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续封神全集.com》第2/117页


然殷商朝中诸多截教子弟尽皆不得身免,尽数死难而魂灵入榜。由此惹动截教群仙怨怼,又有阐教正直之士名申公豹者,不忿同门作为,乃暗中往说十洲三岛有道之士,辅佐殷商逆据西周之兵。

憾甚申公豹身单力薄,所寻找之援兵,竟然错非被同门师兄化解,便是为来东方搅动风雨之西方教准提接引二尊者所害,皆落得身死入榜之下场。申公豹本人亦被元始天尊所怒,身骸拿去塞了北海眼,残魂入了封神榜。

门徒死伤众多,终至令通天教主恍然大悟自己被人所骗。大怒之下,不惜以己身之力,抗击同门老子、元始二位兄长与西方教两位教主。

奈何身单力薄,大摆诛仙阵,万仙阵,却尽皆被其四圣所破。万千门徒落得死伤无数,且被西方教掳掠众多,终至截教衰败。

自家兄弟伙同外人内讧,通天教主怒极而爆生无名之火,欲不惜损元神而重立地水火风,颠覆世界。

当于此时,鸿钧老祖终于出紫霄宫,乃阻通天教主之鲁莽。召见三徒历数其三人之过错,并为三徒开解,使其和睦。并完结昊天上帝之谕旨,册封各部正神,为天庭所用。随即通天教主伴鸿钧老祖回转紫霄宫,闭门思过。

其后虽截教衰败,阐教所助西周得了天下。然而却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暗中搅动风雨的西方教,借势大兴。且诱之以利许之以上尊之位,终于令阐教十二金仙之普贤,文殊,慈航,惧留孙等真人叛门出而出,改投西方教。便是号称阐教副教主之燃灯道人,亦去往西方,阐教由此元气大伤。虽然九天十地诸仙人无有闲言碎语,但其心中尽皆笑阐教落得笑柄。

元始天尊圣人最是看重面皮,但西方教处事圆滑,令他抓不住把柄。气怒之下,将火气撒在了昊天上帝头上。

按,元始天尊所想:错非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又怎会闹出这许多事?

本来于伐纣之时,暗中害了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之女龙吉公主,以为惩戒。且借了金母素色云界旗不还,诸般事端已然令元始天尊消洱怒气。这时门徒叛节又引动怒火按捺不住,终于生出了转换天**帝之念。

及待姜子牙封神,诸部正神遂入了天庭,行神明之职责。着实令环宇晴朗,诸般事务井井有条。昊天上帝不疑有他,欢欣不禁,乃渐渐放权,疏于政事。

因着封神榜为阐教所掌控,诸部正神皆都受制于元始天尊,不得不听从其令。于是乎暗中诸神逐渐取代原来天庭众神仙,五方五帝,三十三天天帝,上古五老,上三天三皇,西王母,东王公,九霄帝君,诸部真君,元君,真人,洞真诸仙……等等,千万古仙被架空。

众仙本就性情淡泊,不喜政事俗务,借此良机自然各自辞官归隐,笑傲九天十地,海外诸岛,逍遥去也。及待昊天上帝醒悟之时,大势已去,天宫已无他话语之权利。

女儿龙吉公主之死加之此时被架空权利,终于使得昊天上帝勃然大怒。某一日挂【天尊上皇印】于金銮明礼殿,携瑶池金母不辞而别。乃重新回转自己生身之地光严妙乐国,潜隐不出,再不理会天地间诸般事务。

元始天尊计谋得逞,乃遣使召集天宫诸神,议立新皇。众神尽都知道此新皇唯傀儡耳,便顺从圣人之意,欲推举阐教封神者姜子牙为帝。

此时西方教早已在东方大兴,且改名为佛教,接引,准提二圣乃隐世不出。被老子化胡而往投西方的截教多宝道人,转世之体于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号称大日如来,统管西方灵山亿万佛灵、比丘、菩萨。

