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虎全集.com》第567/690页
“一个月前,日本爆发了一场举世罕见的大地震,死伤枕籍,数万间房屋付之一炬,几近十万人葬身火海,其状之惨当真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对于日本的旷世灾难,我全国人民在政府的号召之下积极响应救灾,给予了日本人民巨大的帮助,这次敝人归国还带来了一个超越了政府,党派,由纯粹的日本国民代表前来,向广大市民表示诚挚的谢意。欢迎日本东方通讯社理事水野梅晓先生、日本社会主义者宫崎民先生…..”张元节一边说一边鼓掌,随着他的动作,一行十余个身穿和服的日本人也走到了前台,向前面黑压压的人群鞠躬致谢。
“非常感谢中国对于我们的帮助,你们捐助的大米,面粉等物资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灾民。代表日本人民,感谢贵国的热心和友谊!…..”水野梅晓接着又是一通废话。
华工返回上海,将日本人屠杀华人的事已经传开了,也亏得这些日本人还这般厚颜无耻地站在前台做出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
“为什么我们的捐助不仅没有换来你们哪怕一丁点的友谊,反而是你们对在日华工的屠杀!”下面一个青年学生江凯终于忍不住,率先出声打断了水野梅晓的话。江凯的话立即惹来了一片愤怒的质疑声。
“绝无此事,我国断然不会残害贵国友好人士。”台上的日本人面色一变,宫崎民急忙道。
“胡说,返回上海的我国工人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交待得清清楚楚了,既然贵国没有残害华人,那你们把人交出来!”日本人的辩解立即激起了以学生为首愤怒。
“此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调查。”水野梅晓见群情激愤,知道一味的否认只会更加让场面失控,当下又道,“当时地震暴发后,场面混乱不堪,又值朝鲜人四处破坏,其中可能有个别误伤的现象。”
“对于这场地震,我也是亲身经历者,侥幸幸存下来,当时的情况确如水野梅晓先生所说,朝鲜人聚众叛乱,大家知道华工和朝鲜人长相接近,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形势混乱之下,有个别误伤的现象也是避免不了的。”张元节替日本人开脱道。
“你们这是在推脱,如果是少数一两人遭到误杀还说得过去,可现在是整整六七百华工遇难,这么多人都被误杀说得过去吗?”吴国华气愤填膺地怒斥道,本来他们对于日本人残杀华工一事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过今天却忽然有人送了大量的资料给他们学校,这些人说起来也就愈发地有说服力了。
从日本死里逃生回来的“共济会”总干事王兆澄质问他:“留日中华劳动同胞共济会。既然是合法登记的社团,那王希天“失踪”一案,中国使馆为什么不作为?华工蒙难后,中国使馆为何不进行调查?曹大帅和兴帅所捐献的救济旅日华工的款项,为何工人始终未得分文?这笔钱又到哪里去了?”
“这….”王节元一时语塞,根本不知道如何回复王兆澄的质问。
“滴,滴…..”刺耳的气笛声响起,将一时有些失控的现场压制了下去,几辆汽车满戴着几十个警察陆续跳下车,跨着步枪向这边赶来。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中央大总统对于日本残害华工一事有了正面的回复!”上海警察局局长汪葛军拿着一只扩音喇叭义正严辞地走向前台。
旁边的学生一听是中央公然表态,自觉地让出一条路来。让汪葛军得以顺利的走到前面。
上海虽然繁华,不过公安局长并没有租界巡捕房的洋巡捕好做,动不动就要受洋人的气,汪葛军能做到局长,也是个圆滑无比的人物,不过此时却是被赶鸭子上架,不得不过来执行命令了,在开罪日本人与丢掉官帽子之间,汪葛军考虑了好一阵还是选择了前者。
“世昌自就任民国总统以来,一直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唯恐有负国民所拖。惊闻日本关东地震,死伤无数,遂号召国民抛却前嫌,致力救灾,却未曾想日本以怨报德,反而残杀我民国侨胞。华人被杀者多达七百余人,绝无误杀之理。救济日本灾民,却无法保护到自己的子民,实乃政府之失职。”汪葛军清了清嗓子,这才发现日本人脸色大变的同时,前面拥堵的人群竟然变得鸦雀无声,静静地等待着下文。
“中国驻日领事,本该以救助受难侨胞,维护在日华人利益,安全为己任,可事发时却不闻不问,致使侨胞无辜罹难。事发后更是私吞东北巡阅使兼西北巡阅使,蒙疆经略使叶重,与津鲁冀豫巡阅使曹锟合计所捐赠款项5万元。更有驻日代办张节元公然帮日本脱罪,如此行径,人神共愤,其心可诛!中央决定悉数免去驻日公使,驻日代办等14人职务,并追究其渎职之责任。为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惨案,中央立法机构决定征集国民意见成立专门律法,对于渎职外交官追究刑事责任。另中央外交总长已经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要求严惩凶手,并赔偿侨胞生命财产之损失。在日本给出正面回复之前,驱逐日本谢赈团,禁止其入境,在日本严惩凶手之前,民国不需要屈辱,虚假的致谢!”
