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腊酒全集Zei8.net》第2/77页


  顾家大娘惊讶道:“真的?”
  叶老三瞪大了眼睛:“那还有假?许家,他们有两个姑娘呢,这次都准备去。还有巷子口的郑家,还有盈婆子他们家…”
  顾家大娘喃喃道:“这么多人家呀,他们都舍得?”
  叶老三道:“这有什么舍不得的。在这儿没田没房的,日子还能比现在更差?北方虽然苦寒,但是那边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好好过日子能差到哪儿去?更何况现在哪家人家拿得出嫁妆?你说是不?”
  顾家大娘一路上心事重重的回到家,看到她女儿在日头底下描花样子,儿子在一边摇头晃脑读书,顿时走路都带劲儿了。吃一辈子的苦,可不就是为了后代无忧无虑么。
  “阿柔啊,来,跟娘进来。”顾家大娘招呼顾柔进棚子,又把顾坚打发出去玩,准备好好问问自家女儿。
  顾家大娘把事情说了,问顾柔:“我问你,你可愿意跟个军爷去北方过日子?”
  顾柔昨天晚上就把事情想清楚了,她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说:“娘,我觉得这办法挺好的。”
  顾家大娘一听,眼泪差点下来,她家一开始就阿柔一个孩子,等阿柔十岁了才有了顾坚,阿柔可是从小宝贝到大的,现在要嫁到北方去了,一辈子见不到呢。
  顾柔一看她娘脸色不对,立刻抱住她娘撒娇:“娘啊,我听说,从这里到北方要两个月的路呢。如果我真嫁北方去了,我肯定生个大胖小子回来看你们,不就两个月的路嘛~”
  顾家大娘早习惯她口无遮拦,只扑哧一笑,点她的头:“还没嫁呢就说这些,羞不羞?”
  顾柔认真跟她娘分析:“娘,我想过了,现在我们在这里飘零,也不知还要待多久,朝廷也不分地给我们,也不知道将来去哪儿,如今住在这棚子里都好几个月了,再这样下去也不行。与其在这里等着,还不如去北边,有地有牲口有嫁妆,还愁日子过不好?”
  顾家大娘看女儿说的有道理,点点头说:“我别的不怕,我就怕那北边的蛮人,他们如果再来打咱们,第一个受害的就是你们!”
  顾柔对这个倒不是很担心,几年前打的那一仗可是个前所未有的大胜仗,燕国第一大将军金瑛带领三万将士死守辽远城,待援军到来即大挫敌军,逼退蛮人直至居庸关外,又赶上蛮人夺嫡之乱。如今蛮人自顾不暇,没个三四十年,恐怕无法恢复元气。居庸关现有大将军守着,连只鸟儿都飞不进来。这不,前一段时间蛮人还灰溜溜的派使臣来请求开放互市,可不是没力气再打了么。
  她笑着安慰娘:“打不到那儿,再北边还有个居庸关呢,越不过来。”
  顾家大娘警告她:“你可别轻易下决定,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情,你可想想清楚。到时候万一你男人欺负你,你一个人在北方可没娘家的人给你撑腰!”
  顾柔摇着顾家大娘手臂,跟她撒娇:“所以呀,爹娘擦亮眼睛,好好帮女儿物色物色,挑一个好脾气的。”
  顾家大娘听女儿口气,怕是主意已定,便长长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说,只关照她:“你呀,从小不会伺候田地,如今要跟军爷去北方种地去了,可别再躲懒。后面那块菜地你给我好好照顾着,别再把菜浇死了,晓得不?”
  顾柔应了声,去后面伺候菜园子去了。
  当天晚上,顾品顺和顾大娘叨咕了半天,烟也抽了几袋,最终顾品顺拍板,自家女儿,跟着军爷去北方开荒去!
