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作者天子》第68/212页


  “哪怕不能把萧益民拉进革命队伍,也决不让他投到袁世凯那边去。”
  ……
  深夜,原北京郑庆王府,现内阁总理袁世凯官邸。
  袁世凯仍在与一群心腹谋士和将领举行会议,商议是否主动推行南北议和之事,突然接到成都发来的急电,袁世凯接过其中一份扫上一眼,吩咐陆军部长王士珍念给大家听,也好让大家出出主意。
  当王士珍念到“上万边军云集成都内外,数十火炮遥指各大军营”,一群谋士发出了低低的惊呼声,再读到“英法德美驻蓉使节纷纷前往吊唁”时,谋士杨度、代理外交总长唐昭仪、秘书长梁士诒坐不住了,先后站起进言,建议袁世凯抓住这一难得机会,大力褒奖惨死的赵尔丰,再赐个谥号什么的,从而把萧益民和群龙无首的边军收入囊中。
  袁世凯摇头苦笑,转而非常感慨地叹道:
  “我那亲家死得冤啊!但令人欣慰的是,他收了个好弟子,大家看看,刚混上四川都督没几天的尹娃子和同盟会那帮人,在成都皇城明远楼下砍掉我那亲家的脑袋,他的弟子一天之内就率领各部边军围城,就在他老师被砍下脑袋的地方,大张旗鼓地搭建灵堂,公然祭祀,还招来四川各界和欧美列强的政府代表前往吊唁,这份冲天胆气和深沉心机,真是绝了!”
  “萧益民背后定有高人相助,否则以他的年纪……”杨度说到一半,打住了话头。
  在座众人哪个不是满腹韬略、阅历深厚的旷世之才?闻言自然知其深意,纷纷点头附和这一说法,但是如此认定之后,四川的形式就变得复杂了,怎么说总理内阁前一段刚刚任命异军突起的尹昌衡和地头蛇罗纶担任四川正副都督,如今萧益民突然借势发难、迅速崛起,如何处理四川这个复杂局势,才会对袁世凯以及自己的整个集团更有利,顿时成了不得不考虑的大问题。
  袁世凯仿佛看到了每个人的心思,站起来向陆军部长王士珍问道:
  “冠儒啊,陆军部不是正在搞全国陆军统一官制和那个《陆军校阅条例》吗?让我那亲家的关门弟子当个‘川康陆军校阅使’怎么样?”
  王士珍惊愕不已:“大帅,陆军统一官制刚刚定稿,校阅条例才开始着手修订,这个校阅使一职还没有正式定夺,哪怕正式设定,也需要少将以上军衔的资历才能担任啊!”
  袁世凯撇撇嘴,翘起上唇两条浓密的德意志式胡子,略带调侃地笑道:
  “那个趁乱摘下大果子的尹昌衡,之前不就是个刚刚升上中校参领的新军参谋吗?可他现在是中将都督了!我那亲家的弟子现在也是中校参领吧?何况他担任过总督府军事督练会办,负责的正是校阅使管辖之内的军事教育和训练督查,后来他又担任兵备处会办,接着以新式军事思想,参照德国陆军建立起大家都看好的四川边军振字营,这样的资历,难道比不上只做过几年教书先生和新军参谋的尹昌衡?”
  “要是萧益民没有能力,怎么能让群龙无首的四川边军跟他一起包围成都?所以啊,给他个少将军衔毫不为过,有了少将军衔,他就能整合四川边军,再给他个川康陆军校阅使的头衔,有什么大不了的?”
  王士珍尚未反应过来,杨度已经抚掌大笑:
  “大帅高明啊!如此一来,不费吹灰之力大帅就能在四川拥有一支劲旅,哪怕一时推不倒首鼠两端的尹娃子,把同盟会势力赶出巴蜀,也能给四川军政两界敲响警钟,而且一旦赵大人的弟子萧益民有了校阅使这个头衔,四川和康藏所有驻军都必须接受他的校阅和督导,从而让四川各军形成相互牵制之势,只要各部不公然造反,就得老老实实服从我们北京陆军部的管辖,大帅弹指之间,一举数得,实在是高妙啊!”
