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全集》第957/1072页


不等梅贻琦示意,白世雄就主动的介绍道:“不但蒋总统找过吴国桢,连白崇禧和阎锡山都找过吴国桢,他们都认定吴国桢拥有着台湾的主导权。好在南洋那一仗打的很是时候,他们提出的台湾参战要求,都被吴国桢以台湾在南洋之战中元气大伤,和南洋局势未稳为由给拒绝了。

一是为了答谢他们在移民问题上的配合,二来也考虑到台海关系不至于太过紧张。吴国桢答应了蒋总统台湾财税提高30%的要求,并以汽车、药品、油料、布匹和粮食支付。”

提高30%的财税对台湾来说没什么,毕竟南京要的是物资而不是黄金外汇。在这个内战最关键的时刻,花钱买平安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李老板想了想,随即问道:“白崇禧有什么想法?”

“白崇禧想得就毕竟负责了,”白世雄顿了顿之后,微笑着说道:“他一直认为琉台两地是在坐山观虎斗,等国共双方打得筋疲力尽之后,再强势出击一举定乾坤。但南洋华人立国之战,让他意识到了琉台两地不想介入国内。

毕竟我们囤积的各种物资,已经在南洋之战和移民安置两项行动中用得一干二净。想再发动一场百万人规模的大战,最少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来进行准备。”

“他是这么跟吴国桢说的?”

白世雄点了点头,笑道:“是的,他不但认为我们不想介入国内,而且还断定南洋之战事出有因,琉台两地最起码为此准备了一年。”

“呵呵这个小诸葛还真有点意思。”李老板干笑了两声后,继续问道:“他对远东联军的战略战术怎么看的?”

“他没有对联军司令部的战略战术进行任何评论,只是对琉台两地的后勤组织能力大加赞赏。”

白世雄刚刚说完,胡适就不屑一顾的笑道:“废话,尽说废话开战后的第三天,我们就给南洋送去了四十多万人。开战后的第十天,我们已经把琉台两地一千三百多家公司的一百多万人,和几百万吨物资送上了爪哇岛。傻子都能看出我们的后勤组织能力强啊”

“希疆,你别吹毛求疵了,要知道小诸葛可是个心高气傲的人物,他能说出这番话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对白崇禧十分了解的王世杰,立即摇头笑道。

管他小诸葛还是大诸葛,对琉台两地来说都是浮云。自远东联军高级指挥学院的前身,舞鹤军校成立的那一天起,琉台两地就打消了从国内请将军的念头。远东联军刚结束的南洋华人立国之战,更是让琉台两地坚定了打高科技战争的决心。只要自身力量真正强大了起来,只要联军各部继续发挥团结协作的作风,就算一个普普通通的参谋军官,都能指挥远东联军打赢一场局部战争。

梅贻琦可没时间讨论千里之外的白崇禧,而是郑重的说道:“各位,以前没有与**方面讨论台湾问题,是因为琉台两地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实力。刚刚结束的南洋华人立国之战,足以表明琉台两地在维护海外华人利益问题上的坚决态度,我认为现在是该跟他们探讨下台湾的未来了。”

“上赶着找他们谈?那我们不就失去主动了吗?”荣一心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再说我们刚打完印尼**,他们能跟我们心平气和的讨论台湾问题吗?”

王世杰也皱起了眉头,说道:“我们找他们不合适,还是等他们找我们好。”

“各位,这件事关系着几百万条生命,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意气之争。”梅贻琦深吸了一口气后,抽丝剥茧的分析道:“从伊戈尔-冈察连科大使留下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和苏联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特别是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时,**及其军队已经空前发展壮大了起来,已成为国民政府统治国家的心腹之患。然而斯大林为保证雅尔塔协议中的利益,命令苏军大举进入东北,并逼迫蒋某人签订城下之盟:《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签订雅尔塔协议时斯大林已经对美国做过承诺,所以他也很爽快地答应了蒋介石的条件。在国共关系问题上,斯大林更是表示了…意见:第一,中国只能有一个政府,由国民党领导,但应容纳**和其他人士参加;

第二,中国政府要求军令、政令统一,极为允当,国民党不愿建立联合政府是“正当之愿望”;第三,苏联援助中国的一切武器及其他物资“均以中央政府为惟一对象,不供给武器于共党”。”

“那东北呢?”梅贻琦刚刚说完,杜月笙就忍不住的说道:“东北的那些日式武器装备,可都是他们交给**的呀如果他们那时候能履行承诺,国内局势会发展成现在这样吗?”

