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校对版作者千年静守》第1033/1070页


  面对王绪的追问,林鸿飞就只好苦笑了,“将军,这陆军型的都还没有完全定型呢,海军型的……”
  “这个我们不管,”不等林鸿飞把话说完,王绪直接就耍起了无赖,“当初可是你建议海军搞那个什么大型两栖攻击舰的,现在我们前期的研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中船重工那边的建造工艺研究方面也即将完成,和你说的差不多,大概在02、03年的时候就可以开工建造,你不赶紧给我们把这个事情敲定了,等咱们的军舰上了船,到时候咱们海军拿什么和别人打?你不会当真以为咱们就让这玩意儿做一个直升机母舰吧?”
  得!既然王绪都这么说了,林鸿飞还能说什么?只能苦笑着点头,“我还能说什么?这样,将军您看什么时候合适派些人过去,咱们也好就这个事情进行沟通。”
  舰载型强-6的研制问题其实并不是太大的问题,鉴于强-6的各项飞行技术指标和美军早已经退役的A-1攻击机差不多,直接复制在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里的那架从越南战场上缴获的那架舰载型A-1攻击机的机翼折叠机构就可以,也幸亏强-6不是可变后掠翼,否则还真有些麻烦。
  “这就对了嘛,”林鸿飞答应了下来,王绪将军顿时大喜,重重的拍着林鸿飞的肩膀,“老弟,那老哥我先在这里谢谢你了……兄弟你放心,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哥哥我。”
  ※※※
  自99年国庆大阅兵之后,鉴于共和国在阅兵式上所展现出来的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潜力,整个西方世界顿时都对共和国警惕起来,共和国与西方世界几乎是在瞬间陷入到了“经热政冷”的状态,到01年的时候,这种“政冷经热”的状态越发的糟糕,甚至已经发展到了一种无限接近于“冷对峙”的状态。
  但让无数西方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他们看来被自己封锁之后的共和国的经济应该迅速跌落才是,可事实给了无数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共和国的经济不但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军事实力稳步向前,被无数人预言共和国将陷入崩溃论的中华民族不但没有崩溃,反而以一种充满活力的状态大步向前发展。
  在这个时候,林鸿飞带着一群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一群专家连同他们的亲属们,乘坐公司的专机两架来到共和国的海南放松休假。
  “真漂亮啊!”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专家望着眼前湛蓝的大海忍不住感慨道。
  “是啊是啊,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这里还这么漂亮?我看啊,这里比什么布吉岛啊好看多了,想不通现在的年轻人脑子是怎么想的,整天里就想着往外跑……”旁便另一位和他年龄差不多的老专家连连点头。
  虽然此前也曾经无数次来过这里,但每一次都是匆匆而行、没有如此放松过的专家们何曾以如此放松的姿态和悠闲的心情游览过海滩?这一放松下来,专家们顿时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再也拔不出来了。
  之前还对林总的决定有些怨言的专家们,也都齐齐的闭上了嘴,现在他们都觉得,林鸿飞的这个决定当真是正确无比。
  只有林鸿飞,站在海滩上,手里却紧紧捏着手机,似乎笃定电话一定会响起来是的。
  事情还真如林鸿飞所想的那般,没几分钟的功夫,林鸿飞手中的电话就响了起来,甫一接通,电话中一个无比焦急的声音就响起来,“林鸿飞同同志,立刻集合你们集团的专家队伍,以最快的速度赶赴陵水军用机场!”
  林鸿飞的手不由的颤抖起来,语气却无比坚定,“好的,我立刻集合集团的专家队伍,立刻搭乘集团专机赶赴机场,请立刻审批航线……到底出了什么事?”
  “一架美军EP-3电子侦察机迫降在了咱们的陵水机场……”
  “什么?!”林鸿飞惊呼失声。
  “你们集团的专家立刻过去,对飞机进行‘保护’!”电话中的华清将军在“保护”这两个字上重重的重复了一遍。
  “是!”林鸿飞大声应道,隐约间,林鸿飞仿佛再次听到了那段让无数人痛哭失声、让无数人为英雄扼腕的对话,也是在这一天,之前还对西方世界抱有最后幻想的高层领导终于打消了自己对西方世界的幻想……
  “这里是辽宁舰,舷号16,呼叫81192,空域已经清空,553将会接替你巡航,离开这么久了,81192,欢迎回家。81192,这里是辽宁舰,收到请回答……”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这一天,是2001年4月1日。
  这一天,整个天地间都在回荡着12年后共和国第一艘航母对81192的神情呼唤,这一天,天地为之变色!


