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罗问天全集Zei8.net》第11/100页



第十一章 故地重游
故地重游
看着眼前这幢高耸的建筑,月落的眼中有了回忆的颜色。
这就是自己和微微以前最喜欢来的地方啊。
“哥,爬快点!太阳就快出来了。!”微微总是在自己背着她往上爬的时候一边使劲拍他的背,一边不停地催他。
“微微别乱动!我们就快到塔顶了,你抓紧一些,哥哥要加速了。”
“嗯,哥你再快点,再快点嘛!”
“微微你别再动了,你这样我不敢再快了。要是摔伤了你爹和娘又要打我一顿了。”
当年的一言一语似乎都回荡在身边,可惜微微不在了,自己也变了。月落嘴边的微笑再次隐去。
月落缓缓走向“高远”塔的环形阶梯,开口处的两名卫兵只是看了他一眼,便放他上去了。
“高远”是晋京最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它是晋京最高的建筑,虽然平时都有卫兵看守,但却从不限制平民进入其中。这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能理解的。
“高远”是一座圆塔,底座直径有四十五尺。塔的内部没有中空,而是用砖石砌实了。只有外围有一条环形的阶梯,环绕塔身直通塔顶——一个直径足有十八尺的平台。
从“高远”的结构来看,它实在不能说是一座塔,反倒像瞭望台多一些。而修建“高远”的初始用意,的确是要把它用作一个瞭望台。
晋国开国之君晋文公在下令修建“高远”时,一众大臣皆不明白王上的用意。尤其是命令中的那句:“塔成之后,凡王都之人,无论原居者,他乡来者,友邦旅人,可随意登塔观望,非战时不可禁之。”要知道王都中有建筑比王宫高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王室忌讳,如今还不限制任何人登上塔顶。所有的王公大臣都议论纷纷。
但是晋国开国六百多年来,国势一直强盛无匹,民风积极进取,政治开明高效,艺术文化经济也一直走在各诸侯国前面。究其原因,几乎所有历史学家都把功劳归在晋文公在开国之初没有照搬前朝制度,而是集年轻的晋国一众人杰,参照前朝的制度,审时度势加以变革,才制定下来的国体。也就是被后人称为中州史上最伟大变革的“文公之制”。
可是晋国变革以来成绩有目共睹,之后不久个诸侯国也纷纷效仿,但是变革带来的进步却是非常有限。
后来不少历史学家都投入到探究晋国变革与其他诸侯国变革的异同中,也很一致的得出一个结论:各国的变革力度都不比晋国要小,个别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在落实的时候遇到的阻力却远远超过晋国的几倍。变革势必会损伤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权益,而这些人往往手握实权,所以改革往往只能在一些不痛不痒的地方得到体现。而晋国在开国之初就雷厉风行的实行改制,上层阶级还没有形成一个个利益团体,民间的势力也被晋文公携军事胜利之威钳制,于是改革便显得尤其顺利。
于是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认为,其他诸侯国是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时期。
但是果真就是这么简单吗?
有名的历史学者薛墨人未成名之前,决心找出历史的真相。为此他的授业恩师还呵斥他,劝他不要在已有定论的事情上纠缠不清。
薛墨人有一句名言:“永远不要认为你已经认清了历史,你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初出茅庐的薛墨人没有放弃自己去探究历史的真相。他从各诸侯国实行改革时各方面的不同进行比较,希望能找出最根本的原因。但是这段已经被研究了几百年的历史,无论哪一方面的可能都有前辈学者进行过探究,得出的结论也完全站得住脚。薛墨人没有气馁,他该而从一些小的细节入手,把眼光投入到那些前辈们忽略的地方。
于是,薛墨人发现了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改革的时候,晋国的都城比其他诸侯国王都多了一座“高远”塔!
晋文公当初下令建“高远”是,当时一众开国功臣都不理解,晋文公也特地解释过。作为一位留名青史的明君,晋文公的眼光的高远,历史几乎无出其右者。又或者说,他的眼光已经超越了一个统治者的局限。不少历史学都感叹晋文公改革的成功,更盛赞他的魄力几可比肩创世神!
当时晋文公给臣下的解释是:“新生的晋国急需快速树立起自己的精神向标,‘高远’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我对晋国的期望,自由积极,开化新颖。我希望这个由我们一起开创的国家不要想前朝一样,经历了开国之初的一段虚幻的强盛繁荣之后,流于平庸僵化,然后步上历史上无数朝代的后尘——被推翻,被取代。让那些沿用了几千年僵硬教条见鬼去吧,我的国家不需要这些肤浅的君王尊严。君王的尊严只有在君王之间才能体现,对自己的国民摆威风算个屁的尊严。当我的子民因自己的国家骄傲,当其他诸侯国因为我们的强盛而敬畏时,我就能获取无上的尊严!”