“带走!”汪葛军手向张节元一指,立即便有两个警察上前押住了张节元。
“干什么,你们干什么?”张节元慌了神,他怎么都没想到中央这次处理外交事宜会变得如此强硬起来。
“对于你这样的败类,自然是要押回北京受审,给全国人一个交待!”汪葛军不屑地道。
“不,你们不能这样”几个日本人急忙出声,不过已经被场内的学生,士绅,以及普通的民众欢呼声给压了下去。“中央万岁,大总统万岁……”
徐世昌摆低的姿态并未让他的威信受损,反而因为这件事情的传开声望再上了一个台阶。
民众的要求并不高,出了事去解决,把态度摆出来,大多是会得到原谅的,而不是想尽办法的去捂,去盖。
¥¥¥¥¥¥¥¥¥¥¥¥¥¥¥¥¥¥
“这个是真空机。”
“这是消毒锅、结晶机、装乳机、抽气机、扎罐机、沉淀试验机、电气试奶机、显微镜等设从德国引进的设备。目前可以年产乳24万罐,另外还可以生产白脱油、牛奶、可可,奶糖。”奉新集团科尔沁制乳企业驻奉天城分厂的厂长马林向叶重介绍道。
“另外在归绥(呼和浩特),通辽,以及锡林郭勒盟还有生产规模更大的制乳厂已经动工开建了。一旦建成之后,将打破大宗乳制品向英美进口的格局。”
叶重闻着车间的奶香味点了点头,旁边的黎元洪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去年曹锟做六十大寿的时候,黎元洪不过投了80万元,身家基本上全都投进来了,再加上他在北京没什么事,听说自己入股的科尔沁制乳企业在奉天城的效益十分不错后,便按捺不住,亲自跑过来看,刚好叶重没事也在一些大型的工厂视察,两个人就碰到一头了。
“乳制品主要销往哪些地方?”叶重问道。
“目前主要是满足内需,英美的乳制品要从远洋之外运输过来,再加上英美的人工费比较高,而东北的制乳企业以内蒙,外蒙为依托,还是很有优势的,引进的也是最先进的设备,并不怕和英美竞争。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把英美的市场份额挤下去。”马林远赴欧洲,在意大利,法国等制乳工厂参观,并且实习过。其实洋人的资本力量确实雄厚,但英国,美国人也并不像传闻中的那样厉害。只要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民族企业是并不怕和他们竞争的。
给国人一个足够的平台,他们不会做得比任何人差。关键是洋人在民国占有太多的特权,并且这个政局动荡的时代,地方军阀,溃兵,地癖向民族企业动手的例子并不显见。可他们很少敢去惹洋人。
并且民族企业要承担的税收要远甚于洋人。这样不利的情况下,仍然有不少企业家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甚至与洋人抢市场。
即使后世,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引进外资,签下许多免税,简直相当于卖国的合同,至于敲竹杆也敲不到外企身上去。而本国企业却要提供给他们大量的灰色收入。其实最崇洋媚外的就是他们这些人。
而东北,取消了制约商业兴盛的厘金制度,取消了许多繁重的税收,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安全公平的竞争环境。这种情况下,洋人想要竞争过有本土优势的商人,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另外还有一些乳制品出口日本,或者远销关内京津,上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