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全集.com》第484/655页


想到这里,文聘皱眉道:“赵王确实雄才大略,文聘早有耳闻,但文聘一家老小都在荆州,实在不敢拿家人的安慰冒险。汉升的好意文聘心领了,这便动手吧!文聘就算身死于此,也绝无怨言。”

黄忠既然敢来劝降文聘,自然早就考虑好如何安置文聘家眷的问题了,事实上黄忠自打接到甘宁求援的消息,就一直想这个问题,如何劝降文聘,黄忠早就有了腹稿,只见黄忠闻言笑道:“仲业此言差矣,黄忠敢用身家性命担保,就算仲业投奔了赵王,刘备也不敢动仲业家眷分毫。”

“此话怎讲?”文聘奇道:“汉升你可不要乱说,文聘可不比汉升你,一共就一妻一子,逃到河北不是难事,文聘家中有上百口人呢?”

黄忠嘿然一笑,说道:“我当时投靠主公原因和你相差甚远,算是我黄忠自己用兵不当,中了主公的妙计,但仲业你不一样啊,文聘你在刘备手下行事可没出过丝毫差错,刘备兵败,完全是技不如人,他根本不是主公的对手(周瑜:是我用的兵好不好)。”

“也就是说,错误都是刘备自己犯的,又怎么能推仲业你出来当挡箭牌呢?想想看,刘备回到荆州,敢对付仲业的家人吗?”

黄忠这次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你刘备自己指挥失误,兵败逃跑,留下断后的大将无奈之下投靠了敌军,你敢杀这个大将的家人吗?

按照律法来说是可以的,实际上武将的家人也就和人质差不多,但于情理上,却绝对说不过去。文聘真不比黄忠,黄忠失败那是自己找的,文聘是属于代人受过而已。更何况文聘在荆州的影响力也不小,特别是在军中。

而且到现在为止,刘表的手下也有一些人蛰伏不出,比如王威、金玄等人,刘备要是杀了文聘的家人,这些人兔死狐悲,更不会出仕给刘备效力了。

文聘转念一想,就明白了黄忠的意思,却依旧有些问男的说道:“话虽如此,但文聘受命再次抵挡赵王的追兵,如果真是力战不胜,迫降于赵王还好说。但如果未动一兵一卒就投奔了赵王,岂不是给了刘备借口。”

黄忠一斗胡须,高声笑道:“这有何难,我与甘宁将军就留在此地陪仲业你了,就当仲业你独自抵挡我与兴霸二人,如何?”

文聘没有答话,却扭头看了看甘宁。

甘宁此刻真有点哭笑不得了,心说黄忠你这招降也太简单了吧,早知道如此,这些话我也会说啊!但看到文聘向自己看来,甘宁只得沉声说道:“就依老将军所言,文将军如果投靠主公,甘宁绝不发一兵一卒追杀刘备,可否?”

第三百七十九章 坏心眼儿的下场

文聘沉思良久,长叹一声,说道:“既然如此,我文聘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就请汉升兄给文聘引荐一下吧!”

说罢,文聘转过头来,冲着手下的兵卒说道:“各位,我文聘要弃暗投明了,你们是和我文聘一起投靠赵王,还是各寻出路,悉听尊便吧!”

话音刚落,就有数十名兵卒乱七八糟的叫道:“我们和将军共进退……一起投靠赵王……誓死追随将军……”

必须要解释一下,这不是文聘的人缘有多好,也不是李重威名有多大,而是这些人就是文聘的亲兵。亲兵和主将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主将给力的话,这些亲兵有很大机会混个偏将,裨将当当,但如果主将不给力的话,呵呵,那就看运气吧……

现在也是一样,文聘投靠李重了,他们也只能跟着投靠过来,不然的话,就算回荆州,也没人敢收留他们,“背主家奴”这四个字肯定要刻在他们脑门上的。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人都有盲目的从众心理,看到有人抢先投靠李重,顿时就有不少人跟着投奔过来,眨眼之间,就有三四百人选择了当二五仔。

有人投奔李重,当然也有摇头拒绝的,这些人一些是刘备从徐州带来的丹阳精兵,一些是有家有眷的荆州兵卒,故土难离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能投奔李重的兵卒基本上都是光杆司令,一家就一张嘴的存在。

甘宁和黄忠带还讲些信义,并没有为难不愿意投降的兵卒,当然收缴兵刃铠甲是必须的,言之有信和放虎归山是两个概念。

本来甘宁这个无耻水贼还打算背信弃义,接着追杀刘备,但话一出口,黄忠和文聘就立即表示拒绝,无奈之下甘宁只得和二人去见李重了。

其实甘宁也知道,能不能干掉刘备靠的不是有多少兵马,而是运气,大耳贼别的本事不好说,但要说到安全撤退的本事,绝对是天下第一。

刘备的运气当真不错,都不是不错,及那只可以说是上天眷顾、

赵云、周仓、周泰等人渡过濄水一路追杀刘备,虽然也斩杀了不少敌兵,缴获无数铠甲兵刃、辎重旗帜,但还真追不上刘备,追追逃逃之下,两支军队就过了新平县。新平县现在在刘备手里,但赵云等人也不攻打新平县,这没有一点实际意义,追杀刘备的意义远远大于攻下一个小小的新平县,反而是绕城而走,接着追杀刘备。

追过了新平县,就是浪荡渠了,浪荡渠又名阴沟水,是颖水的之流之一。说起浪荡渠,还和濄水有些关系呢。传说中截教教主通天道人由于种种原因,被鸿钧道人责罚下界,在陈国重修道德。

而太上老君就负责看守通天道人,后来二人不知道起了什么争执,通天道人掀起袍子,就撒了一泼尿,并且用法力引动黄河之水,将自己这泼尿化作一条河流,这也是引沟渠名字的由来之一。

至于阴沟这个词是不是出自于此,就不得而知了,太上老君见状,同样弄出一条河流,就是濄水,濄水一开始不叫濄水。但后来太上老君怕濄水泛滥,有损功德,就把自炼丹的锅炉投入濄水,用法力镇压濄水,久而久之,锅水就被称作濄水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太上老君有悔过之意,所以称作濄水。说这个没有实际意义,蜘蛛白话白话,就当科普了。

刘备逃到这里,已经逃了将近二百里,人马早就疲惫不堪,变成强弩之末了。

但就在这时,刘备终于向人们证明了他为什么是天之骄子,是得到上天眷顾的人。本来这些天天气就很暖和,直有春暖花开的意思,但刘备逃到濄水之后,天气愈发暖和起来,濄水的冰面居然都有解冻的架势了,冰面咯咯作响,人马不能通行。

刘备大喜,连呼:上天保佑,带着残兵败将沿浮桥过了濄水,赶在李重的追兵到来之前,一把火烧了浮桥,施施然回转荆州去了。

刘备刚过了濄水,赵云等人就追到了。见到刘备烧了浮桥,众将都感到有些好笑,心说刘备这是被追的晕头了吧,现在河面冰封,你烧了浮桥有什么用。但众人到了河边准备渡河之时这才发现,濄水的冰面已经裂开了,根本走不了人。

众将顿时无语,都有点被刘备逆天的运气吓住了,要知道现在可是冬天,濄水虽然位处陈国郡境内,比较靠南了,但也不应该解冻啊!

面对刘备逆天的运气,就连李重也无话可说,摇头轻笑一阵之后,心中暗道,难道刘备马跳檀溪也是真的,麻痹的这也太玄幻了。众人叹息一阵,就收兵回祏县去了,当然,李重也没忘记顺手接收一下新平县。

当前:第484/65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