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美少女全集Zei8.com》第118/150页
借着昏暗的月光,叶天细细端详这具恐怕已有五百年的僵尸。只见这尸首穿着一件黄黄的僧衣,虽然年岁已久,但依稀可以看出这件僧衣设计精美,红如烈火,品级不会低,最少也是方丈级别才能穿的。
再看这尸首的头上,肤发犹在,栩栩如生。一具历经五百年的尸首居然能保持这么完好,没有腐烂?看来,虽然地下摆了这么一排石子,写着“五百年”字样,但不一定已死一百年。也许死了没几年,只是山洞之中本就空气密闭,再加上密封于石墙之内,空气稀薄所以不曾腐烂。
忽然一阵蓝幽幽的绿光从身后洞门口射入,紧接着传来一阵碎步声,叶天进来时并没有关掉石门,见外面有奇光,而且还来人,再加上僵尸在侧,不由得心中发毛。
只见蓝光像手电筒般东照西照,碧琳清脆的声音轻轻叫道:“叶天哥哥!叶天哥哥!”叶天长舒一口气,正要说“我在这里。”忽听碧琳一声惊叫,似乎吓了一跳,蓝光也随之从半空坠落地面。
叶天暗暗奇怪,这蓝光看起来是碧琳手里拿着的,是什么东西?黑暗中,只见碧琳手捂胸口,叫道:“叶天哥哥,这里有个死人!”叶天从尸身侧面转出来,应道:“是啊!你怎么进来了?”
碧琳道:“我睡着睡着不见了你,就找来进来。”叶天问道:“你手里拿的是手电筒吗?”碧琳笑道:“什么是手电筒?是那半块发光的夜明珠!”叶天奇道:“从崖顶摔落,你没有把这宝贝弄丢吗?”
碧琳笑道:“为了这宝贝,我离家出走藏了这么久,就是死我也会抓住不放的。坠崖时我已抱定必死决心,虽然事起突然,但也不忘把剪刀上的夜明珠取下,塞入我贴身小衣!”叶天坏笑道:“贴身小衣?上次你把它藏在假脸之中,也不怕硌得慌,这次你会把它藏在哪了?”
碧琳轻啐一声,骂道:“死人在此,也没一点正经!”
叶天捡起地上兀自发光的夜明珠,嘴里叹道:“就这么一个宝贝,让多少人家破人亡,还差点让我痛失爱人,要它作甚?”说罢做了一个要抛远的动作。碧琳急叫道:“不要,这是旷世珍宝,丢了这一半,如何配对?”
叶天歪头问道:“旷世稀宝?什么宝贝也不及你半分,碧琳妹妹,你才是真正的旷世珍宝!”这话说出来不是随口奉承,以碧琳的美貌,在叶天这种豪放爱美之人的眼里,确实是真正瑰宝。碧琳听了,心里自是如饮甘饴。嘴里却轻骂道:“油腔滑调!”
叶天又问道:“说实话,你还没告诉我另外半颗夜明珠在哪呢?”碧琳悠然一笑,轻道:“在这深谷之中,就算你知道了也无法说出去。况且你我同心同德,告诉你也无防,另外半颗根本就不在我身上。”
叶天奇怪,问道:“那在哪儿啊?”碧琳咯咯笑道:“还能在哪儿?在皇宫里面啊,皇上早就料到太后会派人追查,故意把另外半块藏在珍妃姐姐凤冠上,这样的话,就算那帮狗奴才追来找到这半块,也无法凑成整颗珠子了!”
叶天笑道:“原来如此!”看着这颗亮如灯泡的夜明珠闪闪发光,心中暗叹,要是这么个宝贝从此放在慈禧这个老女人口中入土,也实在太可惜了。
叶天拿着夜明珠向尸首走去,他还没有弄清楚那倒底是个什么人。难道是桃花寺闭关修炼的老和尚?还是在此圆寂的住持?有了这颗夜明珠,可以看个清楚。
月光已经从洞口移开,夜明珠发出的蓝光明亮清晰,照得这个斗室亮堂堂的。再看之下,那僵尸果然头顶无发,由于年岁久远,头顶有一块已经塌陷,但仍旧可以看出是个秃头和尚。
碧琳跟在叶天后面,瞪着一双妙目,双手紧紧抓着叶天的衣袖,嘴里问道:“这里怎么会有一个老和尚死在这儿?这个密室机关精巧,他是怎么进来的?”
