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宫情史》第12/104页
他自来在宫中长大,建牙开府也不过是个富贵王爷的名款儿,又自视聪明,哪里懂得“分兵则弱”的道理?
宣德门既然是皇宫正门,自然设计有瓮城,萧邑清招摇着母亲的玉牌,把大部队开进瓮城之后,里面的那道宫城门却不肯开了,都道除了有机关卡齿的虎符,连太后的手谕都不起作用的,更遑论难以鉴别的玉牌。
萧邑清想再回头去讨要虎符时,悄无声息赶过来的兄长已经把他堵在了瓮城里。七万人堵两万人,气势高下立现,简直就是个瓮中捉鳖。
萧邑澄此刻恨母亲,连带着恨弟弟,板着脸也不言声,把手中的虎符举一举,又对瓮城三面的弓.弩手喝道:“朕是皇帝,总没人不认识了吧?!”
兄弟相见,此刻和仇人相见似的,彼此眼睛都红了。萧邑澄仿佛再次听见完颜绰反复吹着的那些枕边风:皇权之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自己再顾念弟弟,后患仍在,也无法对抗母亲的挟持。哥俩小时候那些无忧无虑、无猜无忌的时光,只在眼前飘了一瞬,就被愤怒和私欲的风暴吹走了。萧邑澄冷冷说:“阿清,你竟敢领兵逼宫,背叛朕,气坏了母后,你该当何罪?!”
萧邑清看着黑压压的人和明晃晃的火把,知道大势已去,嘴唇抖动了几下,似哭又似笑:“母后还是偏心你,不仅皇位要留给你,而且此刻也诓骗我到这儿来叫你剿杀。哥哥……”
萧邑澄冷哼道:“禁军是护卫宫城和太后皇帝的,什么时候成了护卫你的?”他目光阴沉沉的闪动,抬了抬下巴对自己身边的人说:“跪下投降的,免死流放;负隅顽抗的,杀无赦!”
两万禁军,刷刷就跪倒了一片。萧邑清四下望望,抖抖索索下马,也跪倒在地,俯身稽首:“陛下!哥哥!我原意不是要背叛哥哥,也不是要气到母后,只是……只是……”
巧言令色,鲜亦仁!萧邑澄看着弟弟五体投地的臣服样子,心里已经没有半分怜惜和同情。既然你死我活罢了,还是用你的命,换我的权吧!他默默无声地从马背的箭囊里抽出了箭,对准了匍匐在地上的那个脊背,手指一松,羽箭带着风声飞了出去,萧邑清错愕地抬头,箭镞从他的颈侧钻进去,直插.进心脏。
大军平息了海西王的叛乱,在皇帝的指挥下,有的环围宫城,有的随皇帝进去检视。禁中的侍卫,亦被看管住,皇帝轻飘飘接管了宫城的守卫。
他最后才到了太后所居的紫宸殿,软甲尚未卸掉,刀兵仍然握在手里,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血腥味——哪怕他的手并没有直接沾染血迹。
太后完颜珮大约是累极了,靠着角楼下头的槅门,坐着闭目打盹。不可能没有通报皇帝到来的消息,但她装聋作哑,真个睡着了一般。
萧邑澄踌躇了片刻,还是屈膝请了个安:“母后,可是惊着了?早些休息吧,明日叫御医过来请个平安脉。”
太后的眼皮子慢慢地撩起来,冷冷一笑:“多亏皇帝来得及时。”完好的那只手一伸:“虎符呢?”
萧邑澄下意识地摁了摁装虎符的符袋,感觉它好好地放着,才放心地说:“阿娘累了,还操心这些俗事做什么?”
太后目光刹那锐利起来,眼角的一根根鱼尾纹随着她眯缝起的眼睛而显得历历在目:“怎么,还不想还了?”她颇为鄙薄地睨视着儿子:“把你弟弟带过来,我亲自问问他,那些没根系的话究竟是听谁说的?”
“什么没根系的话?”萧邑澄装聋作哑,却又给后头亲卫使了个眼色,“喏,弟弟在这里,不过问不出什么了。”
一个血淋淋的人头抛到了太后的面前,完颜珮脸上的自负瞬间消失殆尽,两只手情不自禁地探出来,似乎要再抚一抚爱子的脸颊。她胸中“齁齁”作响,喉头发出难听的痰嘶,终于用好手和断手一起捶打着自己的胸脯,想哭却又哭不出声儿来。
萧邑澄心里满是报复的快意,见母亲完好的那只手指爪张开,似乎要过来掐死他,但还是冷静下来,咬着牙问:“如此,你的主意是打定了?”她也不再问虎符的事,昂然起身,望着萧邑澄带来的禁军,冷笑道:“这样一个不孝不弟的皇帝,你们倒跟他?朝中大小事务,各院夷离堇尚且知道需由太后大印才能作数,你们倒也不想想自己的后路?”
