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问鼎天下全集.net》第265/412页


“上啊!上啊!”倒卧在血泊中的什长艰难的提起头,看到这一幕时心中喊道,可是那名士卒还没来得及借力翻上去,寨墙上刀光一闪,整个手掌便被砍断,鲜血四溅!这士卒闷哼一声翻身落下,身体却被拒马尖锐的木桩戳了个透心凉……
除了利用拒马之外,还有用数支长矛斜搭在寨墙上,以此借力的。寨墙下的荆州军将士悍不畏死,寨墙上的曹军士卒也不甘示弱,他们疯狂的向下射箭、刺出大枪长矛,双方很快便陷入了混战之中。
寨墙下很快便堆满了尸体,在这样残酷的战斗中没有人心怀侥幸,谁都不知道下一刻,自己会遭遇到什么。
遭到攻击的只有前面的两座营寨,但曹仁却严令其余各寨不得自行出兵。他立在中军营寨的辕门望楼上,眉头微蹙,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战场。
荆州军如同怒涛般的进攻,使得那两座营寨看上去摇摇欲坠,但曹仁相信,只要再坚持下去,必然不会失守。
果然,眼看无法攻破曹军营寨,张辽不得不下令收兵,汹涌的人潮缓缓退却,只留下满地的尸体和残肢断臂,鲜血将寨墙都染成了猩红色。虽然曹军占据防守的优势,可是仍然伤亡不小。而处于进攻一方的荆州军伤亡就可想而知了。
两千余将士伤亡八百余,可谓非常惨重了。
“将军,为何不增兵强攻?现在退下来,岂不是让敌军有喘息之机?”一名校尉不解的对张辽问道。
张辽摇头说道:“我军锐气已失,增兵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
他对战场的形势观察的非常仔细,因地势之故,冲锋在最前线的将士只有数百人而已,在强行进攻无效的情况下,继续增兵绝对不是个正确的选择。
城头上观战的赵云和庞统对当下的形势也颇为无奈。
“如此强攻,伤亡太大,收效甚微。”庞统的目光转向城内,思忖良久之后,猛地转身对赵云说道:“有了!”
赵云听了忙问道:“军师可有计策了?”
“正是!”庞统点头道:“我等几被霹雳车所误!”
见赵云有些不明所以,庞统便又道:“其实若要攻破曹军营寨,最好还是用火攻!”
赵云点了点头,曹军营寨都是用木桩搭建而成,火攻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但现在没有霹雳车可用……
这便是庞统所言,几被霹雳车所误的原因了。霹雳车强大的威力,使得众将都下意识的产生了依赖。不过要想火攻,也的确是个难题。之前刘磐曾建议用陌刀营将士背负土袋,运至寨墙下形成土坡,但防护力高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弱点,若是暴露在曹军密集的箭矢之下,伤亡肯定会不小。也有人建议以明光骑冲到寨墙下抛甩土袋,然而寨墙外的鹿柴和拒马,严重降低了骑兵的机动性,使得这个建议也没有被赵云采纳。
若是用火箭攻击的话,在难以形成规模的情况下,曹军很快就能用沙土灭火,所以这一条也是被众人否定了的。
“将军定然在想,我方该如何用火攻吧?”庞统见赵云蹙眉沉思,微笑道:“无他,故技重施耳!前日柴垛还有剩余,可令将士以柴垛为盾,推至敌寨之下!”
赵云摇头道:“若是曹军在半途就以火箭引燃,如之奈何?”
“无妨!我军多备柴垛就是,循序渐进,即便引燃其中一两个,也无甚大碍!”庞统信心满满的说道。
仔细想想,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起用人命强攻,至少值得一试。而且曹军营寨地势较地,如果寨墙之前的鹿柴拒马被焚毁之后,说不定能顺势滚到寨墙之下。
待张辽等将得知后,也觉得大可试试,反正前日所扎的柴垛还剩余不少,现在没有霹雳车投射,用人力推行也未尝不可。
当那一个个圆滚滚的柴垛从北门推出来之后,瞭望塔里的曹军士卒立即意识到不妙,连忙报与曹仁。
得知这个消息,曹仁心中咯噔一下,顿时颇为沉重。
营寨最怕的就是大火,敌军故技重施,该如何应对呢?



