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宫情史》第96/104页
戚芸菡最后说:“四郎,今日婆婆身子不爽利,我出来时间亦不能久。你送了她,也早些回去,昨晚没有定省,婆婆一直在念叨你,怕你又做荒唐事。”她瞥了完颜绰一眼,尽力端庄地转身离开,可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涌起来酸酸的滋味几乎要把整个人淹没了:王药看向那个艳美女子的眼神,满满的都是爱宠,这样的神态,她为什么从来没有见过?
俟戚芸菡离开了,王药从窗户帘子里看着她乘着车顺着石板街离去,才回头对完颜绰道:“还是趁着没有关城门,早点回去吧。入她的眼是小,若是叫其他人拿住把柄,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你到这里来,确实太冒险了!”他不忍说,但还是得说:“不仅是汴京不宜久留,晋国也不宜久留。你但想想阿芍,也不能拿自己冒风险。”
做母亲的当然也对女儿日思夜想,他们的相聚是异数,分别才是常态。完颜绰想着离别,不由用力在王药身上掐了一把,他咬牙忍着,任凭她任性地用劲。
掐够了,完颜绰撒娇斗气的神色褪去,重新变得凝重起来。她看着窗外渐渐偏斜的太阳,点点头说:“我明白,问清你的打算,我也该打算起来。虽然你有谋划,但毕竟两国交战变数极多,下一次再相逢,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心里会有惶恐的不确定感,但只能一步步照着既定的方向走。完颜绰瞥眼看见王药欲说还休的样子,笑笑说:“我知道,你不用一遍一遍啰嗦了:不屠城,不杀降,给万民多留活路……民为上,社稷次之,君为轻……与其残民以逞,不若曳尾泥涂……”她笑着,眼泪落了下来,他一条条写在《帝鉴》上,她一条条读了。天底下不是谁都有福气托生到帝王将相的家里,有福气按自己的所学所想做一番大事业的。她极力让他的理想在夏国实现,让男人能得到他心目中的无上功德。
她心里的所想仿佛被王药知晓了一般,他一把把她拉进怀里,这次倒没有亲吻和抚摸,仿佛久违的知己好友一样,只是静静地心胸相贴。好一会儿,他似乎吻了她的发髻一下,然后松开她,擦掉她脸颊上的泪珠,轻轻道:“我送你下去。果子多买了不少,你可以慢慢吃——但凉的东西还是要克制,身子骨最要紧。为了我,为了阿芍。”
王药一直把完颜绰送到城门口,还打算再送一程,完颜绰在车里笑道:“别送了,再送,你今晚又回不了家了。我大约还有两三日就走,不管我住在哪儿,我的人都在老地方等你,和昨儿个一样。”其实也不舍得分别,揭着车窗帘子的一角,反复地说:“你回吧,你先回,我看着你进城门。”
这里还在腻歪,那里却有一个人跑得气喘如牛,看见王药眼睛一亮:“四郎君!可算找到你了!”
这是王家的小厮,王药皱眉问:“你怎么知道在这里找我?”
小厮扶着膝盖喘着气:“少夫人说,四郎君必然在城门口,果然给小的找到了。”
王药“呵呵”两声,背手道:“那你来找我做什么?是少夫人怕我不回家?”
小厮摇摇头:“要请四郎君赶紧地回家。”
王药问:“我父亲知道了?发脾气了?”他相当笃然,有过那么多经历,这也不算啥。
“不是。”小厮却说,“是夫人……夫人不行了……”
王药登时愣住了,有一会儿没反应过来,直到背后马车里传来完颜绰焦急的声音:“快回去!”才从一片迷雾中清醒了些,心里像被火烧似的,疼到无法呼吸,甚至来不及回头再说一声“再会”,便一把捋好马缰,飞身骑上去,顺着朱雀门的御道直朝家奔去。
傍晚时分的汴京还相当热闹,沿街的小商小贩正是叫卖晚上餐点菜肴的时候,御街挨挨挤挤的无法跑得起马。王药只能勒着缰绳,把马丢给那个气喘吁吁的小厮,自己下马朝家狂奔。骑马,这一段路不算什么,但靠两条腿去跑,很快就觉得呼吸发滞,两条腿灌了铅似的沉重,心脏更是跳得擂鼓似的,连耳膜都被催得嗡嗡直响。
王宅的大门半开着,王药甚至来不及说什么,推开门顿了片刻,又顺着甬道朝正屋而去。门口守着的几个丫鬟婆子,眼圈都红红的,嘴角下撇,都在忍着泪,见王药回来,纷纷道:“四郎君可算回来了!”