第一七六零章 最大的一块蛋糕
  “林总,到底出了什么事?”上了飞机之后,一群专家们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向林鸿飞问道。
  就在刚刚,林总忽然把正在放松的大家召集起来,将大家带上两辆疾驰过来的大巴车送上飞机,明白肯定有大事发生了的专家们上了飞机之后再也忍不住了,向林鸿飞问道,凭直觉,他们感觉似乎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
  到了这个时候,林鸿飞也不用藏着掖着了,已经得到允许的他表情无比沉重的开了口,“刚刚接到最高机构的电话,南海那边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疾首的事……”
  “什么?!”
  听林鸿飞说完自己等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所有的专家们都呆住了,但下一刻,有反应快的专家已经反应了过来:事情糟糕是糟糕到了极点,对于共和国而言是一次严重到了极点的危机,但同样的,只要把握住这次机会,也是共和国一次天大的机遇啊!
  能够成为专家的,绝对不会出现智商不够用的情况,不过是片刻的功夫,越来越多的专家们的眼睛就亮了起来:自己走运啊,出来度个假都能遇到这样的好事,正愁怎么再进一步呢,美国人就把机会给咱们松了过来……
  “看来大家都意识到这件事对我们的意义了?”看到大家的反应,林鸿飞很满意:都是聪明人嘛!点点头,道,“趁着现在大家赶紧休息一下,接下来可有大家忙的。”
  ※※※
  克莱斯勒汽车的发展和历史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原本应该在98年5月份就和德国戴姆勒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的克莱斯勒汽车,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敲定双方的合作计划,这其中,林鸿飞可谓“功不可没”。
  林鸿飞坚持要将JEEP独立出来和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否则就撤销克莱斯勒公司300C车型使用权的要求,让鲍勃・伊顿投鼠忌器,林鸿飞设计的这款克莱斯勒300C可是克莱斯勒汽车现在看家的车型,若是没有这款车型,已经在走下坡路的克莱斯勒明年就亏损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戴姆勒集团则对林鸿飞妄图占有JEEP的做法十分不满,在只会制造豪华轿车的戴姆勒公司看来,与克莱斯勒的合作轿车?别看玩笑了!德国人难道自己不会做轿车吗?本质上而言,戴姆勒看中的也是克莱斯勒下属的JEEP。
  林鸿飞也没想到这件事拖拖拉拉的搞了2年多竟然还搞定,在这种情况下,林大老板终于有些不耐烦了,直接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在美国本土投资设厂!
  这个消息,瞬间就轰动了整个世界汽车工业界!
  截止到今年,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汽车年产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00万辆,这还只是自有品牌中乘用车的年产量,不算其他合资品牌,也不算商用车和矿山用车以及特种车辆、军用车辆,若是连这些也算上,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450万辆,足以跻身世界汽车制造企业前5强。
  但好笑的是,迄今为止,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在欧洲和美国还没有一家生产工厂,除了在南美和亚洲有些境外的组装工厂之外,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绝大多数汽车产品都在本土消化了。
  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消化能力,不但意味着共和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有了十分庞大的规模,同时也意味着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产能占据了整个共和国一半以上的汽车总产能,这让那些妄图进来分一杯羹的欧美日汽车厂商们几乎感到绝望,但是现在,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竟然决定在美国本土投资建厂了?