胡适站了起来,异常认真的说道:“杜老板,东北问题并不像我们之前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是国共苏美四方矛盾的交汇点。就像我们现在打印共美国支持,苏联反对一样都属于国际问题。”

早有准备的胡大博士,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叠文件,一边分发给众人,一边介绍道:“日本投降一个后,**东北地区委员会和山东第三分局满洲委员会,就分别致函联共有关领导人。

他们抱怨苏军在东北军纪不严,行为不轨。要求苏军不要解除进入东北的**军队的武装,并要求为他们提供武器以及印刷机、纸张等。这些要求显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苏联驻军正式拒绝向**提供印刷机和纸张,还禁止**在苏占区活动,并提醒说这个问题将由中央政府即蒋介石政府来决定。”

胡适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为了表明苏联的态度,并协调与**的关系。45年9月14日,驻东北苏联红军统帅马利诺夫斯基的代表贝鲁罗索夫中校,在沈阳卫戍司令曾K林的陪同下飞抵延安,向**领导人转达了马利诺夫斯基的口头通知。

即:在苏军撤出之前,**和八路军均不得进入东北;已经到达沈阳、大连、长春、平泉等地的八路军,请朱总司令命令各部队退出苏联军队占领的地区;红军不久即将撤退,届时中**队如何进入东北应由中国自行解决,苏联不干涉中国内政。”

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翻出来有什么意义?与跟**方面接触讨论台湾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就在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傅斯年站了起来,补充道:“苏联在伦敦五国外长会议上的失败,成了我们中国东北问题的转折点。

苏美在远东问题上未能取得协调,苏联拒绝参加远东咨询委员会。由于美国在东北的举动引起斯大林的不安,他们开始调整其在东北的政策。美国担心苏联会利用中苏条约完全控制东北,因此一再要求苏联公开保证遵守“门户开放”的原则。

同时,美**队开始在华北各港口登陆,并大规模向华北和东北运送国民党军队。苏联对于国民党军队在美国的帮助下向东北进军表示出严重关切和不满。因为雅尔塔协议已规定,中国东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

李老板可没兴趣听他们分析这里面的弯弯道道,而是一针见血的问道:“胡校长、傅校长,你们是不是想说**和苏共之间现在还有着许多矛盾?”

“啪”胡适拍了下手,点头笑道:“对他们之间不但有矛盾,而且还也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去年12月8日毛Z东批评法国**和意大利**“右倾”,认为法共和意共热衷走议会道路,是导致那里的**力量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他表示特别赞赏南斯拉夫**的政策,认为西欧国家的**上了波茨坦和雅尔塔协定的当,只有南共坚持武装斗争才取得了胜利。

可他没想到铁托会在几个月后与斯大林分道扬镳,尽管他们做了很多补救工作,但斯大林还是认为毛也是一个铁托。

另外**长期呆在农村,导致斯大林认为他们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他们正在搞的那个土地改革,更让斯大林认为**在制造一大批农民资产阶级。”

胡适刚刚说完,傅斯年就指着一份文件笑道:“今年四月,毛就想去苏联访问,但却被斯大林给拒绝了。根据联军情报局截获的最新情报,上个月四号,毛再一次向斯大林提出了去苏联访问的要求,称有20个人随行,并请苏联方面安排飞机。与上次一样,斯大林还是拒绝了毛的访问请求,甚至用联共中央领导人下乡征粮这一拙劣的借口来拒绝。”

当前:第957/107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