“阿娘不用多操心了。”萧邑澄冷冰冰地说,“南院不知道,北院夷离堇已经宣誓效忠于朕,余外大夏各部,大多是受先帝恩情甚重,誓死忠于先帝的。先帝么……”
关于先帝的那些事么,她懂的;人心向背在谁手里握着,此刻她说了也不算数了!
儿子一旦悖逆忘本,“娘”的意义简直是笑话。完颜珮大风大浪里经过过,便是此刻也残存着骨子里的英豪气,绝望到尽处,头反而昂得更高,斜乜着儿子,等待着他的处置。
萧邑澄赢得漂亮,却发现自己仍然不敢直视母亲傲慢的双眸。他低下头,对左右吩咐道:“扶太后进去休息,多派些忠心的护卫,别让叛贼的余孽惊扰了太后。”
第二日,朝臣在上京宫挥散不去的松明烟火味和死尸血腥味中,见皇帝萧邑澄一人独霸明堂正中的那个位置。他双手大大地伸展着,几乎占据了整张硕大的坐榻,乌青的眼圈,怪怪的笑容,几件消息宣布得文绉绉而又颠三倒四、含混不清。
大家听明白了几点:
太后身体欠安,从此以后不能临朝称制,而是将到更北的皇陵行宫颐养天年,陪伴先帝陵寝。
海西王叛迹昭彰,但念在已然身死,不再株连妻孥,海西王妃完颜缃遣回娘家,听凭改嫁,世子发往北边真州地区军屯。
北院夷离堇完颜速长女完颜绰平叛有功,且温柔贤德,堪当母仪天下,册立为皇后,大婚仪式之后,便持太后印玺,与皇帝共主朝政。
☆、皇后
受伤的完颜绰,直接被送回一般为皇后所居的宫殿——玉华宫中。“阿菩,”她说,“我这里有御医伺候,也就够了。你去前头瞧瞧,陛下身子可还吃得消?”
阿菩会意,点点头离开了。
换药的时候,完颜绰皱着眉头,看着从皮肉上撕下来的带血的绢布,伤口虽不大,形成在上臂内外两侧对称的深洞,狞厉的伤疤看上去甚是难看。还好活动手腕和手指的时候,虽然会有些疼痛,但并没有妨碍,总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她的手腕翻转了一次又一次,看着两个伤疤,眉头渐渐蹙了起来,问御医道:“这疤痕,以后会消掉么?”
御医踟蹰了一下,说:“这样深的伤,只怕难免留疤痕,不过皇后年纪轻,或许能将养到不太显眼也是有的。臣去配些药膏,擦了试一试吧。”
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阿菩才匆匆回来,在银盆里洗了洗手,笑道:“主子,陛下说今日晚膳开到玉华宫来,顺便瞧瞧主子可曾大好了。”见完颜绰挑眉似乎想说什么,她又笑道:“主子放心,奴都打听了,陛下今日确实是在宣德殿和几位夷离堇商讨国事商讨了半日,出来时眉头也皱着。只等贴身服侍陛下的刘李儿提议到玉华宫来,陛下的脸色才回转了。”
完颜绰笑道:“尽说些没用的!他跟夷离堇们商量什么?还是太后装病不肯去先帝望陵?然后海西王妃哭着闹着不肯回娘家?”
阿菩由衷赞道:“汉人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主子的能耐真是没话说!太后躺在榻上,说除非陛下把她绑门板上抬到望陵去;海西王妃不许世子去都,说世子在哪儿她在哪儿,闹得完颜大人都说不出话来。夷离堇们商量对策,都说——”她故意停下口,偏着头一副调皮相,等完颜绰自己猜。
完颜绰指指她的脑袋,浅笑道:“那帮老家伙,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然是劝陛下以和为贵,事缓则圆,先瞧着再说。”
两人正聊着,外头有人气喘吁吁来敲玉华宫的外院门,通报皇帝即将到来。
完颜绰翻身睡下,故意把那条伤重的胳膊搁在醒目的地方,然后对阿菩说:“厨下备好了陛下爱吃的饭菜了么?”
饭菜早就备好了,香喷喷地端过来。当萧邑澄从打起的帘子下进门,正好从饭菜蒸腾的热气里瞧见慵妆懒鬓而天然粉嫩的完颜绰,忍不住就疾步上前,坐在她榻前道:“手还疼不疼了?”
没等完颜绰回答,他已然心疼地捧起了那条受伤的手臂,自然而然地吹了吹,皱着眉对完颜绰说:“叫你受苦了!唉,你何必冒着这样的风险赶过来呢?”
完颜绰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脸,既摆出一副深情凝视的模样,又仔细端详着他的细微神色,未见破绽,倒也有一些感动,她娇憨地笑道:“可是,我冒这样的风险,为陛下挣回了权力,打败了叛党,别说只是伤了一条胳膊,就算殒了命,也是值当的!”
