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群英全集.com》第312/376页


周青跪在一旁嚷道:“陛下,这叼妇胡言乱语,诽谤朝廷命官,您可千万不能相信啊。”

没等李豫开口,崔光元训斥道:“放肆!陛下面前,哪有你这八品小吏嚷嚷的份。”

李豫:“听你说话,以前读过书?”

村姑:“家父在河口镇教私塾。”

李豫:“怪不得,可有诉状?”

村姑:“诉状本在家父身上,昨夜被这帮畜生抢走,民女请陛下赐笔墨,当殿书写。”

李豫:“不用了,下去祭拜你父亲吧。七郎,你领她去。”

“是!”郭曙带着村姑离开了乾元殿。

李豫看了周青许久,没有说话。

周青原本低着头,见皇帝半天不发话,抬起头瞟了一眼,正好与李豫的目光相交,吓得身体一抖。

李豫:“周青,你可知罪?”

周青:“下官不知所犯何罪。”

李豫:“昨夜,应天门外的血案,可是你等所为?近日发生在陕州、汴州的五起血案,可是你等所为!”

周青:“冤枉啊陛下,您就是给下官一百个脑袋,下官也不敢在应天门外行凶杀人。”

李豫:“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八品参军。朕看你是死到临头尚不知。坦途,把你昨夜审讯五名衙役的供状给他看。”

周青看过同伙的供状,瘫倒在地上。

李豫:“荼毒百姓,祸乱东都,欺君罔上。罪大恶极,当诛九族!”

周青:“陛下开恩!小的也是奉了上官差遣,不得不为。陛下您可以杀了小的,求您不要累及小的家人。”

李豫:“好个不累及家人!你等手上沾染了多少无辜家人的鲜血!幕后主使可是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江淮都统李峘?”

周青迟疑少许,回答道:“正是。”

李豫愤怒的站起身说:“传诏,削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江淮都统李峘之职,命淮南东道采访使邓景山暂代其职。将周青押回天牢,待本案审结依律处置。”

当晚,李豫来到为被害村民设置的灵堂,烧香祭拜,并向村姑询问当地官府横征暴敛、戕害百姓的情况。

村姑今年十六岁,小名红袖,其父杨在书在天宝年间中过进士,因为不满宰相杨国忠的把持朝政,辞官回乡办起私塾。安史之乱后,战火蹂躏下中原和北方焦土千里,朝廷税赋大半来自江南,去年税收已提前征到后年。

今年秋收,润州刺史府下发布告,提前征收未来六年的田税,将农户的收成夺去七八成,剩下二三成粮食根本无法维持生计。各村各镇的农户迫于生计,结伴前往县衙、州衙请愿,却被润州刺史韦儇和延陵县令阎武均说成是暴民聚众谋反。韦儇派兵镇压,当场死伤多人,数百人被关入大牢。

之后有邻县乡亲前往扬州大都督府上告,却被官差打了个半死押了回来。家父得知后,毅然关闭学馆变卖家产,带着几名逃出来的村民来到东都告状。不料,东都的衙门看到状纸,都不受理。这期间遇到几批和我们一样,前来告状的附近州县百姓,大家遭遇相同,不少人心灰意冷,开始陆续返回家乡,几位越州的乡亲决定到长安告御状。

几日后,从陕州、汴州传来噩耗,进京告御状和返乡的乡亲陆续被杀。家父见状,将几位村民秘密安排在一位洛阳同窗的家中暂避,家父与我则继续住在客栈中打探消息。

李豫继续问:“你们为何夜晚出现在应天门大街上。”

红袖回答:“昨日下午,家父回到客栈,在房间内发现一封匿名信,信中说陛下已经驾临东都,让我们去应天门前告御状。”

李豫:“看来你父亲早已被这帮恶人盯上,一位令人尊重的儒者,就这样横死洛阳街头。”

红袖哭了起来。

李豫安慰道:“姑娘,别哭。豫一定为令尊和江南百姓讨回公道!”

次日,裴遵庆来报:“据周青供述,陛下驾临东都的消息,是大理寺丞程眈向其泄露的,给红袖父亲送信之人应该也是程眈。下官派人前往程府缉拿,得报程眈于昨夜畏罪自尽。”

李豫:“这江南之事,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时间又过了五日,兵部侍郎马燧前来禀告李豫,新上任的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邓景山发来六百里加急,称江南之乱愈演愈烈,农民暴动呈现燎原之势,特别是浙东匪首袁晁,聚众十余万占据台州州城临海,赶走台州刺史史叙,连陷浙东多个州县,江南东道诸州府兵兵力薄弱,请朝廷立刻派遣大军围剿镇压。

李豫看过奏报,一气之下将其撕得粉碎,震怒道:“这帮贪官污吏!以为百姓软弱可欺,一旦百姓拿起武器反抗,全部变成了纸老虎!”

当前:第312/37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