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汉燕王全集.com》第189/242页


关羽则不然,他抬起头来看向庞统,缓缓说道:“军师,哦,庞相国,兄弟是做一辈子的,大哥与我们兄弟相识相知二十年了。这份感情,关某是无论如何也割舍不下的,不管大哥变成什么样,他始终都是某的大哥。这一点,永远也不会改变。”
在这三个人中,关羽和张飞无疑是跟随刘备时间最长的,两人不分轩轾。都已经有近二十年之久了,但是对刘备的崛起贡献最大的,却非庞统莫属。在得到庞统之前。刘备十多年间东奔西走,颠沛流离,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可自从得到了庞统的帮助之后,刘备这条咸鱼翻身越过了龙门,成为了一条出海蛟龙,占据荆州南部以为根基,继而又挥兵西进,全据益州,在这个过程中,庞统是居功至伟的,这份功劳,笔之大汉开国功臣张良、陈平也是不遑多让,最终让刘备成为了雄踞一方的霸主之位,因此,关羽对庞统还是十分敬重的,尽管现在的庞统已经不再是刘备的军师,而是燕国的副相了。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一向孤傲的关羽对庞统十分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亲切感,因为关羽知道,没有庞统的帮助,就没有自己三兄弟今日的成就,所以关羽对庞统,是没有丝毫防备之心的,可谓是无话不说。
庞统不对关羽的话做任何评价,只是从食盒中将自己带来的食物取出来,一样一样的摆放到了桌子上。四个小菜,两盘点心,外加一壶西风烈酒,把这些东西全部摆放好之后,庞统才缓缓地开口说道:“军心即是仁心,一个君主,他的品行秉性究竟如何,从他治理军队便可以看得出来。昔日大秦横扫六国,秦军威震天下,然而,当当大秦仅仅历经两世便亡国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秦始皇治军以严、以苛,以暴政治军,对待自己部下的将士,尚且不能从容宽厚,暴秦岂能不亡?将这个道理放在今天也一样适用,我燕国的将士军心如何,燕王如何治军,想必关将军今日也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了,燕王治军虽然也是从严、从苛,但却十分注重对军士们思想的培养,从而打造出一支于民秋毫无犯且战斗力极强的铁军!敢问关将军,刘备治军,以何为根本?”
庞统的话,把关羽给问住了,他与张飞和刘备相识了二十年,却始终没有发现刘备治军的鲜明特点,反倒是每每在危机时刻,刘备会不管不顾的丢下士卒,自己带着小股精锐部队逃跑,这已经是天下尽人皆知的事情了,现在庞统问起,关羽立刻赶到脸上一红,支支吾吾着不好意思开口。
看着关羽红上加红,快要变成紫色的脸庞,庞统笑道:“所以说,以小见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刘备根本就不是一位明君,更不是雄主,充其量只是一代枭雄罢了。”说到这里,庞统的脸色忽然黯淡了下来,自怨自艾的低声说道:“可惜当初统不明就里,为了保全家族,竟不顾与孔明的约定,执意投效到了刘备的麾下,结果险些惹来杀身之祸,当真是不明是非,不辨真伪之举,糊涂啊,糊涂!”
