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问鼎天下全集.net》第90/412页


“如此一来,刘备和吕布之困或可得解,若是再加上袁本初……”刘琮捏了捏拳头,伸出食指在地图上的许都狠狠点下:“且看这次曹公,又将如何应对?”
王粲此时却道:“就怕粮草不济,难以为续啊。”



第三十五章 三军所持腹心谋
王粲所言,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
虽说这两年多来南阳通过实行新政,尤其是屯田之策,获得了大量的粮食,但随着刘琮数次用兵,消耗甚大。即便有荆州其他郡的粮草调拨,如今也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这也是刘琮为何不继续东进的原因之一。庐江太守刘勋若不是为了粮草问题,也不会轻易出兵海昏以至于被孙策钻了空子。淮扬间民生凋敝,即便占了皖城,也还要从江夏等地运粮。
想到那黑压压的俘虏群,刘琮顿感头疼。
修耕植、蓄军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刘琮的目光,在地图上梭巡了一遍。荆州九郡,除了南阳郡和襄阳所在的南郡,其他各郡的情况都不怎么样。长沙郡本来还好,可张羡叛乱,虽然平定的很快,但多少也受了些影响。至于零陵、桂阳等郡人口稀少,又常有山越叛乱,能不开口向刘表要粮食都不错了。
自己是否走的太急了些?回想着这几年来的过往,刘琮的眼神有些飘忽。
“都督,待此间事毕,还是先回南阳,以观时变。若袁公南下,则举兵相应,否则就继续练兵,待明年秋后先平定江东。”贾诩深思熟虑之后,缓缓开口说道。
刘琮点头道:“就依先生所言。”说着,又望向甘宁:“以后水军移驻柴口,兴霸觉得如何?”
“柴口是不错,可豫章华子鱼……”甘宁所说的华子鱼,就是豫章太守华歆,此人有清纯德素之名,向来为扬州百姓所拥戴,当初扬州刺史刘繇死后,扬州民众共推华歆为刺史。华歆以没有皇命,赴任不是人臣的合适做法加以拒绝。在甘宁想来,若在柴口驻屯水军,则豫章不可不得。只是华歆素有德名,去攻打他合适吗?
刘琮却没有他这么多顾虑,豫章是肯定要拿下的,否则柴桑、彭泽孤悬于外,不可久持。至于鄱阳、湖口二城亦要分兵驻守,因此豫章郡不但要拿下,还必须有大将在此镇守。
至于怎么拿?如今自己大破孙策,兵威正盛,而华歆向无韬略,兵微将寡,只需遣使前往豫章劝其归降即可。
虽然对此很有把握,但刘琮还是做好了华歆拒不投降的准备,亲自率两千明光骑往建昌与魏延、黄忠会合。军至豫章,屯于椒丘,由王粲入城去见华歆。
王粲入城之后,对华歆说道:“窃闻明府与郡故王府君齐名中州,海内所宗,虽在南阳,常怀瞻仰。”
这意思就是俺早就听说您和以前的豫章郡太守王朗是大大有名的人,虽然我人在南阳,也经常怀着崇高的敬意看待您呢。
华歆捋着胡须谦辞道:“我不如王会稽。”
“若论豫章资粮器仗,士民勇毅,孰与鄙郡?”王粲问道。粮草军械精兵悍卒,您能和会稽郡比吗?华歆微微摇头,叹道:“大不如也。”
“孙伯符比之明府又如何?”王粲继续问道。
华歆心说这小子怎么半天还不进入正题,耐着性子回道:“更不如也。”
“明府言不如王会稽,实乃谦辞。精兵不如会稽,亦如尊言。孙伯符横扫会稽、荡平丹、庐,然遇南阳,先失彭、柴,再丢建昌。及至水军决于湖上,将损吕范,兵蹈水下,战船焚尽,水寨不保,不得不弃城远遁。”王粲目光炯炯地望着华歆说道:“近日之事,想来明府已有所闻,今欲守孤城,自料资粮,已知不足,不早为计,悔无及也!”
