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烽烟起全集》第2/410页


听着茅草房里传出那懒散却是响亮的吟诗声,陈任摇摇头喝下手中的那碗酒。这首鹿鸣原本是主人吟给客人的,现在却被郭嘉反客为主,当然也没有谁会去管他,此时的郭嘉已然是醉得一塌糊涂。

看着天上的圆月,陈任又是一声叹息,身边的童子忙时给他倒酒,陈任舀起已经盛满酒的碗,仰头一饮。

陈任,原本并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个人。他本是来自后世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却是在一场车祸中穿越到这三国时代,此时的他已经在这东汉末年生活了整整十九年。现在的身份与后世一般都是叫陈任,但他心中明白,此陈任非彼陈任也。

刚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陈任不过是个婴儿,心中已经在盘算着怎么改变这个时代,像后世的小说中所说的那般做王霸之事,享齐人之福。但随着在这里呆的时间越来越长,陈任心中考虑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

改变历史?没错,陈任前世可是正正经经的科班出身,全国重点大学历史系的硕士,依照陈任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在这个年代完全可以闹它个天翻地覆。但是改变历史的后果呢?

第二话 寻访

貌似后世那些穿越小说写得都那么过瘾,难道改变历史真的一点影响都没有嘛?以前看电视听过这么一句台词:人存在的依据就是历史,如果历史改变了,那人存在的依据也就不在了。

也就是说,他陈任在这个时代如果改变了历史,那么未来的那个陈任是不是还会出现呢?当然在大学时代,陈任也看过关于时空点面的理论,但那毕竟是个理论不是吗?谁能够证明这个理论是否正确呢?无疑陈任能够证明,但付出的代价就是,如果理论不正确,那么陈任就会消失,这样的风险是陈任不能接受的。

于是,陈任便开始学着低调处事,尽量做到不影响历史的发展,自从四年前陈任在这个时代唯一的亲人母亲也因病过世,陈任便在这平原城外过着隐居的生活。

回头看着茅草房内坐卧在榻的两个人影,陈任不由得苦笑,虽然陈任尽可能的低调,但还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好几名三国时代的有名人士。这两个就是其中之一,荀彧和郭嘉,一个是王佐之才的政略家,一个是号称鬼才的军事谋略家。再想想过几天就要见面的水镜先生,这个诸葛亮和徐庶的老师。

陈任可是记得很清楚,在原来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陈任这号人物,如今他却是与这些名士交往。陈任原本忧郁的心开始动摇了:或许真的没有关系?难道真的和电视里演的那般,自从他来到这里开始就已经是另一时空位面了?

苦笑着,陈任又再次饮下一碗酒。

————————————————————————————————————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这三天里,三人天天不是饮酒作诗,就是谈论朝政。不过只要三人的话题一提到朝政时,就会变成只有郭嘉和荀彧两人讨论,而陈任总是闭口不言。荀彧和郭嘉虽然奇怪,但也早就习惯了陈任的怪癖,只是认为陈任不愿沾惹俗世罢了。

三天过后,三人都收拾收拾,准备启程。荀彧是准备回洛阳,他不像郭嘉是白身,现在是任守宫令,大小也是个官职,不像郭嘉那么自由。而郭嘉则是准备跟着陈任一起去荆州游玩,说白了,还是贪着陈任随身带着的美酒。

三人一行来到桃花林外,车夫荀三早已经准备好,荀彧向二人拱手告别后,便径直上车。看着荀彧上车的背影,陈任几次都想喊住他。如果陈任没有记错的话,再过几个月,董卓就会进京了,到时候关中可就是生灵涂炭了。如果陈任这个时候插手的话,说不定可以阻止董卓入京。可是犹豫再三,陈任还是没有说出口,改变历史结果的恐惧实在是太大了,陈任只是眼睁睁地看着荀彧乘着马车渐渐的驶远。

