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五百年全集.com》第14/47页


由于圣西门思想的影响,波拿巴始终将金融业、金融家和金融资本放在特殊的优先发展地位。金融家与工业家成为波拿巴帝国的实际统治阶层。

像佩雷尔兄弟这样的法国本土金融家、工业家的实力急速膨胀,他们掌握了大量企业,一人往往身兼数家大公司的董事,同时还在政界占据高位。如铁路大亨伏依特里曾任国务会议主席。冶金业巨子施耐德是立法团议员,还一度出任议长。佩雷尔兄弟一家有3名议员。富尔德金融家族中有1人任大臣,3人任议员。这些并非孤例,参议院议员大多为金融家和工业家,立法团成员中有1/4亦是此辈。当时法国最富有的183个大财阀已经拥有200亿法郎资产,对当时法国的军政财大权具有重大的影响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些财阀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二百家族”。二百家族相互勾结,控股法兰西银行,执掌货币发行垄断权,不仅掌握了法国的金融与工商经济,还控制了法国政治与报刊媒体。

与此同时,法国金融业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大量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以法兰西银行为核心的法国金融网络与纸币信用体系逐渐完善。资本市场的进步也突飞猛进。1850~1869年,股票由118种增至307种。股票交易所市值在1852年才区区15亿法郎,到了1869年,仅巴黎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市值就达到330亿法郎。

不负圣西门期望的是,在金融发动机的驱动下,法国工业一日千里。全国铁路线总长度从1851年的3248千米增加到1869年的16465千米,仅巴黎就建成12个火车站,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铁路货运量则猛增近10倍。运河长度从1847年的3750千米增加到1869年的4700千米,船舶总吨位增加9倍多。

波拿巴极为重视教育,拨专款创办高等技术院校,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增设中小学校,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他当政期间是法国科技进步最为迅速的时代。1851~1855年,颁发发明证书14964份;1865~1869年增至22652份。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项目,在1751~1800年,英国是37项,法国是54项;在1801~1850年,英国是92项,法国是144项。在数学领域里的成就更是引人注目。很快,法国在自然科学发展方面就超过了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学中心。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工业进步。冶金业、采矿业、化工业、电力工业、制糖业、木材加工业、面粉业和成衣业等主要工业部门,技术发明成果累累,新式机器层出不穷。法国工业总产值从1850年的60亿法郎增加到1870年的120亿法郎,工业水平紧跟英国,稳居世界第二。法国商船队总吨位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

有了钱就要改善居住条件。今天的巴黎在世人的眼中是一座富有浪漫色彩的世界名都,而在19世纪中期之前巴黎是一个街道狭窄、拥挤混乱、瘟疫肆虐、破败不堪的中世纪城市。巴黎现在那些带有浪漫色彩的名胜古迹――凡尔赛、卢浮宫、香榭丽舍、塞纳河等都与拿破仑三世有关。1852年,拿破仑三世委任豪斯曼改造巴黎城。巴黎改造总共用了17年的时间,耗资25亿法郎。经过波拿巴的改造,巴黎旧貌换新颜,终于变成了雄伟庄重、整洁美丽的世界旅游名城。

更为有趣的是,如今巴黎国际时尚之都的美誉也与拿破仑三世分不开。当时,英国服装设计师查理・沃斯以层叠的布料衬裙取代了传统的裙箍设计。拿破仑三世之妻欧仁妮王后非常喜欢沃斯服装体现出的优雅、高贵与奢华,她建议并促成沃斯在1855年巴黎世博会上展出他最新设计的样式。于是,在巴黎世博会上,欧仁妮王后一遍又一遍试穿,并当众展示效果。这开了现代时装模特表演之先河。

在路易・波拿巴的领导下,法兰西雄鸡再显威势,逐渐露出称雄欧洲、争霸世界的野心。可以这样说,拿破仑三世接手的是一个手握木犁的法兰西,留下的却是一个用钢铁与水泥装备起来的法兰西。

