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闪灯花堕全集Zei8.com》第53/53页


惠妃娘娘于当天夜里死在宗人府中。她死得很安祥,面目皎好,态度清平,甚至嘴角还仍然衔着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没有人能查明白她服了什么药,又是将药藏在哪里带进宗人府的。

府尹报了畏罪自尽,但也可以说是一死以志清白。康熙帝颇为叹息,因为最终也没有定成碧药的罪,便依然以惠妃之礼出殡。

送殡那天,明府阖家出动,沈菀也去了。然而晚上定省的时候,众人才发现沈菀没有回来。她给觉罗氏留下了一封信,说是对不起老爷和夫人,没有资格再留在明府,已经打定主意,要沿着公子曾经走过的路,到处云游。水娘带着丫鬟检点一番,发现沈菀带走了些许金银和自己的首饰,大概够维持一阵子生计的。

明珠也曾派人到处寻找过,不时听人回报说,在凤凰山姜女庙、琼华岛洗妆台、江苏吴兴白苹洲等地见过她,都是纳兰词中曾经题咏过的地方。但每每派了人前去,却又不闻踪迹了。

次年,纳兰成德的棺椁遗入皂荚屯下葬,守坟人说,常于夜半巡坟时听到女子哭声,但走近时,却又毫无发现。明珠又要派人前去,却被觉罗夫人阻住了。夫人说,如果那真的是沈菀,她一定不愿意被人找到。再说,孩子已经死了,就是把她带回明府来也是无益,不如随她去罢。却命人拿些银钱给那守坟人,命他放在容若坟前,若再听见哭声时,不可打扰。

隔了些时,守坟人来报说,银钱果然被取走了,却留下一枝簪。觉罗氏认出是自己赏给沈菀的那枝红宝步摇簪,不禁握住了久久不语。这之后每隔些日子,便命人拿些银钱衣物放在成德墓前,那女子有时取,有时不取,却再未留下片言只语。

又隔了两年,明珠事败,御史郭?L参劾明珠八大罪,说他“凡奉谕旨,如获好评,便称‘由我力荐’;若不称旨,便说‘上意不喜,吾当从容挽救。’任意附会,市恩立威,连结党羽,多方取贿,士风文教,因之大坏。且与靳辅、余国柱等交相固结,每年糜费河银,大半分肥;科道官有内升或出差的,必居功要索,至于考选科道,即与之订约,凡有本章,必须先送阅览,言官多受牵制”云云。

八条罪状,贪渎跋扈,哪一条都够流放斩首的了。然而康熙帝抚卷长叹,终道:念在纳兰侍卫英年早逝,朕不忍遽行加罪其父,且用兵之时,明珠实有效劳绩者。遂只削去明珠的大学士头衔也就是了。

明珠和索额图争了一辈子,索额图落了个瘐死狱中,而明珠虽然罢相,却一直活过古稀之年,于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十五日安然病逝于京城家中,康熙帝特派遣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总算善始善终。这不得不说是纳兰成德对于父亲的遗惠了。

又过了二百多年,又一个叶赫那拉家族的女子走进了皇城,嫁给了咸丰皇帝做妃子,并成为同治皇帝的生母,人称慈禧太后。她垂帘听政,独掌天下,在爱新觉罗的皇廷里翻云覆雨,亲手葬送了同治和光绪两朝傀儡皇帝,而后扶宣统帝溥仪登基。她的离世,也宣告了大清盛世的结束。金台石的诅咒,终成实践。

三百年后,人们已经说不清金台石与努尔哈赤的恩恩怨怨,明珠与索额图的是是非非,也不再记得觉罗夫人、纳兰碧药、卢夫人、颜氏,或者沈菀这些个纳兰家女人的泪痕梦影,絮果兰因。然而纳兰词,却依然流传在风中,一唱三叹,永不泯灭。每当静夜来歌,如果你细听清风,就会隐约听到有人在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缺。

若使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寰容易绝,燕子来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由网[ 电子书]整理(备用域名: 电子书),版权归作者和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当前:第53/5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