“我娘怎么样了?!”
一个大丫鬟说:“请了汴京城里有名的一个医士,也施了针,也灌了药,现在仅就拿人参吊着一口气,喉咙里呼噜呼噜的,嘟嘟囔囔了半天,阿郎才听明白,夫人是想要见一见四郎。”她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捂着嘴犹自在忍。
他昨天不归家定省,今日又只顾着自己陪完颜绰玩乐——哪里像个儿子!王药双膝几乎抖得不能行走,扶着门觉得喉头发腥。好容易到了寝卧外,他的哥哥、姐姐、嫂子,还有戚芸菡都在外头,或踱步叹息,或轻泣拭泪。二姐过来抓着王药的胳膊,红着眼眶低声道:“你可算知道回来!快进去!”
☆、12.12
王药愧疚、怖畏、伤心……五内俱沸。寝卧柚木的门扇,他推开时感觉有千斤重,门枢发出轻微的“吱嘎”声,在耳朵里仿佛鸣雷似的。挂着酱色纱帐子的床上, 卧着他的母亲, 一声声呼吸和低细的话语因为带着痰喘哮鸣音,使人感觉惊心动魄的。坐在床边的除了一个在诊脉的医士, 便是他的父亲王泳。
王泳冷冷地望了王药一眼,似乎有千万句要骂他的话正酝酿着,但是他回过头, 对床上的人格外温柔地说:“你哪里糊涂!一点都不糊涂!你看, 不是咱们阿药回来了么?……不是做梦,哪里是做梦!真的是阿药回来了。你呀, 怎么都忘了?阿药已经娶了芸娘, 马上要给你生大胖孙子了!……”
父亲侧身让了一点空间出来,王药一把擦掉脸上凉飕飕的泪珠, 挤出一个真切地笑,跪在母亲床前:“娘, 阿药回来得晚了。你放宽心,阿药听您的话,什么话都听……”
前两日是回光返照,今日是真正弥留。中风偏瘫的老人家,脸上是异样的潮红,目光显得空洞而茫然,喉咙里嘶嘶吼吼的,嘴唇翕动,一直在说话,可是任谁都听不懂。王药只能握着母亲的手,一遍遍地跟她说自己回来了,可是母亲双眼空洞地望着帐子顶,胸口起伏得越来越快,人也是越来越难受的样子。
王药已经泪如泉涌。
他是母亲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都已经中年。他从小就想法奇特,不中绳墨,调皮捣蛋后挨骂挨揍都是常事,父亲常常是握着戒尺恨铁不成钢的面孔,记忆中最温柔的永远是娘。
母亲缝补他顽皮后扯破的衣物,母亲剜着眼笑骂他“淘气鬼”,母亲拦着父亲打下来的板子,母亲给没酒喝的他塞些银钱,母亲哭着对他说“你可都改了吧……”,母亲在临安的城门口送他到汴京赶考,母亲挥泪对被谪贬并州的他劝慰“好好做事,好好做官,争取章刺史一封称赞的‘八行’,能让官家把你赦回来……”
人人都觉得这是溺爱,可王药心里,这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他知道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了什么,世界上还是有一个人没有条件地爱着他的。
今日,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娘亲已经躺在床上认不得人,已经“呼哧呼哧”透不过气,已经双眸茫然无光,已经双手抽搐、胸膈起伏……王药知道,人之将死,无药可救。他只能紧紧握着母亲干瘦的手,把头埋在她的臂弯里,哭得发不出声音。
子欲养而亲不待。
他唯一能减轻些愧疚感的,也就是在母亲这最后一小段光阴里,他没有缺席,没有给她留下最后的担忧和遗憾。
不知道什么时候,王药觉得背上被人拍了拍,抬起头时,他掌心中那双抽搐的手已经不再抽搐了,静静地被他握着,从温暖慢慢变成了玉石一样的温凉。王药不敢抬头,面前一片模糊,倒是父亲淡淡地说:“也莫要过分伤心了。人总归要有这一天的。只恨……是让我来承担日后的孤单了……”
