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将全集.com》第472/497页


但这并不是最为重要,重要的是一视同仁,每一个将领都是知道,要将他们当作真正的汉人来看待。
如此对比之下就算本来还有异心者,最后也是心归汉族。
不仅仅是张辽如此,赵云、徐晃莫不是按着卫涛之令而如此行事,所以一开始的确是外敌人数更众,哪怕是张辽等将领也只能够凭着更好装备、军纪与之僵持。
可到了现在,不过区区十数日,就是完全的倒转了过来。许多人都是选择了投‘汉’,甚至有着不少人就是阵前所降服。
毕竟以往卫涛所行。可不是什么没有道理之事,大汉中原之强盛早已经铭刻在他们这些草原人的心里。
所以这一段时间捷报就是连连传到卫涛手中,让卫涛始终无法拿下曹操的心情也是为之轻松了许多。
如今本来预计的三月之期已经过半,卫涛与曹操双方也的确是死伤颇重,双方加起来只是死者已经是有二三万人,更不用说伤者了。
若不是双方的准备的确是十分齐备,恐怕这一个结果还要是更为严重。
“唉……这一仗要如何才是能够获胜?”
卫涛揉揉眉心,虽然那些外族的消息令卫涛心头的确舒服了一些,但当前的事情其实也依旧还是让卫涛感觉头疼。
想了想之后,卫涛还是再将周瑜等谋臣找来,而后直接而是问道。
“公瑾,前些时候你说有所谋,不知道如今可是如何了?”
卫涛问得的确很是直接,他倒是不怕周瑜等人会是言谎,不过这几日下来卫涛始终看不出他们是有做什么特别之事,心中也是有几分好奇。
“启禀陛下,如今曹军之中曹操固然是坐镇中军,但其中却是以两大谋臣为主,一为司马懿,此人与我军也是交过手,的确很是厉害,其二便为杨修,此人谋略也自不凡,不过却是颇有自大。”
听到卫涛所问,周瑜也不可能再是隐瞒,微微一拱手就是对卫涛缓缓而道。
“那司马懿为人沉稳,心计又为狠辣,难以有所谋算,但那杨修不同,尤其是近来我军几次似乎用计之后,其更为是得意。若是我军能够借此而动的话,不说能够借此大胜曹军,但让我军占到上风,当是可能。”
“哦?计将安出?”
卫涛眼眸微微一亮,在这个时候,若是能够占到上风,那么就是自然很有可能是获得最后的胜利,由不得卫涛不关心。
“陛下,那杨修为人狂傲,加上于如今曹操之子曹植关系极佳,更是不将余人放在眼中,尤其是那司马懿,更是所未看。”
周瑜微微一笑就此而答道。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所以我军当是营造机会是让那杨修有所动,以那杨修性子,必想以此而立功。但司马懿为人谨慎多疑,必定是不允。此事最后必定是有曹操决断,以曹操其人多疑谨慎之意必定不会轻易所采纳。如此一来,那杨修岂能心服?必生自主之意也!”
这一世,曹操最为优秀的两个儿子,曹昂、曹丕皆是已死在昔日败于江东之时,而其子曹彰虽然继承了曹操驱逐异族,还大汉百姓一个朗朗乾坤的志向,但其人却是早早便言明只想要当将军。
于是,曹植这一个才高八斗的才子可以说是成为了曹操的继承人。
至于曹冲,这时候的曹冲虽然幼童聪慧,但其实也不过就是七八岁而已,根本不可能作为继承人。
一开始卫涛还不大明白周瑜的意思,可听到最后他也就是想得清楚了。
“公瑾的意思是,那杨修会是找上曹植?不错,杨修本人的确不可能调动得了曹军,必须要依靠曹植。不过曹植虽然已经是被曹操立为继承人,但据我所知,其并未曾是明言获得曹操授予兵权,除非其凭着继承人的身份强行调兵,不过如此所为,事成还是罢了,可若事败,其地位也可能是不稳。”
卫涛的话语之中却是有着几分的怀疑,直接就是开口说道。
“若如此,那曹植也会有所为?以其地位之巩固,何必如此莽撞?而且还是在这样的战事之中?”
卫涛所言自然有理,不过显然周瑜等人对此早有所想,这时候皆是微微一笑,便听到周瑜开口回答说道。
“陛下,正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那杨修本性就是自负其才干不凡,那曹植会是与其交好,便可知其性子如何,同样是自负其才干不凡也。”
说到这里周瑜又是微微一笑。
“虽然其的确是有真才实学,所做文章之华美便是我等也不由得叹服。但此等才学岂又是能够与军中战事相提并论?虽有其才学,但于此等军事之上又能够有多少可言之,必定是偏听而信,加上那杨修之才已得认可,只要其想要有所为,必定听从之。我等可是知道,这曹植虽得曹操所认可,但实际上并无多大功绩,其他之人未必是认可啊!”
