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中华》第34/462页


“嗯,你说得有理,朕从今后,便不再来了吧。”我起身穿衣,取笑道。

“皇上又取笑人家。”珍妃也起身裸着身子帮我穿衣,听我说笑,在我身上轻打一下道:“皇上,文先生当真有大才,您哪天抽空再见见他吧。”

“嗯。”

“皇上,还有咱们姐妹昨晚上说的事……”

“嗯……”刚刚发泄过,的确有些疲累,加之珍妃这种有些粘人的女人,应付起来的确耗费更多心神。于是闭上眼睛不说话,任由她为我穿衣。

“皇上便去吧。臣妾……这样子,若是恭送皇上的话,颇有些不敬……臣妾……今晚等着皇上……”珍妃为我穿好衣服,钻回床上,半掩着身子嘱咐道。

我哈哈一笑,打开门,回头道:“叫你姐姐一起。”转过头去,招呼了早已候在门外的小德子,往正大光明殿而去。

昨天允了翁同龢对于荣禄的意见,今日此事便是朝堂上最热闹的事情,我大概看了一下,为荣禄说话的极少,只礼亲王稍稍说了两句好话,但也只是开脱之意,随后缄口不言。

这种朝堂上的争论往往不加约束的话,会持续很久。我听了一阵,达到目的也就够了,没必要上纲上线,于是宣了荣禄进殿,将意思与他说了,也算是见过他了。不过既然他不想做西安将军,估计他是想回北京,我便先让他做个散秩大臣,待日后有了好安排再去叫他。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昨日想到的那个问题,该当找个人来好好教育那些侍卫,甚至扩大到广大百姓,当然也包括荣禄这样的人,不管有没有用,给他灌输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是最好不过了。该找谁呢?想起珍妃提到的文廷式,文才好似不错,既是翁同龢一派,算来忠君爱国,那也是不会含糊的,这事情便交给他做吧。

于是便下定决心,退了朝便去叫他来说话。交待了吏部办了河南巡抚裕宽调任福建将军一事,又交待了吏部善加挑选河南巡抚接任者的人选,交我钦裁,便就散朝。

回到养心殿书房,召了文廷式过来,文廷式如同他的姓一般,文质彬彬,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一身官服甚是干净,一见便给我极好印象。

述礼已毕,我开口道:“文先生大才,珍妃常常说起。”说着示意他坐下了。

文脸上一红道:“数年前旧事,蒙娘娘提起,甚感惶恐。”

我呵呵一笑,估计是以前珍妃家里请了他做过教师,于是问道:“文先生现居何职?”

文廷式欠身而坐,回道:“蒙皇上恩典,授了翰林院编修。”

我又问道:“朕心优我大清子民民智未开,想问问先生有何良策?”

文廷式想了想道:“回皇上话,唯善加教化而已。”我点点头,文廷式又道:“然我大清幅员辽阔,各地方言庞杂,此亦一忧心也,如此日久,实无力与西人相抗。”

说的是啊,突然想起后世所说刚建国时,文盲率高达八成以上,恐怕现在大清时代,文盲率还要更高。如此日久,怎么能够提升国力啊,想着眉头便皱了起来。

文廷式见了,跪地蹙眉道:“主优臣辱,臣愿穷尽心力,为皇上分忧。”

我皱眉不语,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又问了他一些话,看看他是否如珍妃所说的良材,末了我说道:“文先生,朕想先派你去东洋考察一年,看看日本人是如何教化黎民的。”

文廷式一合掌道:“此真良策也,皇上圣明,想东瀛自明治维新以前,比我朝所差甚远,然近年进展神速,实教育之功也。臣愿前往。”

我想到教育这一摊子,又是一大笔花费,唉,这摊子太滥了啊。我还要好好想想赚钱的方法才是。

于是便交待了文廷式回去准备去日本考察事宜,他毕竟是个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还是要去学习一下近代教育才行,不然将来跟容闳会合不上拍,至于容闳,他是留洋出身的,所以一些基础教育以及一些近代科技的入门教育,就交给他了。

让文廷式退下择日便即出发,而我,却双手抱头,思索着赚钱之道……

有了……世上最赚钱的生意,便是杀人的生意。嘿,不是做雇佣兵,却是做军火生意,美国不是这样崛起的吗?而且,还有十几年,一战就要开打了,而战场远离我国,那时正是崛起的最佳时机啊!

另外,还有新科技,比如汽车什么的,关键一句话,科技。当然,落回到最根本,还是要靠教育,整体教育上去了,才能奢谈整个国家整体科技的进步。否则,即使我一个人能想出一些可行的提前的科技来,恐怕也耐不住这个国家庞大的文盲群体……

如今之计,唯有我先以我的智慧支撑一些时日,慢慢给整个国家的进步一些时间……

唉,强国之路,难啊……

强国……强国,我念着这两个字。一开始,还是要靠洋人啊……

洋人,想到洋人,突然想起了那日在军机处见到的那个洋人小孩——胡佛。是了,该见见那个驻美西智利公使了。当然,还有胡佛。

“寇连才——”我一拍书案,想好了路,便有些兴奋起来,大声叫道:“着人宣张荫桓及胡佛来见朕!”

第三十二章 - 猎头计划

在见到二人之前,我已经约略想过了要延揽的人才,莱特兄弟现在估计还在北卡罗莱纳州修理自行车,而马克沁先生现在估计还在英国推销他的马克沁机枪,不过我记得英国是1891年列装的马克沁机枪,也许已经得到英国上层的重视了也说不定,不过估计雇几个手下出色的人才还是可行的。而狄塞尔先生,戴姆勒先生还在德国继续着他们的研究,这两人最好都要,当然,要一个也成。约翰霍兰先生也是我想要的。在一战开始前的这二十年里,正是军事科技的黄金时代。

可惜如果不是我来到了这个时代,东方的这个巨人在这个黄金时代里面,只能充当别人新式武器的试验品罢了。现在,我便要改变这个令人悲愤的现状了。无论花多少钱,一定要先把这个大架子搭起来。至于近代化学工业,地质等等,都要靠洋人,这些东西,这个庞大的国家连一点点的底子都没有。

当前:第34/46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