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是不是有神仙全集.net》第118/121页
道长:“确实。大部分时候我们为梦想而活--一般的人容易为梦想而活,但是我们也可以因为梦醒而快乐。你们发现没有?有的时候越感受失望,越感受悲哀,阻力越大,我们距离目标反而越近。所以在修道的人眼里,不会觉得有什么阻力和障碍的,关键是你怎么看待这些。”
小男:“阻力越大,可能说明你找到了症结,找到了突破的地方……”
道长:“对。像辟谷一样,这是我们自己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症结。一切的改变都在于我们的心境。”
亚女:“相随心变,一定是这样吗?”
道长思忖:“有一个故事。一个道人给一个书生看相,结论是书生为人厚道,却没有官运。
“几十年以后,书生专门又来找道人,这时他已经做了很成功的大官。道人并不知道,一见面道人惊异,说‘你的相变了,怎么有很好的官运了,你做过什么事情?’
“书生回忆,终于想起来很多年以前有一次涨大水,书生看见一窝蚂蚁被困在一小块即将被淹没的泥土上,就用一根棍子把它们全部搭救了出来。道人听罢说,‘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死’。”
道长停住。我们沉默相随,都在紧紧思考这几个字的引申。
道长:“这就是改变书生命运的一个因素。就是说当我们发了心之后,大善大恶就得改运,有的时候甚至可以改命。最高层面的改变,是修道的核心把握。当我们真正悟到了道,也就是我们彻底改变了自己,而这个改变,对于修行人来说,并不是极限的改变,而是你不在命中了。”
道长认为,我们遇到的障碍是我们最大的救星、我们最大的老师、我们最大的幸福的源泉、我们的快乐和家。我们为能够超越障碍而幸福。所以当障碍来了的时候我们应该很快乐地对待它,而不是低落,沮丧,悲观之类了……道长:“确实像无话不说讲的,我们完全可以期待障碍,然后再快乐地应对它,解决它,超越它。这就是第一个良性意识。”
小洁:“我一直在想,修道的人是应该、或者真的没有欲望了吗?”
道长:“道家是不排斥欲望的。道家是首先帮你达成欲望,在达到的过程中和达到之后,让你认识到,‘原来还有这样的无限多样性’,然后在最后,它是一定要让你知道‘我追求的东西算是什么东西啊’,完全没有意义,算挣了钱了,成了名了,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小男:“达到欲望也算是悟道的过程?”
道长:“我们说过,人生的一切,都是悟道的过程。悟道是要让我们的思想保持清醒,在清醒之中就不会被很多世俗的东西所影响。通过一定阶段的修行、达到不同程度的明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经过悟道、修道然后会明白,我们人是很可怜的,大家都在追求的很多东西,某种程度上是没有意义的。从古到今,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能够记得多少事情?记得的古人又有几位?别说一千年,就是一百年之后,我们这里又有多少人能够被人记得的?”
无话不说:“那要这样说的话,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了。”
道长:“好,这就是道家的问题。第一个层面上来讲,一百年以后没有几个人能够被后人记住;第二个层面,人生很难得啊,这么难得的人生经历了一次之后很可能千秋万代了也没有机会再经历一次人生了。做一次人是很难的,这种机会比大洋里面的一粒小沙子进入一只漂泊的瓶子的机会还要小。能够托生在大道之邦的中国,能够领悟这些东西,更是太难得了。而我们现在在追求的东西都是些什么呢?是非常短暂,很瞬间的东西。有人想过吗?我们永远只能吃这么一点东西,只能睡一张床--就是再有权力再有钱,你也不可能一夜睡好几张床吧?你也不可能吃很多的东西吧?人能够享受的,其实都已经被我们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限定住了,但是你要毁掉的,却可以很多。
“在所有的生命中,只有人是最适合修行的,因为苦乐参半。如果我们找不到我们生命里面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修道、悟道、不断地升华我们自己,找到一些最基本的存在意义。”
胖子:“这个最基本的意义是什么?”
