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禽掌全集》第3/80页


说着从篮里拿出一只浅绿瓷碗,打开那瓶罐盖儿,一股清香由内溢出。她先盛了一碗,随后抽出一双牙筷,含笑递给继志道:“这是我自己熬的鸡丝粥,加了些新剥的莲子,味道就愈加好了,你不信一吃就知道了!”
石继志连连道谢,接过一尝,果然美味无比,不由抬头望着程友雪会意地一笑。友雪见状笑道:“怎么样?不骗你吧!还有那鸡蛋,你吃吃看。”
言罢,似等不及,自己伸手拿了一个递过去。石继志才喝了口粥,还未咽下,见第二样又到,连忙放下碗接过,心想煮鸡蛋不很平常吗?却不料再一看大是不然,原来这鸡蛋下面开有一个约杏仁大的小洞,有一粒莲子塞着口儿,用筷子夹开莲子,就有一股异芳由蛋内透出,把蛋皮剥开,原来不是原有的蛋白,竟是粉红的肉团,夹起一尝,真是入口生津,心中不由暗赞。
友雪笑道:“这没有什么稀奇的,不过是用虾仁、鸡丁和笋末、蛋白一起剁碎搅匀,装在里面,然后用莲子封口,再用新摘的荷叶包上,放在火上蒸。今天时间来不及,我只弄了两个给你尝尝新,以后有机会定然让你吃个够。”
继志闻言,心想我的天,光这一样就这么麻烦!程友雪此时也拿了块银丝饼,一条条地撕着吃。要按平日,这些食物石继志早就一扫而净,可是今日内心悲痛欲裂,只吃了少许就停筷不食。友雪见状,知他伤痛父母惨死,自然无心饮食,也不再勉强,帮他把食盒整好,放置一边,才道:“我也不耽误你的正事,现在你去官府报案,事后再回来,我也回家,晚饭我带来,我们一块儿吃!”
继志虽内心不安,但终不忍说出叫人失望的话,点头道:“谢谢妹妹的美意,此时愚兄只有身受,只是一待把我爹娘安葬好了,愚兄就想远走天涯,访寻名师,定要学得像妹妹这样一身武功,手刃亲仇,才不负双亲恩育一场!”言罢热泪交流,不胜凄楚。
程友雪见状又安慰了一番,二人相继出得庙来,友雪向前遥指道:
“顺这条小路一直走就到大街,到了大街一问就知道了,白天人多,多有不便,我也不送你了。你要自己小心,中午你也许来不及,晚上你可别忘回来!我等你吃饭!”
二人就在此分道而行。不言友雪回家,且说继志至官府报案后,知县大惊,会同三班捕快,亲自和继志来至那拾翠园,进入屋后,见横尸遍地,惨不忍睹,阖府上下,连仆厨二十余人,除去石继志外,竟无一幸免。把知县吓得冷汗直流,连道:“反了!反了!这班贼人还有王法没有!”
因石益川在地方上是一大善士,且对官府各项措施都有相当的捐助,知县不敢怠慢,着实忙了一阵。
石继志眼见父母惨状,悲痛欲绝,抚尸痛哭,几次死去活来。知县命人购买上好棺木将二老装殓,并安慰了这石继志一番。石继志表示先把二老葬在这拾翠园中,待自己报得大仇后,再为二老起灵正丘首,知县一切照办,最后留下一些银钱,这才哭丧着脸回去。
原来这知县从石继志口中得悉此案乃湘中八丑受一指魔指使所为,哪能不忧?不管吧,这几十条命案非同小可;管吧,这排教的势力自己是避之犹恐不及,哪还敢再去招惹?
石继志待知县走后,看着差人把父母遗体装殓,这才略微把遗留各物归置了一下,吩咐那班役工在后院里挖了几个坑,把自己父母还有一名老仆及书僮装棺埋好,留待以后自己护送回乡安葬,其他奴仆都由官府派人一一装棺抬出去埋葬。洞庭湖附近人山人海,把拾翠园围了个水泄不通,见此惨状,无不大骂贼人狠毒。
一切就绪后,太阳也快下山了。继志在柜橱里搜了些散落的金银及几套换洗衣服,打点成一轻便行囊,告诉留守官人要出去访亲一段时间,那些官人自然同意,把各屋门窗锁好,大门贴上封条,留待以后继志回来,再行开启。继志又赏了他们不少银两,各自回衙销差去了。
可怜继志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哪经得起这番折腾,这一天一夜已推摔得面色苍白,双目红肿。一个人提着行囊往那小庙走去,直走得双脚酸麻,那小庙已在望中,放下行囊歇了一会儿再走,总算到了,进得庙来见友雪早已到了。
友雪雀跃趋迎,半笑半嘻地道:“你怎么这会儿才回来?我等得心焦死啦!”
