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全集.com》第211/922页


冀州不是颍川、南阳那些屡经兵灾的地方,这里人才众多,人口稠密,钱粮极多,乃是王霸之基。
冀州名士没必要放弃家业,背井离乡的逃亡、依附,只要在这里静候明主就可以了。有家业在,有家族辅佐,想成事也比孤身投效容易啊。
袁绍虽然毛病不少,但在世家子当中,已经算是上佳的人选了。身居高位者,又有几个不爱听好话的?
截止目前,袁绍表现出来的权谋、眼光、人格魅力都不比旁人差,得了冀州为基业之后,一统河北想必也不难,然后只需静候时机,席卷天下就可以了。
“那也未必。”沮授虽然不擅奉承,但性格相对柔和得多,田丰却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脾气,在老友面前,他更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半点都不客气。
“在新城见过的那个王鹏举,未尝就比这边差了。论底蕴,泰山王家算不得什么,但说起名声,如今天下谁人不识冠军侯之名?有了天子的敕封,他手中还有大义!此子心中没有门户之见,惹士族反感,但未尝不是件好事,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心胸宽广……”
田丰冷笑看看被众人群星拱月围着的袁绍,压低声音道:“他可是实打实的胸怀天下,而不是作样子做出来的那种。”
“道理是这样,不过……”
田丰打断道:“公与,某知道你在顾虑什么,可是,家业应该成为你助力,你功成之后,再反哺家族,而不是让家族成为你的拖累。那王鹏举如今势力未成,但此战他若真能如愿,他就能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青州!而且周边态势极佳,你敢说他就不是这边的对手吗?”
他脸上冷笑之意更甚:“许子远在青州搞风搞雨,自以为得计,却不知自己大错特错,真要限制王鹏举,岂有让黄巾集结,孤注一掷的道理?暗中支持其中几股,带动大部,让青州烽烟不绝,久难平息才是正理。”
“谁说不是呢。”沮授脸色更苦。
青州多山,所谓黄巾,到有一大半是山贼转化而来,想打败他们容易,想彻底剿灭就难了。所以,即便是当年的皇甫嵩、朱隽,在剿灭了颍川、南阳,以及冀州的黄巾主力后,也未曾进入青州。
他们能剿灭掉青州贼,但仗打起来,肯定不是一两年的事,当时大汉朝处处烽烟,皇甫嵩实在腾不开这个手,朝廷也提供不了足够的钱粮,让他打一场延绵数年的剿匪战。
所以说,要给王羽找麻烦,很简单,不需要搞这么大声势,只要让青州保持原状就可以了,这才是最稳妥的策略。
现在这种形势,则是相反,赢就全赢,输就全输。
黄巾聚众数十万,声势惊人,众寡悬殊,王羽未必抵挡得住;可反过来,王羽本身就是个不断创造奇迹的人,万一他这次又搏赢了,那他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青州,毕竟青州的贼寇差不多都聚在一处了,扫平这支主力,便一劳永逸。
在这点上,沮授和田丰的意见是一致的。
不过,沮授的疑虑也不少:“可是,元皓,你真的敢肯定,王羽能打赢这仗?双方的兵力相差实在太悬殊了,而且,许子远似乎还隐藏了什么后手……其人品虽是不佳,但搞阴谋诡计却十分得力。”
“兵凶战危,没到尘埃落定的一刻,谁有本事定论胜负?”田丰摇摇头:“不过,公与你也看到了,王鹏举义释管亥,分明就是一派信心十足。从以往的惯例来看,只要他有把握,那么,就算事情再难,他也有可能……你懂的。”
“……不行!此事须得提醒主公。”沉吟片刻,沮授猛一抬头,目光坚定。
“现在?”田丰大是意外,摇头不迭道:“来不及的,来得及,袁公也不会听。”
“总要试过才知道。”沮授不肯听从。
田丰见状,也不多劝,彼此间,谁也不比谁聪明,自己能看到的,公与自然不会想不到。明知不可而为之,也是古之贤者的风范,自己也不必枉做小人,还是专心考虑自家的事为妙。
他目送老友挤入人群,乍见沮授,袁绍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可等到沮授一开口,惊喜就化为了恼怒和不耐烦,周围的名士脸上,也露出了讥嘲之色;沮授不肯放弃,犹自还在说些什么,但袁绍已经彻底失去了耐心,几个眼色好的名士,纷纷上前,将沮授拉走。
袁绍像是松了口气的样子,再次意气风发的发出命令,颜良、文丑领命而去,大军开拔,无限光明的未来,在袁军众人面前展开……人群中时而传出几声低语,随着风声一起,飘送到田丰耳中。
“八千完胜五十万大军?荒唐至极!沮公与偌大名头,看来也不过是吹出来的……”
“想搏出位,也不能用危言耸听的办法啊?这人呐,为了前程,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
“呵呵,狂生而已,诸君就不必在意了,倒是审兄,冀州未下,主公便以许了尊兄治中之位,真是令人羡煞啊。”
“哪里,哪里,此番主公入主冀州,辛家出力不小,又何虑官爵厚赏?”
“共勉,共勉之。”
袁绍阅兵出发,众幕僚将校皆随之而去,语声渐远,只剩田丰孤零零的身影留在原处,看起来颇有些凄凉。
良久,田丰突然笑了,笑声中并无自苦之意,反而有种酣畅淋漓的味道。
“荒唐?且看到底是谁更荒唐吧!去休,去休,不如归去!”
说罢,他拂袖而去,身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未完待续)