庞统的自责,更是让关羽感到抬不起头来,不管怎么说,刘备终究是对不起庞统的,人家庞统殚精竭虑帮自己三兄弟打下了江山,可大哥刘备却这样对待他,这让一向快意恩仇的关羽感到十分难过,对庞统充满了愧疚和负罪感。
叹息了一声,庞统转开话题,指着关羽和张飞说道:“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你们二位没有这一身的好本事,以刘备时刻自称汉室后裔的自尊,会与你们桃园三结义吗?在刘备的心中,他始终是皇族的身份,怎么会和你们二位这样平民出身的人折节相交?说穿了,不过是他看中了你们二人的武艺罢了,就算你们不是关羽、张飞,换成另外两个人。只要有这身好武艺,刘备也会和那两个人结拜的,因为他想争霸天下,就少不了你们这样的武将。”
庞统的话,就像是暮鼓晨钟,重重的敲击在了关羽和张飞的心头之上。是啊,自己二人当初一个是卖豆子的,一个是杀猪卖酒的,可以说除了这一身本事之外,就身无长物了。刘备不管再怎么没落,但始终是皇族后裔,为什么会跑来和自己二人结拜呢?这个问题,以前两人从来没有仔细想过,现在在庞统的提醒下,他们开始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见到关羽和张飞陷入了深思,庞统拿起酒壶倒了三杯酒,笑着说道:“先说好,统可不是来给燕王做说客的。今日只是来叙旧的。其实燕王的为人,你们也应该很清楚,他是绝对不会主动派说客过来的,否则他会认为有失光明磊落的。就像当初翼德落难之际。燕王从头至尾都没有说过一句招揽的话,直到……直到刘备那封布告天下的檄文出现,燕王才让翼德自己做出选择的。”
对于庞统的话,关羽和张飞深信不疑。他们认识敖烈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十年来。敖烈始终对他们照拂有加,只要敖烈知道他们有困难,不管相隔多远,不管用什么方法,敖烈一定会对他们施以援手,这份感情,关羽和张飞又怎么能轻易释怀呢?
当夜,庞统端着酒杯,和关羽、张飞说了好多话,几乎把能说的话都说了,其中有对敖烈和刘备的各自评价,也有他们三人同在刘备麾下效力时的相聚时光,甚至庞统还说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他自己小时候屡屡受人欺负的事情,总之,直到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庞统才离开关羽、张飞的房间,摇摇晃晃的回到了自己的府宅中,一头扎到床上便沉睡了过去。敖烈确实没有让庞统去劝说关羽,但是庞统昨夜和关羽、张飞二人聊了个通宵的用意,就是想让他们明白,刘备并非明主,只有敖烈才是值得追随的雄主。庞统的想法,是劝说关羽,让他的心思出现松动的同时,更加稳固住张飞已经是燕国上将军的既定事实,不管最后的效果怎么样,庞统已经尽力了,剩下的事,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两日后,关羽最终还是决定离开燕京,返回到襄阳去,继续帮刘备镇守荆州,足见他的忠义之名并非是浪得虚名。不过,庞统的劝说并非没有丝毫的效果,至少,关羽同意让张飞留了下来,现在张飞已经和刘备闹翻了,刘备既然可以不顾二十年的兄弟情义,狠心的把张飞当做弃子,那么这道裂痕,便已经无法弥补了,即便张飞回去,事情也不会出现任何的改变,出于保护张飞的目的,关羽也就不再强求让张飞随自己一同回去了,不过关羽在临别之际,还是和张飞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心中十分难以割舍,关羽和张飞都清楚,今日一别,他日若再相见,那便只有在战场上了,到时候,他们便不再是亲密无间的兄弟,而是各为其主的对手了。
人间的悲剧莫过于手足相残,尤其是,在彼此还在心中记挂着对方的时候,更显残酷,可是,这就是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战争。天下一日未定,这种战争就永远不会停止。在临别的一刻,关羽的心中忽然出现了一种明悟,他瞬间理解了敖烈为天下人、为燕国子民而战的治军理念,只有当这种分离之苦,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人们才会知道,战争原来是这么的残酷。只有以战止战,为天下所有的人,终结这场乱世之争,这种手足分离的悲剧,才会彻底的消失。(未完待续。。)
