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本色全集Zei8.com》第150/620页
“桃子,谢谢你这段时间照顾雁儿和鱼儿,等有机会,到吴宇哥哥家里做客。”无语倒是面面俱到,在感谢了一周人之后,并没有忘记她这个小孩儿。
“无语哥哥不用客气,这没什么,只望无语哥哥能让雁儿姐姐和鱼儿姐姐生活的更好些,别让她们受了什么委屈。”杨桃说着,还真的有点儿替雁儿和鱼儿担心起来。
不过担心归担心,毕竟这是她们自己的选择,杨桃知道,一个人一旦做了决定,是劝也劝不住的,尤其是像雁儿姐妹这种看似文静的人,固执起来,可能比其他人都固执。
不像她或夏冬云或柳橙,成天叽叽喳喳的,其实想法儿一会儿一个样儿,而且,非常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影响。
村里其他人很快散去,只有路大娘和柳婶,再就是杨桃柳桃,将雁儿姐妹送到村口。
无语居然一下子来了两辆马车,不是雁儿和鱼儿有什么要拿的东西,除了拿了两幅她们喜欢且自己动手做的布贴画,就只有换洗的衣裳。
杨桃估计无语这是为了显示对雁儿姐妹的重视,不过在这个毕竟还算是古代的地方,就算是无语再重视,雁儿姐妹就这么跟无语去了,还是会让很多人惊讶和无法接受。
奶奶并没有来送雁儿和鱼儿,毕竟到村口的路不算很近,奶奶腿脚又不太好,但杨桃知道这都是奶奶的借口,到了奶奶这把年纪,一是不想太伤感,二是似乎已经看到了雁儿和鱼儿不会幸福的将来。
别人倒还都好,路大娘和柳婶虽然也露出依依不舍之情,但也能看开,杨桃更不必说,早就提前想了个明白,只有柳桃的眼睛依然红红的,显然是特别舍不得雁儿和鱼儿。
这也难怪,柳桃一直都是斯文型的,好不容易在村里遇到两个跟她个性相仿的,又要离开了,那心情自是可以理解。
“小桃,不哭,等过段日子,姐姐派人来接你去玩儿。”雁儿说着,看了无语一眼,似乎不敢保证自己的话能起作用。
无语一笑,温柔地宽慰柳桃。
“桃子,小桃,等吴宇哥哥安顿好了你们两个姐姐,就来接你们去我家里做客。”
柳桃点点头,杨桃却颇不以为然,如果她没记错,这无语的家貌似不在弥镇,去他们家做客的可能性似乎不大,除非他也跟卿苍一样,在弥镇也有自己的豪宅!
ps:谢谢雪花~飘~飘~的香囊和燕青灵的平安符。
119.抢房闹剧
雁儿和鱼儿这一走,杨桃立刻打起她们曾经住过的那套小院子的主意。那院子虽然不大,前后左右也没有什么可拓展的地方,但盖两间新屋子做学堂,也是不错的。
杨桃担心这本来已经被众人忽略的小院子,因雁儿姐妹来住了这么些日子,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因此这边刚送走雁儿和鱼儿,杨桃就赶紧将自己的想法,说给路大娘和柳婶听。
路大娘和柳婶觉得杨桃说的很有道理,村里离镇上远,孩子们不可能到镇上去读书。况且他们大多是经过战乱的,对为官那一套并不感兴趣,因此自己村里有个学堂,随便学些东西,在听点儿有趣的故事,倒更符合他们的心思。
当下路大娘和柳婶就和自家男人商量,由他们找上十几户人家,一起去找村长莫老爷子商议盖学堂的事儿,即便现在不盖,也要将这事儿先定下来,以免有人打它的主意。
村子有了名字,有了村长,让从不同的地方聚到这村里的几个老人们都有了安心的感觉,觉得真成了这村子的主人。年轻人们说要建学堂,没有不同意的,不用他们说,老爷子们就提出了这钱由各家各户摊派的想法。
路伯伯他们又接着把想要养马种菜的事儿说了,几个老爷子也非常赞同。
不过养鱼的事儿有些麻烦,大家都没有将水塘圈起来据为己有的概念,也不想那么做,最后决定。这件事顺其自然,水塘里本就有鱼,将来把船修好了,到水塘深处去网几网,也是不错的。
男人们得到老人们的赞同,干劲儿更足,反正也没什么事儿。竟然每天自觉地去翻那块地。虽然那地方平日并没有人常去,土并没有被踩的太结实,但提前翻一下,等春天的时候在侍弄,不仅省时省力。还是能更松散些。
杨桃对村里的男人们是如何决定这件事的,并不参合,很明白作为一个小女孩儿如果想在村里呆的长久,适当的低调是必须的,只要把学堂的事儿定下来,她就安心了。
其实杨桃也有私心。本来她是想在水塘那里建学堂,那地方大,即便不弄那么大的院子。也相对宽敞,但既然路大娘她们提出了要照顾村里爷们儿的面子和自尊,杨桃也只好说出自己的想法,说那块地最大且平整。可以种菜。
但这样一来,盖学堂就没地方了。
杨桃几次打过自己家后面那块有石头的荒地的主意,但都没说,在她的心里,还是比较希望等自己盖新房子的时候,把那块地留给自己用,能让房子和院子都大一些。
现在盖学堂的地方定下来了。杨桃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占用自己家后面的地了,她相信那有荒草和石头又不平整的地方,若她不说,是不会有人注意的,不像那小院子,肯定会有人打主意。
杨桃想的果然不错,就在路伯伯他们找完村长和村里长辈们的第二天,就有人开始拾掇那院子,还不是一家人,还不小心吵了起来。
原来是那柳二家的见雁儿和鱼儿搬走,觉得那院子虽小且破,倒也不错,可以拾掇起来多养些鸡鸭鹅的。
本以为那院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谁先占了就算谁的,就抢着想去把自己家的几只鸡先放在那里,不想却看到老夏家的两个家丁,已经先到了,在收拾那院子。
而老夏家的王氏也是打起那院子的主意,这些日子,她也品出来了,绣活儿的事她已然指望不上,钱少了大家不买她的帐,但让她一文钱不赚,只给大家拿绣活儿白做,她是打死也不会干的。
而以往她家里从镇上运到村里卖的东西,她发现除了油盐酱醋,无论是菜是肉是米是面,抑或是小家什之类,老路家的和柳大家的都能从镇上捎回来。
这油盐酱醋,估计是她们一直没找到地方,就是找到了也枉然,因为弥镇上做这个买卖的,只有她娘家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