外面的人得到消息,进门后各异地哭起来。寝卧里一片嚎啕声。
王泳似乎厌烦这样的声音,皱着眉道:“有些头疼……阿药,你陪我到外面堂间吹吹风吧。”
王药浑身被伤恸抽干了一样,此刻反倒要父亲把他扶了起来。
堂间是一间穿堂,前后通透,中间架着一台屏风。中户人家简单,柚木的架子,髹着紫褐色的漆,中间的板壁上裱着厚纸,一面画着兰花萱花,一面写着诗赋。王泳坐在椅子上,凝视着屏风上的字画,手指叩击着膝盖,喃喃地似在自语一般说:“能一起相濡以沫一辈子,其实很不容易的。磕磕碰碰谁家没有?也不过因为想着:这是我的妻子,她为我操持家务,为我生儿育女,她知我、懂我、善于开解我、愿意协助我,所以我们能这样在一起一辈子,是前生修行了多久才换来的?”
他看了看立在身边,玉树一般瘦高英俊的儿子,竟然露出些赞许的笑容:“阿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天地光阴,聚散合离,都不能一成不变,但是我知道,我的心,对你娘,一辈子,不能移转。生或者死,也不过是暂时的分别而已,我们总归还会在一起。”
王药泪流满面:“爹爹,我却勘不破,怎么办?”
王泳对着儿子笑了笑:“勘不破就勘不破,我们都是红尘中的人,要勘破干什么?你但凡记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多少不能朝朝暮暮的情感,化作埋在心底里的相思记忆,它也还在……它也还在……”
王药凝神不语。王泳仿佛并不很悲戚,却感慨良多,道:“生死有命,你这次能够从夏国回来,其实我和你娘已经很欣慰了。人生总有许多不称意的事,越到年纪一把,越是有这样的感触,然后倒也看得开了。扶柩回老家,总是要的,朝廷里也不好拦。但你和几个哥哥,可能会遭夺情——你也不要伤心。你心无挂念,很多事可以放开手去做。”
王药不由震惊:“爹爹!”
王泳笑着摆摆手:“你还不懂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勘不破的那段事,就不要勘破了,争取一下也是值得。人生一辈子,能有几个真心珍惜的人呢?何况,赵王行事,我虽迂,却不傻,心里还是明白的。这样的人若是凭借阴谋算计、卖国求荣成了国君,是晋国之福么?”他“呵呵”笑了两声,也不是苦笑,也不是冷笑,冲淡平和得很,只是对儿子吩咐了最后一句:“但你读的圣贤书,永志不能忘,为万民立言,为天地立德——哪怕并无人能够懂你,也要无愧于自己这颗心。”
“爹爹……”
王泳对他挥挥手:“去换孝衣吧,收殓守孝,都是极其折磨人的事。我经历的事多了,如今记性不那么好,也好,也就不那么容易伤心。”
王药平静了好多,垂手道:“是。那儿子下去了,父亲保重身子。”
王泳点点头,闭目似在养神。王药离去的时候听他在喃喃地念:“老来多健忘……”
王家四个儿子都在朝廷为官,母亲去世,自然一齐上书请求丁忧。大约皇帝和赵王、吴王等也商议了,下旨温语抚慰,又言如今两国交战之势一触即发,不能分毫懈怠,朝中一时去了四人,未免有些不妥,所以王家兄弟,年纪长的两位在家守制,年纪轻的王茼和王药夺情,只给二十日回乡治丧,之后仍然回汴京就职。
这是意料之内的事。赵王又格外叫人来传他的意思:“官家说,王家三郎四郎既然并不守孝三年,那么,家里娘子是女眷,在路上来回奔波甚为疲劳,不如在汴京披麻守制便了。”王药略略沉默,问王茼道:“三哥,你怎么看?”