“久在江表,常欲北归;刘南阳来,吾便去也。”华歆好容易等到王粲说完,当下便表明心迹,绝无与刘琮相抗之意。王粲本来还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憋在喉咙里不得发声。不过主公招降事大,少说两句又不会死人。
华歆如此上道,刘琮自然要做足姿态。第二天入城之时,见华歆戴着葛巾在城外迎接,刘琮连忙翻身下马,大步走到华歆面前,说道:“府君年德名望,远近所归;琮年幼稚,宜修子弟之礼。”
没想到威名昭著的刘琮如此礼敬,华歆意外之余,心中颇为受用,谦辞一番之后,将刘琮等人迎至太守府中。
豫章既定,刘琮与贾诩、王粲等人商议之后,便向刘表报捷,并请留中郎将黄忠为豫章太守,屯兵豫章,与甘宁、张允所率水军遥相呼应,互为掎角。
待诸事初定后,刘琮与贾诩等人先行回襄阳,魏延等部收编俘虏,精选士卒后,再返南阳。
十月中旬,自水路逆流而上返回襄阳的刘琮,得知曹操已大破刘备,攻取小沛等地,刘备没有北上投奔袁绍,而是引残兵西走,与接应而来的吕布会合之后,驻屯于东海。这下吕布的下邳便暴露在曹操兵锋之前。
“刘虎等人如何了?”刘琮对吴宽问道。自刘虎领两千长矛兵去助刘备之后,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传来,如今刘备兵败,最让人担心的,便是刘虎及其部众的安危。
吴宽回道:“刘校尉也随刘豫州往东海去了,所部数次与曹军交锋,刘校尉身先士卒,被豫州夸为荆州虎将。”
他说这番话时,语气平静,只是在叙述而已,但刘琮从中,还是听出一点旁的味道。刘虎那家伙他是深知的,说好听点是勇猛彪悍,难听呢就是脑子一根筋,直肠子通到底。再加上刘备惯会收买人心,即便以刘虎的忠心不会背叛自己,但被刘备**汤一灌,只怕脑子一热就不管不顾了。看来让刘虎领兵去助刘备,自己有些欠考虑了。
见刘琮蹙眉不语,吴宽心中也猜测出几分,但是他很有分寸,只微微低头不再多言。
对于吴宽,刘琮现在越来越满意,他这两年身为特卫营校尉,明面上官职不高,但权力极大,属下众多。做的又是刺探情报、安插间谍之事,如果不是吴宽忠心耿耿,刘琮断然是不会放心的。
与四年前相比,吴宽的个头只稍稍长高了一点,他本就是少年老成的样貌,如今黑瘦结实,看着和普通士卒更无两样。
当初之所以选择吴宽来负责特卫营,除了他的忠诚之外,刘琮还有别的考量。吴宽出身寒门,自幼因战乱而成为孤儿,在乱世中挣扎求存,还能在身边聚集起一帮兄弟,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只是随着形势发展,他的短板也日益明显。虽然吴宽自跟随刘琮之后便开始识字读书,但终究还是欠缺很多。
特卫营做为刘琮的耳目,发展到现在似乎进入了瓶颈,除了刺探消息,传递密报之外,其实还有很多能做而未做的事。比如煽动、比如策反、比如散布流言,惑乱人心……
吴宽沉审谨密是好的,但现在看来,却少了些锐气。刘琮不知道是自己给他灌输的不够,还是因其性格使然。也许两者皆有,但长此以往,特卫营的作用必然不能发挥到极致,对于刘琮来说,这是不允许发生的。
然而这些方面,刘琮只能提出要求,却不能讲的太细,主要是怕限制了吴宽的思路,有些事不是想当然就能做到的。
“主公说的这些,宽也经常琢磨,但却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吴宽听了之后,提出自己的疑问。
刘琮想了想,说道:“你既然总管其事,最重要的是挑选人才,事必躬亲反倒不好。例如煽动一事,可选口才便给、胆大心细之人。策反敌将,则可以寻同乡或宗族之人,贿以厚财、动以清理。”
吴宽低头凝思片刻,点头道:“我明白了。”
“特卫营的人手还要增加,我这里有些建议,你先拿回去看看。”刘琮从几案上堆积如山的竹简和厚纸堆里翻出一本小册子交给吴宽。这是他平时想到,让祢衡记录下来的。
“虽然内容有些繁杂,但应该有所裨益。书中所言未必全都是对的,你自己也要结合当下实情,加以斟酌,然后试用。”刘琮告诫道:“孙子兵法用间篇你已熟读,当知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我希望你能善加运用,为我之耳目,军之腹心。”
吴宽凛然应诺,刘琮又与他商议了特卫营扩编之事,到了傍晚时分,才放他离去。
因事关机密,所以一直不曾唤人前来伺候。待吴宽走后,刘琮揉着额角,觉得很是疲倦。
正要掌灯,却见书房门口有个小小的身影一闪,刘琮笑道:“小叶子,鬼鬼祟祟的做什么?还不快进来?”