英法争夺国际货币体系控制权的较量

法国要想达到将英国人从世界金融霸主的宝座上驱赶下来的终极目标,必须要和英国争夺国际货币体系的控制权或主导权。当时的法国采用的是金银复本位制,法国铸币厂向全体公民开放,自由铸造金币和银币,两者具有完全相等的地位。除了英国的金本位制和法国的复本位制,欧洲其他国家的货币体系非常混乱,意大利、瑞士、德国等均没有统一的货币体系。

为了与英国的金本位制相抗衡,法国人开始行动了。1865年,在拿破仑三世的倡议下,欧洲各国在巴黎召开了一次会议,目的是要在各国采用一种统一的、普遍通行的金银通用货币。金融家可以运用很高的操纵与交易技巧,通过金银之间的兑换来套取巨额利润。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内的金融家都极为支持法国人的复本位制国际体系。

巴黎会议直接导致了以法国为核心的拉丁货币同盟的诞生,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和瑞士四国均采用以法国货币体系为基础的金银复本位制。自1866年8月1日开始,除意大利外,各国的基本货币都称为法郎,以法国的货币体系为基础,主币的含金量都定为0.29克黄金或者4.5克白银,可以在各国间等值流通。主币为面值100、50、20、10、5法郎的金币,同时发行5、2、1法郎和50、20分的银币。

1866年,罗马教皇国加入拉丁货币同盟。1868年,西班牙和希腊加入。甚至在普法战争之后,都有国家陆续加入。拉丁货币同盟成为19世纪的欧盟,而法郎则成了19世纪的欧元。统一货币给拉丁货币同盟的成员国之间的资本流通、金融往来和商业、旅游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法国则扩大了自己的金融主导权,因为欧洲各国都想把自己的货币与这种稳定的货币挂钩,以稳定币值。这对英国的金本位制与英镑霸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不仅如此,到了1867年,拿破仑三世雄心不已,为了扩大法郎影响力的范围,扩张法国的金融势力,他再次以拉丁货币同盟的名义召开了一次全球货币会议。拿破仑三世的本意是要建立以法郎与法兰西银行为核心的单一全球货币体系,彻底夺取英国人的金融领导权。这是在严重挑战英国人的底线。

英国人自然不会甘心,而此时的美国人也想分得一杯羹。英美各派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美国人提出,美国要求法国发行面值25法郎的铸币,与美国5美元的鹰徽铸币、英国英镑无须任何货币兑换的中介就能完全等值地流通。全球采用这三种货币作为其他国家所有货币的基础。如果采用美国人的意见,法国现有的流通货币就必须进行重铸,将会耗费巨额的重铸成本,而拿破仑三世打造以法郎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如意算盘就要落空,于是,法国委婉地拒绝了美国人的建议。

英国代表内维尔・威尔逊则直截了当地表明态度,他说:“现行的货币体系无论是对批发贸易还是对零售贸易都没有造成严重的问题,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反映了人们的日常交易习惯。只要公众还未决定赞成改革当前的货币体系,只要新的货币体系还未能无可争辩地表明自己有足够的优势,证明放弃现行的体系是有道理的,那么英国政府就不可能认为,自己有责任首先采取行动改革以便于欧洲大陆国家保持一致……(参加会议的代表)不能对任何可能约束本国政府的问题进行表决或发表任何误导人们相信大不列颠将接受1865年(拉丁货币同盟)公约的意见。”

英国代表在这次会议上带头搅局,各国代表害怕得罪英国人,于是纷纷附和,表示参加会议只是为了倾听其他国家的意见,无法代表政府作出选择,只有在回国向本国政府汇报之后才能给出意见。会议达成的唯一共同意见不过是,最终决定下一次会议延迟到1868年2月15日。当时只有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挪威和瑞士表示反对,他们希望在1867年12月15日召开。

由于英国的阻挠,第二次会议却因战争的原因再未召开过。但法国人舍得一身剐,敢将皇帝拉下马,依然我行我素地继续按照本国的意愿维持拉丁货币同盟,与英国对抗。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法国实力逐渐变得越来越雄厚。拿破仑三世十分希望通过战争一扫1815年失败的阴霾重新称霸欧洲。就连他的妻子欧仁妮王后都曾直言不讳地说过:“不发动战争,我们的儿子怎么当皇帝?”在他执政期间,法国疯狂地进行对外殖民扩张,法兰西刺刀的寒光扫过了中国、东南亚、西非和太平洋地区。在欧洲,拿破仑三世联合英国向俄国宣战,引起克里米亚战争,成功打败俄国,好处尽归英国却从此得罪了俄国人。随后,法国击败奥地利并取而代之成为维护欧洲天主教权威的最强大的政治力量,并且还控制了卢森堡和德国南部的4个邦国。

