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一叹全集.com》第106/123页


※※※

却说有一位陇西人氏,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以诗文著称。一日偶游至终南山,恰好遇上云中子。云中子见他神采风姿,赞道:“真有神游八极之表。”颇为喜爱,收为门下。李白亦是天生的修道奇才,自创出剑修之法,以气御剑,气剑合一,进境神速,不过二十余年便也修到了太乙散仙境界。他交往广阔,喜爱游历,与李贺也是好友,常有诗文来往唱和。

这一日,李白前来登门拜访,却看见门口悬挂白色灯笼,李贺姐姐和家人尽着丧服。李白大惊道:“谁人没了?”李贺姐姐哭道:“是长吉去了。”

李白既惊且诧,道:“怎会如此。我为长吉推过命盘,虽然不是长寿之相,却也断无如此寿促之理。”李贺姐姐亦不知,但也觉得李贺死得蹊跷,知道李白是李贺好友,又是玉清门人,精通道法,于是将李贺死前情状详细告知。李白听了,低头默默推算半响,猛然将桌子一拍,大怒道:“岂有此理!兴衰成败,皆是定数,生死祸福,自有注定。长吉有四十年阳寿,早在生死簿上已经注明,天帝焉能为一己之私如此妄为!”站起身来,大踏步出了李贺家,取下腰间秋水长剑来,浮在空中,倏忽涨大,李白踏上长剑,默诵咒法,化作一道流光朝终南山而来。

李白御剑疾行,片刻间到了终南山中,拜见云中子,将李贺之事说了一遍。云中子亦微微皱眉,须知自从十殿冥王执掌生死簿重建幽冥以来,三界轮回井井有序,无论道门三清,佛门教主,或者女娲圣人,都互守默契,从不插手干涉。天帝缘何突然如此?

云中子到底修到了大罗金仙,法力深湛,见识明远,沉吟半响,默自推算,隐隐约约也明白一些。对李白道:“既然如此,你随我去弥罗天面见教主,自有定夺。”李白拜谢。云中子携了李白,驾起云雾,便朝东胜神州昆仑山而来。

※※※

玉虚宫中,元始天尊正自默坐,殿下南极仙翁、广成子、赤精子和道德清虚真君四弟子随侍,白鹤童子正在宫外,见云中子携李白前来,连忙行礼,道:“师叔何来。”云中子道:“有要事禀报师尊,烦你通传一声。”

白鹤童子进来通传,元始听了,缓缓道:“命他进来。”云中子带李白上殿拜倒,道:“老师圣寿。”将事情又说了一遍。元始沉默片刻,道:“此事我已知之,自有主张,你等且都先退下罢。”众弟子闻言,不敢多说,施礼鱼贯退下。

元始独自默坐,殿下龙吞鼎中香雾袅袅腾起,一道碧烟旋绕而上,氤氲升腾,源源绵绵,结成一朵白色莲花,有顷,花瓣徐徐舒展开来,现出一人面容,眉眼细长,面皮黄瘦,嘴角微微下垂,略带苦相。

正是佛门教主接引导师。

元始稽首曰:“道兄。”接引亦点首为礼。元始不再言语,展袍袖轻轻一拂,四壁忽消,空空然如在旷野高天,神光如水,河汉灿烂,现出红气冲空,光怪陆离,种种景物转换流变,交替闪过。

接引默然凝思,不知过了多久,合十深施一礼。白莲瓣瓣凋落,接引面容亦随之渐渐模糊,终于,莲花人面,诸般景象,俱归虚无。

元始缓缓起身,传南极仙翁和白鹤童子进殿来,道:“随我去玄都天。”

※※※

玄都天上,八景宫中,老君正自高卧云床,酣睡不醒。元始走入,道:“师兄好自在。”老君起身,两位教主并肩坐下,尽皆不语。过了良久,老君道:“既如此,你我同去碧游宫罢。”

元始道:“有劳师兄。”

老君微微点头,命身旁两个童子道:“去后殿请金灵诸人过来。”这两个童子都穿太极道袍,发可总角,眉清目秀,只是一人额上长有金色独角,另一人额上长有银色独角。

两个童子闻言,道:“是。”转身去后殿,请了金灵圣母、闻仲、赵公明、云霄、碧霄、琼霄、余元、罗宣、牛魔王、狮驼王、白象王十一人前来。

他们当日被元始擒住,带回玉虚宫。后来被老君要来,只在八景宫中随众听讲。金角、银角两妖被老君收为童子,其余诸人都在此处,对老君施了一礼,却对元始并不理睬。老君缓缓道:“尔等随我去碧游宫。”起身下云床,出八景宫,玄都法师牵了青牛过来,老君骑上;元始亦乘了四不相,南极仙翁、白鹤童子两旁随侍。金灵圣母诸人在后跟随,一行人缓缓没入虚空,消失不见。