ps: ps:平淡的过度终于过去了,下一章开始,我们将踏上新的征程!那个,顺便说一下,大琨今天去踢比赛了,回来的晚了些,暂且就一更,今天的第二更或许会有点晚,习惯早睡的朋友就不用等了。有的朋友问大琨你难道没有存稿吗?说实话,大琨最多的时候码出来将近五十章存稿,但是为了陪家人出去玩什么的,带孩子回她姥姥家,再加上大琨要踢比赛,为了不耽误大家看书,那些存稿早就用完了,唉,请大家谅解。第二更会晚一些上传的。



第三百七十三章 喜讯频传
关羽最终还是走了,尽管敖烈的心中十分不舍,但终究没有强留关羽,他知道自己留得住关羽的人,也未必能留得住关羽的心,想让关羽心甘情愿的投效到自己的麾下,现在还不是时候。
在关羽走后,敖烈的日子陷入了平淡之中,每日都是三点一线,在军校场、练功场和燕王府之间来回穿梭。清晨十分,他便会来到练功场,开始一天的晨练。就像师父王敖老祖所说,练武之道,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不得半分的懈怠。只是在敖烈练功的时候,再也没有了王敖老祖和枪神童渊的敦促之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敖烈历经十余年之功,已经从当初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国之君了,王敖和童渊这两位老人家更是已经年过古稀,再也没有精力来亲自指导敖烈练功了,而且他们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指导敖烈的了,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敖烈在武道上的意境和感悟,早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他们两位老人家还怕自己的旧有思维影响到敖烈的进境呢,与其这样,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拿来去训练暗影成员呢。
清晨过后,敖烈在三位妻子和儿子小刘琨的陪伴下,愉快的吃过早饭,然后便会来到军校场,视察燕军将士们的训练,从中指出他们训练的不足指出,责令他们加以改进,对一些表现的很好的军士,敖烈还会不吝夸奖,亲口赞赏几句。有的时候手痒了,敖烈还会拿起武器和将士们较量一番,当然在这个时候敖烈是不会使用他那杆霸王枪的,只是配发到军中的制式武器来和麾下将士们对抗。而敖烈亲自下场指导,往往是燕军将士们最开心的时候,他们可以在旁亲眼目睹自己君主的高超武艺。更有一些天资聪慧的人,从敖烈的武道意境中稍微领悟到只鳞片爪的感悟,便会受用终生。
一般在军校场和军士们一起训练两个时辰之后,敖烈便会回到府中吃午餐,然后整个下午的时间,他都会在燕王府的议事厅中,批阅和处理各种公务,这个时候,以庞统为首的文官们,就会接踵而来。将自己手上的各项工作,对敖烈作出总结和汇报,并请求下一步的处理方案。敖烈往往会和他们进行详细的商量之后,才会做出明确的指令,力求每一件政务都得到最佳的处理,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财政开支或者人力劳损。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一个月,或许敖烈命中注定就不能过太多安静的日子,两件让敖烈既欣喜又头疼的事情,打破了敖烈刚刚维持了一个月的平静。
第一件事。就是受华佗之请,另一位神医张仲景来到了燕京,而且和张仲景同一时间到达燕京的,还有钟繇向敖烈力荐的胡昭胡老先生。对这两位国宝级的人物,敖烈可是丝毫不敢怠慢,亲自出城迎接他们的到来,然后用随后几日的时间。全天候的陪同着他们,在燕京城的各处转了一大圈,最看到燕京城的繁荣。和城内居民们安居乐业的情形后,这两位最终点头答应留在燕国出仕。
