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女儿-----现代版真实的格格的故事》第28/28页


  黄允中惨笑一声,喃喃地说:“孩子啊,咱爷儿俩初次见面,没什么见面礼儿,就
听外公给你讲讲咱们家的小故事吧。小兴儿,你也听着。我的祖先哪,是正黄旗的固山
章京,汉语叫都统,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方面军的司令官儿。而且是金枝玉叶的和硕贝
勒,就是王。这些你不懂。传到我这一辈,我大哥凭着家里的‘铁券丹书’,世袭了爵
位,11岁就当了禁卫军的军官儿。我呢,也是个武官――我7岁的时候,家里为了多吃
一份俸银俸粮,就花钱给我买了一个官儿,至少也比个团长大吧。你听着,我还是在午
门前边骑马射箭考上的哩!别忘了,我才7岁,哪儿会骑马呀,是用绸子捆在马上的!
那弓啊、箭啊,也是捆在我胳膊上的。监考官儿高高坐在午门的城楼子上,没有望远镜,
也根本不往下看。下边的考官是得了贿赂的,把马屁股一打,那训练好了的战马就驮着
我从东头跑到西头。南墙根底下摆着3个红包袱当靶子,立刻有人往上插3支箭,抱着带
箭的红布包袱飞跑到午门底下,高声唱道:‘连中3元!’我也就成了守卫京都的禁卫
军官啦!北京城里现在还有个钱粮胡同吧?我们就在那儿领钱粮。这就是‘吃不倒的铁
杆庄稼’呀!我家里的‘铁券丹书’,就是皇上用朱砂御笔写的跟铁纸一样牢靠的世袭
文书。你们想想看,有了这种‘铁券丹书’,我们还用念书吗?有了这种‘铁杆庄稼’,
我们还会种田吗?有了我们这样的军官儿,八旗军队还能打仗吗?靠我们这样的禁卫军
官,能守得住北京城吗?!今年,辛亥革命70年啦,我也80岁啦。珠儿!你是我的亲骨
肉,我才肯告诉你一句话:什么是八旗子弟呀?我想了一辈子,得出了4个字儿:无知
无能!”
  白胡子老头儿的一席话,叶明珠听懂了没有?谁也不知道。只听见胡同里响了“哒
――哒!”两下小汽车的喇叭声,谁都认定这是余院长和叶处长下班回来了!前来迎接
二老双亲了!大杂院里的邻居们全都推开门窗,挑起竹帘儿,等着瞧戏了。
  老公主叶紫云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双手抚拢头发,环视左右,缓缓说道:“时候
到啦,回府克!”两行热泪,从她饱经沧桑的老脸上扑簌簌地滚落下来……
  一九八一年八月十二夜,初稿
  九月七夜,改完
小说网 www.

当前:第28/2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