27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