  梁士诒含笑附合:
  “大帅对故人可谓仁尽义至、情意深重!赵尔丰大人虽然不幸殒命,可赵尔巽大人还在东北总督任上老骥伏枥,这一英明决定,无论对赵氏一族,还是对天下武人,都是最好的慰藉,也能让天下人看到大帅的古道热肠!”
  袁世凯连连点头,一脸是笑,非常满意地回到位置上坐下。
  王士珍连忙上前请示:“大帅,属下回去立即拟发电令,随后派遣专使赶赴四川,定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袁世凯微微颔首,略微思索,便抬起手补充道:
  “很好!冠儒、还有诸位,可以让我们的报纸高调祭奠赵尔丰将军,历数他兢兢业业为国为民戍边八年的事迹,再将陆军部对萧益民的任命广为宣传,我倒要看看,南京那帮只剩下两片嘴皮子的乌合之众有何反应?一定很有趣,哈哈……萧益民这小子,有胆有识,老子喜欢……”


第095章 杀鸡骇猴
  十二月二十六日,连续进行三天三夜的盛大祭祀正式结束,赵尔丰的灵柩在上万边军将士的护送下,由萧益民、徐维岳和边军各营六位参领一起抬上四轮马车,浩浩荡荡穿过东门前往东码头,萧益民租用的一艘内河客轮早已等候在那里,边军一百官兵将在徐维岳的率领下,把赵尔丰送回山东老家安葬。
  灵柩刚出东门,全身缟素的萧益民大呼停下,数名侍卫立刻在灵柩前摆上香案,点上香烛,萧益民惨然高呼,对着灵柩猛然跪下:
  “恩师,弟子无能,暂时只能用一个宵小的头颅为你送行,愧对恩师在天之灵啊!”
  侍卫长吴三和卫队长魏长风立刻端上一个木匣,抓出其中血淋淋的人头,摆到了香案上。
  周围送行的官员们定神一看,顿时吓得脸如白纸,失声惊呼,望着赵尔丰侍卫长陶泽坤的人头,一时间震惊不已,谁都不知道被严密保护在东郊大营中的陶泽坤是怎么死的,又是谁割下了陶泽坤的脑袋送过来?
  今天萧益民用陶泽坤的脑袋为他的恩师送行,那么明天又会轮到谁?
  对于萧益民和他的军队来说,明天轮到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大帅赵尔丰送上归家之路。
  祭祀完毕,几名侍卫将陶泽坤的脑袋挂在东门城楼上,送行的队伍再次在鞭炮声和漫天飞舞的纸钱中缓缓启程,一路上鼓乐齐奏,木鱼声声,延绵数里的旗幡和战旗在北风中猎猎作响。
  码头上,萧益民紧紧抓住徐维岳的手,泪流不止:“师兄,真不回来帮小弟了?”
