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婚全集Zei8.com》第604/608页
看了“菊楼”,以为陆老太爷是书中最全能最厉害的男人:能读书、能考试、能做官,还能经营、能理家、能教子,老婆长年卧病,陆家里里外外全由他一把抓,陆家那么多人精在他面前全都服服帖帖,敬畏备至啊。看人家这内外兼顾的境界,林老头林老太也算精明干练一主外一主内加在一起还赶不上人家一根指头。人家还多才多艺,善于莳花,让其他人情何以堪啊。
后来我才发现,从事实和结果看来,从没出场的吴老太爷、吴老太太才是书里最牛最强的大家长啊。意大精心塑造的陆老太爷也赶不上人家的成果啊。
陆家内部矛盾重重,如今全靠陆老太爷手腕、威势压着,暂且团结一心,有序发展,陆老太爷一旦过世,陆家危机就会全面爆发:当官有权的陆家大房想承家业拿大头,理家管财的陆家二房不甘心为人作嫁,势均力敌自相残杀的结果是儿郎凋零、家财成空、一蹶不振。前世陆老太爷的死亡标志着失去高明掌舵人的陆家由盛转衰。
对比一下吴家,林家、陆家那些容易导致内讧不和的诱因吴家其实全有,把吴家的情形放在陆家或者林家早就兄弟相争、妯娌暗斗、兄弟姐妹闹成一团了。但吴家却团结和睦,欣欣向荣。
吴家将来继承家业、如今管家理事的是长房长子吴方,吴襄身为长房次子,自小受宠,又是平洲第一神童,光环无数,风头逼人。而吴方早已娶妻生子,有自己的小家庭、小利益。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们偏心点,功利点,安排、举动稍有失当都会刺激兄弟内讧,骨肉生隙,对比下陆建新和二弟长年竞争算计,陆经直接把亲弟弟陆纶肉体消灭。而吴家并没出现这种情况,从文中看不单吴方对吴襄真心爱护,吴襄对吴方也是敬爱依恋。
杨氏身为长房长媳,又有吴方、吴襄两个好儿子一个承家业、一个扬家声,还把侄女杨茉当成女儿养,在这种形势下不单杨氏容易生出压人一头的宗妇做派(对比林玉珍对妯娌仗势欺人,对比罗氏对妯娌倚宠跋扈),还很容易招妯娌、侄儿们眼红算计,使劲离间、抹黑、踩低他们两兄弟,好让自家出头,多挣好处,乃至于杨茉在吴家也容易遭池鱼之灾。对比一下,陶氏母女不过是经商多赚点钱,既不多占家产,也不抢管家权,本和林家大房二房毫无冲突,还能大家一起赚钱,罗氏他们却对三房百般陷害,典型的损人不利已。而我们看到吴家二太太对杨氏母子是尊敬维护,既没想法让吴襄低娶,也没趁机为杨氏母子结怨(具体参看平济寺提亲情节)。
吴菱和吴襄、杨茉兄妹的感情也是真的好,比如林四忠告吴襄他却不以为意,吴菱不但劝告吴襄谨慎收敛,也尽力圆场怕吴襄得罪林四,对比下暖炉会陆云劝慰林五的话,看似姐妹情深、宽厚大度实则添火加柴,用心险恶。
同样是父母爱女,吴舅妈贤惠温厚,人人敬爱,对比下林玉珍四处结怨的德行,女儿的品性教养最能反映出母亲乃至父亲的品格和教育水平。再看看吴家二老挑选的女婿陶舜钦,对比下陶老太爷挑选的女婿林三爷,更可见吴氏二老眼光之老辣精准,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一切固然是吴家众人会做人,心地好,更离不开吴老太爷和吴老太太掌好舵,善治家。
我不是说吴家多年以来上上下下始终和美无比,亲密无间。而是说吴家很像《国色芳华》里的何家,家人之间也有磕磕碰碰,嫌隙纷争,但都是无伤大局的小矛盾,而且父母干练通达,治家有道,教子有方,不但能控制矛盾不致激化,还能保持总体上全家一心,团结和睦,骨肉情深。吴家能有今日,吴老太爷、吴老太太都是水平高超的掌舵人、大家长,吴老太爷读书、考试、做官的水平不逊于陆、林两位老太爷(不然吴家如何能与陆、林并立),而且夫妻俩经商理财、教育子女、管理家族的眼光、本事还远远胜过陆、林两家。也许陆家的内斗更多的是林玉珍、宋氏、涂氏捣鬼,扯陆家的后腿,但是起码说明吴家二老在挑选儿媳的眼光和教导儿媳的水平上远超林陆两家,吴大太太杨氏和吴二太太都是能干贤妻(单看吴方、吴襄、吴菱就可见他们母亲的优良基因和教育水平)。对比林家在教儿孙、挑儿媳上全部失败,陆家虽然教子成功但挑儿媳太失败。唯有吴家,在培养教育儿子、女儿、孙子、孙女,挑选儿媳,挑选女婿,协调平衡家庭成员关系上全方位大获成功。
向从未出场却如此成功的吴老太爷、吴老太太致敬,并期盼意大让他们出场。
期待解开心结契机―by 月落玄牙
陆缄和林四的婚姻生活开始了,但是问题仍然存在。
林四虽然是重生了,她改变了许多,但是她显然没有意识到上一世婚姻失败的关键,而陆缄似乎也在重复上一世所犯的错。
两人的感情在这一世换了位,上一世陆缄服从林玉珍的安排娶了林四,这一世林四被迫嫁给陆缄,同样都不是心甘情愿,那么两人如何相处?
