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中华》第458/462页


这其实并不太出人意料,从开始到现在德国军队都是以掀翻英国为目标的,构建对德国有利的世界新秩序。皇帝陛下老念叨着什么不要跟英国闹僵了啊,留条路啊什么的,并不会成为军方制定作战计划的决定性意见。而在现在军方实际掌握了国家的权力之后,给皇帝留点面子参加和谈,当然要给自己留下余地,万一英国人什么都答应了怎么办?

到目前为止,双方虽然已经死了不少人,但是他们仍然还有能力继续交战下去。所以过早的和谈并不能彻底实现和平,而且会成为下一次世界大战地引子,这是有先例可循的。所以,美国人在找到我们之后,我也在考虑,到底怎样的情况才最符合帝国的利益?

在我看来,德国现在已经不可能被削弱了,如果不是美国和中国这样级别的国家直接向他开战的话,英国和法国也不可能在近期能够给德国制造太大的麻烦。所以,从帝国目前已有利益来看,德国还不能太过被削弱,因为还需要一个可靠的国家来与美国之间求得一个合适的平衡机制。如果德国变成一个俄国那样的衰弱国家,那么中美两国直接对抗的发生将不会等待太久。

而德国如果太过强大的话,中德国之间也迟早会有摩擦,届时地世界局势基本上掌握在中美德三家手中,太清晰的和平秩序将会让世界很容易划分出阵营来,就好像过去那样,如果英国与一个国家发生对抗,其他的国家很容易就能够决定自己的脚站到哪边去。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一个模糊的平衡机制才是最合理的。也是最符合帝国利益地。

所以即管美国人也许还希望欧洲的大流血继续持续下去他们才好实现一些目的,但是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仍然希望战争在近期结束就好了,留下一个被严重削弱了的英国在欧洲给德国制造麻烦并不是一件坏事,尽管这很容易把英国推向美国,但是这也更容易让美国和德国之间产生不和,帝国就有在三国平衡中立足并且取利的余地。真要把英国灭了,那么德国和美国可能就很快会走向合流,届时的平衡体系中的主角就不可能是中华帝国了。

无论英国人怎么认为,我们仍然做出了一个足以挽救他们的决定。帝国的除夕夜当天,也就是德国地最后通牒日期的前一天,中华帝国伯尔尼和会钦命全权代表,帝国外交部尚书伍廷芳子爵阁下在伯尔尼发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声明,声明提出了一个新的国际安全体系架构,并以此为由,呼吁英德双方再次之前的各方的谈判立场,重新考虑是否要抓住这项和平的机会。

这个声明并没有直接对各方的谈判要求做出回应,而是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构建一个国际安全体系组织的设想,这是构建在儒家天下责任观和美国的理想主义的综合考虑基础上的一个常设国际安全组织。该组织目前暂定名为国际联盟,英文名字定义为“League Of Nations”也是我提出来的,只是机制详解上,提出了分大洲和大国建立一个国际安全理事会的分支机构,这才是目前和平会议所需要了解的重点。

按照中国的方案,亚欧美三个大洲,为第一等大洲,各大洲出一个国家作为该大洲的第一等国家,这类国家按照现在格局有中美德三国,三国在安全理事会中享有10倍的票权,各大洲的次等国家可以有两个,亚洲目前由新蒙国和暹罗国出任,欧洲建议和奥匈帝国和英国,美洲由美国定。这一类国家在安全理事会中享有5倍的票权,其余国家均为1倍票权。

安全理事会顾名思义,是决定国际安全事务的,世界上任何有可能引发战争的事务,均需要由安全理事会也就是国际联盟的名义负责解决,按照安全理事会的投票表决结果,进行判决。如果遇到对判决结果的武装抵抗,那么国际联盟应当派遣自己的武装部队,或者委托某大国进行武装执行。

这套方案在事先与美国和德国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这个安理会机制也是最符合三大国利益的机制。既给了德国和英国台阶下,也满足了美国提升国际地位的要求,令美国人格外的满意。德国人也可以不用通过战争的手段来实现他们对世界行使支配权的目的。战前数个大国中,奥匈帝国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考虑到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关系,其实这个机制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才是最大的获利方。所以,从德国军方到皇室,都没有理由来反对这个建议。