  徐维岳早已泣不成声,抱住萧益民呜咽不止:
  “经此大难,险过千军万马的沙场,愚兄心死了……此生再也不涉足官场,等安葬完老师,愚兄就返回家乡,将妻儿一起接到上海租界,隐居下来过几天安心日子……贤弟,原谅愚兄的自私吧……”
  “师兄,保重!常给小弟来信,有事别自己一个人憋着……”
  萧益民拉过徐维岳紧紧一抱,随即松开,扶着他走上登船的跳板。
  客船载着灵柩和徐维岳等百余侍卫,徐徐远去,码头上送行的千军万马仍然一动不动。全身裹在麻衣中的易姐暗中拉拉吴三的袖子,吴三反应过来,连忙和弟兄们强行簇拥萧益民上马车,各营军官指挥各部护送萧益民的马车徐徐返城。
  厚重麻布层层遮盖的马车里,三天三夜没有闭过眼睛的萧益民枕着易姐的腿沉沉睡去,易姐轻轻抚摸他消瘦得怕人的面颊,抚摸他干裂的嘴唇和密密的胡茬,忍不住紧捂嘴巴,无声抽泣,她知道,自己怀中的小男人太不容易,过得太苦了。
  送走赵尔丰不到半日时间,边军三千余官兵在几位参领的带领下,整齐列队返回雅安,一同回去的还有悄然设在城西坟场周围的十六门克虏伯火炮。
  皇城周围,五千多名满蒙两族青壮收起了腰刀,牵来马车,拿起扫把铁铲,仅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将皇城周围各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连点燃篝火熏黑的石板都擦干净。
  振字营的工兵连官兵和成都洪门兄弟千余人拆下灵堂,竖起的六十四根旗杆和百余根柱梁很快运走,地面上挖开的几百个洞迅速填平,最后将皇城内部和明远楼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运走所有垃圾,一千多弟兄才相互告别,默默离开。
  围观的上万市民想帮忙又不敢上去,最后看着整齐清洁的皇城内外,忍不住阵阵叹息――小哥就是小哥,发完脾气也不要别人收拾,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这么漂亮。
  黄昏之前,振字营官兵撤去西城和北城的所有路障和工事,将城墙上的十八门克虏伯火炮拖回大营,除了继续镇守北门和西门的两个步兵连和两个重机枪排之外,剩下的三千五百官兵全部进入戒备森严的北校场大营,开始轮番休整和进行正常的训练。
  边军散去的消息传到东郊大营,尹昌衡和他的将校们终于放下心中的巨大石头,三天三夜的痛苦煎熬,已经把尹昌衡等人折磨得没了人样,在随时可能到来的复仇威胁下,他们没有一个人敢闭上眼睛睡觉,特别是昨夜陶泽坤突然神秘失踪之后,浓重的恐惧感笼罩整个东郊大营,上百上千的官兵心惊胆丧,好不容易等到天亮,集合后发现五千官兵逃了一千多人。
  当时清点完人数,尹昌衡自嘲地安慰道:“还好,比东校场好,东校场两千五百弟兄跑了一半。”
  不一会儿,前去联系副都督罗纶的手下回来报告:“副都督罗纶已经返回老家西充养病去了。”
  尹昌衡顿时暴跳如雷,当着上百将校的面,破口大骂罗矮子不是个东西,扬言这辈子只要他尹昌衡还当一天都督,临阵脱逃、毫无担当的罗矮子就没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随着祭奠仪式结束,边军返回各自大营,成都内外再次恢复往日的平静,性格坚韧的成都民众再次过上安定生活,原本担忧的战乱没有了,所有人都对仁厚义气、孝道为先的萧益民赞不绝口,连带死去的赵尔丰也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危机过后的人们感激萧益民,通过这次轰动天下的祭奠事件,萧益民获得了民众更大的支持。
  这种怪异的现象,让很多老夫子想不明白,原先盼望萧益民因此而丧失民心的投机政客们更为惊愕,他们都不知道,只有萧益民这样的人,在老百姓眼里才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才让民众看得见摸得着因此而去信赖他。
  ……
  新历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上午,感觉再也不会发生危机的尹昌衡和他的文武心腹们,开始大造声势搬回明远楼内的都督府办公,可是他们尚未高兴几分钟,一个惊人的消息从川北苍溪县传来:
  两天前的深夜,位于苍溪县城三贤街的陶家大院发生火灾,陶泽坤一家七十余口尽数葬身火海!
  正当尹昌衡和他的心腹们惊恐不安之时,北校场又再传来一个惊天消息:
  边军振字营参领萧益民邀请各国驻蓉使节、驻成都的中外记者、四川总商会、各省驻蓉机构和民间社团,于北校场大营举行盛大就职典礼,正式宣布就任北京方面任命的四川边防军少将总司令,同时兼任川康陆军校阅使职务,继续履行四川省政府军政次长职责!