  
  第2章
  
  第二天一大早,顾家大娘就把顾柔从被窝里拖起来:“快点快点,今日要去官媒人那儿登记呢,去晚了可来不及了。”
  顾柔一边睡眼惺忪穿衣服一边劝她娘:“娘,不急,这官煤人又跑不了。”
  顾家大娘拿了几个饼子准备做早饭,一边骂顾柔:“姑娘家家的,都快嫁人了还起那么晚,当心以后夫君嫌弃你!”又翻箱倒柜拿出自家祖传的银簪子:“待会儿把这簪子插头上,别叫人看低了去。”
  这时顾品顺也起来了,叫住顾大娘:“孩子他娘,上次我做短工从主家那儿拿到的两块碎银你放哪儿了?到时候碰到官媒人你塞给她。”
  顾家大娘奇怪了:“给官媒人塞银子干啥?”
  顾品顺道:“这不是官媒人给牵线做媒么,挑个好的差的还不是人家说了算!”
  顾家大娘一拍脑袋说:“是这个理,我藏被子里呢,我去拿。”
  顾柔忙叫住她娘:“娘,这钱不能动,过了端午阿坚还要去上学呢。”
  顾家大娘犯了愁:“这…这可怎么办?这盲婚哑嫁的,不给官媒人点好处恐怕不行吧。”
  顾柔一边挽起头发一边劝她娘:“官媒人若是贪钱还给我们流民做媒干嘛?城里头高门大院的姑娘多着呢。再说,你直接塞银子过去恐怕人家也不敢收啊。”
  顾家大娘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顾柔道:“我前几天不是绣了个荷包么,那是城里最时兴的样式,把这个给她,算作我们的一点心意,她戴着出去,又漂亮又赚了面子。”
  顾家大娘没了主意:“这…这样可行?”
  顾柔挽好了头发,回头对顾家大娘说:“当然可行的娘,我的手艺你还不知道嘛,再说苏绣可是富贵人家才用的起的东西呢。”顾柔尽管如此说,其实心里也没底,只是阿坚还靠着这点碎银去读书呢,可不能白白给出去。
  一家人吃了饭,顾家大娘就匆匆拖了顾柔去官媒人那儿,生怕去晚了。
  还没到,就远远的见门口已经排了好几家人家,顾家大娘顿时急了:“就说让你快点走,看吧,这么多人。”然后着急忙慌的拽着女儿去。
  等到了门口,倒碰到了熟人。“小婉,叶大娘,你们也来啦?”顾柔拉住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姑娘打招呼,又跟与她同行的大娘打招呼。
  叶家和顾家本来是邻居,叶小婉和顾柔从小关系就好,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发大水的时候,两家都逃了出来,一路上互相帮衬着,关系愈发的近了。
  叶小婉回过头:“诶,阿柔,顾大娘,你们也来啦。这下好了,可有个伴了。”
  叶大娘和顾大娘一边寒暄去了,小婉拉着顾柔偷偷摸摸说:“今天早上天还没亮呢,我娘就把我拖起来了,说是赶早不赶晚,没想到还有比我们家早的呢。”
  顾柔看看前面几户人家问道:“现在是怎么个情况?我看这门都没开。”
  叶小婉道:“不知道呢,不过我娘听说,到时候一个一个的给叫进去,一家一家详细问呢。”
  顾柔问:“这要问到什么时候去,这排队的人可不少。”
  叶小婉笑她:“又不是只有一个官媒人,十好几个呢!你还以为只有一个?”
  这边日头慢慢升了起来,顾家大娘和顾柔是垫饱了肚子才来的,有那些没吃饭的就从怀里掏出几个饼子啃,敲敲胸口噎下去。渐渐的,排在他们后面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都是做娘的带着自家姑娘来排队的,还有一带带两个姑娘的人家。
  顾家大娘一看这么多人,心里就急,生怕自家女儿被比下去,偷摸着跟顾柔说:“就应该把碎银子带着,这么多人,官媒人记得过来?”