道长沉吟:“这个说起来又是很漫长的。简单的说,我们的生命是无量寿福的,道的修行,证的就是一个‘母子光明会’的意义。常人一般都是‘见子忘母’或者‘见母忘子’,就是说在本体与表象之间,只看到‘用’的方面,忘了根本,在‘本体’与‘用’之间震荡;而道家的修行,能够让‘母子相会’,在体、用之中出入,真正实证到天人合一。”
小男笑:“这个理解起来……可能只有人马座毫无障碍了……”
道长:“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不死的,修行既能够让我们在生命的永恒中无量寿福,享受生命的种种喜悦,又能够穿越生命的各个层面,在一切时、一切处之中,体会当下的美与好。”
小洁:“呵呵,我还是提问比较通俗的吧。道长你刚才说了,道家是帮助人达到欲望的?”
道长:“假如有人说‘我就想得到这个六合彩’,或者‘我就希望我的企业能够发达挣钱’,我们也许首先就是帮助他们达到愿望,而在帮助的这个过程中就像给人开了一个天窗,人们在通过这个目的达到的过程中,在自己阶段的利益获得中,会走向一个对终极意义的思索。”
无话不说:“万一那人得了钱就满足了呢?就这样了呢?绝对不思考什么终极的意义了呢?”
道长笑:“这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快乐就遍地都是了。人是很不容易满足的,很多时候常常是越得到、越不满足,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的‘配置’里面,就有这些因素。你刚才发问的‘人生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了’,这也是思考的一种,而是‘终极意义’与否,只是我们给与的一个词汇。”
小男笑:“是的,如果这样的话,所有搬了新家,有了新车,艰苦恋爱终于结婚,事业终于有成的人,都应该人生快乐美满了!但是事情往往走向反面:反而更加不满足,不开心了……我好像有些说偏了?”
道长:“没有说偏,这些人或早或晚,最终都会思考生命的意义。人们生活在很浮躁的社会里面,我们都很少静心下来想些事情。‘得到’比‘得不到’更能够让人开悟。在达到愿望的过程会让人明白,原来这个世界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些浮躁的现象,原来很多东西对我们生命是没有意义的,而这个没有意义是我们以前不知道的,或者说在我们穷尽一切去‘达到’之前所不知道的。”
都在点头。各自检点自己生命之中的得到,与还没有得到的种种感悟。
道长:“有一个落魄书生,夜宿一座荒庙,梦到自己状元及第,继而又娶得娇妻美妾,人生浮云直上,富贵不可限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贪念滋生,并愈演愈烈,聚敛了无数不义之财。某日宫中大宴,酒醉后竟误杀宫中歌姬,皇帝震怒,数罪并罚,终被腰斩弃市,突然梦醒。这时他醒悟到了是非善恶、因果报应的种种道理,心中犹如一潭春水般清澈明朗。什么是得道?得到的什么?人都是要在经历之后才会醒悟。”
无话不说:“就是年龄不饶人。有相当的经历就是有相当的年龄了。人生如果倒过来还行,先七老八十的,事业有成,美女用到过,权力什么的都不再算是个什么玩意儿,立马悟道,然后渐渐青春年华,再不为金钱美色权术所动,这样管用……”
引得大家又笑……道长:“所以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因为到了这个年龄经历的事情多了。也有很多人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才知道‘哎呀,一切都不是那么有意义的’,就像我们饿的时候总是想吃很多很多东西,实际上我们真的能够吃多少东西呢?人一心想得到的任何一样东西,一旦他真的得到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他一定会觉得了无生趣。人的每一个愿望都建立在外在的期盼之中……”
我:“所以很多的人生都是作茧自缚。”
小男:“但是对人生的说法还有另外的解释,比如按照入世的说法觉得人生就是体味这样的百态,有痛苦,有幸福……”
道长:“这个对啊,这就是我们要明白的东西啊,但是真正的有几人能够做到呢?大多数人都是为外物所牵,他高兴是外在的高兴,他痛苦也是很外在的痛苦,他的努力都是外在的努力。”
小男:“无论道教也好、佛教也好,对于大众的接受来讲,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很多人会认为它们都很消极,像认识到生活的实际是无意义,就显得很消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