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罗武圣》第64/264页
唐清捻须笑道:”原来是陆家山庄的大小姐,老朽失敬了!不知陆大小姐此番欲往何处呀!”
人老成精的他,当然是籍故询问来推敲一番五大世家的用意啊!毕竟日间那两个世家子弟也同样是五大世家中的两个少主,对五大世家来说,以往而言,少主外出,这是很少有的事呀!何况今日一下碰到三个,尽管面前这陆春娇是海南青莲的弟子,但她也同时是五大世家之一的陆家山庄的少主呀,这些情况不能不让人多疑。
欧阳孝天也同他一般心思。
陆春娇却没他们这等花花肠子,听闻唐清询问,忙起身对唐清一礼道:”回唐老前辈,晚辈奉师命,陪师妹一起下山游历,主要是让师妹散散心的,也没有什么目的地,哪里都可以!”
唐清听了,不禁有些失望,看来是自己多心了。
回转头,与欧阳孝天对望一眼,点点头,不再言语。
欧阳孝天看了邵玉茹及陆春娇一眼,又看了一眼王嵬龙,微笑道:”既然如此,二位姑娘可否与我等一起上路,一路上一来有个照应,二来也免了旅途寂寞之苦,二位姑娘以为然否?”
话音一落,笑着扫了邵玉茹与王嵬龙一眼,又转到妹妹欧阳玉凤面上,使得三人没来由的脸上同时一红。
※ ※ ※
邵玉茹看了一眼正微笑着望着自己的王嵬龙,娇笑着道:”好啊!反正龙哥哥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我自然要和你们一起了。”
欧阳玉凤看了两人一眼后,又转到陆春娇面上,看她如何回答。
陆春娇被她那火辣辣的目光照着,粉面不由更红,不自觉地移目他处,强按下”咚咚”直跳的芳心道:”陆春娇原奉师命,陪玉茹师妹行走江湖,自然是与师妹呆在一起了。所以师妹的去处,就是陆春娇的去处。”
说到最后一句,声音不由小了许多。
欧阳玉凤看在眼里,心中不由苦笑:看来又多了一个姐妹!
杏目移往心上人面上,以那双仿佛会说话的大眼睛望着心上人,似乎责怪,又似乎有些激赏地望着他,心中却暗道:小龙,你的魅力可真是不小啊!所到之处,美女无不为之痴迷疯狂!先是南阳白家妹子,接着又有这江湖四美之一的”芙蓉玉燕”,这邵家妹子就不必说了,看样子是从小就熟识的,但这邵家妹子的师姐陆春娇,好似也对小龙有意,虽然她掩饰得很好,但她那时不时偷望小龙的眼神却出卖了她。看来,爹爹的预言还真是准。我真得看紧些小龙,说不定今后还会有多少美女来投怀送抱的,虽说自己有心理准备,但怎么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小龙来者不拒吧!
主意打定,暗暗在心底计划着什么东东。
欧阳玉凤心里打着什么小算盘,其兄欧阳孝天自是了解,但他不但不去帮他,反而瞧了她一眼,眼中透着兴灾乐祸的光芒,大声地道:”那敢情好啊!咱们大伙在一起,必定很热闹!那么,明日咱们就一道上路吧!”
说罢,一脸坏笑地望着妹妹得意地笑了笑。
眼见兄长不但不帮自己清除潜伏情敌,反而在火上浇油,气得欧阳玉凤小嘴直撅,心中却闪过无数个要存心整整他的想法,但都无一能用得上,只好恨恨地将脸扭向一旁不去瞧他。
王嵬龙心中充满温情地望着分离多年的玉茹妹妹,看着她那粉红的醉人酡颜,心中升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看着看着,他笑了,如同春日黄花满山,夏日矫阳灿灿,秋日徐徐轻风,冬日朗朗晴空,笑得那么开心,笑得那么自然。
直看得邵玉茹满脸红霞飞,满心羞喜意,玲珑玉手直弄裙带角,那娇憨模样儿直让人打心眼儿里疼。
王嵬龙那灿烂的笑容,落在欧阳玉凤及陆春娇的眼里,使她们两个同样一阵痴迷,一阵眩晕,她们发现王嵬龙笑起来,竟有一种说不出来令人不自觉间被其吸引的魔魅之力,那么有魔力,那么让人容易被俘虏。
他那笑容,令得唐清等人也突然心胸一畅,霍然开朗。
唐清不由心中一振,暗忖道:”这王公子真是令人高深莫测!不说其武功境界已达非人之境,就是他这么一个笑容,竟然就可以不自觉间令人心情受其影响,难不成他真的不是凡人吗?”
心中想着,有些疑惑地望着面前这令自己摸不透,看不穿,一切的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神秘莫测的美少年,这个初出江湖便以惊人的手段毙杀百余高手的武林奇邑魔神玉修罗王嵬龙。
唐景枫一脸崇拜地望着这救了自己性命现在已是自己半师身份的王大哥,暗暗在心中道:”王大哥笑起来,真是好看,为什么平时他不笑的时候,那么令人害怕呢?难道这就是爹爹曾说过的真正高手所具有的气势么?就算是,也没必要摆出那么酷的姿势吧!王大哥的笑,实在是我从小到大以来,见过的最让人舒服的笑容了。王大哥如果能天天这样笑,那该多好啊!有时真是怕见到王大哥平时那冷漠的样子。真的好吓人哦!”