“子赐,我们也出发吧!”一旁的郭嘉虽然注意到陈任的沉默,但只认为陈任是伤感与荀彧分别。

陈任点点头,背起包袱,与郭嘉向着南方走去。

就在陈任二人走后过了大约一个时辰,一行三骑也来到了这桃花林。为首一骑,面容俊美,只是两只耳朵打得过分,穿着粗布官服,腰的两侧各悬挂一把长剑,看上去风度翩翩。下首左边一骑,虽然坐在马上显不出身高,但看得出也比平常人要长的高大许多,脸型稍长,面色红润,最有特色的是那留至腹下的长须,一手牵着缰绳,一手倒提着一把偃月长刀。在他身边的另一骑却又是另一个模样,身形不比那长须的小多少,却是满脸的络腮胡,两只眼睛瞪得老大,手中倒提着一柄奇形长枪。

“大哥!这个什么桃花仙人真的有那么大本事么?”那络腮汉见一行人停在这林外,忍不住发问。

身边那长须汉微微一皱眉头,呵斥道:“三弟!不要质疑大哥!”

为首的大耳汉却是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没关系,然后回头对络腮汉说道:“乡人皆传,这桃花仙人才识渊博,与众不同,想必这桃花仙人也不是凡人。我们兄弟现在暂居这平原郡,自然是要来拜访。如果这桃花仙人真有才识,我们定是要将他招募过来,如果只是乡人夸大其辞,我们就当是来这郊游一番也是不错啊!只是不知这桃花仙人所居何处,这桃花林也不知道与桃花仙人有无关系。”

说着,一名老樵夫从官道而过,正路过三人身旁。那大耳汉忙时下马喊住那老樵夫,身后的两人也只得跟着下马。

“这位老丈!请稍等,我等有一事请教!”大耳汉双手一拱问道。

那老樵夫看见三人衣冠不凡,特别是后面那两人手中明晃晃的兵器,显得有些害怕。大耳汉忙是叫二人收起兵器锋芒,然后笑着对老樵夫说道:“老丈莫惊!我乃是平原郡的县令刘备,特有事向老丈请教!”

那老樵夫听得是平原郡的县令,神色稍安,这平原郡的人都知道,平原县令是

个大大的好官,从不欺压良民。老樵夫忙是要下跪回礼,却是被刘备拦下。

“老丈莫多礼,我等只是想向老丈请教,可知有位桃花仙人?”刘备和蔼地问道。

父母官发问,老樵夫忙是回答:“老朽知道桃花仙人,老朽的孙子正在桃花仙人座下服侍。”

“哦!”刘备的眼睛一亮,没想到竟然能够碰到正主,“那还请老丈帮我等引见仙人。”

听得刘备的请求,老樵夫倒是有些犹豫了:“这个,大人!不是老朽不肯帮忙,实在是仙人早已定下规矩,不准私自带俗人求见。老朽不敢违背仙人的规矩,望大人恕罪!”

“哼!”听得老樵夫的回答,刘备倒是没什么,身后的关羽、张飞可是恼了,张飞瞪圆了那双原本就大的眼睛,喝道:“什么狗屁仙人!好大的架子!我大哥怎么就是俗人了!”声音宛如炸雷,着实把老樵夫吓了一跳,直接就跪了下来。

“三弟!”刘备忙是扶起老樵夫好生安慰,回头呵斥张飞:“三弟怎么能对老丈如此无礼!老丈又没有说错,我等混迹在俗世之中,怎么又不是俗人?三弟你若再如此,以后莫再随我出行!”

刘备最后一句说得有些重了,张飞虽还是有些不服气,但忙是拜罪。关羽虽然不至于像张飞那么生气,但心底也是有些恼意,傲然说道:“大哥,以小弟看,这桃花仙人也不一定是甚高人,定此规矩也是为了欺世盗名!这样的人,不见也罢!”

老樵夫虽然只是普通百姓,但似是读过几年书,知道刘备这叫礼贤下士,心中也是一宽,说道:“这位官爷说的可是错了!自从仙人定居此处,老朽孙子便跟随了仙人,至今也已有四年。小老儿虽然没有什么见识,但往年也曾求过学,些许眼力还是有的。且不说别的,这位官爷说仙人欺世盗名,但老朽孙子曾跟老朽说过,京城来过几次招文要招仙人入京做大官,都被仙人推脱了。仙人所交之人,老朽也见过几位,都是神仙似的人物。老朽在仙人家中见过一首诗,老朽虽不甚解,但也能够略略猜出几分意境。”

当前:第2/4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