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为臣重生》第79/106页


  背后肯定是有原因。
  是什么呢?
  ――
  “师父,我想我还是去一趟琛州城。”云霁放心不下,恨不得当面问个清楚。为什么要留在琛州城,是不是要杀了自己。
  “我不相信他是为了自立而留在琛州城中。”
  乐弘道人大怒,“你刚从琛州城逃出来,现在还回去做什么,送上门让他杀吗?”
  “我也不相信……他真的会杀了我。”
  乐弘道人叹了口气,“你怎么就那么蠢呢?主公和谋士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我没教过你吗?你何必搭上自己的性命?”
  云霁想了想,轻声回答,“可能……我和他的关系……不止于此吧。”
  尽管自己一直说着君臣之间,不可逾矩,也一直拿这样的说辞来训斥着陈博涉,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条名为规矩的线,就被陈博涉的一再越界,而践踏得模糊不清了。
  上一世中,云晗昱是个墨守陈规得近乎死板的人。
  即使那个男人一再地打破规矩,纳他为妃,甚至不顾世人的眼光,但他却是羞愧的,甚至是自责的。
  这千百年来的祖宗礼法,竟是因为他而被破坏了。
  这一世中,陈博涉还是那个不管不顾的性格,相较于他的本分和老成,陈博涉就是不安分的那一个。
  他本来还想拒绝,还想推开,还想恪守君臣的身份,还想依着规矩,只是……
  人,大概都是会变的吧。
  若是能回到上一世中,告诉云晗昱,说他将来会成为一个诡计多端,不择手段的谋士,恐怕他无论如何也是不会相信的吧。
  因为那时的他,只信奉书本里面的孔孟之道,只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对世道艰险一无所知。
  重生之后,一切都变了。
  克己复礼的旧朝秩序,已然崩坏。取而代之的是杀伐决断,以暴易暴,胜者为王。
  在这个世道之中,他也渐渐变了。变得会揣摩人心,变得会阳奉阴违。
  既然原则都变了,还守着那些规矩做什么?云霁想。
  既然心里总是没个底,会担心,会怀疑,会不安……不如就去看看吧。之前陈博涉远征桦国的时候,他那种担惊受怕的心情……
  实在是不想再被煎熬一遍了。
  “你要去就去吧,我不拦你。”乐弘道人将一张面具扣在了他的脸上,“不可暴露身份,不可暴露长相。我怕那个姓陈的,会对你不利,也担心你的这张脸,容易招致祸端。”
  “男生女相也不是我想要的。”云霁叹了口气,将面具固定在了脸上。
  他之前伪装成季先生的面具,被陈博涉揭下来之后,“啪嗒”扔进了一尺高的雪里,很快被埋了起来。来年雪化之前,恐怕无处寻觅。
  师父给他的这张面具,是个年轻男子的模样,看着像个十七八岁的半大孩子。
  云霁戴上之后照了一会儿,笑着问师父,“看我像不像个小沙弥,要是把头发剃掉了还会更像。”
  “我这里适合你戴的只有这个,你脸小。要不然你扮个女子?”乐弘道人找了一把剃头刀子,醉醺醺,晃晃悠悠地举到他面前,“要不然给你把头发剃了?”
  “不了不了,这样挺好。”云霁往后缩了缩脖子,“没头发盖着,边缘容易露馅。”
  ――
  变成了这么个相貌,对云霁来说是极其新鲜的。
  他一直扮演着一些老成持重的角色。
  季先生是三十来岁的模样,小胡子道士和严榕也是三十多岁。所以他不得不一直压低声音,用沉稳的不疾不徐的语调说话,甚至连措辞也是谨慎而体面的。
  现在好了,变成了个半大孩子,所以他连带着脚步也轻松了起来。
  进入琛州城之后,发现集市中摆了个摊子,围的人很多,他便去瞅了瞅。
  原来是在征兵。
  是陈博涉在征兵?是要扩军吗?
  他正在看着的时候,突然被旁边的一个毛孩子抓住了手。
  “我们兄弟俩来应征报名,愿为陈将军效犬马之劳。”那个孩子道。
  等等……谁和你是兄弟,谁要入伍当兵啊?云霁想开口解释,却被那个孩子捂住了嘴巴。
  “我哥哥他……口臭,口臭……一开口怕熏着军爷您了。我替他回答,我今年十六,我哥今年十八,我们兄弟两个都是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身体没什么毛病,结实得很。”
  征兵的那位都头将两人上下打量了一番,“说你哥哥是十八我相信,但说你是十六,我可不信。”
  “这怎么能有假呢?”那孩子在云霁的腰眼儿上捅了一拳头,要他点头。云霁看他那副急迫的样子,似乎自己再不配合的话,他能“哇”地一声哭出来,只得点了点头。
  都头还是有些不相信的样子,目光透着些许怀疑。
  “再说了……”那孩子转眼又想了个说法,“我们的父母在打仗时候都死了,剩下我和我哥相依为命。要是单单只有我哥去当兵了,留下我一个人,他也不放心啊。是不是,哥?”
  云霁的腰眼儿又被捅了一下,那个毛孩子有的是力气,他无奈地又点点头。
  “罢了罢了,反正现在正是用人之际。”都头道:“养你两年,长壮实一点,全都给老子上前线去。”
  都头将两纸契约交到二人手里,画了押之后,又发了二两银子和一套衣服。银子是当兵的月钱,衣服是兵卒的军服。
  那个孩子拿到银子之后,便松开了抓着云霁的手,看来是目的达到了,想溜了。但军爷也没那么好骗,立即压着他们,去后方的帐篷里面检查身体了。
  