石继志坐定后略略把经过情形一一吐诉,程友雪听完道:“想不到你们读书人办事真有规矩,居然想得如此周到!只希望皇天不负苦心人,能叫你找到一个好师父才好!”
忽然似想起一事,笑道:“你方才是不是回来过一次?还吃了点东西?”
石继志一怔道:“愚兄自与妹妹分手后,一直折腾到现在,哪里有空回来?”
少女奇怪地自语道:“怪事!那是谁吃了?”
转又对石继志道:“早上的饭篮我忘记带走,方才来见它仍放在那儿,可是打开一看,里面的食物一点儿也没有了!我只当是你回来又饿了吃的,后来一想又觉不会……
真是怪事!”
石继志一听,也觉奇怪,忽然大悟,哦了一声道:“我知道了!”
说着站起身来,走到那香案处,弯腰掀起桌布往里一看,不由奇道:“他上哪儿去了?”
友雪见状大是不解,问道:“他是谁呀?难道这里还有人住?”
石继志道:“上午我才发现,本来要告诉你,可是这人叫我不要说,并说他最讨厌女人。我想反正晚上他总要出来,那时再为妹妹引见也不迟,不想他竟走了,可怜他还生着病……”
友雪不禁大奇,马上接口问道:“他是怎么样一个人?怎么睡得这么近,我会没发现他?”
继志遂把穷书生的长相穿着大略形容了一下,并道:“这人生的病也真怪,全身冰冷,睡起觉来吐气像吹哨,最奇的是只吐不吸……你说这有多怪!”
友雪听后面现惊容,抬头想了想,忽然问道:“这人是不是面色白净,手上还留有长指甲?”
继志一怔道:“正是这样,一点不错,难道妹妹也见过他……”
话还未完,友雪已跳起道:“快追!千万别让这人走了!”
说罢纵身出门,继志不解其故,也跟着出去,见友雪已无踪影,自忖无能追赶,只得颓然呆立。
好一会儿友雪才怏怏而返,犹自惋惜地道:“他已走远追不到了。”
继志不解地问道:“妹妹追他作甚?莫非为他偷食欲整治他么?看小弟薄面……”
友雪闻言,没好气地看了继志半天道:“呆子!你知道他是谁呀,他就是如今武林谈虎变色,闻名丧胆的上官先生!”
继志疑道:“他也会武功?‘上官先生’是谁?”
程友雪又嗔又笑道:“跟你说你也不清楚,这位老前辈怕已有一百几十岁了!我也是听师父说过他的样子,可没见过!”
继志这才松了口气,摇头道:“错了!错了!这人看样子顶多不过四十岁,哪像是一百多岁的呢?”
友雪用眼一瞥继志笑嗔道:“你知道什么?这上官先生因幼服肉芝,又擅驻颜之术,虽过百龄,看起来也不过四十许人。你呀,空自放过这大好机会,否则拜得此人为师,别说那八丑,就是一指魔,只要听到此老名字,怕不就吓坏了!你的仇还怕报不了么!”
石继志不由大是追悔,连声长叹,站起来又找了一遍,仍然毫无踪影,却在那香案下发现了一张字条,连忙叫道:“妹妹快来看,这是不是那上官先生留下来的?”
友雪连忙过来,果见继志手中拿着一张纸条,上面用黑炭写着:“昨夕游洞庭,今夜赴峨嵋,娃娃如有志,彼处问上官。”
友雪不由拍手笑道:“果然是他!这就好罗!”
继志见字不由大喜,一时竟拉着友雪手道:“妹妹看这上官先生是不是有意收我为徒才留这字条的?”
友雪闻言道:“这纸条上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娃娃如有志,彼处问上官’,不过这‘娃娃’是不是指你就不知道了!”
石继志红着脸点头道:“是指我!”
友雪噗嗤一笑,用眼瞟着继志说:“还好意思说呢!这么大的人被人家叫做娃娃,也不羞!你是怎么知道是叫你?”
石继志带羞道:“他老人家方才就一口一个娃娃娃娃的,人家要叫,我有什么办法?”
友雪忽似惊觉道:“光顾说话,饭都凉了,快吃饭吧!既然有这字条就不怕了!”
