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一叹全集.com》第104/123页


※※※

近一年未见,太平依然还和往日一般无二,还是那个仿佛有些稚气的小女孩,看来坐上皇位,并不曾让她有多少改变。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朝政目前都有长孙无忌等老臣处理,太平这个皇帝,生活也确实和往日的太平公主没什么太大差别――她连上朝都免了。

不过,太平虽然不理朝政,倒也绝非昏聩无能,更并非对宫外的形势一无所知。

李承乾此次伤势极重,周身经脉几乎尽数震断,数十年的修为差点便全数丧尽。幸好他手中一直紧紧握着轩辕剑,便是昏迷时也不曾松开。

凭借轩辕剑的护持,李承乾总算是闯过了这一关。

在昏迷了七天七夜后,李承乾终于醒来。他选了一间偏殿,默自运功疗伤,除了太平之外,所有人一概不见。

皇宫大内,灵药甚多,但这次着实是伤得太重。他在偏殿之中,一呆就是十年,伤势总算勉强痊愈,神通恢复了四五成。

在此期间,太平详细为他解说了目前的大唐局势。

※※※

李承乾上次听到的消息,还是刚搬到花果山的时候。当时太平的军队节节胜利,已经快要打到洛阳城下,仿佛平定叛乱指日可待。

但如今,十余年过去,李治和武媚娘依然还在洛阳,并未成为阶下之囚。

平心而论,李治和武媚娘的治国理政之才,远远胜过李承乾或者太平,而这两人联手,较之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都不逊色。在艰难地挺过初期的不利之后,如今李治和武媚娘已经站稳了脚跟。

李治自幼就有眼疾,看奏章久了,便双目流泪,疼痛不已,政务往往由武媚娘代为处理。武媚娘聪明敏慧,极有见识,剖分判断井井有条,李治极为倚重,大小事务都先询之而后行。到后来,李治上朝时,武媚娘也在旁端坐,称“天皇”和“天后”,同受朝臣朝拜,朝野私下以“二圣”称之。

据秘密情报,李治眼疾近来加重,已经到了经常不能视物的程度,药石汤药均无效用,请高僧前来,说是前世业力所致,所谓“神通不敌业力”,无可奈何。李泰身体也越来越衰弱,目前朝中大小政务,悉数都由武媚娘裁决。

天下分裂,战火连绵不绝,四海一统遥遥无期。因为太平固然是由李承乾禅让,李治却也是先皇之子,双方打出的都是大唐旗号,所以如今在民间,私下将定都长安的太平一方称为“西唐”,将定都洛阳――如今改名东都――的李治一方称为“东唐”。

就如今的局势而言,西唐依然占据上风,但要想在短期内平定东唐,却是并无可能。不过这些事情,自有长孙无忌等朝臣去头疼,太平似乎并不如何在意。

太平如今所需要头疼的,乃是和李承乾的关系。

两人前世为夫妻,此世却成兄妹,情意犹在,彼此的身份却划开了一条巨大鸿沟。如今再见面,不由得处境尴尬,彼此都有些无从措手的感觉,不知到底应该以什么身份来面对彼此。

是姒文命,是女娇?还是李承乾,是太平?

太平亦不知如何是好,唯有回避这个问题。自李承乾回来,两人便默契地绝口不提此事,甚是彼此之间的称呼,也仅仅是“你”和“我”。

但令太平隐隐有些不安的是,李承乾似乎有些变了。

他变得更加阴沉,也更加稳重,脸上几乎不曾再有过笑容,成天呆在偏殿之中,面对着那把轩辕剑,默默思索。他的目光变得凌厉锋锐,仿佛能一眼刺透人心――太平清楚地记得,前世的大禹也有这种能力,但决不会如此锋芒毕露。

大禹的眼神温和而诚恳,让人不会觉得有丝毫的局促不安,反而会发自内心地信任和追随。

太平不知道李承乾在想些什么,在思虑些什么。她也不知道李承乾能从轩辕剑中看出什么。唯一能让她安心的是,李承乾的目光在移向她时,依旧是那熟悉的温和,从没改变过半分。

所以,她也便什么都不担心了。

时间便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转眼之间,又过去了十年。李承乾回长安,已经二十年了,他的伤势终于差不多完全痊愈,往日的神通也恢复了七八分。

但这些远远不够。

要为玉藻报仇,要救孙悟空出五行山,要摆脱身为棋子的宿命,要保护太平平安度过这次大劫――都还远远不够。

于是太平惊讶地发现,李承乾开始变得喜欢读书起来。

李世民的诸皇子中,若论文才,自然是以李泰为首,诸子百家无不涉猎,诗词歌赋都颇精通,善文学,工书法,而且还领衔撰写《括地志》,集汉书地理志和顾里王与地志两书所长,开创一代地理志新体例。其次要数李恪,文武全才,也好读书。李承乾自幼被立为太子,悠游玩乐,虽然不能说是“不学无术”,但也决不是好学上进之辈。

后来李承乾拜准提为师,修炼神通,每日的空闲时间大多也都用在打坐练功上去了,自然更无暇看书。反倒是太平,因为体内只有三魂,六魄在女娲娘娘手中,所以不能修炼任何法术神通,身体也颇虚弱。靠着皇宫中的灵药培固,一直无碍。她闲暇无事,看书倒不少。

但李承乾这次回来,除了运功疗伤,恢复痊愈,闲暇时间往往手执书卷。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卜星相,稗官野史,乃至佛经道藏,市井传奇,无所不阅。

这便着实有些奇怪了。

※※※

李承乾并不解释,太平也不多问,每日只是看看书,弹弹琴,陪伴李承乾闲谈。若论年龄,她也已经年过三十,虽然不能修习任何法术神通,倒也容颜不改,宛如少女时一般。这一日,长孙无忌等大臣求见,道是有紧急消息。

当前:第104/12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