  第66章 刺杀
  
  居然就这么阴错阳差地入伍,成了陈博涉的兵。
  真是造化弄人。
  云霁还来不及感慨,就被后面的一阵阵推搡给挤到了帐篷里。
  帐篷里闹闹哄哄地挤了一大群人,山野村夫,贩夫走卒……有个挑夫腰上还别着个扁担,有个菜贩子肩上还背着个箩筐,就这么急匆匆地赶来应征报名了。
  没想到当兵这种事情,居然紧俏得很。
  云霁原以为陈博涉攻破了琛州城,使得琛州城中百姓流离失所,百姓们对他应该是心怀恨意。
  但陈博涉入驻琛州城之后,迅速恢复了城中秩序不说,还摆出一副怀柔的姿态,还挨家挨户给了银子作为补贴。
  至于银子是哪里来的,当然是云霁之前从景国走私流入宣国的。没想到被做了这个用途,倒也算不枉他的一片苦心。
  “这位兄台想必是读过几年书吧。”有个人走了过来,见云霁似乎是在盯着前方郎中的药箱上贴着的几张方子在细瞧,便觉得他应该是识字的。
  “没读过。就是看着那个药箱的绳子,拴得有趣。”云霁撤回了目光,赶紧否认。现在这个世道,普通人家的孩子根本没什么机会读书,他可不想变得与众不同。
  “哦,原来如此,失礼了。”那人说话文邹邹的,应该是个读书人。
  “不知兄台为何也赶来当兵,而不是去考科举。”云霁问。
  “哪里有什么科举啊……旧朝之后就被废除了。”那人道:“不过听说宣国又恢复了,而陈将军又是宣国的大将,所以我想跟着军队到宣国去,也许就有机会能参加了。”
  云霁点了点头,“这便是兄台应征入伍的原因?”
  那人道:“不错,听说宣国的科举只招宣国人,我现在当了宣国的兵,便也是宣国的人了。”末了,他想起问云霁的名字,“在下浦功才,不知阁下的尊姓大名。”
  “我叫……”云霁随口乱编了一个,“我叫文舟。”他想到了小时候曾经教过他的文夫子。

当前:第79/10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