战前几个世界性大国中,俄罗斯和法国已经彻底沦为三流国家,塞尔维亚已经亡国,土耳其在革命后已经衰弱了不少,整个世界也的确需要构建一个新的秩序。唯一不太满意的国家只能是英国,英国在这个体系中实际沦为二流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也比过去要缩小了若干倍。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发言权是要用实力来支撑的,英国应当满意他们目前的地位,再说他们不满意也没有办法,其实我已经为他们考虑很多了。如果任由战争继续发展下去的话,无论德国怎样,反正英国是不可能成为完胜的一方了。

而且这个国联机制的提出,也正好给英国避而不谈德国那份直接将他们剥得赤裸裸的方式来发出的最后通牒的机会,所以在教皇对伯尔尼和会的新动态发表了一个大体欢迎,只是提出应当考虑教廷地位的讲话后,美利坚合众国和德意志帝国首先发表声明,表示愿意就中国的新方案进行新一轮谈判。德国人还提出了首任国联主席的人选,也算是一个对中国释放善意的表示,他们提名的人选是中华帝国负责外交事务多年的恭亲王载滢殿下。

英国人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表什么声明,倒是法国人发表了一个措辞强硬的声明,指出这种体系是对法兰西共和国的最大的不尊重,法兰西共和国绝不会接受这样一种不公平的和平机制的,英勇的法兰西军人将用生命和鲜血来包围巴黎!抵抗到底!

这当然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中华帝国外交部很多官员在这个春节都长期的滞留在欧洲,与几乎每个国家都做了秘密的接触。

再说只要中美德三大国点头,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抵抗他们的共同意志了。澳大利亚人已经用2月13日的独立建国仪式向英国证明了这一点。也许是还没有什么人向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传递这个消息的缘故,他们看起来有点不是那么开窍。

第三四六章 - 外交角力

法国沦为欧洲第三流国家这自然是最契合德国的利益,于英国方面自然是反向的作用了。尽管英法在几十年前,几百年前仍然是仇恨占据主导位置的国家关系,但是显然时代不同了,英国需要欧洲大陆上存在一个能够牵制德国,也就是欧洲大陆第一强国的力量,以避免不列颠成为欧洲霸主们显示他们霸气的目标。这种联盟的政策并不是新的发明,事实上这也是英国长期一贯的欧洲政策。

但精明的他们很容易在法国人奋起反对中国提出的这个国际联盟方案之后,发现到自己在这个国际联盟体系下的地位,那就是某些国家用来在欧洲牵制德国的工具,正如德国崛起后法国人所充当的地位一样。之所以法国人会如此愤怒,那是因为他们现在连这样的地位都已经不保了,那么,大英帝国是否应当充分反抗呢?

英国人的思考有着充分的时间作为保证,德国方面已经发表了声明,就中方的国际联盟和平表示愿意在此架构基础上进行国际性的和平谈判,以结束蔓延整个欧洲的战争,这是有中美两个大国的世俗权力和教廷的宗教地位作为背书支持的。可以说,只要英国人在近期内对这份计划点头认可,讨价还价的事情尽可以谈判桌上来。

并且也着实际的问题迫使他们不得不充分得胜好这一阶段的和平期,一是军事工业需要重新做布局,不列颠东部沿海已经不再是案例的区域,舰炮射程之内的区域,并不适合作为支撑国家案例体系的军事工业的重要布局区域。并且他们也需要重新考虑数十万在法国境内及欧洲其他区域的英国远征军的安全问题,以及作用问题,在局势已经日渐鲜明的今天。再维持这样一个规模的远征军,和一个足以保卫不列颠本土地国防军对于大英帝国已经被大大削弱了的财政体系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地事情。

所以,对于在三月份德国发表了一个措辞强硬的声明,表示他们不会无限期等待下去。如果对方没有和平的诚意的话,那么他们将用战争来解决问题之后。英国人对于新的最后期限1915年4月3日,采取了默认的态度,以行动证明了他们对于这个大体的国际秩序框架并不表示太过反对的态度。并且在这小半年里,他们也撤退了十五万多名远征军士兵回到不列颠岛,尽管备战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是很显然,这对于目前的法国来说,是被孤立地象征。

法国人民遇到的问题在于巴黎实际上已经处在德军的口中。他们想什么时候吃下去就什么时候吃下去,所以他们才会不急不躁的就和平问题反复表明态度,并且在巴黎问题上的不首先进攻表态也得到了教廷和中美三方小组代表地认可,教廷的代表还特别赞扬了德国人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在巴黎问题上。他们为世界做出了一个表率。这位代表先生讲述这番话的时候,显然没有想起就在两年前教皇曾经指责过欧洲的某些君主发动灾难性地战争,很显然这些君主列表中绝不会少了威廉二世陛下。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总之在经过近半年地外交斡旋之后,和平从未像现在这样那么近的呈现在各国面前,也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地赞成。除了法国之外,也就是流亡在波尔多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等巴尔干小国的代表对于目前这个方案持完全不定态度,他们提出了诸如恢复战争前疆界等不切实际的条款除了法国人支持之外。并没有得到任何其他大国的注目。