石继志一宽心,食量大增,一顿饭两人吃到了夜阑人静,友雪才收拾干净,还帮他把睡的地方整理了一下,笑着一指那香案道:“这下可好,上官者前辈的地方你可以接受了!”
继志一指那案上绿缎绣花薄被道:“这是谁的?”
友雪抿嘴一笑道:“还会是谁的?你盖就是了,不许问!”
继志由那被上阵阵香气,已知定是友雪自己盖的,心里一阵甜,不由把那被用手抱起道:“是妹妹的,愚兄何忍盖它,别给弄脏了!”
友雪见状忸怩道:“我呀……才不会再盖它了呢!被你抱过了……”
继志闻言,心中暗思此女对自己竟如此深情,将来只望自己能学得绝世武功,才能配得上她;否则,岂不辜负了对方一番深情。又想到这上官先生,不知是否真在峨嵋等我,到时自己千万不能错过这好机会……想着不由就发起愣来。
友雪见状一推他道:“呆子!你想什么呀!我问你,你带了这么一大箱什么东西?”
继志这才惊觉笑道:“都是些少不了的东西,半箱衣服半箱书!”
友雪笑喊道:“我的天!也不是叫你去赶考,带书干什么!快提过来,我给你整理一下!”
继志闻言把那大箱子提过来,打开盖子,真有一半是书,友雪一本本地都给拿出来,拿到后来有一方青石古砚,雕刻细致古雅。两边各刻着一行小字:“劝君惜时”,“莫负少年”,继志道:“这是先父亲手所刻,我怎能不带呢!”
友雪道:“听说那上官先生乃秀才出身,这倒挺对他的胃口,这砚台你带着也许用得着!”
整理结果只有三套衣服和一本《拾翠诗集》,及留下些银钱,其它友雪都说无用,这《拾翠诗集》是石继志三年所作诗赋,自然爱如性命,不忍释手。继志又由箱内拿出一只丝囊,红着脸对友雪道:“不日就要与妹妹分手,此一别不知何日方能再见……此物为愚兄从不离身之物,现赠给妹妹以为纪念,尚乞笑纳!”
友雪害羞地接过小丝囊,想到不日离别之苦,不由眼圈都红了。她慢慢打开那小丝囊,见内中是一面翡翠雕成的佩珠,连着一条红绒的彩绳,知道定是继志自己带在身上的玩意儿,不由芳心又喜又羞,半天才道:“只要你能找到上官先生就好了!此期间盼你能勤为练功,相信五六年后定有大成。志哥的厚赠小妹愧受……盼你千万不要以我为念……”到此竟语音带悲,差点流下泪来。
继志见状心内感动异常,怕她伤心,也不敢再提走的事。那友雪此时竟背转身去,继志只当她在擦泪,待她转身过来时,手中却多了一串珠链,光华四溢,一看即知是上好珍珠。她悲声道:“志哥哥!这串链儿也是小妹从小随身的东西,此番离别在即,就送给哥哥吧……”
继志红着脸接过,入手竟还是热的呢!当时对着友雪道:“妹妹放心,我定不会使你失望,这串珠儿实不敢受,既是妹妹真心相授,愚兄就先为妹妹保管吧!”
友雪笑道:“那我也算为你保管吧!”
说话间天已不早,继志怕她回去晚了不便,再三催她回去,友雪才告别起身。继志笑道:“这些不带去的东西,妹妹先为我保管如何?”
友雪点点头道:“你不是明天上午才走吗?我上午送你走后,再把它们带回去好了!”
继志点头称是,友雪又道:“别送了,明天记着等我!”说罢提着两只篮儿越墙而去。
石继志一人回到庙中,躺在香案上,一时百念俱集,最奇是友雪的俏影,竟离不开自己的脑子,只一闭眼就想到她,不由坐起用手捶头自言道:“继志呀,继志!放着父母血海深仇不报,你还有心去想这些儿女私情,真是禽兽不如了!”言罢竟惊出一身冷汗,他由是重新下地磨墨书字,大意为自己绝艺未就,深仇未报,实不敢蒙友雪厚待,决心不等她来,自己先走。如找不到上官师父,今生就永不见她了!
第二天尚未黎明,石继志已在路上。他虽心中爱程友雪万分,但自己如今大仇未报,投师未成,尚有何面目谈那儿女私情,故此生怕见到友雪后,又生出别样情节,忍着心留下那封信,一个人就走了
不言程友雪见信后一番伤心,且说石继志一人晓行夜宿,月余来至宜昌地面。

当前:第3/8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