以林四目前的情况来看,她是已经“想开”了,既然改变不了嫁给陆缄的命运,那么她可以改变自己,不用付出真心,不用在两个母亲之间讨好谁,需要的是做一个在表面上挑不出错的媳妇,多赚点钱,应付将来的匪患。
那么陆缄呢?
他对待林四的心情是复杂的,有喜悦,有期待,有忐忑,更有一些不确定,他希望林四能够真心待他,能给他一份他一直期盼的温暖。他心思敏感,所以他首先选择试探,而没有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一世婚姻的开始,仍然是缺乏沟通的。
也许现在的故事情节有点压抑,两个人都有所保留,林四表面上的温顺,陆缄的话里藏话,他们相处模式的改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突然的转变,只会让人觉得不够自然。
林四现在在陆家活得很“自在”,陆老头目前对她很满意,但是陆家水太深,上一世还有许多谜团没有解开,这些都可以是一个个契机,能够解开他们心结的契机。
那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前世林四死亡事件中陆缄的责任―by yisayisa
陆缄对前世林四的死亡负有多少责任,林四为什么心痛怨念至此,回顾一下六十五章“旧事”,就可看得明明白白。
首先澄清下背景,当时不是天下大乱、烽烟四起,而是平洲地区突然民乱,乱匪发展到要攻占平洲,所以民众通通逃难过江(按书中的地理设定,过了江就是江南地区,而平洲、清州都是边境地区,与大荣相邻),过江就是太平富庶之地,等着军队一到、匪乱一平,大家一起跟着回乡便是。
其二,乱匪不是要割据一方的起义军,而是趁着灾年起事的盗匪,每到一地首要劫掠财物,而不是急行军一路攻杀。林玉珍等驾车出逃之时并不是乱军杀到了家门口,而是听到了风声。所以缠着小脚的林四和荔枝步行逃难也来得及,所以陆缄当时出门访友,闻讯后赶回仍然来得及。
林陆难中相逢,陆缄表现出了为人丈夫的责任感,领着林四、荔枝到了江神庙,他重金托庙祝照顾林四荔枝,并帮他们雇船,还将身上财物大半交给林四,让林四在此等他去接了父母回来,大家一同过江。请注意,陆缄说的是找到、接了父母来江神庙,一起过江逃难,而不是他接了父母送过江、安顿好了,再回来接林四。那样的话凭常识也知道八成是来不及的,等他再过江回来大概只能收尸了。
林四、荔枝躲在庙祝安排的条件较好的杂物间里等待。江神庙是个渡口,人们由此坐船过江。此时如陆建新林玉珍那些富人,有马有车、速度快、装备齐,大约早就渡江了。所以林四在庙中看到的都是些穷苦贫民。林四苦苦等待,时间过了一天又一天,逃难人走了一批又一批,乱兵也在慢慢行进,逃生机会在分分湮没。陆绩说他眼看着陆缄带着涂氏夫妻已经乘车从另一条路过江了,他描述了陆缄的衣着(与林四记忆吻合)又有同行者旁证。陆绩还说乱兵将至,劝林四先走为上。
林四不相信陆缄欺骗失约(她也知道陆缄能在逃难时候将重要财物都给她,实在不像要单独逃生),她不听陆绩的话,还是要等。终于等到挤满了难民的江神庙都走得空荡荡了,再没逃难的人了,乱匪终于杀到了,林四再无法自欺欺人,走投无路为保清白跳江而死。
我们可以看到这伙乱匪行动真不快,要不是一直苦等陆缄,哪怕林四荔枝这样娇弱女子凭着自己也早就走了,过了江也容易找到亲戚朋友一同搭伙。林四硬是在江神庙守了几天几夜,等到平州城走空了,没难民了,亲身见证了陆缄一去不回。所以这不是什么冲进火场跳入水中先救母亲还是先救妻子,时间紧迫只来得及救一个的问题。
无论陆缄有什么样的理由,在林四、荔枝惨死的事实面前都有些苍白无力,何况他耽误的时间委实太多。这好比地震救灾,你硬是拖过了黄金救人时期才到达,不管你有多少理由,你能指望死去的灾民感谢你、爱上你、毫无心结吗?
成功的婚姻都是“不完美的人去创造完美的生活”。力挺意大所讲述的有关重生的故事―by xxxlingyun
很多书友不喜欢陆缄,不赞成女主重回那个生活环境,我非常理解。假如站在女主的角度,既然重生了又认定了对方很渣,谁会愿意走回头路?
但假如,作为一个古代女性,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被命运的推手再次推到那条船上,又当如何?
我们总是首先去改变环境,但当你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你必须改进自己。自己每一分进步,就能掌握更多的资源,看透别人的弱点,掌控自己的生活。这些转变当然不是为了别的任何人,保护亲人也好,改善生活也好,这些都是为了自己的心意。然后惠及了身边的人,如果身边之人懂得感恩,自然会感谢上天恩赐给他优秀的妻子,回报自己的真心真意;如果不懂,不过是在丢开摒弃甚至再行算计都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