可惜晋文公修建“高远”却被各诸侯国传为笑谈,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就像历史上很多国王那样,基本上就上虎头蛇尾了事。就连国内很多大臣都反对晋文公的这个计划。因为晋国刚经历过立国战争,满目苍夷,百废待兴,国内各种物质奇缺无比。这个时候却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这样一座作用虚渺的高塔,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不过晋文公很快就让所有人知道了他的决心,而且当时的群臣之首,开国大元帅也出人意料的支持国王的决定。于是,就在国内外的一片嘲笑和质疑中,“高远”开始建立。石料不足,木料不足,工匠不足,晋文公便把修建王宫的材料和工匠减掉一半,全部用来修建“高远”。于是,历时三年,这座几乎每年都要耗费全国税收十分之一的建筑终于建成。而在这三年里,以及接下来的十年,整整十三年,晋文公这位千古一君,都居住在有史以来最寒碜的王宫里。
就在“高远”落成那年,晋国由上至下开始了“文公之制”。在一个月内,几乎废除大半开国之初沿用前朝,用于过渡的制度,该而实行集中了晋国上至国君,下至平民三年的智慧而总结出来的新制度。
薛墨人认为,正是晋文公坚持修建“高远”,彰显了他破除旧条的决心,而且以身作则,自裁了王室的很多利益,才使得全国上下一心,让改革得以彻底实行。而反观其他诸侯国改制,没有众志成城,上层利益交错,民间势力关联复杂,王室死抱着自身利益不放,却要求下面的人放弃一部分利益,自然阻碍重重。
薛墨人的观点一经传出,立刻得到其他学者的认同,认为这是最接近历史的答案。
而“高远”建成之后,被当作是一种精神象征,静静地坐落晋京中央三百多年。当薛墨人的观点越传越广,它在晋国的的地位也高得无以复加。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爬上塔顶,俯瞰整个王都,眺望城墙外的景观。而这些登上“高远”的人,也会被眼前极尽的景色震撼,一瞬间觉得心胸开阔不少,往往心中带有的一些负面情绪也会一扫而光。
于是那句被晋文公刻在“高远”塔顶的话也流传开来,直至成为晋国的国训。
“登高,才能望远!”
于是,登高便成为了晋国人最重要的风俗。晋国的百姓们总是在百忙之中,抽取半天的时间,登上高处,眺望远景,一扫前段生活的不快。一些平时看不开的事情,也总会在视野开阔的一瞬间变得云淡风轻。
邀请别人登高也成为晋国人承认朋友交心的方式。当然如果被邀请的人拒绝的话,便会被认为不礼貌。
“登高,才能望远!”月落站在塔顶,看着远方的群山,心中的苦痛慢慢平复下来。迎着风长呼一口气,眼前仿佛又看见了那对开心的兄妹。
“哥,你快看,太阳出来了!好红呢!”微微扯着自己的袖子一跳一跳,一边指着刚刚冒出一小半的太阳兴奋地说。
“看到啦,傻丫头。你就不能安静点看啊,这样跳来跳去,要是掉下去了我可不救你。”自己一脸无奈的看着她,一边吓唬她。
微微把小嘴一努,得意地说:“哼,我才不信呢,哥最坏了,老是骗我。”然后又是展颜一笑:“哎,变大了变亮了,好好看哦。”
自己的无奈中包含了宠溺,一把将微微举起坐在自己肩上,说道:“来,好微微,哥让你站高一点,看看太阳是不是又变大了。”
“哥,再高一点,再高一点,太阳没什么变化啊,再高一点嘛。”微微乐得咯咯直笑。
“不能再高了,傻丫头,你当哥哥是神啊。”
“哼,哥哥真没用。”
“敢说我没用,我这就丢你下来!”
“不要不要,哥哥最厉害了。哈,上升了上升了。”
“丫头别乱动,我快扛不住你了。”……
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了,自己坐在地上喘着大气,抱怨道:“小胖丫头,你要减肥了,那么重,累死我了。”
“哼,你还不是想骗我把午饭的肉让给你吃,哥哥小馋猫!”微微做了个鬼脸。
“好啊,敢说我是馋猫,看我怎么教训你。小胖丫头,别跑!”
“哈哈,哥哥小馋猫,哥哥小馋猫……”
终于,两个人都累了,哥哥把妹妹往身后一背:“走,我们回家。”
“嗯……”妹妹玩累了,趴在哥哥背上就睡着了。
月落看着消失在阶梯口处的兄妹俩,眼睛慢慢模糊了。“微微……”
月落赶紧一把抹掉眼泪,抬头看着远处,让心情慢慢平复下来。
过去了,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何必在这个地方徒惹感伤。
月落抱着月芒走下了“高远”。
走在大街上,月落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黄昏中的“高远”。
“哥,你什么时候带我去看日落嘛?”
“就快了,等哥哥学会这招‘血刺’,哥哥就可以带你去看日落了。”
“哥哥是最棒的!一定能很快学会,到时就可以天天带微微去看日落了,耶!”
“坏哥哥又骗人,微微最讨厌哥哥了,呜呜……”
“微微别哭,爹说哥哥这招用的不好,要再练一段时间才行,到时就可以帯微微去玩了。”
“骗人骗人,爹和哥哥一样坏!呜……”
“微微,小心点,微微……”
想着想着,月落发现眼睛又有了涩涩的感觉,连忙低下头快走,再不敢回头。
微微,原谅哥哥。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www. 电子书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当前:第11/10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