但当时法国的实力不仅尚与英国存在很大差距,而且还正在被后来者赶超。普鲁士在威廉一世国王与“铁血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蒸蒸日上,其实力与法国已相差无几。拿破仑三世并非昏庸之君,他心中清楚法国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强大,他曾这样说过,“德意志不该统一,应分成三个部分,南北德国应该对立起来。这样法国才可以从中渔利。只有俾斯麦尊重现状,我才能保证和平;如果他把南德意志诸邦拉入北德意志联邦,我们的大炮就会自动发射”。北德意志联邦是德国的前身,实际上不过是普鲁士吞并其他德意志邦国的一个借口。其实,普鲁士的崛起早已引起法国朝野上下的惊恐。1866年普鲁士击败奥地利后,当时的拿破仑三世政府的反对者、被马克思称为“矮子”的梯也尔也曾说过:“奥地利的失败意味着法国400年来遭到的最大灾难。从此,失去一张阻止德国统一的王牌!”

普法战争打出了一个国际金本位体系

英国人无法预见到几十年之后德国人对自己的威胁,十分乐于看到普鲁士的崛起,并希望普鲁士能够对法国产生制衡作用,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局面。在金融上,英国人也支持普鲁士采用金本位制。1867年的巴黎国际货币会议上,普鲁士人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断然拒绝加入拉丁货币同盟。

就在拿破仑三世一心构建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时刻,却发生了改变欧洲局势的事件。1868年,西班牙爆发革命,女王伊莎贝拉二世被推翻并被迫流亡国外,王位空缺。欧洲王室大多是亲戚关系,西班牙王室是18世纪法国王室波旁家族的后代,普鲁士君主威廉一世堂兄利奥波德亲王则是西班牙国王的女婿。俾斯麦乘机用重金收买西班牙临时政府实权人物,提出由普王堂弟继承西班牙王位。

法国舆论对此一片哗然。如果普国亲王做了西班牙国王,法国在西班牙的影响力将会严重下降。为此,法国向普鲁士提出抗议,英、奥、俄也附和这一抗议,普王迫于压力遂宣布普鲁士放弃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为了杜绝后患,拿破仑三世下令法国驻普大使与普王交涉,要求普王保证霍亨索伦家族永不继承西班牙王位。事后,普王把会晤内容电告俾斯麦。但急欲发动战争的俾斯麦会同军方人士,电文内容,使之对法带有侮辱口吻,并将其公诸报端。

结果,法国对普开战的呼声日益高涨,军事大臣说“法国士兵脚上的高筒靴的最后一个扣子已经扣好”,首相奥利维埃则说他“将以轻松的心情走进战争”。绝大多数军人、议员、新闻界人士还有王后都积极鼓吹对普一战。拿破仑三世非常清楚法国的外强中干,他曾试图召开一次国际会议让英、俄、奥来调停普法之间的战争以解决危机,但英国人却巴不得普早日一战,俄国人干脆在俄奥边境陈兵10万迫使普鲁士积怨最深的仇敌――奥地利保持中立。

拿破仑三世无奈地对其心腹说:“法兰西已从我手中悄悄溜走……除非我带头,否则我无法进行统治。”迫于国内压力,他于1870年7月19日向普鲁士宣战。

俾斯麦早已下定决心要统一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邦国,实现德意志统一。当时南部的4个小邦国仍然听命于法国,此外,德法边界说德语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主权地位尚不确定,只有击败法国才能统一德国并占领争议地区。当时的普鲁士军队在组织、机动性以及人员素质上都远超法国,与法国作战,俾斯麦求之不得。他唯一担心的便是英国干涉,可英国人早已对拿破仑三世的雄心勃勃感到极为不满,正欲借普鲁士之手削弱法国的实力。万事俱备,现在又有了法国主动求战的东风。