没想到进来的却是甄宓,她牵着小叶子进来之后,盈盈一拜,神色有些惶恐:“妾不知将军在此,打扰到将军,请将军勿怪。”她之前带小叶子到赵云宅中向张氏讨教女红,回来后径直往书房而来,却不想刘琮在此。
刘琮有些愣怔,摆手道:“无妨。”甄宓听了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她平素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可偏偏对着刘琮,便没来由的有些紧张。个中缘由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又些抗拒,也有些畏惧,还有好奇、同情种种因素在内,很是复杂纠结。
见甄宓告退欲出,刘琮抬手道:“且慢……”
甄宓脚下一滞,心下有些慌乱,不由抬头望向刘琮。他唤住我,要做什么?



第三十六章 突逢刺客何人遣
刘琮此时还真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觉得自己派人不远千里将甄宓接来,却一直未曾单独相处,似乎连话都没怎么说过。
见甄宓神色略有些紧张,刘琮微微一笑,吩咐她掌灯,自己唤过小叶子到近前,仔细端详一番,笑着对甄宓说道:“正所谓近朱者赤,自你来后,小叶子眼神都灵动许多,不像刚来那会儿,看人都不敢看的。”
甄宓将油灯上的灯芯剪去一截,偷偷瞄一眼刘琮,见他不住口的哄着小叶子,哪里像个杀气凛然的将军,看那笑微微的样子,倒与寻常人家的慈父并无不同。
“叶子本就乖巧,这些日子识了不少字。”甄宓将雁鱼铜灯移到几案之上,调着灯罩说道。
刘琮笑道:“是吗?女孩子是应该多识字,不但要识字,还要多读些书呢。”
听他这么说,甄宓惊讶的抬起头,见刘琮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不由又有些紧张。她自小就喜欢读书,小时候因为用哥哥的笔砚写字,还曾被他取笑,说你当习女工,用书为学,是想作女博士吗?甄宓记得自己回答说:“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
现在听刘琮说女子也当识字读书,甄宓岂能不惊喜?暗中尤在思忖,未见别的男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他为何会如此说?
灯下看美人,朦胧之中,只见甄宓眼波流转,星眸璀璨,更惹遐思。
好在还有个小叶子,歪着脑袋看看刘琮,再看看甄宓,虽不说话,却似两人沟通的桥梁一般。
“自蔡氏去后,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若是有什么难处,可告于夫人。”刘琮想起蔡姝,心中一痛,刚刚泛起的旖念散于无形。
甄宓低声应了,见刘琮提起蔡姝时神色怔忪,怅然若失的样子,也有几分伤感。
“久在府中若是觉得闷了,也当出去走走。”刘琮环顾了下书房,对甄宓说道:“你若是喜欢此处,我便另让人安排个书房,以后这儿就归你啦。”
“将军不可。”虽然心底爱极了这处书房,可听刘琮这么说,甄宓还是吓了一跳,对刘琮道:“妾身绝不敢僭越。”

当前:第90/41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