这可高兴坏了敖烈,张仲景是华佗的最好接班人,这是毋庸赘叙的,而胡昭胡老先生,这位和诸葛亮一样,有着同样表字的隐士,也是敖烈十分看重的,不为别的,能教导出司马懿这样奇才的老师,还会差到哪里去吗?顺便说一句,这次胡昭来到燕京,还带了一个学生一起过来,不过却不是后来闻名天下的司马懿,而是一个文质彬彬的青年人,名叫萧儒,是胡昭的关门弟子,至于司马懿,就连胡昭都不知道他跑去了哪里,不过据敖烈推测,他一定是跑到曹操的地盘上,观时待变,寻找着能让他一鸣惊人的机会呢。
这两人愿意在燕国出仕是好事,可敖烈却又犯了难,华佗现在还没有正式退休,而且华佗因为医术精湛待人和善,在燕军将士们中间声威极高,要是突然让华佗退居二线,恐怕会引起众多将士们的不满,所以敖烈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决定暂时委屈张仲景,让他充当华佗的副手,并把其中的为难十分坦诚的告诉了他,对此,张仲景表示理解,以张仲景的为人,他本来就不在乎什么官职的高低,只要能治病救人,其他的一切都好说。
至于胡昭,敖烈给了他一个名望颇高的官职——世子洗马。这个职位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了,是专门教导那些王国王子的老师,也就是说,敖烈已经给自己的儿子小刘琨预定了一位名师了。在大汉,王国早已是名存实亡,而且像敖烈这样地盘辽阔,权柄极重的国王,更是自大汉开国以来便未曾有过的,甚至可以说,敖烈的这个燕王,在某种程度,比天子刘协更能代表汉人的正统。因此,胡昭的这个官职,可以说是地位十分尊荣了。不过鉴于刘琨还小,暂时胡昭还不能教导他什么,所以敖烈又请胡昭到燕京学府中授课,兼职当起讲师,而且还授权给胡昭,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政务府的事宜。
而胡昭带来的关门弟子萧儒,噢,他现在已经不算是胡昭的关门弟子了,小刘琨已经把这个位置预定了。敖烈也没有亏待萧儒,在略作考察之后,知道萧儒手里是有真材实料的,做个一郡太守是没有丝毫问题的,于是敖烈便任命他为政务府的参事,协同董和处理政务府事宜,也算是对从未入仕的萧儒进行一番磨练,等他真正成熟了,在为宜其他的职务。敖烈相信,胡昭的弟子,绝对错不了。
刚刚安顿好张仲景和胡昭师徒,东渡重洋远征扶桑的水军都督甘宁,便派人传来了捷报,以麒麟军为主力的六万水军,在经过劈波斩浪,历时近半年的远征之后,成功的登陆了扶桑岛,按照敖烈的命令,将岛上的人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斩尽杀绝,鸡犬不留。
据甘宁派回来送捷报的麒麟军精锐说,燕军水军在扶桑岛外围和扶桑人进行了三场海战,凭借着新式战舰和拍杆以及红衣弩炮等跨时代的大型杀伤性武器,杀的扶桑水军全军覆没,全部丧身海底喂了鲨鱼,之后甘宁奋勇当先,带着麒麟军强行登陆,副都督苏飞在后策应,武曲天将太史慈则是率领一队神箭手登上小船。在浅海上穿梭,用箭矢袭扰扶桑军队,杀的扶桑守军大败亏输,仅仅不到一个月,燕军水军便彻底解除了扶桑岛上所有的武装,然后不问男女老幼,一律押到海边,开刀问斩。
随后,甘宁将扶桑人的尸体分批堆积在一起。进行了火化,留下苏飞以及一万名水军将士看守在岛上,之后将五十艘新式战舰上全部装满了钱粮,这才满载而归。据说。整整五十艘大船,即便是装的满满的,依旧只是带走了扶桑岛上不到十分之一的财富,其余的钱粮。都被甘宁秘密隐藏了起来,隐藏的地点只有他和苏飞知道,等敖烈派人到扶桑岛上去接管扶桑的时候。苏飞自然会把隐藏财宝的地点说出来的。
得到灭了扶桑岛的消息,敖烈显得十分兴奋,猛地站起身来,不顾威仪的哈哈大笑了起来,弄得两旁的文武百官军士不明所以的看向敖烈,不知道自己等人的这位大王,为何会如此的高兴。敖烈当然不会把心中高兴的原因说出来,否则的话,他可没有办法解释自己是如何穿越而来的这件事,那已经超出所有人的思维了,包括敖烈自己。
扶桑,这个弹丸之地,在后世将泱泱华夏欺辱的遍地疮痍,现在,敖烈终于可以不用为数千年之后的同胞们担心了,从今以后,这个世上将再也没有扶桑人!扶桑岛上的一切,今后都将由汉人说了算!了却了这样一桩心事,怎么能不不让敖烈欣喜若狂呢?唯一的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敖烈没能亲自参与其中,亲手把那些遗臭万年的扶桑人一个个斩杀于赤霄神剑之下!
