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华全集.com》第24/341页


  这十多个汉子不怕张春,朝张春挤眉弄眼,但是却对丽质点头哈腰地恭敬的很。知道讨好丽质比讨好张春管用。
  气得张春在他们身上每人踢了一脚。
  他们笑嘻嘻地跑了。
  “喂,丽质,又去芹姨那里去了?”
  张秀从树林里钻出来,抱着用油布包裹着的小平板。背着一把汉阳造,蓑衣下面还看得到腰间带了匕首。
  张秀的身后,下饺子一样,走出十多个人来,两个农研所的,一个医馆的,两男一女,剩下的都是护卫队的。每个人身上都背着汉阳造和子弹带。不过他们身上都湿透了,紧紧地捂着蓑衣。连衣服比较厚实耐磨的护卫队也不例外。
  这些人很显然没有躲雨,而是持续工作到任务完成。见到张春只是呵呵傻笑,连张秀也不例外。
  “赶快回去换衣服,小心受凉。”张春沉下脸。
  张春很少发脾气,沉下脸就代表他认真和生气了。护卫队带队的是一个叫张云生的小伙子,推了推张秀,几个人就在路边排成一列纵队开始小跑。很快就消失了。
  绿源山和牛头山之间的分解是一个较为平缓的山谷,那里是后李村的主要的农田所在地。这里也是通向石女山的通道。
  石女村的老少爷们正在靠近后李村的地方修路,这条路他们修了一段时间了,是参照张家岭的路修的。五米宽,两旁都有水沟,已经快修通了。本来后李村也会帮忙,但是现在后李村的人都集中起来正在给路边的一家修院墙,用的是红砖。后李村离窑口近,绿源山的树木也有高大一些的,砖瓦不缺,木料也有,所谓近水楼台,这五家就在翻修了以前留下的两个院子后,相互帮忙盖自己家的院子。
  院子的图纸是窑口的那帮小家伙弄出来的,美观得有些奢侈。飞檐斗拱的,你是修皇宫吗?
  好在村民还不至于那么有钱,精简了不少。
  张秋月被两个石女村的汉子护送着走过来,穿的是最新的女士标准学生装,不过赤着一双小脚,鞋子提在手上,裤腿卷起来,腿上的泥倒是洗掉了,白花花地耀眼。不过没人敢动歪心思。光凭张秋月的身手,护送她的两个汉子怕都不是对手,要知道这些学生早晚都要跑几十公里。外面的新军都没有这样每天训练。张秋月是去石女村指导石女村种水稻去了。刚开始的时候,张春为他们提供了稻种,去年他们自己留了种植,不料今年长势明显不如去年。所以请张秋月过去帮忙看看。
  见到张春,她跑了过来,让护送的村民回去。
  两个村民没有走,而是像张春一行挥了挥手,加入到修路的行列中去了。一帮人甩着膀子凿挡路的岩石。
  “怎么样?”张春隐约知道了问题的所在,不过没说。
  “好像是退化了。种子会退化,这还是第一次发现。”张秋月笑嘻嘻地说。
  “那是因为我们的稻种田里两种稻种间隔种植,你们采取了授粉的措施。所以你们的稻种是杂交的,它们如果单独种植后,退化是肯定的,只是多少的问题。石女村恐怕还是水肥管理不好,导致退化加快了吧。”
  “是啊,它们没经验,满足不了水稻的需求,就退化了。不过,真的有杂交优势呢。”
  张春笑道:“废话,人近亲都不要成亲。”
  张秋月就看着张春和丽质。
  见丽质正瞪着他。张春连忙赔笑道:“我们不一样,她们家的老祖宗是江苏搬来的,我们家是江西搬过来的,虽然都姓张,隔老远了。两家如果不是我们两个,还是对头呢。再说丽质她娘那是杨家的优良基因。优良基因。”
  丽质横了他一眼,因为有张秋月在,不理他了。
  张秋月毫不顾忌女孩子的形象,笑得弯了腰。
  张春苦笑道:“所以我让你把每种水稻都种一点,不要丢了稻种。产量低的水稻也有好的,比如我知道有一种稻子味道就非常不错。现在你们用的稻种,产量是高,但是味道可比不上。”
  张秋月收了笑容,拍了拍胸口顺了一口气,正经地问:“可是为什么我用小稻种和现在的稻种杂交后,没有多少效果?”
