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合金兵种全集.net》第7/149页
在新疆大冬天去救火那不是一件很爽快就能完成的事,在零下十几二十多度的天气里,河里早就可以溜冰了,井里的水十有八九都冻住了。
当那些小镇上的看见穿着绿色军装的解放军来的时候,他们刚刚还在沮丧的目光立刻燃起希望。
“解放军来啦,解放军来啦。”
我看见不少人都激动得流下泪来。有时,当兵的要求的真的很少,对于人民群众的事,无论大小,都会不打折扣的去执行,而且不会要什么报酬,中国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是士兵们人人都能倒背如流。他们只需要人们的理解与支持就可以了。那天,看见人们见到我们这身绿军装,发自内心呼出的欢呼声时,我第一次感觉老子这身军装没有白穿一回。
每个班负责一间房屋,天气又干又冷,风又大,火趁风势燃得很欢。但是没有水,河里的水全冻住了,井里也更不要说。没办法,带上的铁锹派上用场了,用铁锹将冰铲起来打碎,但这效率慢啊,还好的是冰和雪的温度低,一旦在火上,那是很管用,但火大一点那就算了。不知有谁在大冬天铲过冰.冰很硬,那铁锹全当作锒头敲啊,几下下去,再结实的军用锹开始变形了,但只要打个坑就好说了。不到十几分钟,士兵们差不多汗都湿了内衣,有些士兵开始脱衣服。我们不断的刨啊刨,不断的扑啊扑。也不知道用了多久,我们班将负责的房子的火扑灭的后,我走近里面看了看,觉得没事了只是二楼还有一点火星,但那不碍事,周围全是水,不会燃起来的。于是我就向外喊了一下:“好了,没事了,去别的地方吧。”我们端着冰帮着别的班扑别处的火。
毛主席不是有一句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当时我不是一时大意,将那点火星给扑灭的话,以后就不会发生让我一直很内疚的一件事。白松对我说过:做事要踏踏实实的。我没有听进去,最后,他用自已的生命告诉我:什么是战友,战友就是那个战斗中可以为你挡子弹,平时是对你最严的那个人,为什么做事要踏踏实实的。
可当我明白时,他已经不在了。
“来人帮忙啊,起火了。”
当我们几个正帮别的班在灭火的时候,听见有人在喊。我一看,完了,是我们刚才搞定的那所房子,现在火苗燃得正欢,里面还有人呼救。
“不好,走。”我喊了一声就冲了过去。
这家房子的主人的小孩看见火灭了以后,便想进去看看自已的玩具有没有烧掉,当他到了二楼时,看见有一小团火苗在燃,当时旁边没有什么可以扑火的,于是这小子,就将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去打那火,那知毛衣见火一下子燃了起来,这小子吓了一跳,将衣服一下子扔开,衣服掉到旁边的木头上,木头又燃了起来。白松是第一个发现火起来的人,于是边喊边跑到现场,风大了起来,房子马上又燃了起来,那小孩吓得哇哇的直哭,连喊救命都忘了。白松也不管了,冲到上楼去找到那小孩,但楼梯上的火已经堵了出路,从窗子上跳下来也是不可能了,因为楼上的火也是很大,我是第一个冲进楼下的。
“班长!班长!”我焦急地叫着。
“袁沐,我将孩子抛下来,你在下面给我接住了。”白松在上面喊道。
我看见白松在楼上,烟很大,他不住的咳,那小孩早已不哭了,死死地抱住他。
“袁沐听见了么?”白松也看见了我。
“听见了,班长,你扔吧,我接住。”我找了一个面对白松的位置。
“一,二,三,接。”白松大喊了三声后用力将孩子向我抛来。
如果那是个慢镜头,小孩在空中睁大眼睛,身子有点发抖,卷在一起,生怕自已突然掉下来。白松眼睛死死地盯着小孩,生怕掉在地上。
我接住了,孩子压在我上面,孩子没事,伍大良将孩子扶起来。
突然房子上的顶蓬掉了一大块下来,房子开始要倒了。
“班长,快跳啊。”我喊道。
白松看了看下面的着力点,身子一纵,跳了下来。
大家看到白松跳了下来松了一口气。正当我和白松出去的时候,房子的横梁掉下来了,我就看着那条横开始往下坠,那一刻我去傻住了,脑子里一阵空白,动也不动。白松用力狠狠一推,这一推我得救了,这一推,横梁掉下来压在白松的身上,马上他的衣服烧了起来。
我忘不了那一刻,白松压在横梁下面,居然一声也不吭,我知道他一定很疼,因为他的眉毛拧在一起了,嘴巴闭得紧紧的。周围人开始往他身上加冰,火还没有变多小,整整三分钟,他就这样被火烧了整整三分钟硬是一声也没有吭,当他被人们救出来的时候,他身上有百分之六十七的面积成为永久性烧伤,这让我想起了《刀锋战士3》中刚开始在迪厅里那个吸血鬼被火烧后的样子。
火扑灭了后,谁也没有高兴起来,因为我们失去了一名战友。大家安静地排着队伍默默地走回营地,小镇上的居民们端出热水出来,但谁也没有喝一口,人们排成两队,战士们就从中间走了过去,那场面很静很静,只听得见“踏,踏”的脚步声。
白松被送进医院里,他最后走的时候,映在我眼里的是白色担架上,他那被烧得像黑碳一样的手掉了下来,医后马上又将手放在白色的医用被里。
我们回到宿舍里,谁也没有睡下,我面对着墙想起了很多事。
……
正文 第八章:白松之死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9-5-26 18:35:18 本章字数:1616
“从现在起,应该说当你们穿上绿衣的那套军装起,你们就是一名中国军人了,再也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你们做的的一切,全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只要人民需要我们,哪怕是我们的生命,我们也要毫不犹豫,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不管你们的以前,但从现在起,你们要做的是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军人,一个真正的合格军人。从现在起,也许有的人会两年后回到社会上去,也有的人会继续选择留在这里。但你当你在军营的一天,和你们朝夕相处在一起的是你们的战友。什么叫战友,战友就是那在战场上可以为你毫不犹豫挡子弹,而平时对你最严,也许是你最恨的那个人.也许你们现在不明白,有的人一生也不会明白这种感情。但你们,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
我想笑,笑我自已,笑我自已居然这么多年来一点儿都不懂事,如果我真的是那种做事认认真真的人,那么,当时我就会把那火星扑灭,然后就不会有以后了,房子不会燃起来,白松也不会那样……
到现在都不想想起那天晚上,有人说成长是一种最伤心的过程,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的代价是失去了白松这么一位良师益友,他没有做错过什么,是因我那时不懂事,一种防备与叛逆的心理对他产生了反感,可他做错了什么,他没有。当我还在想如何整他,让他提不了干的时候,他却用自已的行动证明了,他是我的战友,我也是他的战友。他就是那个在战场上可以为我挡子弹,而平时却是对我最严,也是我最恨的那个人。
白班长,真的,对不起.你在天堂还好么?现在我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新兵蛋子了......
