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群英全集.com》第262/376页


为了堵住朝中众臣之口,李豫采纳了刘晏的建议,下令继续泰陵、建陵的修建工程。李豫暗中指示刘晏,将皇陵工程的工期后延,拨出四成造陵预算,命京兆尹崔光远全部换成粮食,用于赈济家中没有青壮男丁参与皇陵建设的灾民。

天下战乱初定,又逢灾荒之年,此刻长安城中的粮食比什么都金贵。

崔光远很快完成了采购粮食的艰巨任务。李豫特别召来崔光远,对其大加赞赏。

崔光远主动向李豫说明:“粮食采购是其下属京兆少尹元载负责。”

元载按旱灾之前的粮价,强行从各粮商手中购买粮食,遇到不肯卖或故意隐藏的奸商,全部捉拿下狱,粮食没收充公。俗话说“乱世用重典”,李豫以前在武威曾经领教过奸商的手段,没有过问元载采用的非常之法。

李豫将一半粮食留给京兆尹崔光远,命其亲自监督下发给京兆府各县,另一半通过户部,由刘晏负责拨给华、同、岐、邠、宁、陇、泾七州刺史。李豫特别提醒崔光远和七州刺史,谁敢贪墨、截留百姓的救命粮,不论官职大小,一律腰斩于市。

七州刺史中,岐州刺史由镇西节度使马璘兼任,邠州刺史由邠宁节度使郭晞兼任,李豫相信马璘、马璘二人,对岐、邠二州并不担心。

华州刺史李怀让仗着自己是李氏皇族,太子李豫的叔叔,根本没把李豫的善意提醒放在心上,将朝廷下拨赈灾粮中的八成,拿到市场上高价倒卖,牟取暴利。并在剩下的两成粮食中,掺杂石假充数。

时任华州司功参军的杜甫对李怀让的所作所为十分憎恶,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杜甫毅然辞去官职,准备西行入蜀,到成都过隐居生活。

杜甫行至长安城东会昌镇,正好遇到太子李豫和京兆尹崔光远在此视察赈灾情况。

杜甫亲眼见到太子李豫爱护百姓,想起数年前在武威城外第一次与李豫相见的情景,冲过会昌尉所带衙役的阻拦,准备面前李豫,被李豫身边的薛平按倒在地。

【文、】薛平拔剑指着杜甫,命令身边太子亲卫:“将此人绑了,带回去严加审问。”

【人、】“且慢!”李豫认出杜甫,连忙命令亲卫放手。

【书、】杜甫跪地拜道:“甫见过太子殿下。”

【屋、】李豫屈身扶起杜甫:“先生不必如此,你我也算是老相识了”李豫知道杜甫在华州任职,本想借此次外出巡查赈灾,前往华州见面杜甫。

李豫见杜甫心中有事,坦诚的问:“子美兄不是在华州任职,为何这般穿着在此?”

杜甫反问李豫:“殿下是否真心为民做主?”

崔光远在旁斥责道:“放肆!如何敢这样跟太子殿下说话。”

李豫制止崔光远,对杜甫说:“先生是否还记得,当年豫对先生说的‘心怀天下’?”

杜甫兴奋的说:“好!华州刺史李怀让贪墨赈灾粮,请殿下立刻前往查处。”

崔光远善意提醒李豫:“华州刺史李怀让是皇室宗亲,做过太上皇的羽林军统领,听说其家中供奉有先皇所赐丹书铁券。”

华州不属于京兆府辖地,李豫辞别崔光远,与杜甫来到华州。李豫在杜甫的带领下明察暗访,很快掌握了刺史李怀让贪墨赈灾粮的铁证。

李豫来到华州州衙,当着李怀让的面,拿出其罪证。

李怀让并不抵赖,拿出丹书铁券,毫无悔罪之意,仿佛是在向李豫示威:你小子动不了我。

李豫无计可施,离开华州返回长安。

李怀让气走了李豫,满面春光十分得意,逢人便述说此事。

其余几州和京兆府十余个县的官吏很快得知,面对暴利诱惑,开始跃跃欲试,打起了赈灾粮的主意。

李豫下令免去李怀让华州刺史之职,调任商州刺史。

李怀让载着贪墨赈粮赚取的几大车金银珠宝,前往商州赴任,行至蓝田关附近,遭遇“山贼”袭击,李怀让被“山贼”所杀,暴尸荒野,随行的几大车金银珠宝不知去向。

此事很快传遍了京兆府和关中各州,百姓们无不拍手称道,称赞这伙“山贼”是侠盗。州县官吏大多心中有数,知道了太子的厉害,虽有贼心再无贼胆,不敢染指赈粮。

第百六十九章 朋友阴谋

一日,李豫正在延英殿与李晟、马燧、浑瑊、贺拔楚岳等人商议河北、陇右、剑南、安西等地形势。

薛平来报:“安西都护府长史、四镇节度副使郭幼明,遣使来到长安,正在宫外候见。”

李豫对薛平说:“请使者到思政殿。”

思政殿是延英殿旁的一座别殿,李豫现在还只是太子,不便在延英殿接见外官。

当前:第262/37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