第390章 稳定益州图全局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亲眼看到荆州军推着柴垛向营寨而来,曹仁还是没有太多办法。眼下只能派兵出战,否则等敌军将这些柴垛运至寨前,放火一烧,营寨断然无法坚守。
见曹军被逼出营寨,城头上观战的赵云和庞统相视一笑。不怕曹军出战,就怕他们龟缩在营寨内不出来。
因地势狭窄,双方都没有出动太多骑兵,而是以步军为主。出战的曹军很快便与荆州军冲撞到一起,双方刀来枪往,杀做一团。此次陌刀营并没有出战,但荆州军盔甲精良斗具锋利,配合又非常娴熟,很快便占了上风。
曹仁见状,只得下令增兵支援,他心里很清楚,这是荆州军逼自己放弃防守优势,从而不断削弱己方的实力,但现在已成骑虎之势,断然不能让荆州军从容焚烧营寨。
天色很快便暗了下来,荆州军却越战越勇,将曹军压迫到不得不依靠营寨防守的地步。到了这种时候,曹仁意识到再也无法阻挡敌军的进攻了。
“可是我军只是稍有挫折,现在就放弃营寨,是否太早了些?”牛金等将校却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荆州军战力是要高出一些,又占据了人数上的优势,但己方营寨还在,若是坚守下去,未必不能守住。
曹仁比他们看的要更远,闻言只是微微皱眉,对牛金等将校说道:“现在我军主动撤退,尚能保存实力,以待将来,若是在此固守,伤亡必大,明知不可胜而战,非智将所为!”
对于曹仁的决断,众将校自然也只能服从。只是如何撤退,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稍有差池,累及全军,甚至会造成全军崩溃,那就与曹仁的初衷不符了。
不过在曹仁的安排下,各部开始有序的撤出营寨,而前方与荆州军接战的曹军,也开始逐渐脱离战斗。
曹军的动向,自然瞒不过荆州军将领的眼睛,只是对荆州军来说,能够逼其放弃营寨,主动退兵,就已经完成任务,没有必要徒增伤亡。而且天色渐黑,冒然追击的话恐为曹军所趁,于是赵云下令移驻曹军营寨,不许各部追击。
叶城之战,至此便告结束,然而接下来要想对许都构成威胁,迫使曹军主力从黎阳撤军,也绝非攻克叶城就能达到的。
消息传到成都时,已是十月下旬。
刘琮倒是没有太过意外,他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在益州推行新政,现在总算有了些起色。然而对于汉中的布局,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暂时搁置下来。
说到底,还是刘琮扩张的太快,同时益州内部复杂的形势,让他不得不放缓速度。
益州内部各方势力实在太多,除了世家大族之外,豪强和小地主之间、外来流民与本地土著之间,土著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之间,都存在着许多固有的矛盾。
在将以流民为主的东州兵解散重编之后,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支武装力量的威胁,也使得备受东州兵困扰的世家大族,豪强们放下了心病。
不过在收编益州各部军队的过程中,刘琮可谓费尽心机,世家大族的部曲私兵还好说,毕竟很多都摆在明面上,但各地豪强的武装,却很难用同样的手段去收编,而且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刘琮也不打算在益州建立太过庞大的军队,那么豪强武装就只能面临解散一途。
如果单纯论数量的话,豪强武装看似并不多,某些小地方的豪强也就是几百人,但是放眼整个益州,这些人马加起来却有数十万之众。当然这些人平日也都是以务农为主,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客兵存在。
既不能将这些人收编,又必须给他们找条生路,好在新政推行,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只是对于人身依附非常严重的当下,要将这些人口从豪强手中剥离出来,就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大族与豪强之间的合流,就成为了必然。获得开矿权力的大族需要很多人,而被解散了武装的豪强又无法养活多余的人口,两者之间的合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同样需要大量人手的道路修建等工程,也采取了征发徭役与招募双管齐下的办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
稳定的社会结构初步形成,唯有如此刘琮才能说已经控制了益州。至于周边地区的少数部落叛乱,就成为了疥癣之患,不足为虑了。
然而要将益州的潜力继续开发,形成稳定的大后方,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无论如何,在这个时代农业始终是根本,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不用等强敌进攻,内部自己就乱了。这一点在这个时代尤其显著。结合后世的经验,刘琮在益州各地设立了粮仓,以调剂丰歉,不使因天灾而造成**。
由于有了平定江东的经验,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也被刘琮移植到了益州,比如新币的铸造和流通,不但使得益州的物价很快趋于稳定,而且使得益州的物产,通过长江运输到益州甚至扬州。世家大族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初步尝到了甜头,许多人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不过那些在家族中掌握大权的族长们,还是将目光投向了益州的官场。
这是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的基础,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放弃的。好在刘琮兑现了他的承诺,在清理户籍和放弃了部曲私兵之后,大多数世家大族,都获得了若干官员的举荐之权。
其实举荐制度所举之孝廉也好茂才也罢,一般并不能直接成为官员,只是拥有了成为官员的资格而已,至于能否授官,还得看朝廷里有没有人。当然现在朝廷也就是个摆设,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一下多出来近万官员,对于益州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不过刘琮倒是很痛快,并没有在此事使什么鬼蜮伎俩。
这些低级官吏无非是多了些财政上的负担,相对于整个新政的推行,这个代价刘琮觉得很值得。现在唯有未定了益州,才能图谋全局,否则早晚成为影响胜负的隐患。
到了十月中旬,刘备那边终于传来消息,曹军主力在曹操的率领下攻破了黎阳,刘备率领残部退守邺城……
对此刘琮也只能无奈的接受,看来曹军的实力越发强大了,希望刘备能够守住邺城,至少熬到曹军退兵吧。



第391章 白马渡口论荆州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清晨的寒风吹得人脸颊生疼,不过立在城楼上的刘备,却仿佛毫无所觉。邺城城外的平原上,一片萧瑟的景象,漳河水尚未结冰,但因冬季枯水,水位降得很低,露出参差不齐的河岸,以及岸边枯黄的杂草。
想到匆匆离开邺城的袁谭,刘备面无表情的脸庞上,也不禁微微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当初自己放弃邺城主动前往黎阳,从袁谭手中弄到了大量的军械粮秣,甚至还有一万余精兵,将袁谭哄的团团转。恐怕那时袁谭一定没有想到,黎阳这么快就被曹军攻破。

当前:第265/41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