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全集.com》第99/99页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适应圉际范围出现的市场扩大、分工深化的趋势,加快企业重组步伐,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培育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探索老工业基地(如东北三省)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根据中国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的实际情况,要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攻方向。因此,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支持商贸、旅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正确认识和处理东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关系。从一个角度看,东部继续加快发展,可以吸收中西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也能有力帮助中西部的开发;中部加快开发开放,为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利用拓展了空间。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教育培训,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为东部和中部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更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决策。今后需要加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附件:《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的写作宗旨与成型概要

-- 2006年5月3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果发布会上的讲话

董志凯

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国光主编的《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是我院《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

本书内容涉及半个多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从1950年5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关于制定1951-1955年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经济国家计划的意见书》,1951年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起,直至2005年底完成第十个五年计划,我国编制和实施全国性的中长期规划已达半个多世纪。其中参与人数之众多、经历之曲折、实践之艰辛、挫折之惨重、成就之伟大,都是举世罕见的。2006年全国人大通过、目前正在实施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既是对前十年五年计划的继承,又是新的开拓与发展。研究以往十个五年计划的历史过程和发展变化可以起到溯源的作用。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0个五年计划的制订过程,并对每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了客观的介绍与评估。这既有助于全面认识已经过去的10个五年计划,对于正在实施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也具有借鉴价值。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课题组包括长期从事现代经济史、国史和当代经济研究的三方面学者。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历史是割不断的,在它螺旋式发展的进程中有大量类似甚至重复的事件出现,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不胜枚举。相对于其他社会现象或社会变化而言,经济上的变动比较缓慢,经济史中的事件以一般性为最多,而且经常重复,因此经济史的这个特点尤为突出。为了璀璨的明天,今天的人们需要了解和洞察昨天,避免重蹈覆辙。所以在2001年,当辽宁人民出版社的赵中南同志于提出建议,希望我们撰写十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时,尽管难度很大,我们还是应允了。

已经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经历了两种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前后各占五个。由于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基础和决策机制的变化,各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既相互衔接,又变化很大。

改革开放以前的五个五年计划总体具有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与形成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突出国防建设、注重区域均衡布局的特点。这五个五年计划除“一五”计划正式颁布之外,其余四个都因为中途变化太大而未经全国人大通过、未正式颁布。“一五”计划制定时间虽然长,但反复不大;其余四个五年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都比较曲折、指标起伏大,反映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难度。经过五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初步建立起大体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对于这30年的历史,了解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是通过查阅研究历史档案资料,走访老同志,拜读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陈云年谱》等文献资料,拜读了《李富春传》以及《当代中国丛书》的有关卷等已有的研究成果,才完成这部书的写作的。其中的许多故事对于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譬如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同志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中国的计划应该与苏联不同,分为指令性、指导性和参考性三类;又如我国经济管理历程中“条条”、“块块”关系变化,经济调整的经验,计划工作中科学民主决策的教训等等,今天读来仍耐人寻味。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迅速步入全球化的格局之中,经济运行已经和正在发生双重转换:一是经济体制的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过渡,由注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社会需求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过渡。

上述这种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导致五年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个五年计划制定,明显地呈现出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特征。五个五年计划全部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大部分在实施的第一年初即正式颁布。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五个五年计划,指导思想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1.发展和改革并举,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从关注经济指标到重视思想理论、制度建设,重视经济社会长期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2.在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结构合理、综合平衡和提高经济效益。

3.越来越注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计划手段,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和谐和环境生态友好。

4.越来越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

5.经济发展指标由指令性为主向指导性、战略性和预测性为主过渡。

6.越来越强调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些健康的发展趋势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我们认为,可以这样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中长期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变化、指导思想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环境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改革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我国坚持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前进方向,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完成了十个五年计划。历史是未来的一面镜子,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为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提高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经验和能力,为广大读者熟悉中国国情、反思历史提供帮助,我们课题组承担了编写这本书的研究课题。目的就是有益于这方面的探索。

本书于2004年完成初稿,原订于当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后因各种原因拖延下来。2005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接过稿件,计划9月中央工作会议之前出版。为此我们补充了2004年计划执行情况。但2005年仍未能够出版。拖延至2006年初,我们又对2005年和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做了补充。本书终于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得以面世。由于自身认识和水平的局限,加之本书面世的艰难和断断续续地补充,使我们在两年之后回过头来重读自己的作品,感到还有许多可以改进之处,希望不久的将来有机会弥补和完善。我们衷心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后记

“十五”计划已经胜利结束,“十一五”规划正在制定,在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认真地总结50多年来制定和实施中长期发展计划的经验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上述考虑,我和经济研究所的同志们,于2001年决定写作一本系统回顾和研究新中国10个五年计划的书。此事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这项研究课题启动后,课题组的同志们兢兢业业,不辞劳苦,从大量第一手资料入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用了三年多时间完成书稿。但是,作为主编,我仍然感到,由于这50多年是中国经济、社会以空前规模发展和转型时期,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其间经济体制变动之剧烈、经济增长速度之快、人口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规模之庞大,工业化、现代化步伐之大,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其中有些问题是我们的眼界和能力难以准确把握的;有些问题由于发生不久,时间离的较近,也不容易看清楚。因此这本书的不足和遗憾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得到计划战线的老同志、五年计划实施的亲历者和诸位专家学者指正,并准备随着五年计划的不断制定和实施,有机会加以修订和补充。

本书是课题组的同志们集体劳动的成果。第一章、第二章、第十章为武力执笔;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为董志凯执笔;第五章、第六章为陈东林、康健梅执笔;第八章为刘天成、陈永红、徐建青执笔;第九章为徐建青执笔;第十一章为常欣执笔;第十二章为张卓元、路遥执笔。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感谢为此书的写作与出版提供了诸多帮助的经济研究所的刘树成、人民出版社的李朱、中国出版集团的李红强以及辽宁省的赵中南等同志。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的是李朱――这位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他毕业后到了人民出版社下属的新华文摘杂志社工作,他为了这本图书的顺利出版、发行花费了近六个月的艰辛努力。

全书结束!

【由网[ 电子书]整理(备用域名: 电子书),版权归作者和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当前:第99/9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