当天庭重选天帝之时,佛教横亘而出,乃参与天庭政务。众神推举的姜子牙自然无望成为天帝,无奈之下,只能于凡俗之世遴选一平庸之人,姓张名‘自然’者为皇。

此即第二代上帝是也,张自然为使自己与前任昊天上帝不同,乃自命为【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简称玉皇大帝的便是。其妻冒名上古大仙西王母之号,自己也称西王母,简称【王母娘娘】。余凡间的女儿,子嗣,侍婢奴仆等尽皆有封赏,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天庭重立新皇之时,下界人间尽皆观测天象混乱,星斗扭转,不可名状。人皇天子命司天监勘察缘由,那司天监正推演数刻,不料擅查天机触犯了天条,忽然大叫一声,呕血数升而死。死之前遗下一句话,曰:“天象变,九霄易主。”…………。人界慌乱无已,过了数载见天象逐渐恢复,是此才趋于平定。

自此天庭再立,玉皇大帝为傀儡,周转于阐教和佛门之间。

唯截教诸神受制于封神榜,不得不听命于阐教诸仙,使得阐教在天庭势大。佛门为扭转弱势,接引,准提二圣乃会晤三清商谈,最终于九天外重新开辟一神台名【封神台】,将封神榜张挂其上,任何人不得擅自触动。

于是乎佛门与阐教势力平衡,天庭为其掌控。虽然多有明争暗斗,甚至九幽地府,四野八荒之地也尽都为阐教与佛门争权夺利,然逐渐看似趋于平稳……。却不知截教众神被人所乘暗害,怨怼之气直冲霄斗,久而久之不知几万年,竟然动了天道,使得未来平添许多变数

我们的再演封神,便由此而开始……。

第一章 封神毕,申公豹陷困局

话说姜子牙于西岐岐山封神之后,各部正神自然各归其位,履其职责。所持之封神榜放五色毫光,冉冉升起飘往九天外封神台,悬空而挂。这神台周围顿时涌现混沌之光,将神台遮盖,此地便安稳如泰山,除非圣人亲至,否则任何神佛仙人都靠近不得此神台。

再说众神其中有申公豹,为姜子牙册封为分水将军之职。走出岐山便欲先回昆仑山玉虚宫,收拾自己诸般行囊后,方才去履职。

却不料刚下来岐山,异变陡生。前一脚在岐山界内,申公豹神清气明并未有任何不妥。但当身体走出岐山范围,立刻神思浑浑噩噩,不知所衷,仿佛痴傻了一般。身体不由自己,昏昏欲倒。

身侧有刚册封为【金虎如意正一龙虎玄坛元帅真君】的赵公明,携部属四位正神正要往天庭履职。突然察觉申公豹之不妥,忙搀扶住其身,择一路边石台而坐。抚其胸,顺其气,然过了许久并不见好转。

赵公明徒弟,利市仙官姚少司乃问道:“师傅,申公豹师叔这是何故?”按:申公豹乃元始天尊末徒,辈分与赵公明平等,是以虽然其道行不高,姚少司依然要称之为师叔。

赵公明摇首不解,言道:“为师亦且不知,方才未出岐山之时一切完好,却为何走出岐山便痴傻了一般?怪哉!”

招宝天尊萧升忽然道:“何不扶分水将军回去岐山地界找姜子牙,或许可以为我等解惑,并救治于他?”赵公明以为然,乃与两个徒儿姚少司,陈九公搀扶申公豹走回岐山地界。

刚刚踏入岐山,申公豹身体一颤,居然神完气足苏醒过来。看到赵公明搀扶自己,诧异不已,疑惑问道:“赵道友不去天庭履职,怎的与我这鄙末之人站在一处?”因为申公豹周游四海神山仙岛,游说各处真人散仙扶助殷商抗拒西周,使得众截教子弟死伤惨重。虽然不关他的事,他却依然愧疚不已,看到任何一个截教道友都感觉无颜。是以与赵公明说话间,透着一股自嘲之气。

赵公明乃将刚刚发生之事告知申公豹。申公豹顿时肃然,沉吟不语。

这申公豹虽然修行时日过短,法力不强,但着实是天地间有数之聪敏大智慧之人。稍一分析便即探寻出究竟,辄乃仰天长叹,唏嘘不已,竟然神色晦暗,面如死灰。

赵公明惑然问道:“申道友缘何慨叹?难不成汝已知道己身所发生之变故起自何原因?”

当前:第2/11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