半个多月之后,甘宁带着四万多军士乘船回到了辽东,然后向南航行,来到了燕京郊外的渤海湾,这里是燕军水军的驻地,也是他们的训练场,同时还是他们防御青州曹操水军的第一道防线。达到渤海湾之后,甘宁率部弃船登陆,押载着从扶桑运送回来的财富,来到了燕京城。
水军的凯旋,得到了敖烈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礼遇,他亲自出城五十里相迎,以表彰锦帆天将、水军都督甘宁和武曲天将太史慈的卓越功勋。敖烈当众问起甘宁和太史慈要什么封赏,可见他对这二人率军灭掉扶桑的嫉妒肯定。
面对敖烈的垂询,甘宁和太史慈对视了一眼,双双跪倒在地,同声请求敖烈将他们斩首,以正军纪。敖烈不明所以,连忙询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请,经过询问,敖烈才知道,原来扶桑岛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被斩尽杀绝了的,扶桑的女王卑弥呼精通汉语,她竟然在最后关头,逃出了王宫,从尸体堆里找到一名燕军水军的尸体,扒下他的衣甲穿在身上,冒充是汉人混在军中,甘宁和太史慈一时不察,竟然没有发现她的踪迹,直到在回归的半路上,他们才发现了卑弥呼的行迹,将她揪了出来,所以,甘宁和太史慈觉得自己二人没能完成敖烈交代给他们的任务,同时也觉得对不起战死在扶桑的一万多名兄弟,因此在见到敖烈的第一时间,他们便请求敖烈治罪。
在听完甘宁和太史慈的叙述之后,敖烈哈哈一笑,伸手在两人的肩膀上一拍,然后用力拉住他们的胳膊,把他们从地上拽了起来,笑着说道:“正所谓瑕不掩瑜,区区一个卑弥呼,远远不足以遮盖住我大燕六万将士的功勋!”
伸手向甘宁等人身后的马车一指,敖烈朗声说道:“水军将士们!你们的功勋是不可磨灭的!这些财宝,是你们用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现在本王授予你们优先选择权,你们可以随意在这些财宝中挑选自己看中的物品,直到把身上的口袋装满为止!现在,动手。”
敖烈的这番话,让得胜归来的四万多水军将士一愣,虽然敖烈的话他们听的清清楚楚,可谁也没敢真的动手,毕竟军中令九禁十八斩那可是他们心中不可逾越的铁律,其中一条,私自拿取、隐匿战利品,可是违反军规的。
看到这些铁骨铮铮的将士们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敖烈失笑道:“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一个时辰之内,九禁十八斩暂时对你们无效,这是你们应得的荣誉和奖赏,不要客气了,再不动手,一个时辰可就要过去了。”
随着敖烈的话,四万多水军将士爆发出一阵欢呼,扑向了距离自己最近的马车之上。敖烈看着这些浴血奋战,得胜归来的将士们,心里忽然感到无比的轻松。正是因为他们的英勇,解救了后世千千万万的汉人同胞,单凭这一点,他们就有资格赢得那些财富。(未完待续。。)
ps: ps:不好意思,第二更晚了点。大琨特意码了38800字的大章,算是对大家的补偿了。另外,大琨的朋友萧儒登场了,这是继卡答、小宇之后的第三位书友哦,嘿嘿,怎么样,出场还算正式?和司马懿是同门师兄弟,而且后面还会给他安排一个好的归宿的。嘿,萧儒,这下你满意了?



第三百七十四章 刘备称王
自从甘宁和太史慈从扶桑带回了大量的财富之后,敖烈的日子忽然变得轻松了很多,荀彧他们再也不会因为经费紧张而来和敖烈较真了,即便是一向精打细算的田丰,都难得的给敖烈开了绿灯,同意敖烈对水军进行扩编,毕竟水军为了攻占扶桑,损失不小,这一部分战力,是一定要补充回来的。
主管军事府的陈宫和主管政务府的董和,通力合作,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征募了四万水军,让燕军水军的总人数,达到了十万之众,成为在人数上可以和江东水军一较长短的唯一一支大汉水军。不过燕军的水军战斗力参差不齐,麒麟精锐和这些刚刚入伍的新兵们,战斗力相差不可以道里计,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敖烈相信甘宁一定会有办法尽快的让这四万新军成熟起来,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可以打硬仗的队伍,在训练水军这方面,天下间能比得上甘宁的,只有周瑜等寥寥数人而已。燕军水军赶超江东水军,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许很快就能成为现实,渤海湾特殊的海域位置,也给这一点提供了客观的地利条件。