  两个接踵而来的消息让全城震动,出席完就职仪式的中外记者顾不上享受美酒佳肴,纷纷跑向城东南劝业场对面的电报局,将这一重大消息传往中外新闻机构。
  当日下午,刚从上海赶到南京的孙中山先生郑重宣布:将于晚上十点,正式出任中华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自今日起,改元为中华民国元年,拥有五千年伟大文明的中华民族,自此走向一个崭新的新纪元!
  这一重磅消息如同狂风巨浪,瞬间掩盖了整个中国的所有声音,引发中外各国的强烈震动,所有人都知道,古老中国先后出现的一南一北两个政府,很可能就此引发波及全中国的全面战争。
  与世人瞩目的南北两京完全不同的是,成都乃至整个四川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四川各界民众仍然在发呆,不知道该听谁的才好――重庆的“蜀军政府”和成都的“大汉军政府”都在报纸上歇斯底里地高呼,自己才是四川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如此一来,萧益民就任四川边防陆军总司令的消息反而没多少人注意了,各界普遍认为,边帅赵尔丰死后,边军七大营官兵办完丧事后,散的散走的走,如今除了成都的“振字营”和雅安的“泰安营”还算完整之外,其他各营留下的官兵没几个,本就拥有四千军队的萧益民此时就任边军司令,也不会增加多少兵力。
  至于萧益民晋升陆军少将一事,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合情合理自然而然,先不说萧益民的巨大功绩,没看见仅比萧益民大七岁的尹都督已经是陆军中将了吗?尹都督这几天大量提拔手下将校,新军的四个协统全都晋升少将,一大批军官也获得提升。
  在大批获得晋升的新军将校中,原本只是少校军衔的新军协领谢炯提升最快,一下子就坐上四川新军少将参谋长的宝座,谢炯如今又有多大?只不过比萧益民大两岁半而已,说起本事和带兵能力,他连替萧益民提鞋都不配。
  对于尹昌衡不甘被动,迅速反击的一系列手段,萧益民和他的将校们嗤之以鼻,众人对半残废的四川新军根本没有半点儿兴趣,全副精力都放在军队编制和各级主官的制定上来,为了切实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凝聚力,新的边防陆军将在司令部的直接指挥下,建立两个混成旅,每个旅下辖两个步兵团和三个直属连,总兵力必须保持在一万二千官兵这个最低幅度以上。
  再有一件关系到军队建设的大事需要提及一下:
  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刘秉先,以及三年前进入保定速成军校深造的陆成方、万连峰、俞成杰不日即将学成归来,与刘秉先同期前往日本士官学校深造的曾超然更令弟兄们佩服――第八期留日士官生曾超然以毕业成绩第一名的优异表现,被选入日本陆军大学继续深造。
  城市的另一边,穿上崭新少将制服的新军新任参谋长谢炯回到家里,一把推开扑上来献媚的小妾,大步走进书房,“嘭”的一声关上门。
  谢炯划燃火柴,点上支香烟,瘫坐在藤椅上一脸痛苦,自从得知陶泽坤被杀死、陶氏一族七十余口惨遭灭门之后,谢炯每一天每一秒都在无比恐惧中度过,他总是感觉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有一双双仇恨的眼睛在窥视自己的一举一动,随时都有劈来的刀锋或者飞来的子弹。
  突然获得尹昌衡的提携,而且连升三级成为人人羡慕的新军参谋长,这种荣耀对谢炯来说不但不值得高兴,反而比杀了他还要难受,不需要谁来提醒,他就能猜到尹昌衡这么慷慨的真正原因――这是把他谢炯推到萧益民的刀尖前当替死鬼啊!

当前:第68/21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