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全集.com》第24/655页


李重看着曹操黯然神伤的样子,心中不解,看曹操的神情不像是作假啊!难道曹操这次起兵,就真的是为了大汉朝廷吗。

口中却说道:“董卓残暴不仁,私废少帝,其狼子野心已显,天下人人得尔诛之,李重这次前来,只是略尽绵力而已。”

酒过三巡,曹操问道:“不知道子悔这次前来,是前来相助诛杀董卓,还是……”

曹操话说的含含糊糊,但李重却知道曹操是什么意思,苦笑道:“不满孟德兄,李重在家中还有事情要做,这次前来完全是被孟德讨伐董卓义举所感,所以此事一了,李重就得回到家乡,实在是难以跟随左右。”

“另外,孟德手下猛将如云,李重就不滥竽充数了,实在是担不起孟德厚爱。”李重自嘲的笑道。

话音一落,就听得到大帐里有人哼了一声,李重转头一看,这是曹操手下的第一猛将夏侯惇。

单算武艺的话,在许褚、典韦没投奔曹操之前,夏侯惇的武艺绝对是曹营第一,就是到了后期,张辽、徐晃等人的武艺也要比夏侯惇稍逊一筹。但夏侯惇的性格有个缺陷,就是非常高傲,几乎和关羽一模一样。

李重拒绝了曹操的招揽,让夏侯惇心中很不痛快,觉得李重有些不识抬举。

想到这里,夏侯惇忽然说道:“这位太史将军是李子悔的属下吧,看样子武艺定然不错,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和夏侯惇比试一下,松松筋骨。”

曹操闻言眉头一皱,瞪了夏侯惇一眼,说道:“元让休得无礼,子悔远来,自然十分疲惫,要比试也等明日再说。”

曹操表面上训斥夏侯惇,但也没有阻止夏侯惇挑战太史慈,他的心思和夏侯惇一样,就是打压一下李重,让李重知道天外有天,展示一些自己的实力,想让李重心折。说实话,夏侯惇也是知兵之人,对李重训练的兵士十分看重,岁才有这个打算。

“不用等到明天了,太史慈听说夏侯将军的武艺非凡,也想领教一下。”太史慈忽然一笑,放下酒杯说道。

俗话说,棋逢对手、将遇良材,李重来的时候,已经说了无数遍曹营武将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人的武艺十分赞赏,而在座的几个人都在李重的提及范围之内,太史慈也是好战之人,如何能示弱。

再者说,太史慈也明白这次前来的用意,那就是打出名声,武艺高强自然也是名声的一种,那个士兵都希望自己的主将武艺超群,以一敌百。

“好,就让见识一下太史将军的武艺。”夏侯惇一推酒杯,站起身来就往帐外走。

曹操急忙起身叫住夏侯惇,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夏侯惇不住的点头,还用余光看了太史慈一眼。

李重猜得到曹操交代什么,无非就是手下留情之类的。看到曹操窃窃私语的样子,李重忽然感觉有些可笑,夏侯惇是武艺高强,但你当太史慈就是泥捏的不成。

求推荐,求收藏!!!!!!

第十八章 夏侯惇邀战太史慈

夏侯惇和太史慈这次邀战几乎将曹营的兵士都吸引过来,要知道夏侯惇武艺高强,曹营的兵士都见识过,都替太史慈捏了一把冷汗。

沙土铺垫的校场上,上千兵卒围成一个大圈,太史慈和夏侯惇策马在圈内小跑,让战马疏开筋骨。

李重和曹操二人站在最中间,他们对自己人都有信心,再加上太史慈和夏侯惇也不会以死相搏,所以一个个谈笑风生,显得很是轻松。

由于双方都不可能射冷箭,所以太史慈和夏侯惇都没有带头盔,只是用头巾缠住长发,这样视线更好一些,不得不说,单看长相,英武的太史慈要比夏侯惇顺眼的多。

太史慈和夏侯惇都是用枪的高手,随便挥舞几下,就发出“呜呜……”的破空声,顿时引起一震欢呼声。

“哈……”两个人盘旋几圈,同时大喝一声,向对方冲去。

太史慈横过长枪,顺势横扫夏侯惇的胸膛。

夏侯惇冷笑一声,双手向外一推,大喝道:“开……”

二人并没有比什么招式,纯粹就是试探一下对方的力气,就听得“当……”的一声巨响,剧烈的金铁交鸣声回荡在校场之内,金属的颤动,让袅袅余音回荡在众人的耳轮之中。

“太史慈和夏侯惇的枪杆,都是铁制的!”围观的所有人都明白过来了,还有不少人吸着冷气。

要知道,整个曹营之中敢用纯铁制兵器的只有三个人,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就连自恃勇猛的曹洪都不敢用,要知道一杆铁枪至少有二三十斤中,平时舞动几下还可以,真到了战场,比划两下就气力不足,那就是找死啊。

敢用铁枪的可以说都是一流武将,管亥口中的千人敌。

太史慈有心里准备,但是夏侯惇却一愣,他没想到这个“自不量力”的太史慈真是一流猛将,于是远远的冲太史慈竖起拇指,提马杀了回去。

两个人交手一回合,算的上平分秋色,紧接着就缠斗在一起。

要知道,战马来回冲刺是最耗费体力的,所以很少有武将来回让战马冲刺的,突刺也就是试探一下对方的力气和速度,当然也有一些武将战斗力过低,或心理素质太差,在试探中就被秒杀了,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常说的一枪刺于马下。

太史慈和夏侯惇都没了秒杀对方的心思,所以试探完毕,立即放弃了秒杀对方,转而用招式取胜。

当前:第24/65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