王茼冷笑道:“连女眷都要扣着,其心昭昭。但是我们能怎么办?抗旨?”
王药默然了一会儿,望着远方道:“先回乡治丧吧。他们不要脸,我们俩活人还能给尿憋死?”
他突然出语粗俗,王茼吃了一惊,但痛痛快快一骂,也不似刚刚那么忧虑了。
赵王派人送来赙仪,没成想后来吴王那面也送了过来,都是极客气的模样。王药一副苫块昏迷的模样,配着他原来就有的呆滞神色,也不勤拜谢,也不表忠心,依着大样子跪叩回礼。然后装殓好棺椁,一路送回故土临安去。
丧仪的繁忙和劳累,没有经历过不敢想象,他一身麻衣孝服,头上裹着白布,骑在马上头脑里只觉得昏沉——连着几晚上没怎么睡,悲愤伤心不一而足,仿佛和尚诵经作法的木鱼钟钹声,还追着他在敲打着,敲得胸闷气短,耳朵里一个劲地鸣着。
送棺椁的牛车在一声鞭响后终于开动了,回乡的女眷们坐上了牛车,送柩的王泳也乘了小轿,不回临安的女眷们则是一身素衣,解散头发在后面哀哀地哭,长长的队伍迤逦着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刚出汴京,人烟稠密的地方,还时不时有人停在路边看一看这只长队。王药撒下手里一把纸钱,看着它们白蝴蝶一般翩翩地从天空落下来,有的落入沟渠,有的飘上树梢,有的被踩到足底的泥泞中的,也有的飘落到一边的草丛里。
他抬起头,看着这一条熟悉的官道,前两次出来,他还是满怀着一颗激越兴奋的心,从这里去找他的爱人,今日却变作给娘亲扶柩归乡。眼睛无意间一瞥,却在槐柳林边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她不便戴孝,但也穿了一身素洁的白衣,怕人觉得突兀,腰间鸾带和肩上披帛用了清浅淡蓝的月色丝绒。乌油油的头发垂在耳边,简单的螺髻不加装饰,耳珰、璎珞,以及她最喜欢的黄金臂钏全部摘掉了。她抬起眼睛,下眼睑上微微的红肿——她从来没有见过王药的母亲,她只是为他失去了母亲而感同身受,伤心哭泣。
王药胸中顿时像被锤子狠狠地砸过,剧烈地痛了一下,紧跟着松乏酸胀得想哭。他只能以目光示意她:他懂,他都懂,他会好好的,她也要好好的。
他本就在棺柩的最后压阵,此刻特意骑行得更慢了点,对她屡屡回头。
完颜绰看了他一眼,却对着王泳的小轿和那具棺柩,叉手屈膝,折下腰肢,行了妇人参拜长辈的大礼。
王药张着嘴差点叫出声来。完颜绰没有看他的表情,执拗地保持着低头行礼的姿势好一会儿,才起身抬头,看了看王药,一声不吭,折返回那密密层层的槐柳林里。
王药本来头脑昏沉,这会儿才想明白她的意思:早在他们在篝火边用契丹的礼俗简单地办了婚礼之后,那个晚上,他和她又简单地拜了天地,互相交拜对方,唯独缺一个拜父母高堂的礼数。那时候她还开玩笑说要跟着他到临安去拜舅姑——原来她一旦有了心,言出必行,就绝不是开玩笑了!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