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全集.com》第317/570页


东北军战斗力一般,但一般里面还分别,于学忠算是一般里面上等的,缪澄流只能排在中下,早在长城抗战时,这位仁兄打仗时那副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就让人目不忍睹了。

老李叹了口气。也许缪澄流会比韩德勤强些,却哪里是板垣的对手。

那就只能用最后一位了。

最后的这位战将,是庞炳勋。庞炳勋也属老西北军支脉,过去因伤瘸了一条腿,因此得了个外号“庞瘸子”。

庞炳勋是一员老将,“老”是年纪很老的老。

这一年,他已近60岁,大概整个老西北军出身的将领,尚在军中的挨个数,没有比他年纪更大的了。

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能在军队里面任职,不退不休,庞瘸子能混也是真的,所以人送外号“军中不倒翁”,而且他的军职也颇能给人以假象:他是军团长,比军长还大哩。

不过能升到这个职务,绝不是庞炳勋的军功有多高,纯粹还是年纪太大的缘故,没人好意思再指挥他,就索性让他独门独户,指挥一个“军团”。

所谓的庞军团,更是搞笑,并不是什么大规模合成兵团,只不过是五个步兵团凑一块罢了。

以前的李宗仁“常在江南,少来华北”,对老西北军的这些人不熟,到五战区走马上任,才与庞炳勋首次谋面。

这一见面,差点把李宗仁也闹了个大红脸。

在庞炳勋面前,他只能称为小李,人家才是老庞哩。旧军队讲究礼数,年纪小的指挥年纪大的,总让人觉得尴尬。

小李只好先跟老庞打声招呼:论年纪和资历,你是大哥,我是小弟,你大我小,本不该我来指挥你,但为了抗战,只好将就一下了。

客气完了,得来实质的。

李宗仁问庞炳勋,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解决的。

老话说得好,冷庙烧香,五战区一共就这么几个战将,要想别人常来庙里给你烧香,当然要先显示“菩萨的灵验”,帮人家实现几个愿望。

庞炳勋的第一个愿望,是希望不要裁他的兵。

按照编制序列,庞炳勋有一个特务团超编了,统帅部要求其“归并”。所谓归并,就是并到另外四个团里面去,而粮饷也只能照那四个团发。

问题在于,庞炳勋的每个团人数都是足额的,僧多粥少,平均下来大家就都吃不饱了。

如果庞炳勋不肯“归并”,那就只能遣散特务团,否则将面临全部停发粮饷的处分。

李宗仁听罢,说这样裁兵确实不公,一定替你力争此事。还有吗?

庞炳勋的第二个愿望,是补充枪支弹药。

李宗仁也点了头。

第一个愿望很快就帮庞炳勋实现了。其实说难不难,也就是李宗仁向上面打声招呼的事,不过保留一个团的编制,连战区司令长官都亲自开了口,谁会驳这个面子呢。

实现第二个愿望也蛮简单。五战区集结的部队本就有限,人头少,分果果就容易,更何况庞炳勋穷得叮当响,从没奢望过补给坦克大炮,能给些打得响的步机枪和子弹就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庞炳勋见“李菩萨”如此灵验,一时间感激涕零。

山不在高,能让人猫着就行,看来这回在五战区的确是投对了庙,烧对了香。

庞炳勋向李宗仁盟誓,五战区若有差遣,自己绝不保存实力,一定同鬼子拼到底。

很快就轮到还愿的时候了,李宗仁把庞炳勋调至临沂,以抵挡板垣师团,后者欣然领命,并由此创造出光照其一生的经典。

我们也许要问,一个年逾花甲的老爷爷带着五个团的小朋友,敢与号称“大日本皇军中最优秀的板垣师团”叫阵,凭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又与另外一个问题有关。

那就是,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国内军界,庞炳勋是如何混成“不倒翁”的。要知道,在老西北\wén rén shū wū\军的支脉里面,无论是枪杆子还是地盘,庞炳勋都小到几乎可忽略不计,别说和宋哲元、韩复榘比,连石友三都不如。

这样的小鱼小虾,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块头给吃掉,这样的事过去曾不胜枚举。那么,老庞长寿的秘诀到底在哪里呢?

除了他对上处世圆滑,从不得罪人以外,对下知疼知热,能得众心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方面。

战场之上,欺软怕硬几乎是一个通行的规则。从老西北军时代开始,仗打了一场又一场,庞炳勋几乎场场成为对方痛扁的首要目标,也因此经常被冲得稀里哗啦。

当前:第317/57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