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第479/502页


但杜鲁门却必须面对“纽约时报”等媒体地民意调查,上面显示共和党地支持率已经上升到30%,这是一个危险地信号,这将迫使杜鲁门采取新的政治手段。

同时,议会的那结家伙也从艾森豪威尔的这一“胜力”看到了一丝希望,他们自沉或不自觉地将谈判延后。

杜鲁门在此刻这敏感的时期,不敢过于向议会施压,以免激起民众的反感。

但艾森豪威尔的军事行动,使本可以苟延到三月底的美国财政。

提前结束了其所有储备。

杜鲁门此时只有希望借一小型战役“胜利”之际,加速谈判。

并在谈判中多少再捞得点好处,降此之外,他不认为美国会有其它道路可供选择。

虽然国家安全助理建议总统,依托犹太人组织等财团,向议会施加压力,加速谈判进程,但此时的犹太人组织等大型财团也因为此战胜利,不愿得罪美国民众而拒绝,再加上联邦储备委员会接受艾森豪威尔地建议,利用犹太人组织及各大财团的雄厚资金,购买国债,来继续支撑起财政,使美国财政能勉强持续下去,犹太人组织的反复无常使杜鲁门陷入了困境,他必须依靠某个政治事件,来敦促议会尽快通过协议。

如杜鲁门所愿,这个政治事件很快便来临了。

3月18日,法荷两国的登陆部队统一登陆,中国外交部长就召见了巴西及其他美国国家的驻华大使,向其发出中国政府的外交照会:要求其立即对一直拖延和平谈判的美国宣战。

接着,又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文件,表示如果南美诸国站在中国这一边,那么,中国将回大力对其进行军援,并在战后对其进行经济援助,同时保证各国不受美国的武力威胁。

各国大使立即发电回国汇报此事,这引起了南美诸国的一片恐慌。

犹豫不决的南美诸国,决定先缓一缓,看看中欧联合部队到底具有多强的战斗力。

3月23日,当十万法荷联军在中国海空军的强力支持下,于圭亚那乔治敦和惠灵顿堡之间,围歼了全部的三万美军后,南美诸国终于采取了统一行动。

3月24日,以智利(中国长期的盟友)、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国为首的南美诸国正式发表公告,因为美国一直不签署和平条约,并寻找各种理由拖延和平谈判,对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向美国宣战!杜鲁门总统也于当天在一会发表演说。

强烈谴责参众两院的议员,过于关注自己的私利,并影射某人过于自己的荣誉和本政治组织的利益,最终讲美国逼向了与全世界对抗的局势之中。

因此,他要求审议会,尽快结束谈判。

签署和平协议。

议员老爷们在此时,也发慌了,他们再一次找到中国的谈判代表,要求立即开始继续谈判。

但中国的谈判代表对美国人的这种反复无常,已经深感厌恶,但尽快结束谈判也符合中国的利益,因此,他们也只能无奈地接受。

第二百九十五章 - 加勒比海的硝烟

南美诸国虽然向美国宣战,但却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有过任何派遣军队加入中欧联军的想法,他们仅仅是中断了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切断了与美国的海上来往。

我对这些心知肚明,但也没有作更多的计较。

毕竟,我需要的也就是他们表明一个态度,在政治上给美国施加压力。

要想指望他们的军队能够在正面战场上与美军抗衡,这是个极为滑稽的想法。

不过看来,南美诸国的宣战行为,也确实产生了其应有的效果,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正面效果是美国政府及议会,均开始正视与中国的谈判进程。

负面效果则是我始料不及的,美国民众不知哪来那么多的血性,他们在长期间或谈判中,种族歧视的程度算是最轻微的,但也无法阻止每一个美国白人内心深处的优越感。

而现在,曾经被它们当作比黑人奴隶还要低贱的黄种人,不断在正面战场上击败他们,并且还“煽动”了除美国、加拿大外的全体白人国家与之对抗。

即便美国普通白人民众再现实、再金钱至上,当他们归引以为傲的自信及自尊受到无情粉碎后,其爆发的愤怒及激情也是相当惊人的。

全美各地都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普通民众不理解财政状况,也不是很清楚目前的战局,他们只知道是政府的懦弱才导致了中国目前的如日中天。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级政治家,艾森豪威尔敏锐地观察到民众的这一心态,但他也非常矛盾。

一方面,作为目前执政党的对手,他需要用一切手段来打击民主党的声望。

同时,作为一名军人,他为没能在战争中击败中国而倍感遗憾。

另一方面,严峻的财政局势及战场势态,也使他明白:在没有决定性的胜利手段之前,美国想要击败中国的任何想法都是可笑的。

当前:第479/50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