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龙道》第2/252页


或许是无法确定地图上所绘地点的精确位置,才需要同时考察那么多地方吧。杨谦边走边想。

但奇怪的是,到底有什么东西能让地质院这么紧张?要知道,以往同时派出在外考察的队伍从来没有超过五支。

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值得吗?

当然,这些东西下面的人是不知道的。

在云南丛林中的这只探险队里,只有身为队长的马教授隐隐约约地知道一些。

又经过三天的不懈努力,探险队终于摆脱了可怕的热带雨林,来到了此次考察的目标区域,一片被茂密丛林围绕着,离中缅边境约有五百公里,附近千里毫无人烟的丘陵地带。

这片丘陵地带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算是远离人烟。

方圆三百公里,面积约九万平方公里,比台湾还要大上不少的区域内,眼下绝对只有他们五个活人。

这里,或许是地球上人类仅未触及的最后几片处女地之一。

最要命的是,这片土地正正位于北纬三十七度线上。

即使是配备了GPS,有各种高科技仪器帮助的探险队来到此地都历尽了千辛万苦,江峰实在不认为远古这种地方会有人类生活。身为野生物学家的他细致地观察到,自从进入这片丘陵地带以来,没有见到任何稍大的脯乳动物。显然,稍大的动物是万万穿透不了那密不透风的丛林来到这里的,更别说远古时手无寸铁的人类了。没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又怎么会有远古遗迹呢?

“除非这遗迹根本就不是人类造的!”他望着稍低处一直蔓延到天际的绿色丛林,苦笑着想:在远古,恐怕也只有外星人能在这里留下遗迹了。

队员大都有江峰类似的想法,至于向导苗一,他早在进来丛林前便已经再三地向探险队员门解释,断定这片区域绝对不可能会有人类的踪迹,他之所以跟着来,完全是希望赚取一些向导费来养家糊口而已。

队伍中唯一对这次考古满怀热情的只有马教授,他不断地从怀中掏出地图与小型仪器,根据天上GPS卫星导航系统的指示修正前进的方向。

在海拔几百至一千米的丘陵群山中跋涉了足足十天,考古队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没有人想象到会发现如此巨大遗迹的存在,在分散出击的数十支探险队中,马教授的这支队伍无疑是拾到宝了。

在一处很不起眼的山凹处,在一堵数千米高的悬崖上面,一堵足有十余米高,七八米宽的石制巨门壮观地屹立在象蚂蚁般的他们面前。

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巨大的石门外形粗旷,显然没有经过细细研磨,上面也没有任何装饰性的花纹与绘画,坐落在悬崖上,离地面约三十余米高的巨门呈半开半闭状,淡淡的云雾不住从门缝中泻下,仿佛一道细细的流云瀑布一般,显得神秘而又美丽。这段悬崖并不十分陡峭,拥有精良登山设备的他们很快就攀爬了上去。年纪最大的马教授反倒走在最前面,第一个到了大门的前面。巨大石门的厚重边缘已经被风化,呈钝状,上面还掺杂着无数细小的裂缝,一股冰凉刺骨的寒风不住地从漆黑的门洞中冲出,那股淡淡的云雾烟气就是由这股寒风带出来的,微微的凉意让所有人都几乎打了个冷战。

石门打开的角度并不大,两扇巨大的石门之间,只留下了八十厘米宽的一道缝隙,外面的光线几乎完全不能进入,门后幽静的空间数千年来一直沉浸在绝对的黑暗当中,从来都没有被外界打扰过。

未知的黑暗与不断刮出的寒风让经验不算十分丰富的探险队员们都感到了淡淡的恐惧。

马教授最先回过神来,拥有几十年考古经验的他虽然也从没有见过如此巨大,又保持得如此完好的人工遗迹,但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阅历能让他更早地恢复镇静。

石门前面有处面积十余平方米的石台,临空半悬挂在不高的悬崖上。

“所有人原地休息,就在这扎营,不必要的东西留在营地,苗一在营地看守,其他人随我来。”马教授向大家吩咐,作为向导的苗一,并不适合跟随探险队员进入这片未知的区域,留他下来看守营地,是最好的选择。

“是。”大家应了声,各自进行自己的工作。

一个小小的营地,很快建立了起来。营地由三顶橘红色的帐篷构成,这种颜色是最显眼的颜色之一,当遇到危险的情况时,天空上的搜索队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发现这种颜色的帐篷,从而实施救援的行动。

很快就过了两个小时,探险队员们都是野外活动的专家,两小时已经足以让他们恢复大部分体力,并镇定下来,以进行下一部分的工作。镇定与冷静,是探索未知遗迹的人员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

那些看到骷髅头或木乃伊,甚至动物的尸体,都会吓得魂不附体的人,无疑不适宜从事这个对心脏负荷能力要求很高的行业。

探险,本来就是为了探索未知的东西;所以探险队员必须做好面对任何未知事物的心理准备。如果连这个都作不到,不如回家去过安逸的生活。

江峰自信便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在以往的探险经历中,他发现过藏尸无数的藏尸洞,也见过惨不忍睹的殉葬坑,就连用来祭祀的残酷宗教遗迹,他也曾经接触过。所以无论在这个洞中发现任何东西,他都不会再有吃惊的感觉。作为队伍中的最强壮者,他手持一把特别分发下来,用来给探险队员在雨林中护身的半自动步枪,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在雨林中探险,你永远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东西,所以枪械是必须的。而这个石门后的巨大山洞在漫长的年月中也有很大的机会,会被附近的野兽所占据,变成动物的巢穴。之前并非没有这样的先例,在这样类型的洞中,经常会有黑熊什么的凶猛动物出没。虽然探险队员们在附近没有发现大型野生动物的踪迹,但小心还是必须的。所以作为野外生物学家,对付野兽有丰富经验江峰当仁不让地拿着枪走在了最前面。

马教授走在第二位,他手持强力探照灯,负责全队的照明,并且凭借着丰富的考古探险经验决定各类事项。

第三位是何倩云,在任何时候,女性走在中间都是应该的。杨谦负责断后,他与何倩云负责背负必须的物资,并且各自手中拿着一把开山刀和手电筒辅助照明与安全。

洞中弥漫着淡淡的云雾,这云雾也不知是哪里来的,总是笼罩在离地一米来高的地方,不肯散去。幸好这样的云雾极其稀疏,在十来米的距离上都不至于会挡住视线,否则就会非常地麻烦。

进入洞中不久,他们就在强力探照灯的帮助下发现了一具巨大的骨骸。那骨骸散落了一地,细节部分都笼罩在云雾当中,让人看得不是太清楚。

对野生动物非常感兴趣的江峰率先上前查看,随后发出了一声惊叫。

当前:第2/25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