  对林鸿飞的这个决定最感到高兴的自然莫过于李・艾科卡的小儿子法热尔・艾科卡,法热尔・艾科卡现在已经不是洛根市的副议长了,前副议长大人现在已经是犹他州州政府的一名州政府成员,排名很靠前的那种,按照老李同志的说法,只要法热尔・艾科卡自己不犯错误,将来不难混一个政府内阁成员的位子……能够混到这一步,老李同志就很满足了。
  确定林鸿飞是真的要来美国投资建厂之后,法热尔・艾科卡坐不住了,第一个赶来了共和国和林鸿飞讨论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在犹他州的问题,“林,将您的工厂放在犹他州吧,我向您保证,在犹他州,您的企业将会得到最优惠的条件。”
  作为犹他州政府负责经济发展的高官,法热尔・艾科卡当然着急,他急切的希望林鸿飞能够将他的工厂放在犹他州,这可是一个年产汽车20万辆的大型汽车制造厂啊,还只是一期,若是将来在美国的销售情况看好,那还有二期、三期工程的……不要以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就不需要招商引资,美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靠的就是这个。
  仅仅是一期工程就能够为犹他州解决近万人的就业问题,通过上下游产业的拉动,最少可以连带将近10万人的就业,对于任何一个由投票产生的政客而言,这都是他们无法拒绝的巨大筹码。
  “你确定?”林鸿飞挑了挑眉毛,望着法热尔・艾科卡的目光充满了怀疑,“看看我在洛根的那个飞机组装厂吧,该死的联邦航空局到现在还不批给我北郡100的适航证,现在我只能生产一些小飞机,工厂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
  一说起这个事,林鸿飞就恼火的要死,北郡100已经在共和国和亚非拉地区卖了差不多20架了,可因为波音公司的使坏,一直在美国进行着适航取证工作的北郡100,到现在还没有获得FAA的适航证。
  法热尔・艾科卡果然是个聪明人,立刻就明白了林鸿飞的意思,向林鸿飞确认道,“林,如果我能够想办法让联邦民航局给您的飞机颁发合格证,您是否会将工程放在犹他州?”
  林鸿飞笑笑,“在具体的合作条件上,犹他州也要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优势才行。”
  “这是当然的,犹他州有着最大的诚意!”得到林鸿飞的答复,法热尔・艾科卡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他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就要往外冲,“林,等我的好消息,相信我,最多一个月,您就能够得到您想要的。”
  一个月?林鸿飞有些怀疑,法热尔这家伙有这么大的能量吗?
  事实证明,法热尔・艾科卡这家伙还真没吹牛说大话,没用一个月,仅仅才半个月多点,林鸿飞就接到了FAA打过来的电话,电话里的美国人像是死了亲娘老子一般的难听,但电话的内容却让林鸿飞握紧了拳头……
  “林先生,我是美国联邦航空局的安德鲁・佩普,恭喜您,您的北郡100型飞机已经通过了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适航认证,从此之后您的飞机将可以在美国公开销售、租赁,祝贺您……”
  安德鲁的声音没有一点想要恭喜林鸿飞的意思,在说完这句话之后更是毫不犹豫的挂上了电话,林鸿飞甚至自己心里也清楚北郡100根本不可能在美国卖出去几架,但是没关系了,FAA的低头,终于给自己打开了一扇大门。
  ※※※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中美两国两个大国身上、甚至已经有极度悲观者认为这次的“意外”将极有可能是新的冷战的开端的时候,只有林鸿飞在默默的数着时间,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人带给我们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在我们头上,背着沉重大山前行的我们,几乎看不到希望到哪里,4月份的这次危机更是让共和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危急到了极点,但林鸿飞却清楚,共和国的转机很快就要来了。
  这一天确实很快就来了,这一天就是2001年的9月11日。
  更加准确的说,是那天的上午。
  伴随着一声巨响,伴随着大楼垮塌的巨响以及数千美国人的哭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陡然间惊恐发现,在迈入了新世纪之后,原来死亡距离自己如此之近!和共和国之间或许会有冲突,但好歹共和国也是讲理的,大家都在按照规矩来,可这些该死的恐怖分子他们不按照规矩出牌啊!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美国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时任总统小布什在发表电视讲话的时候公开强调:“反恐是美利坚政府未来10年里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共和国是美国人民的朋友,在反对恐怖主义这一点上,我坚信我和共和国有着一致的立场和看法。”
  这一刻,因为对共和国的需要,紧紧勒在共和国脖子上的绳索松了不少,一些之前可能不被卖给共和国的装备,也开始陆续的出现在了共和国的某些国有工厂里。
  这一刻,林鸿飞也松了一口气。


第一七六一章 风云跌宕
  也是在这一年的10月份,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某个秘密航空发动机实验室里,身穿白大褂的专家和工程师们人头攒动,死死的盯着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仿制的目前世界上最大推力的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NK-321进行点火试验。
  “林总……”望着眼前这台巨大的发动机,项目负责人陈文升博士有些紧张,下意识的看向林鸿飞。
  “放心,为了这台发动机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俄罗斯人已经证明了这台发动机的可靠,我们也反复做了这么多次的试验和比对,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尽管林鸿飞心中同样紧张,但很清楚越是这个时候自己就越是不能紧张的林鸿飞,笑着向陈文升点头鼓励道。

当前:第1033/107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