  张春叹了口气:“哪有那么容易啊,现在的稻种是因为开始是挑选出来的,经过了多少年的优胜劣汰都说不清楚了。你们只是把它们选出来,然后保持它们没有退化而已。一个新稻种没有几年,你弄不出来的。不过实验不能停,这是靠积累才能奏效的。”
  杂交水稻遗传优势的理论是不错,但是现在还没有那个时间和那个条件,所以现有种植稻种的选育与纯化,加上水肥管理是快速增加产量最好的办法,只有到了极限值的时候,杂交水稻才会被正式提上日程。
  张秋月说笑了一会儿就加快步伐走掉了。
  因为丽质不自觉地露出一丝醋意。
  张春和丽质因为发育慢,平时看不出来,但是同龄甚至比他们年纪小的孩子,因为有了足够的营养,身形已经颇为可观。张春和丽质不同,他们的身体对于营养极为挑剔,大部分不需要的杂质都会很快被排斥出体外,而不是如其他人一样留在体内循环。所以总体来说,就算两个人已经单独开伙,吃东西也颇为讲究,但是总体来说营养是不够的。
  这也是两个人发育慢的原因。
  张春毕竟大几岁,还没什么,丽质却还是萝莉的模样,而和张春同岁的张秋月却已经接近大姑娘了。
  张秋月确实长的不错,张春对这个比其他孩子聪明的学生也颇为照顾。丽质年纪小,但从小就把张春当成了唯一的依靠,说不吃醋,或者不在意,那才是假的。加上她还没有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所以不满都写在脸上了,连张春一直和她手牵着手也没能让她的脸色好点。
  张秋月提前走了,张春也没有阻拦。而是笑眯眯地看着丽质。
  丽质其实在张春的熏陶下,已经完全不想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张春平时也不把她当成孩子看待,因为她可能是除了张春自己以外,心思最重,知识最丰富,最广博的一个。但是孩子总归是孩子,平时还好,但是涉及到张春,丽质就不容易克制自己了。
  “吃醋了?”张春说得很直接。
  丽质不看张春,但是手却牵得紧紧的:“为什么我总是长不大呢?”
  张春笑:“因为你只有十一岁呀,那么快长大干什么。你不看看,我也没长大呢。”
  丽质想了想就笑了。
  丽质皮肤白腻,几乎少有杂质,笑容非常纯净,这是张春最喜欢的地方。她不是看不清楚,想不明白,张春差不多一天到晚和她泡在一起讲“道理”,纯粹是用海量的知识进行疲劳轰炸,时间一长,不懂也懂了。何况进入练气期后,对于世界的感知力已经与其他孩子不可同日而语,这是她早熟的原因。她只是不想在张春面前控制情绪而已。
  “我会比她们老得慢,她们将来肯定比不过我。”丽质颇为得意。
  张春笑道:“她们现在也比不过你。”


第三十二章 平衡

  张家岭蒙学堂,已经由顾明到县太爷那里去申报,顾明和王自力都有着监生的出身,辛宝久对张春这几年给孩子们启蒙的事情颇为欣赏,向县令极力推荐。所以很快就有了批文和印章,还让张春捐了一个秀才的功名。不过,已经有传言朝廷要废掉科举,只差正式发文了。实际上,随着张之洞推行新学,科举考试已经好几年没有进行。张春捐个秀才,完全是给辛宝久和县令李文贵一个面子。
  云龙镇一带一直都不太平,不过李文贵还是决定学校改建好以后,前来主持开学仪式。也许是不愿意让张家独享荣誉,李家也在筹办新学,只不过找不到顾明和王自力这样的大才而已。
  蒙学堂的城墙外,养殖场搬到了前李村去了。养殖场以前都是学生们义务照顾,现在前李村安排专人管理,还能在水渠两旁的草地上放牧,比窝在张家堡要好多了。
  为了保密的原因,护卫队搬出了蒙学堂,原来的养殖场,改成了三排营房。自卫队已经有了五十人,只是春丫带了那十个女孩已经神龙见首不见尾了,不过这里只是日常训练和学习的地方,战术训练已经改到了绿源山。
  营房内,一个规模不小的沼气池正在建设。不过不是寻常用来电灯和做饭,而是用来发电和制作农家肥。精工所正在根据张春提出的理论以及一部分草图日夜攻关,沼气电站将是精工所最大的试验场。因为有一些设备已经和军工有了关系,所以这里被护卫队守卫着。守卫精工所也成了护卫队的日常任务之一。
  精工所已经在竹皮下村建成了一个制造车间,里面的机具已经自我更新两次了。利用旧的机具制造精密度更高的新机具,这成为了几位技工的主要工作,这是精密度精益求精的过程。而压榨、纺织以及发电设备的研究和制造反而交给了学生们。
  竹皮下村因为在几个小矮丘中间,林木这几年恢复很快,毕竟气候适宜,雨水充沛,次生林的生长飞快。三年已经足够遮天蔽日了。
  制造车间的厂房的墙壁和窗户都是双层的,并花了高价在汉口购买了玻璃。加上粉刷了具有隔音效果的涂层。加上森林对噪声的削弱作用,不走近竹皮下村,常人几乎没有什么感觉。
  当然,张春和丽质除外。两个人的感官变得越来越敏感,所以才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改进。