三个月来,大汉的疆土上显得很是宁静,敖烈在整治水军,同时利用从扶桑运回来的财富,对燕国的六个大州进行了新一轮的建设,力争让燕国的子民们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而且敖烈还特意拨款,在国内六州的境内,建立了二十四座义仓。所谓义仓,就是无偿的提供粮食给路过的人,这样可以使得一时落难的路人得到饭食上的保障,同时也能让从其他大州逃亡过来的流民不至于饿死街头。但是义仓的规章制度极为严格,每个义仓都有当地的郡兵把守,坚决打击那些手脚健全但却意图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在燕国,敖烈决不允许这些寄生虫们滋长起来。
为了保证义仓的顺利实施,敖烈还让李儒隔三差五的派出暗影成员暗中察访,一旦发现负责义仓的官员,有暗中吃亏空的现象,不论是谁,立刻擒拿,带回燕京问罪,从而在内部杜绝谋取私利的事情出现,保证义仓以人民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受玷污。
在中原,曹操最近也很平静,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只是把治所从昌邑迁到了许昌,既方便对手中的青、徐、兖、豫四州以及荆州的两个郡进行协调管理,又能对冀州唯一被自己掌控在手中的魏郡形成支援,牵制住冀州的诸葛亮,一旦燕军从冀州大举进兵,曹操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部署。这也是他北迁许昌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曹操最近一段时间的平静,也不难理解,毕竟曹操可是在汉中争夺战中损失了数万的人马,后来又被敖烈、张飞、赵云三人先后冲营。斩杀了曹军战将七十余人,导致曹操失去了一整批的中坚力量,想要把这个损失弥补回来,绝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恐怕在未来的一两年之内,曹操都不会做出什么大动作了,毕竟军制的不健全。势必会影响到曹军整体的战斗力,曹操不是傻子,他绝不会在元气没有完全恢复之前,贸然采取军事行动的。
相对于敖烈和曹操来说,刘备也显得很是平静,自从夺下汉中之后,似乎刘备往日的野心瞬间消失了,开始满足于现状,种种迹象都表明,刘备是打算安心当个富家翁,准备心满意足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了。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眼看就要进入金秋的时节,在七月的最后一天,刘备忽然布告天下,他已经上书给了天子刘协,请求刘协任命他为汉中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刘备非但没有像传闻中那样,收起野心去享受现有的成就,反而变得更加狂野起来!
须知,在近百年以来,除了原有的那些已经没落的世袭国王,有且只有敖烈一人被天子亲封为一国之君!现在刘备忽然跳出来,要做第二位国君,其野心昭然若揭!
刘备的这一举动,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大汉的万里疆土都为之震动!刘备并不傻,他可不是袁术那个蠢货,他清楚地知道,现在还不是自己称帝的时候,所以退而求其次,向刘协请求汉中王的位置。王与帝,只是一字之差,但其中的意思却相去甚远,当初袁术僭越称帝,结果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在敖烈的赤霄神剑之下自刎,这血一样的教训就在眼前,刘备怎么能不不吸取教训呢?所以,刘备没有称帝,他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不称帝而请求封王,这就在大义上站住了脚,让那些心向大汉的臣民们说不出什么来,毕竟,汉中王也是大汉的王爵之一,刘备可并没有公然脱离大汉的行列之中。
刘备请求封王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他在奏折中指出,如今的大汉仅仅是在名义上保持着统一,其实暗地里早已是四分五裂,燕王敖烈、司空曹操以及江东的扬州牧孙策,这些人都是一时之枭雄,难保日后不会因为手握重兵而进行分裂活动,为了防患于未然,刘备自愿请缨,一一将这些人铲除,但是正所谓师出无名,所以他才请求刘协封他为汉中王,让他代表朝廷,去将上述几人一一铲除。
第二点,刘备身为益州牧,但手中却掌握着益州的东、西两川和荆州的大部分地区,身份与权力明显不对等,为了更好地为刘协治理好这些地区,所以刘备认为自己理应以更高的身份,去支配手中的权力,为大汉守好南边和西南的疆土。比一州之牧更高的官阶又是什么呢?那自然就是王爵了。
