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标点符号规范用法全集.com》第14/37页


译音词是用汉语中发音相同或相近的文字把另一种语言的词汇表示出来,这种词从形式到内容都很特别,只有用引号标示出来,才能引起读者的特别注意,避免望文生义。例如:

“德模克拉西”和“赛因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被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当时在报上发表文章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伦旧文,理学“费厄波赖”尤其有流弊,甚至于可以变成弱点,反给恶势力占便宜。在以上两例中,“德漠克拉西”和“赛因斯”分别是英语"democracy"(民主)和"science"(科学)的音译,“费厄泼赖”是英文"fairplay"(意思是“公平对待”或“公平竞赛”)的音译。

但一些使用时间很长、已完全融人汉语、不加引号读者也不会产生误解的译音词,如“俱乐部”(club)、“摩托”(motor、“的士”(taxi)之类,也可以不引。

六、引号用于行文中的象声词

用象声词模仿自然的声音,实际上是一种形式特殊的引用,需用引号把其与文章中的其他词语区分开来,同时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例如:乌鸦“嘎――,嘎――”的叫声,更衬托出山谷的寂静。

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杨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玻璃瓶“啪”地一声碎了。

七、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段落,引号的使用

如果是连续引用(即被引用的段落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在每段引文的起首用前引号(上引号),但只在最后一段的结尾用后引号(下引号)。前面各段落的结尾不用后引号(下引号),是表示引用还没有结束。这样使用引号,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把连续引用和非连续引用区别开来。例如:

仁国,幼卷三十六载: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攒,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

“先主自菠萌攻刘璋,招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诩军将军。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抖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其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七年卒,追谧顺平侯。”如果是非连续引用,则在每一段的起首和结尾都用引号。例女口:

唐德刚先生在《胡适杂・嘟中分析道:

“胡先生为什么只写了半部‘中国哲学史大纲’呢?此事说来也不难理解。胡氏的治学态度原是最谨严的。成了大名之后,众目所视,那就使他更益发小心。等到他搞中古哲学史时――尤其是佛教史――他不把佛教问题彻底搞清楚,他就不敢动笔。但是把佛教问题‘彻底’搞清楚,谈何容易?一个神会和尚已够他忙一辈子了!”

“胡先生搞神会和尚永远搞不完也是这个道理。搞不完就拖,一拖二十年,再搞就兴味索然;‘中国哲学史’也就出不来了。加以胡氏博学多才,兴趣广泛,生性又好凑热闹,一个题目未完,果一个也搞不完又赶着去搞另外一个热门。一个接一个,结上面的两段话虽然出自同一人之口,但在原出处中不是前后连接在一起的,所以要用两组完整的引号来标示。

八、有的出版物提到书报刊名时不用书名号而用引号

出版物中的书报刊名不用书名号而用引号标示,反映了标点符号使用的演变过程。用引号代替书名号标示书报刊的情形在以前的竖排文章中比较习见。这是因为书名号在竖排时的书写形式是一条波纹线,有时排版不甚方便,所以有的出版物便借用引号来代替书名号。例如:

当时我在纽约唐人街购了一册围城,读了以后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作喜见英译本围城问世。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模范地做了这样的分析。受竖排本的影响,也有的横排文章用引号来表示书报刊名。例如:

“陈寅格的最后20年”说得好:陈寅格“在这个裂变时代洒下的那一片洋溢着无比暖意的文化情怀,以及他身体力行的痛苦求索,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铸造了一个鲜活的灵魂”。

但是用引号来代替书名号是不规范的。按照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不管是竖排还是横排,都应该用书名号来表示书报刊名称。

九、引用一封完整的书信时引号的使用

引用一封完整的书信,只需在书信开头(如称呼处)用前引号(上引号),在信的结束(如签署日期处)用后引号(下引号),中间的各段落都无需用引号。例如:

罗驭雄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的同学。1950年罗曾去信毛泽东,指出土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毛复信如下:

“驭雄学兄教席:

二月十四日大示敬悉,深感盛意。所指干部中的缺点错误,所在多有,必须整饰。倘有所见,尚祈随时示知。来京一节,似可从缓,工作或学习均以就近从事为宜,未审尊意以为然否?

此复,敬颂教安

毛泽东

一九五年四月十九日”

十、连续引用分行书写的诗歌时引号的使用

连续引用分行书写的诗歌,只在第一行的开头处用前引号(上引号),在最后一行的末尾用后引号(下引号),中间的各行无需用前、后引号。因为分行书写的诗歌,如果连写在一起,实际上也是一段文章,如果每一行都标引,就等于每句话都标引。例如:

毛泽东的怀律・登庐山》写于1959年7月。的胸怀,描写了登庐山的感受,气魄十分雄阔。道: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当前:第14/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