……
不知不觉…
夜已经深了。
客栈经过一天的喧闹,重归于一片静寂之中。
众人都睡下了。
透过窗棂,皎洁的月光洒在邵玉茹那嘴角挂着一丝满足,带着甜甜的笑容的醉人酡颜上,轻轻地抚摸着她那娇美的面庞,充满了一片祥和。
*****************************************************************************
第二十七章神女峰下江中险 白帝城中又中伏
次日清晨,王嵬龙等七人离开客栈,在唐清的带领下,纵马前驰,来到凤凰集后,将马匹卖掉,换乘驿站马车,经东南镇安城,再向南经青铜关,舍马车改步行继续南下,越旬河、坝河、岚河三条大河,穿雄伟壮丽的大巴山脉,在巫溪城休息后,继续南下,来到巫山城。
巫山。
巫山位于幽深秀丽的巫峡西口,长江与大宁河交汇处的北岸,是川地最东的县郡,是一处山水环绕、风光优美、古迹众多的地方。
巫山春秋为夔子之国,战国时是楚国的巫郡。
据晋代郭璞《巫咸山赋》载,唐尧时有一御医巫咸深得尧心,生前封于此山,死后葬于山中,故以巫为地名。一说因在重峦叠嶂的巫山怀抱之中,故称巫山。巫山城大街小巷一十二条,分别以巫山十二峰命名,别有一番情趣。
巫山地处大宁河宽谷与巫峡临界处,城边江面开阔,大水时宽至八、九十丈,而下游巫峡入口处江面骤减至一二十丈,致使此地年水位变化往往达五六丈之多,汛期在此观水极为壮观。
巫山胜景,号称“三台、八景、十二峰”。
哪三台呢?
一者楚阳台(即古阳台),在巫山城北约二里的高邱山(一名高都山)上,台高一百丈,面对浩浩长江;半山腰有“观”,名叫高唐观,古庙已废。据史书记载,巫山之口阳台高唐,是因楚国宋玉作《高唐赋》而名始传。
再者授书台,位于巫山十二峰的飞凤山麓,在青石的西面,与神女峰隔江相对。这里有一个石坛,地势平矿。传说远古时候,瑶姬带领众姐妹游东海回到巫山,见大禹正帮助三峡黎民百姓治水,正遇到困难。瑶姬就向大禹授天书于此平台,因此得名。
三者斩龙台,位于巫山县西部长江南岸的错开峡,距巫山城八十里,离黛溪镇约十里。黛溪水由南注入长江,峡谷幽深,两岸山势犬牙交错。东面的岩戥上,立着一根顶细底粗、高约60多米的圆形石柱,叫锁龙柱。隔峡相对的西面,有一个半环形的石岩,向上望去,形如同石鼓,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曾经锁龙之处,名斩龙台。
八景为何?
八景也,乃指宁河晚渡、青溪渔钓、阳台暮雨、南陵春晓、夕霞晚照、澄潭秋月、秀峰禅刹、女观贞石等。
宁河晚渡,距城东约一里的象鼻山下,碧绿清澈的大宁河水,缓缓流入长江,天气晴朗的时候,每至日暮,霞光灿烂,烟雾横江,桨声一响,歌起人渡。
青溪渔钓,青溪在巫山城南下游十华里处,一山涧小溪流入长江,溪边绿竹夹洞,半露桥石,流水声声,环境特别幽静,是钓鱼的佳境。
阳台暮雨,位于城西约二里的高都山上,原是楚阳台古址。
南陵春晓,南陵山在巫山城对岸。山势巍峨,卉木丛生,山顶有古南陵观。每到春时,桃红梨白,飞瀑流湍,春意盎然。特别有趣的是南陵雄鸡,报晓最早。好似那巫山城一片明媚春光,都由南陵而来。
夕霞晚照,城隔岸东南,夕阳落时,光线被遮,但唯有杨柳坪石柱缝中,红霞一线射出。绿树千丛,霞光中分外逗人喜爱。
澄潭秋月,箜篌沱上饿巫溪(大宁河)东岸,有潭阔数丈,深千尺,清澄见底。每至秋季,月光如练,潭内特别光明。
秀峰禅刹,秀峰寺在城东北五里的五凤山上。上有殿宇,周围苍树翠柏,烟云鸟语,婉转不绝。
女观贞石,在城北四里的女观山上,有一石矗立,如人形,相传昔有女人,其夫宦蜀,登山望夫,因化为石,故名望夫石。
而至于巫山的代表胜景”云雨巫山十二峰”呢?
这巫山十二峰分别坐落于巫山县东部的长江两岸,江南江北各有6峰,各距县城五到二十到六十里不等。
江北六峰有:登龙、圣泉、朝云、望霞(即神女)、松峦、集仙,均一一可见;江南六峰的净坛、起云、上升隐于岸边山后,只有飞凤、翠屏、聚鹤可见。
十二诸峰绮丽如画,姿态万千,擅奇天下。
“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这两句诗道出人们对十二峰的倾慕之情。
巫山十二峰除峰形秀丽多姿外,变幻莫测、来去无踪的巫山云雨也大大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峡区山高谷深、蒸郁不散的湿气,沿山坡冉冉上升,有时形成浮云细雨,云雾之中,有时化作滚滚乌云,有时变成茫茫白雾。十二峰时隐时现,疑似仙境。
有诗为证:曾步净坛访集仙,朝云深出起云连;上升峰顶望霞远,月照翠屏聚鹤还。
才睹登龙腾汉宇,遥望飞凤弄晴川;两岸不住松峦啸,断是呼朋饮圣泉。
由此可见巫山十二峰为何被称为巫山峰林中的佼佼者了。
王嵬龙等人在巫山城稍息片刻,便禁不住唐景枫添油加醋的述说,便来到江边,租下一条轻舟,沿那壮阔的滚滚长江浏览巫山云雨十二峰的秀丽景色。
※ ※ ※
看着那变幻莫测、来去无踪的巫山云雨,王嵬龙不由有了瞬间的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