刘备这一招连消带打,当真是阴狠毒辣,明目张胆的向朝廷伸手要王爵,但却偏偏在表面上看,他又占足了道理,让人偏偏不能斥责与他,顶多只能说他是功利心比较重而已。更何况,执掌一方的诸侯被封王也早已有了先例。燕王敖烈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有了敖烈在前面做铺垫,现在刘备伸手要王爵,倒也不显得如何突兀了。
对刘备请求封王的事情,各路诸侯有着各自不同的反应。曹操显得乐不可支,这样一来,曹操确信敖烈的大部分精力,都会被牵扯到这件事上,自己便能够趁机稳定的发展一段时间了。正如曹操所料,敖烈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显得很是愤怒。刘备这是**裸的分裂国家!可是,在刘备请求封王的这件事上,他却没有表露出丝毫自立的意思,一切的流程都是按照朝廷规矩来办的,这就让敖烈有心前往征讨刘备,却又师出无名,毕竟,刘备可不是那个蠢货袁术,他可不会留给敖烈出兵讨伐的破绽。刘备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而在江东,孙策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却是浑然没有在意。在孙策的心中,他只关心江东的安危,只要不涉及到江东,他才没那个心情去管刘备称王还是称帝呢。对此。孙权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最好还是和兄弟二人共同的师父敖烈通通气,如果敖烈要出兵征讨刘备的话。孙权建议孙策也派出一定的兵马,跟随在敖烈身边以壮声势,同时还可以为江东捞取到一些好名声,显示出江东子弟忠心于大汉的决心。孙策思量再三,决定采纳孙权的意见,派人从海路出发,直达渤海湾,向敖烈征求意见。
对刘备的所作所为最为愤怒的人,不是敖烈、曹操和孙策,而是当今的大汉天子刘协。在收到刘备奏折的当日,刘协气的脸都歪了,这个刘备早已被自己开除出了汉室宗亲的行列,凭什么请求封王?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封他为王?
气愤之下,刘协一把将刘备的奏折摔在了地上,对满朝文武阴沉的说道:“刘备自请为汉中王,简直是藐视于朕!朕要御驾亲征,讨伐刘备!”在敖烈的护翼之下,刘协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成为傀儡,他的手里有兵有将,也有自己的地盘,而且还和敖烈一起并肩作战,经历了洛阳保卫战等几场战役,在刘协的心中,战斗的种子早已是生根发芽,因此,他才会决定御驾亲征。
听到刘协这么说,立刻吓坏了满朝的文武,尤其是皇甫嵩等老将,更是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在他们看来,刘协是打过几场硬仗没错,但在那些战役中,指挥战斗的是燕王敖烈,天子刘协只不过是跟随在敖烈身边的看客而已,怎么可能是身经百战的刘备的对手?要知道,打仗可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没有长年的战争磨练,是绝无可能做一个优秀的指挥官的,刘协指挥战斗的水准,在皇甫嵩等老将眼中,甚至连入门的水平都还算不上呢,若是真的让他御驾亲征,这万一要是有个什么闪失,那可怎么办?
皇甫嵩连忙站出来,刚要劝谏刘协几句,刘协先一步开口说道:“自古君无戏言!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再劝了。朕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做傀儡之君!否则,朕有何面目于九泉之下,去见我大汉的列祖列宗?皇甫老将军,你可还能再上战场否?”刘协的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颇有明君的气概,让满朝文武原本已经准备好的劝谏之言,再也说不出口了。
本来是打算劝谏刘协的皇甫嵩,也被刘协的话挑起了胸中沉睡已久的战意,当即拍着自己的胸膛道声说道:“回禀陛下,廉颇八十尚能食米一斗,肉十斤,臣未及八旬,为何不能征战!老臣请命为大军先锋,为陛下开辟通道!”
于是,刘协生平第一次御驾亲征就这样定了下来,让皇甫嵩率军两万为先锋大将,传令镇守长安的朱皓和皇甫坚寿分出一人来,带兵一万西出长安,以为左翼部队;让伍琼、伍习兄弟带兵一万由潼关出发,经斜谷关奔汉中,为大军的右翼;以刘陶为粮草押运官,率军五千在后督运粮草;刘协自己带领钟繇等二十多位文武重臣,率军三万为中军,前后共起五路大军,合七万五千之众,直奔汉中而去。(未完待续。。)



当前:第189/24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