萧邑澄伸手去捂她的嘴:“不许这样说!若是没了你,当皇帝又有什么意思?”他紧跟着叹口气说:“可惜前朝还有些委决不下的事,你帮我拿拿主意。”于是把阿菩打探来的那些事一一说了,眉头纠起一团核桃似的。
完颜绰成竹在胸,试探地问道:“太后毕竟是陛下的母亲,不仅有感情,而且要尊孝道,所以为难得很,是么?”
萧邑澄“哼”了一声:“感情?若不是看在她总归是生养我的人,我也实在找不出她对我的好处了。但是,就算她生养我,难道我就合该把一切都供奉她,不能稍有自己的看法想法?我活了这二十年,好歹算是个皇帝,也不能做回自己么?”
完颜绰心里了然,又故意问:“我妹妹吧,也是可怜人,丈夫没了,孩子这么小就要充军,不知能活过几年。”
萧邑澄依然摇摇头:“她闹腾得太不像!原本撺掇阿清造反,她就是头一份,现在还仗着是夷离堇的女儿,居然还敢跟我拿乔!难道‘儿子在哪儿她在哪儿’,这话也能够威胁到我?”
“我父亲是什么意见?”
萧邑澄说:“国丈自然心疼女儿和外孙,觉得不如折衷处置。海西王府抄没时,奴婢部曲便有三四千,地牢里关押的还有好几百,也不需多,留百十个伺候照顾母子俩;军屯日子太苦,孩子如何吃得消,不如到西京道上寻一处草原,让他们娘儿俩过过日子;如果完颜缃在那里有了看上的人,就再嫁也不妨事。”
远远地遣开,配些没啥本事的奴婢,倒也不失为两全其美的法子。完颜绰心头一软,点了点头,用没有受伤的手给萧邑澄斟了酒,搛了菜,正想开口要什么,突然听见喝得正欢的萧邑澄兴致勃勃说:“对了,你知道阿清家的地牢里有谁?”
又自问自答:“就是那个王药!”
完颜绰心一跳,故意道:“关我什么事?”说完,觉得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好在萧邑澄根本没有发觉异样,仍在那儿当故事说得津津有味:“阿清那时候一心要造反,把王药往地牢里一丢了事。他从地牢里放出来时,衣服已经脏得不能看,第一句话就是:‘看来海西王伏诛了。’嘿,他怎么知道?”
他和自己狼狈为奸、运筹帷幄,利用海西王的自大和贪欲,把他送上了不归路。他当然知道!完颜绰暗想,脸上只是抿嘴笑着,做着一个最好的倾听者。
萧邑澄最后击节叫好:“这南蛮子,还真是有点本事!而且也不怕死,在地牢里尚且有闲情雅致写诗!”
“旧山虽在不关身,
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属何人?”(1)
萧邑澄吟诗吟得全无味道,完颜绰却听得呆了,仿佛钻进王药的心窝里,听着他的心跳,看着他没用狂狷掩饰的纯净双眸,他的心脏和眸子似乎都在说着情话,把他的过往剖析开来,最坦诚地展现在她的面前。
她终于说道:“这样一个有本事的人,还是留下吧?”
萧邑澄挑着眉毛不做声,似乎还有点不愿意。完颜绰劝道:“陛下想杀他,无非两件事,一是害得太后断腕。可是若无他在朝堂的发言,或许太后是不用断腕,我却难以逃过生天。二是陛下南征的时候,他的策略错误了。可是他自己也说了这是失误。既然不是故意为之,陛下何不宽宏大量?毕竟将来偌大的中原,没有这些汉人帮助,我们怎么打下来?怎么管得住?”
她巧舌如簧,终于使皇帝松了口:“命就不要他的了,但总要惩处一下,以儆效尤。”
完颜绰本想再为王药求情,但想到朝堂上还有父亲会为王药进言,自己不必做得太显,所以点点头笑道:“那是自然。我看,贬职鞭杖,缺一不可。我阿爷掌管的北院里,不是也有刑司?自然不会便宜了他。”
萧邑澄心里也舒服了,之前朝堂上的烦心事在美人、美酒、佳肴的作用下,烟消云散。他漱口擦脸之后,躺倒在完颜绰的床榻上,搂着她说:“母后不在,好些事情还真是难以决策,身心俱疲!”
完颜绰贴心地为他捏肩按头,看他舒适得闭上眼睛,昏昏欲睡了,才附在皇帝耳边说:“陛下这么辛苦,妾看得也心疼呢!如果妾能分忧,也义不容辞。只是玉华宫虽好,离陛下的宣德殿毕竟还有段距离,陛下若不嫌弃,不拘哪处偏殿,大小不论,妾住进去协助陛下佐理一些事务,陛下觉得如何?”
萧邑澄正舒服的时候,想都没想就点了点头:“我的就是你的,你能帮我,我岂不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