第二天上午十点十五分,白松走了。
2006年1月12日上午10点15分,白松离开了我,从火在他身上烧起到他被救起到医院,他没有吭一声,疼的时候,他咬住床单,到最后床单都被他嚼碎了。我知道他很疼,他知道,他是个中国军爷,要扛住,到他死之前他就那样静静的躺在床上,他身的皮肤差不多都烧死了,医生都不知从哪儿下手给他做手术,人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疼着,却束手无力。
天空下了小雪,我看到了白松的父亲,一位老上校。后来才知道,白松的父亲是一位快要退休的师长,一生将自已献给党和国家。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白松十八岁起开始当兵,到现在有七个头,这次回去准备上军校,本来他可以凭自已父亲的关系早早的混个职位,但他没有,他一直都喜欢在基层带兵,现在刚考上军校时,却这样离开了。老上校静静地看儿子的遗体,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身体……
……
我在锅炉室旁边的空地,一个人站在那儿,任雪花儿飘在我的身上,飘在脸上。
“班长——”我向天吼了一句。
“想叫就叫吧。”一个声音在我后面响起。
我一看,是王金兴。
“白松是位好班长,我知道你在自已责怪自已。但你要知道的是,他这样做是因为你是他的战友,换作是别的任何人他也会这么做的。知道中国军队为什么能站在世界强军之林么?因为我们中国军人有一种舍身尽义的精神,认真,从容,坚强,不言放弃。如果你真的想觉得对不起白松,那么请你做一名真正的军人吧。”
说完,王金兴就转身走了。
在另一个窗口前,梁国华一根烟接着一根的抽。
“老梁,你不是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准吸烟么?”王金兴看着满地的烟头皱着眉毛说。
“是啊,下次不会了。”梁国华说:“你说袁沐那小子会醒过来么?”
“我看行,这小子,虽然有点文皱皱的,但脑子好使,什么事一点就通,而且有刚性也有个性。是个好苗子,你看吧,从明天起,新兵中的标兵非他莫属了。”王金兴笑着说。
“你这么肯定?”梁国华问。
“呵呵,难道你也不是这么想的?”王金兴道:“那小子,那时和白松扛上后,训练成绩都是他自已搞怪的。现在白松的这事对他打击很大,说实话,我们军队少了一个像白松那样的真正的军人,从公从私,我感到很难受。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事对袁沐这个新兵蛋子来说是子个正面意义的教育,我看好他。”
“新兵蛋子。”梁国华说了一句。
正文 第九章:第一枝槍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9-5-27 12:29:49 本章字数:5680
新兵连要发枪,这是个好消息,头天新兵们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多激动得半晚上睡不着。
“袁沐,明天要发枪,你高兴么?”伍大良在床上问了我一句。
“高兴?那个女人从生来你就知道注定以后是你媳妇,后来,你老娘见你长大了,也差不多结婚了,就说,大良,王家那女儿明儿个你们就成亲了。你听了会激动么?”我问。
“这个比方不同。”伍大良说。
“当兵习武,扛枪是迟早的事,就为这点破事你就高兴,如果天上掉下花姑娘下来,你不喜极身亡?”我笑着说。
“袁沐,我就不信你不激动?枪啊,枪啊,哪个人不喜欢?”马川插了一句。
“哦,明天大伙都要当新郎官了,花姑娘上桥头一回啊。”我笑着说。
自从白松走了。我们班就由陈小军带着,反正内务什么的已经过了,所以在别的军事训练相对要好带一些。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陈小军就让我和王东,伍大良去拿枪。我怎么形容呢,我和他俩走到一起的时候,那简直是和两条狼在一起。他俩一听见要去领枪的时候,眼睛就开始发绿,仿佛有五六天没有吃饭一样,现在见到一块肥肉在面前。
到了枪房时,陈小军去登记时,这俩个看着隔着铁栏的枪时,那口水都在叭叭的流,
“你俩个就不能注意下形象么?俗话说不以物喜。”我在旁边说。
“枪啊,我小的时候都在想,以后什么时候才可以摸把枪。”王东头也不回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