前线上的战争几乎都停了,英国远征军的撤离脚步也还在继续,法国方面似乎并没有拿出什么具体行动来表明他们的愤怒,反而是加强了外交活动,他们的使节在北京的外交圈子中很是活跃,外交部位于永定门外的新办公大楼成为法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使节的表演舞台。如今的代尚书陆征祥大人听说已经忙的有两个月没回家住了,说是怕打搅家里人休息,每日里就在部里吃住。

法国人似乎并没有意愿推翻目前中国提出的国际联盟架构,看上去他们的目的仅仅是对这份架构做出一些有利于已方的修改,比如增加欧洲第二等级国家的数目,欧洲的情况比较特殊,仅仅由英国和奥匈帝国来出任除开德国之外的欧洲国家的代表,从法国人连续数次传布的表述来看法国的意见认为这是不符合欧洲实际情况的。法国认为欧洲和亚洲的洲情不同,理应扩大欧洲在世界事务上的发言权,也就是增加两到三个次级代表国家的位子。当然其中之一要是伟大的法兰西共和国。

在经过连续数次的接洽后终于理清了法国人这一要求的脉络后,外交部也在经过充分考虑后,呈上了一个修改意见稿给我看,从根本上来说,给德国增加法国这样一个羁绊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任由德国统一欧洲大陆,仅仅依靠一个英国去维持欧洲的平衡是很难的。

法国的加入有助于形成一个德国弱势统治欧洲的局面,也有助于欧洲大陆上东西两极之间缔结一个对称的平衡,当然,如果给法国开出一张进入二级俱乐部的通行证的话,那么是否应当给俄罗斯也打开一扇门,这对于在巴尔干斯拉夫人问题上留下尾巴也颇有益处。

自然,其实亚洲的新蒙国和暹罗国做的也有点过了,我很容易想象沙特国王此刻的心情,对于一个有抱负领袖而言,任由别人把自己的国家摁在三等国家的行列中,他的心情绝不会好到哪里去。

所以我也让外交界去研究一下是不是调研一下欧亚两洲的代表国家的配置情况,将这个问题与法国人的请求联系起来考虑,是否应当将新蒙国换成阿拉伯王国或者给将来新生的印度国留下一个位置去给印度国内土着提供一个奋斗的目标为好?是否扩大欧洲的次等国家席位数量,将法国,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加进去为宜?

当然,就这些变化,也要考虑到将来怎样与美国和德国去进行磋商,以及他们可能会做出的反应在,这些都是一个长期的外交任务。一个新格局的奠定不可能在不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在国际联盟实际运作以后,可以想象这种外交斗争仍将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如果这样的变化能够得以顺利进行的话,世界将进入一个三极格局,与之前的战国七八雄不同,等于进入一个三国朝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一个大体的外交准则是不是也应当做出些许变动来适应时事的变迁?

在当夜与陆征祥的长谈中,我也将我系统的思考向他说了出来,对于我的看法,他认为外交部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宗旨,也是一个永久的宗旨,那就是我亲政伊始就提出来的十字方针,这也是外交部和外交学院镌刻在墙上和每一个人心里的外交宗旨:不妄自菲薄,不妄自尊大。

这个马屁我自然受之无愧,只是也交待陆征祥,在新的世界框架已经渐渐武大形成的今天,这十个字已经不能涵盖外交界的任务了。还要加上一条,天下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在今天虽然已经不合时宜,但是如何对句话加以变通,合之切合新的国际形势,对国家,对外交界,都有一个任务的纲领在。

与他的谈话主要是针对近期以来国际和平局势已经渐渐形成,各个国家的外交角力已经开始展开的局面来谈的,他这几年成长颇快,从俄罗斯事务独当一面到护印外交部,我对他的期望也很高。有鉴于马上秋天的时候新一届国会就要开始运作,新的元相人选也已经基本明朗,我也安了他的心,表示在我彻底放手军政大权和国家事务之后,目前担任皇家外交委员会的恭亲王载滢也要退下来,皇族是要全部退出政界的,皇族不出任政府公职,这是我已经决定了的心愿。

当前:第458/46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