八德池旁,七宝林中,白莲朵朵怒放。接引、准提目注东南,只见三万里杀气飞腾霄汉。接引微微叹息道:“善哉,此次杀劫,不知又有多少生灵尽为业火所噬,悉归混沌虚空。”准提道:“只能尽力。”接引道:“悟空如何?”准提道:“正要前往。”起身提了七宝妙树,缓缓走出西方极乐世界,往下界来。

第二十一章 往日恩仇难泯尽

南岳衡山,回雁峰之上,有一座道观。

大唐以道教为国教,道观遍地皆是。衡山虽然偏远了些,有道观也并不出奇。但普天下的道观,或者供奉太清教主太上老君,或者供奉玉清教主元始天尊,或者同时供奉三清——这座道观却有些特别,正殿之中,只供奉着上清通天教主。

道观里的道士自称上清派。

不过虽然名为一派,其实并无多少门人。观主是一位女道士,名魏华存,号“紫虚元君”,外人多称为魏夫人,便是上清派的创立者。

魏夫人生于西晋,任城人,司徒魏舒之女,自幼学道,静默恭谨,喜读庄老,五经百氏,无不披览。三十七岁出家,手著《上清真经》,来衡山结庐建观,创立上清派。

只是自从封神战败,截教覆灭,上清教主退隐,在人间的道统也消亡殆尽。如今天下道门各大宗派,都分属太清、玉清两脉。魏夫人殚精竭虑,主持上清派数百年,终究也只能粗具规模,名声不显。

这一日,魏夫人召集观中道众,讲经说法。说法毕,魏夫人目视众弟子,徐徐道:“我下世已久,昨夜蒙师尊相召,今日当归。我去之后,尔等当解我深心,精勤精进,弘我上清正法,慎勿放逸。”又手指大弟子陶宏景,命他上前来,在上清教主像前跪下。

一名道童弯腰将手中托盘高举过顶,盘中有一本经书,纸页发黄,显得年代久远,这便是上清派传宗信物,魏夫人手书的《上清真经》。魏夫人取过经书,诵曰:“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太上下降,真文诞敷,昭昭其有,冥冥其无。”对陶宏景道:“我去之后,宗门传法大任,便由你来承当了。”将经书交与陶宏景,陶宏景双手接过。

魏夫人又将腰间佩剑解下,诵曰:“原夫代天行化,布令宣威,全凭三尺之神锋,以制神魔之非道。光腾七曜,威摄万灵,凡有指呼,无不响应。”对陶宏景道:“此剑乃是上清教主所赐,名延康,我今转赐于你,执掌教门,弘我正法。”陶宏景叩首,道:“弟子必当尽力!”双手接过佩剑。

魏夫人还归玉座,口中吟道:“寂寂至无宗,虚峙劫仞阿。一入大乘路,孰计年劫多。”垂眉闭目。片刻,空中钟声悠扬,回雁峰头异香袭袭,魏夫人顶上泥丸宫一声轻雷,元气冲出,现出仙体,高有三丈六尺,相貌衣着丝毫不变,广袖飘飘,足踏麻鞋,立于空中,神色安闲,向众人微微颌首,悠然已非尘世之人,真身之下的原肉身纷然四散,化作一片清光,如云如水,托住魏夫人双足,冉冉向上方极光绚烂的九霄碧落中飞去。

“恭送掌教真人!”上清派众弟子齐齐拜倒,眼看魏夫人在天上渐高渐小,终于微微一闪,消失不见。

陶宏景接掌上清派后,将总部迁往茅山,撰写《上清真诰》,著有《养性延命录》,编写《本草经集注》,提倡“游收虚静,息虑无为”,上清派名声大盛,后来唐、宋两代,历任掌教宗师都得朝廷封号,或“国师”,或“真人”,茅山上清派名列“经箓三山”之一。因在茅山,后世大多便以“茅山宗”或“茅山派”指代上清派,这些都是后话了。

※※※

当前:第106/12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