  为了避免干扰,张春已经让人在牛头山的最高峰上修建一个院子,两个人包括春丫她们都会搬过去。牛头山因为投入保护得早,植被和物种的繁育已经颇具规模。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好。而且这里大多数都是土山,没有什么矿产。环境会得到长时间的保持。
  在张春的印象中,石女山是有小型的煤矿和铜铁矿的。后世就有人在那里偷采,规模不大,但是据说品位和煤质都非常高。精工所迟早是要搬到那边去的。
  蒙学堂里,几株老榆树和枫杨还是原来村子里的遗存,最老的一株榆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原本已经中空快要死去了。林业所的小家伙们把腐烂的树干淘空,里面的虫蚁被分类和制作了标本,成了孩子们的论文。枯死的树干也被砍掉了,这种老榆树又焕发出了青春,抽出了大量的新枝条,变得郁郁葱葱。而空空的树干中心,现在成了孩子们玩耍嬉闹的地方。
  新的教学楼正在建设,采用的是与精工所厂房相似的隔音技术。使用的钢材和水泥是从汉口购买的。校园将会安静下来。这消耗了全年大部分的收入,所以顾明和袁芳对教学楼的设计和建设十分紧张,几乎没事就守在那里。这也是为了迎接学校的验收以及县令到来的一项工程。
  老学术厅还是木框架结构的房子,只是墙壁用了青砖。
  今天来听课的不仅是学生和老师,还有几个村子的村长和村民,农业调查组正在演讲调查成果,演讲的人张怡。这个女孩子,十七岁了,穿着标准的学生装,因为常年在野外调查,所以脸上是健康的麦麸色。张家堡的女孩子大多数都是这个肤色,被云龙镇的哪些富商小姐们认为很丑,不过张春认为这是健康的颜色。
  张家岭的所有女孩子都是天足,袁芳倒是裹过脚,但是后来放开了。纺织厂的芹姨等少数年纪大的人是裹脚。剩下的要么是穷人家的女儿,要么干脆是孤儿。自然没人逼着自残。张家岭女权思想严重,被外面人认为都是“少家教”。所以裹脚女人在年轻人中已经绝迹了。
  张家岭的女孩子们凡事都和男孩子抢着干,这也是张家从来不缺劳力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黄羊、野猪、麂子这些动物的习性,绿源山,牛头山和竹皮山一带有多少种,多少群刚才都讲过了,石女村的猎户也做了补充。现在我要说的是,最近这些动物在绿源山数量快速增加,有些跑到庄稼地祸害庄稼,特别是前李村。石女村的大叔们你们不要笑话,绿源山不是不让你们打猎,而是希望保留这些动物的种群数量。不过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你们把石女山外的狼群都打死了,打得这些动物没地方逃,逃到绿源山来了。汉阳造好用吧,那是军队用的,当然好用,但是也不是您这么用的,要是把山里的动物都打绝了,你们就没得打了。我说的对不对?”
  调查组已经分成了山地和平原两部分,张怡其实是山地调查组的成员,本应该要跟着张秀进山的,不过因为需要通过调查报告,所以留了下来。张怡经常在山里晃悠,所以和这些猎人非常熟悉。听课的猎人们嘿嘿笑了,还蛮不好意思的。
  “绿源山全部算起来有十四个只山头,加上牛头山十来个山头,也容不下这么多动物。所以他们才出来寻找食物,这是动物们的本性。动物是山林的守护者,他们的粪便能够给山林施肥,还能把种子带来带去,让山林的植物丰富起来。野猪在山林里到处拱着找食物,虽然也会吃掉一些植物的根茎,但是也让山林厚厚的树叶不至于堆积起来,并且加速树叶的腐烂。要不然一场大火,山林就完了。同样的动物还有各种獾类、刺猬、穿山甲。这些动物不能少。是天道的一部分。大叔们不能贪一时的痛快,会被老天惩罚的。一场大火,石女村周边到处都是森林,跑都没地方跑。”
  “女伢子,我们知道了。打狼总可以吧。”
  “狼、山猫这些是以黄羊这些小动物为食,能够限制这些动物的种群数量。这些动物是食物链的顶层,需要很大范围才能养活他们,比如绿源山加上石女山,以前也只有一对狼和三四个狼崽子。不过现在没了,被大叔们打死了。狼和山猫都有自己的地盘,它们用尿液确定地盘的范围。一般我们确定了地盘,不让它们随便越过,他们也不会越界。除非饿极了。所以大叔们,今天把您叫过来,除了解决前李村的问题,还是要让大叔们知道,不要把动物打绝了,要明白它们的作用。绿源山的动物超过了承载能力,就会变成灾害。狼群多了就会吃人,但是少了也不行。大叔们打猎是要记得这一点,这样山货才能长久。我的讲课就到这里,其它的事情,前李村的陈大哥会和大叔们商量。”

当前:第24/34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