叶天没空理她,眼睛紧紧看着地下一堆松土。这堆土比旁边的土高出一截,由于周边都是硬硬的石头做底,这松土显得格外醒目。
叶天蹲下来,用手抓起松土捏了捏,在夜明珠的照射下,这土也变得蓝哇哇的,不像是新近掩没的新土。叶天用捡起旁边一块小石,刮去表层松土,一个小四方格的土层显露出来,隐约像是一个暗格。
连续几日,叶天奇遇不断,现在又发现一个暗格,不由得大喜,把夜明珠交给碧琳,双手并用挖了起来。小暗格是在地底一块石头上扣出来,再填上泥土而成的,所以挖起来不甚费力。挖了不一会儿,里面出现一个小木匣。木匣四方周整,约有行礼箱大小。
叶天连忙捧出木匣,只见这木匣表面早已腐烂,外面本来有圈黄裱纸似的东西封着,轻轻用手一触,即化作了一缕轻烟。叶天毫不费力地打开木匣,里出又出现了一个石头制成的盒子。
木匣中藏石盒,什么东西如此隐秘?叶天轻吹一口气,把石盒上的灰烬吹走,见盒表面并无字迹。用手轻轻端起,觉得不甚沉重。上下看了看,不知如何打开这个石盒。
碧琳蹲在一旁,见叶天不知如何打开,不慌不忙轻舒玉腕,在石盒侧面一个凹槽轻按一下,只听“咔”的一声,石盒应声而开。→文¤人·$·书·¤·屋←
石盒开处,几卷黄黄的布绢出现在眼前,叶天一皱眉,伸手拿了起来,虽然年深日久,布绢却保存的很好。
拿起最上面的一卷,轻轻打开,一条金丝绣成的黄龙立刻出现在眼前,上面写着两个斗大的隶书体黄字:“上谕”!
“上谕”?这不是皇帝才能用的字眼吗?可这尸身明明穿着和尚的袈裟!叶天细细一看,却是一张赐死诏书!
“查燕王朱棣,尝有不臣之举,不忠害民之事所做甚多。太祖仁慈,念其皇族血脉,望其悔改。不想他贼心不死,乃于建文二年起兵叛乱,朕于万难之中轻信书生之言,致使大宝失位,竟让贼人得逞……”
读到这里,叶天大吃一惊!这段话明明说的是明朝前期的“靖难之役”啊。
碧琳探头一看,也大为迷惑不解。不由问道:“叶天哥哥,这不是前朝建文皇帝的诏书吗”叶天点头道:“看起来像是,这让我想起了自己读过的一本书《明史》。”
碧琳妙目流转,看着叶天,等着他的下文。
叶天又道“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明太祖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在此期间,他曾想到了皇四子燕王朱棣,因为朱棣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咨询的时候,大臣刘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么将皇二、三子立于何地?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别被封为了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朱元璋只得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朱标长子早逝)。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正式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
听到这,碧琳轻道:“我大清入关后,原本对前朝历史比较忌讳,直到高宗乾隆皇上之后,才逐渐放松,所以我对这一段历史也知道一些。”
叶天笑道:“历朝历代莫不是如此,但历史终有一天会清楚的。”顿了顿,又道:“建文帝即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使中国大地吹过了一阵清风,他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儒等文人,对先朝的政治实行改革,为当时的臣民,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吏都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在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削番,当时的番王多是朱允炆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权,他们在自己的番地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准备造反。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当时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都已经亡故,朱棣成为了皇子中的最长者,而且随着朱棣在对蒙古作战的过程中不断壮大,他已经成为了皇权最大的威胁。”
碧琳听叶天娓娓道来,史实知识丰富,不由得颇为钦佩。叶天又道:“可以说建文帝的削番就是针对燕王一人的。但建文帝的软弱害了他,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出现失误。他并没有先削燕王,而是从其他亲王下手,这样即引起了亲王们的岌岌自危,还打草惊蛇,使得燕王加紧准备谋反。这是他的第一个错误。在建文帝决定对朱棣下手的时候,为时以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难的大旗。在最初的战斗中朝廷的兵力占绝对优势,但由于李景隆的指挥不当,明军屡遭败绩。不过好在由于兵力所限,燕军即使打了胜仗,占领的城市也很快放弃,因此双方展开了拉锯战。在此期间明军中涌现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将领,他们的顽强抵抗给朱棣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是朱允炆的软弱再一次显示出来,他的一道圣旨,“我要活的叔父!”
碧琳忍不住道:“人家来要他的命,他却还在守着孝道?还真是个小孩子!”
叶天看了看身边的干尸,笑道:“小心点,如果这人真是建文帝,会被你气得活过来,那可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