卫涛微微是点点头,其他人也许还不明白,但卫涛已经是明白了过来。
曹操其人的确是不凡,但也正因为如此,想要继承曹操的基业本身自然也是要有着非凡的事迹。
可那曹植至今,虽然才名满天下,但却是没有实际的战绩,也许那些谋臣还不在意,但那些武将可是在意得很。
哪怕当面不敢言说,但背后必定是有不少的言语,如此一来,那曹植本身的压力也就必定是不小。
加上越是高傲自负的人,就越是想要证明自己,那么的确很有可能是真的听从杨修所言莽撞行事。
“此事也的确是很有可能。”
一阵细思之后,卫涛微微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周瑜等人的想法,但卫涛心中依旧还是有几分犹疑。
“此事其他方面自然无有什么,但那杨修虽然狂傲自负,但其人才能也的确是不凡,不然也不可能是在这时与司马懿同为曹操麾下几大谋士之一。恐怕不会轻易中计,不知道公瑾汝等可是有何所谋?”
“听闻最近是有北方消息传来?”
周瑜微微一笑而问,对于北边的消息周瑜等人自然是知道,所以卫涛点点头,直接回答道。
“不错,张辽等人还是来信言道,已经是如我所言将那几族之人逐渐压服。说起来,经此一事之后,恐怕那几族的最后一段脊梁骨也就是被压弯了,日后再想要反抗也不可能,彻底的融入我中原大汉也不过是时间问题,日后子煌煌汉族,哪里还有什么匈奴、鲜卑、乌桓、羌族?”
提起这事卫涛就是不由得微微一笑,重生一次,对于卫涛而言,这就是最令他感觉到自豪的事情。
五胡乱华已经基本可以肯定不会发生,甚至随着卫涛这策略逐步深入,还更有可能是将那些本来不服从大汉的异族融合进来,进一步增强大汉民族的实力,而后逐渐是向外开拓。
这怎能让卫涛不开心?
“正是此事。不过此事我军虽知,但那曹军却是不知。对于这样不知的情况,也许曹操、司马懿不为所动,但那杨修岂会不为所动?”
周瑜这时候微微一笑而道,这一局不仅是他,还有卫涛麾下其他的谋士,一起布置良久。(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三章 真正所谋
“丞相,如今情况便是如此,那卫涛后方有患,以那卫涛的性子,必定是以应付外族事情为大,应当我军为小。毕竟纵然是与丞相这一战约战战败,也不过是与我大汉和平共处、互不侵犯而已,日后其实力强盛自然可再卷土重来。”
杨修这时候正是在帐中侃侃而谈。
“如今我大汉所有之地,多是平原江河,算不得易守难攻,我想那卫涛之所以愿意与丞相定约,也是因为不想太过伤于中原实力。既然卫涛如此心软,丞相何不一举破之,以得十年之安?”
在曹操属下来看,当初曹操之提议与卫涛如此一战,原因就在于其领地委实不好做防守。
这时候,曹操微微一皱眉,杨修的意思他自然是明白,但曹操显然想得更深一些。
“德祖,你何知那卫涛无法应付?据我所知,匈奴、鲜卑、乌桓、羌族本身实力都已经是削弱了不少,加上卫涛虽然来与我一战,但其麾下张辽、赵云等武将,诸葛瑾、贾诩等谋士皆在留守后方,如何不可应?”
“丞相所言也是。”
杨修虽然是自负狂傲,但面对事实自然不得不认,但以杨修如此狂傲自负,自然不可能就是这么认服,当下还是依旧是将自己的谋略言出。
“然请丞相所思,那卫军与我军一战月余,双方损兵折将且是不说,其更是数次用谋不成,正是懈怠之时。若依我法。先是以谣言动其军心。而后立即派兵而搅乱其阵。在其欲行未行犹豫之时,正可行袭营之计。时到如今,那边关胜负未分,纵然其是有所准备,但如何能够安心?这一战不求能够大胜,只要是让我军占到优势。只要优势一立,而后我军再是坚守营寨,这一战胜负已分。而后若是丞相有心,就可在其欲退之时而袭之,进而是保大汉十年安平。”
娓娓道来,不得不说杨修所言的确有理,若是北方战事不明的话,还真的可以让其得逞。
这一计最为重要的不是计策精妙,事实上这一计颇为的简陋,真正重要的是在于卫涛是否关注北方战事。
这自然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多年下来,卫涛最为关注的就是这等外族之事。
加上北方动乱也不过就是半月前的事情。哪怕卫涛反应再快,也不可能说立即能够镇压得了那些外族。
杨修就是基于之此而想。而行。
“仲达以为如何?”
曹操微微一阵沉默之后,却是转头而问。
“丞相,那卫涛之智谋不必多言,除了谣言也许会让其麾下有几分骚动之外,其他的根本不值得一提。”
司马懿心中是如何所想自然让人难以看出,但这时候却是冷静而言,平淡话语甚至直指一旁的杨修。
“德祖所言之计策如此简单,以卫涛麾下谋士不可能是不知,将希望寄托在卫涛会是因为失去理智而不知所动下,还不如是说,那卫涛随时可能会是盲目行动以让我们有机可趁来得好。”
司马懿的话语虽然很是平静,但这话语听到杨修耳中却是讥讽之言。

当前:第472/49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