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会炒股的人全集.net》第18/31页



  彼得・林奇想到了布雷・伯雷高尔夫球场。

  他想到了那些和他年龄一般大的球童。

  彼得・林奇找了布雷・伯雷高尔夫球俱乐部的经理,俱乐部的经理以前自然认识彼得・林奇的父亲,他很同情彼得・林奇幼年丧父的遭遇。

  1955年,事隔半年之后,彼得・林奇重又回到了高尔夫球场。不过这一次,他已不是跟在父亲屁股后面的小球童了。而是一个为以前同父亲那样的人服务的小球童小雇员了。这种工作对于一个熟知高尔夫球规则的11岁儿童来说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彼得・林奇自己算过,帮人拾球一个下午比早上六点钟把报纸送到人家门前草坪上的报童一周挣的钱还多,而且更妙的是,有时彼得・林奇一个下午的收人,超过了母亲一个星期辛勤工作的收入。

  在布雷・伯雷高尔夫球俱乐部有一位常客,他叫乔治・沙利文,是富达公司旗下的麦哲伦基金的经理。

  “小孩,我以前见过你?”他在第一次看见彼得・林奇这个球童时,这样问彼得・林奇。

  “是的。”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彬彬有礼的回答令乔治・沙利文很是喜爱。高尔夫球场上的球童大多是些家庭贫困而不得不出来打工的儿童,没有受过太好的教育。而彼得・林奇不一样,他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长大,就读于波士顿地区比较著名的有教养的儿童学校。所以尽管他现在沦为打工者,仍然显得与众不同。




一名高尔夫球童的成长(2)




  “哦!彼得,你以前可不是在这儿拾球的。”

  乔治・沙利文先生可能并不认识彼得・林奇的父亲,因为他们不是一个社交圈子里的人。但他似乎认得彼得・林奇常随父亲到高尔夫球场上玩球。这家俱乐部离彼得・林奇的家很近,彼得・林奇就有时常到高尔夫球场上的机会。

  “是的。”彼得・林奇仍然不卑不亢地回答。

  乔治・沙利文先生是一个何等精明的人,他虽然并不了解彼得・林奇家庭的变故,但仍然可以估计到个大概。在美国,一个家庭的兴盛和衰落是司空见惯的事。亿万富翁尚且如此,何况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

  乔治・沙利文先生没有继续问下去,他知道这个小球童肯定有着一段悲惨的经历,但他很喜欢彼得・林奇的聪明和这种在逆境中能够坦然面对的态度。

  “你跟着我吧!替我背球杆。”

  于是,彼得・林奇几乎成了乔治・沙利文先生的专职球童。只要他到高尔夫球场,陪伴他的球童总是彼得・林奇。乔治・沙利文也许最初更多的是出于同情,每每叫彼得・林奇跟在他身边。当然他付小费时也并不比付给其他球童的更多。乔治・沙利文先生有典型的美国作风,他不会因同情而施舍自己的钞票,所以尽管他很喜欢彼得・林奇,但并不想让自己的同情使彼得・林奇感到羞耻。

  这就是美国人对金钱的态度。乔治・沙利文先生不会多给也不会少给,这是对彼得・林奇人格上的尊重。

  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个11岁的球童,而乔治・沙利文先生却注意到了。所以,每当彼得・林奇随球手们打完一轮球,就可以得到一堂有关股票问题的免费教育,虽然很累,却又非常值得。后来林奇说:“如果你想接受有关股票问题的教育,高尔夫球场是通晓有关股票交易知识的场所,因此也是交易所以外的最佳场所。”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人们对股票业并不很信任,虽然股市上涨了三四倍,但人们仍然视股票市场如同赌场。在彼得・林奇的家族谱系中,唯一买过股票的是他的外祖父吉恩・格里芬。

  在当时的美国,像彼得・林奇外祖父这样保守的股票投资者比比皆是。股票赔钱是那一时期的美国人心目中的普遍看法。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世界,股票虽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没有一个好的形象,人们对股票的看法还处在个无知的偏见之中。

  但幼小的彼得・林奇却在高尔夫球场上慢慢转变了自己的看法。

  彼得・林奇依靠在高尔夫球场上赚得的钱读完了小学和中学,进入了著名的波士顿学院。

  当然,这个时候的彼得・林奇仍然不富裕,他全靠当球童挣的钱和奖学金来支付学费。当球童的小费似乎还相当可观,所以尽管彼得・林奇已在波士顿学院就读,成了一名大学生。但他并没有放弃在高尔夫球场的工作。

  彼得・林奇在波士顿学院并未选修有关自然科学、数学和财会等从商应当学的正规课程,他更喜欢学些社会科学,主要有历史、心理学和政治学,还有玄学、认识论、逻辑、宗教和古希腊哲学。

  这是一种奇怪的作法,但彼得・林奇就是一个爱超越常规的人。乔治・沙利文先生对彼得・林奇的选择也很不以为然。他和林奇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

  沙利文先生知道林奇的志向是做一名金融管理者,但从商在传统上必修的一些课程彼得・林奇都没有选修,这样做使沙利文先生感到大惑不解。

  “彼得,你不是向往成为一名商人吗?可你所选修的课程实在不怎么样。”

  彼得・林奇却有他自己的见解,“沙利文先生,历史和哲学显然比统计学和数学更有用,因为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

  “好小子,你怎么会有这样离奇的想法?”

当前:第18/3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