战争的结果在战前就已经被决定了。普军在法国色当大败法军,连拿破仑三世本人都被俘虏。其实,历史学家对拿破仑三世的贬低与嘲弄并不公正。1871年9月1日,拿破仑三世给爱妻写信说道:“我简直宁肯死,也不想目睹如此灾难性的投降,然而在目前情况下,这是使6万人免遭屠杀的唯一办法。”他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不是怕死鬼。”在经济建设上十分出色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之又能够承担责任,也算是一条铁骨铮铮的硬汉。

拿破仑三世的帝国随着战败而灰飞烟灭。1871年2月,那个“矮子”梯也尔当选法兰西共和国政府总统。他对德签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赔偿德国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对内则镇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可笑的是,在七月王朝时代,作为政府大臣的他把一切违反法国陈旧的保护关税制度的东西都指斥为亵渎神灵,还曾嘲骂铁路是荒诞的怪物,而当他在拿破仑三世时代处于反对派的位置时,则把任何改革法国陈腐的军事制度的企图都斥为大逆不道,普军之胜有他的一份功劳。

凭借法国50亿法郎约43吨黄金的赔款,在英国的怂恿下,德国建立了金本位制。德国银行不断向外出售白银,收入黄金,银价开始急剧下滑,金银比价从1∶15.2变为1∶16.17。德国黄金储备达到1871年前的4倍,而法国黄金开始大量流出,最终不得不于1876年实行金本位制,废止银币流通并取消自由铸造银币的法令。随着法国复本位制的瓦解,拉丁货币同盟也随之崩溃。1878年之后,拉丁货币同盟其他成员国也纷纷改为金本位制度。最终形成了以英国伦敦金融城为核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

利用伦敦世界金融中心和英镑国际货币的地位,英格兰银行扮演了世界央行的角色。同时,由于准备金制度,英镑的数量远远超过黄金储备量,因此英国的黄金储备只要些微变化,就可以通过英镑的成倍扩张和收缩,成倍地吞吐黄金,从而控制世界市场的黄金和英镑供应,以谋求英国利益的最大化。

英国对黄金的操纵方法很多,其中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用英镑买卖黄金。当世界市场上的黄金供应过多导致英镑有升值压力时,英格兰银行用英镑购买黄金,于是市场上英镑扩张,黄金紧缩,从而维持英镑和黄金的比价。反之则反向操作。英格兰银行还可以通过利率即银行贴现率调整来控制英镑和黄金的比价。当英镑贬值被换成黄金外流时,英格兰银行提高贴现率,从而提高伦敦货币市场利率使黄金回流购买英镑,增加英镑纸币黄金储备,使英镑币值保持坚挺。当英镑升值时,英格兰银行降低银行贴现率防止英镑纸币升值,稳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

在确保英镑与黄金固定比价的同时,英格兰银行通过黄金买卖造成其他国家货币与黄金之间兑换率的波动,人为制造套利空间以牟取暴利。比如,英格兰银行可以卖出黄金回收英镑纸币,同时扩张信贷,保持固定的黄金与英镑兑换率。此时,世界黄金市场供大于求,其他国家货币与黄金或英镑的兑换率上升。反向操作则能抬高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这样就可以造成英镑与其他货币汇率的波动,有波动就创造了套利空间。因此,国际金本位建立后,英镑的货币力量已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维持大英帝国政治与经济霸权的权力资源。

此外,黄金不能生息,只具有保值作用。而英镑却能生息,并且可以随时兑换成黄金。那时,英国殖民地、英联邦国家(美国独立后,英国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不断对各殖民的自治要求作出让步。1867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第一个自治领,即与英国享有自由联合的自治领地。随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联邦都成为自治领。一战后,英国元气大伤,自治领力量却大涨。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正式成立了英联邦,从法律形式上承认了自治领的“独立与平等”地位。当时的英联邦国家包括加拿大自治领、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爱尔兰和纽芬兰)以及和英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往往都将英镑作为它们本国货币的储备。因此,英镑有时候比黄金还要好用。

当前:第14/4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