一九四章 周边不宁
奉高城。
“我说主公,您招降招的也太早了吧?这都快沦为笑柄了。”一边翻阅着周边传来的情报,贾诩一边抱怨不休。
王羽的用心之所以被人轻易看破,固然是戏志才等人有见微知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王羽让管亥带了封招降的文书回临淄。
黄巾人很多,管理也不是很严,招降文书更加算不上什么机密军情,所以,消息就像插了翅膀似的,转眼间就飞遍了中原。
贾诩扬了扬手里的竹简:“看看,并州的侯成、魏续等大将在洛阳城门扬言,要是主公真的收降了青州黄巾,他们就去吕布面前力谏,请求吕布率并州全军,加入主公您的麾下……”
“这是好事啊。”王羽眼睛一亮,扔下手中的秘籍,一把将贾诩手中的竹简抢了过去。
“他们也就是说说……”贾诩半是不满,半是讥嘲的哼哼了两声。
侯成等人算啥,要是张辽和高顺说了这话,还有那么几分希望。后面那二位都是稳重守诺的人,而且也更得吕布看重,要是真放了这话,说不定……现在么,就是笑话罢了。
“袁将军传信给您,说是南阳战局大好,等他解决了刘表,就挥军北上,收编并州军,攻取河内,一举扫平袁绍、曹操……他说,若是战局不利,您就别硬撑了,早点去他这颗大树下面乘凉才是正经。”
“切,就凭他?”这回轮到王羽表示不屑了。
就凭袁公路那脾气,形势大好的时候还会想到自己?很明显,刘表比袁术预估的要强得多,袁公路已经意识到对方不是软柿子了,得到青州的消息后,又打起让自己去给他当炮灰的主意来。
以为世界只能围着他转?嘿,这个家伙怎么就不能长点心呢?
“襄阳鹿门山又开讲了,公开的那种,主题就是青州局势,荆襄名士普遍不看好您,连好好先生司马徽都不说好了……”
“有没有人设盘口的?”王羽没心没肺的问道,一边说,还一边就着貂蝉的芊芊玉手,喝了口水。他不渴,但有美人服侍,赏心又悦目,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倒没有,不过关中传来的消息表明,董卓好像有这方面的想法……”
“连关中的消息都有了?这才几天呐,也太快了吧?”王羽惊讶了。
“飞鸽传书啊!”
贾诩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董卓对您关注着呢,西凉军本来一直撤到陕县,他特意在渑池留了樊稠的三千兵,不为别的,就为收集消息,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传信到关中!”
贾诩幸灾乐祸的笑道:“他这是盼着您早点完蛋呢,不然打死他,他也不敢再出关了。”
“他没这个机会了。”王羽不以为意的摆摆手。
不得不说,人就怕认真二字,这个时代传递消息的手段很落后,但诸侯们认真起来,消息传递的也是飞快。离突袭北海才过了半个多月,自己招降也才十几天,消息居然已经传遍中原了,自己这边也有了反馈,真是了不得啊。
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固然有利于扬名,但王羽却不怎么稀罕,如果可能,他还是更愿意低调一点,闷声发大财,就像曹操和袁绍那样。
袁绍已经得到了韩馥的邀请,带着大军去邺城了,反掌之间,十三州中最强最富的冀州就到了手,比自己打生打死才能获取一州之地,强出太多太多了。
曹操比不上袁绍,但去巨野转了一圈,兵力就膨胀了十倍有余,也不比袁绍差多少。看来张邈的图谋注定是要落空了,两人在东郡的人望差不多,但曹操的实力和手段却远远高出,胜负自是不言而喻。
这两人的举动,对天下的影响,并不在自己平定青州之下,之所以没人议论,只是因为自己更招风,面临的局势也更具话题性罢了。
“张使君提醒您,要留心曹操、刘岱、鲍信等人,在我军正面对敌的时候,这些人或有异动。”扯了一会儿八卦,贾诩开始抖搂干货了。
“嗯,确实不可不防。”王羽点点头。
济北国与泰山郡相邻,鲍信虽然在平皋之战中元气大伤,但组织几千兵马却也不难;曹操如今正在范县一带,和被包围的白绕讨价还价,离泰山郡最东边的巨平也就两百多里路,只要他想,随时都会出现在自己背后。
刘岱的威胁最小,他的主力现在还在东武阳,想要偷袭,也不是一时三刻的事。不过,他的兵却是最多的,如果一心只想要自己的命,还真是个大麻烦。
“有内线消息固然好,可张邈这消息,未免太空泛了点吧?”
泰山军的谍报网如今还只是个雏形,在战前,才勉强完善了青州的齐国、北海两郡,使得王羽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其他地方的情报,多半是靠张邈、胡母班、王家自身的人脉获得的。
情报不足,就确定不了诸侯的动向,这个现实让王羽很是不爽。

当前:第211/92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