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破解中日关系之谜100个理由全集》第1/75页


全面破解中日关系之谜:《100个理由》全集[精校版]

作者:胡平

【由网[ 电子书]整理,版权归作者和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序 丢进洞庭湖里的机枪(1)

1945年8月21日。

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率参谋、翻译等一行8人,乘坐一架红色标志系在尾部的中型双引擎飞机,由南京飞湖南芷江。此行是奉侵华派遣军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的命令,向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萧毅肃将军请示日军投降事宜。

约9时半,正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空飞行,突然参谋桥岛惊叫起来:“机舱里发现一挺机枪!”

今井命令:“赶快把机枪丢下去!”

几个人从飞机上看,碧波万顷的湖水里,丢下一挺机枪后,只泛起一朵小小的涟漪……

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镜头。

日本人丢下的远不仅是一挺机枪,被丢下的也远不止一个洞庭湖。

近一个甲子以后,即2004年11月9日。

美国加里福里亚州洛斯盖多小城,一位路人发现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自己的小车里用手枪自杀,年仅36岁。

上世纪90年代的许多年中,张纯如一直在莽莽的历史烟波里打捞“南京大屠杀”。

这场冲天的火光、血光映红与泼红了滚滚扬子江的大屠城,被许多国家给忽略了。

以西方为例 ,在邱吉尔著名的《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共1065页),或是亨利・马歇尔的经典之作《二次世界大战》(共947页)中,完全没有提到南京大屠杀。张纯如曾经仔细检阅美国中等学校的历史教科书,她发现,只有少数教科书几笔带过地提到南京大屠杀。美国大众阅读的简明版或完整版的二次大战史书,几乎没有一本钜细靡遗地讨论南京大屠杀。她能找到的一段指控最严重的描述是 :“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再怎麽做出让他们的胜利蒙羞的事情,也比不上在松井石根将军指挥下的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暴行。”(赖基《自罪恶解放∶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

南京大屠杀的规模,仅看死亡人数这一项,却远远凌驾于历史上许多最野蛮的行径――

中世纪罗马人在迦太基的暴行和天主教军队在宗教法庭的杀掠,两者各有十几万人遇害。现代历史上法西斯德国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红色沙皇”斯大林执政期间俄国有4000万人冤杀于九泉,这两次死亡人数都是在好几年之中逐渐累积而成,南京大屠杀却是集中在1937年12月里的几个星期之内。据一位历史学家估算,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京到达杭州,延展距离约两百英里。他们身上的血共重达1200吨。尸体可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如果把这些人一个个叠起来,将达74层楼高。

比起当年法西斯德国屠杀犹太人、美国人扔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的原子弹在世界的巨大回响,南京大屠杀大约只像雨打芭蕉一样凄婉地颤动……

在本土――南京东门的大屠杀纪念馆。

巨大的石碑上用中日英三国文字刻着:遇难者300000。

有些像中国古代的儒学与易经,总是大而化之。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中国历史,好几年里依旧是腥风血雨,内战内乱连绵不断,中国人哪有共同的认知与时间、财力去整理一部确凿的遇难者名册?这便为日本的右翼势力日后不断地跳出来否定侵略战争提供了某种口实。

在日本――参观冲绳大战的遗址。

日本人,韩国和北朝鲜人,中国台湾人,美国和英国人,共22万战殁者的名字,一笔一划地刻在纵横成阵的黑色大理石碑上,典型的日本行事风格。

张纯如女士写了一本书,书名为《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在中文版(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前言里,她这样写到――

我很想知道,为什麽这件罪行的受难者没有大声唿喊正义?如果他们真的发出怒吼,他们的痛苦为什麽不被认可?我很快就弄清楚,看管这张沈默之帘的就是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甚至美国,都要为历史忽略这个事件负责,原因就根植於冷战时期。一九四九年革命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两岸政府,都没有向日本要求战争赔偿(就像以色列向德国求偿一样),双方为了与日本从事经贸以及争取政治承认,激烈较劲。即使是美国,在面对苏联与中国共产主义的威胁时,也向过去的敌人日本寻求邦谊永固与忠诚支持。因此得力於冷战的紧张关系,使得日本能够逃脱许多她的战时盟友在战后所遭受的严厉审讯……

张纯如却被自己的这本书所打倒。

在写作期间,她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日军暴行录,文字资料外,还有许多的图片。她担心画面太恐怖了,出版后公共图书馆会拒绝陈列架上,她不得不避重就轻。然而,她自己只能在这恐怖的地狱里日日穿行。她精神上受到很大创伤,常常失眠,突然地忧郁,大把大把地掉头发……

以致在这本书出版7年之后,世人听到了她汽车内一声清脆的枪响。

许多人在得知张纯如自杀的消息后,都有一种心被刀片划了下一般的感觉。震惊后,无言。

有些日子,我总想着今井武夫下令丢进洞庭湖、可能已烂成湖泥的那挺机枪。

我还揣摩起张纯如女士自击前多少感喟中肯定有某种苍凉的神思与心境……

于是,便有了本书的元点;

序 丢进洞庭湖里的机枪(2)

如同文化是一切历史的发生元点,是一切历史走向的编码,是历史被剥开一层层皮相后的精髓。

当前:第1/7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