  顾柔正劝她,就见前边一阵喧闹,前边人喊着:“门开了门开了!”就要带着自家女儿往里挤去。
  这时里面出来一个主事的,人长的黑黑胖胖,穿一身花花绿绿的料子,学人家门神挡门口把人往外推,边推边喊:“别挤了别挤了!再挤也得一个个排队!没喊你们进来一个都别进!哎,你这是谁家的,说你呢,对,就说你!再挤可不让你进了啊!”
  骚动的人群慢慢安静下来,主事的是个大嗓门,趁着这个时候三言两语把流程说与大家伙儿听:“一会儿里面会叫人,叫一个就进去一家,官媒人问你啥你就答啥,答完了赶紧出来,别碍着后边的人家。完了就回去等消息吧,等匹配到合适的自会告诉你们!”
  那人群里有急性子的就问:“那啥时候能知道消息呀?”
  主事的不耐烦,手一挥:“这我哪知道,这么多人家,还有那么多兵呢!”说着就往里去了。
  排队的这群人听了又发了愁,这匹配要匹配到啥时候去呀,也不给个准话,让人心焦。这边有人说自己有个十九岁的女儿,再等就成老姑娘了,那边又有人劝她可小点声吧,当心惹了官媒人生气。
  只有那门口候着的第一家人家仔细听着门里头喊人,生怕听漏了惹了官媒人不耐烦。
  果然不久,门里头就开始喊人了,那第一家人家的大娘赶紧拽了自己女儿快步进去了。
  第一个之后,后来的喊的就快了。顾家大娘一边着急上火的伸长了脖子等着一边紧张的冒汗,原地转来转去的不消停,一会儿帮顾柔整理整理头发,一会儿又扯扯自己衣服,末了还问顾柔:“阿柔你说,这到时候进去了,官媒人会问啥问题?这万一我说不出来可怎么好?”
  顾柔不紧张也被自家娘弄得紧张了起来,还得安慰她娘:“不会的娘,官媒人就问问咱们家情况,哪有答不出的,实在不行,我自己来说。”
  顾家大娘立刻说:“这可不行,哪有姑娘家自己回媒人话的!”说着脸一板,对顾柔说:“平时你在家没个正形儿也就算了,等会儿进去见了人可得细致乖巧着点,听到没!”
  看顾柔应了,顾家大娘才放下心来,心里想着待会儿可得好好表现,别给自家女儿丢脸。
  好容易挨到了他们家,顾家大娘侧着脑袋听着,听到里面叫人了就立马拽了顾柔进去,还不忘帮顾柔整整衣服,快步向里走去。
  话说张媒婆正在桌前坐着,抬头一看便见一姑娘由一大娘带了进来。这姑娘倒和前面几个不同,她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齐胸襦裙,倒也干净,乌黑的头发用素银的簪子挽了个垂挂髻,鬓边插了朵海棠,很是清雅。再看那柳叶眉,杏仁眼,小巧的鼻子和嘴,好一个清秀好看的姑娘。
  张媒婆暗暗点头,做流民的大多畏畏缩缩,仿佛低人一等似的,像这姑娘这样落落大方的做派倒不多。
  顾大娘进了屋,她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第一次见到贵人,难免腿肚子打颤,不敢抬头看人,总算想着要给自己女儿长脸,才找到自己声音,低声下气的给官媒人陪着笑脸:“这位贵人,我们是流民巷的顾家,这是我女儿叫顾柔。阿柔,快给贵人行礼!”
  阿柔行了个礼,却不知怎么称呼。
  张媒婆是个脾气好的,也不平白看低了他们,道:“我姓张,他们都叫我张大姑。”
  阿柔道:“张大姑好。”
  张媒婆说:“你们家孩子叫什么名字,几岁了,生辰八字可有?”
  顾家大娘紧张的什么都忘了,只凭着本能俱一一答了,好歹没出错。

当前:第2/7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