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细节全书全集.com》第2/38页


1982年,廖长光、何永智夫妇开办“小天鹅”火锅店,当时店面只有3张桌,度过三个月的亏损,他们实现了第一次的赢利――一天赚了70元。

从1983年开始,小天鹅火锅店不断盘过左右门面,扩大经营面积,到1988年,小天鹅了用6年的时间赚了10万元,这在当时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这6年是小天鹅最艰难的创业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在一项事业的创建中,创业者不能有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思想,而要有“野心”,要不断进取,向着更远更大的目标永不满足地前进。廖长光、何永智夫妇深深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小天鹅开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1988年,小天鹅在重庆江北开办火锅大酒店,进行异国情调的装修,设计了风格各异的火锅包房。率先将火锅从街边大排档迁进大雅之堂,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火锅革命”。经过这次革命,小天鹅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赚进100万元。

小天鹅经过原始积累后的第一年中获得巨大成功,得益于夫妇俩不安于现状的经营理念。试想一下,如果小天鹅仍然在那条火锅街上徘徊,无论经营得多好,它依然会是街边大排档,目标消费群相对固定,利润空间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它绝不可能在一年内赚到100万元。高档火锅店的开办为小天鹅打开了更高利润的大门,而这源于其经营者超常的胆识和魄力。看到市场这么好,廖长光、何永智夫妇马不停蹄,又开始了新的创业扩张。

1990年,小天鹅创办成都分店,选址城郊,营业面积2000多平方米,开业之初即火暴蓉城。大厅舞台上的歌舞表演、店前宽敞的停车场成为吸引成都商务客人的主要亮点。1993年年底,全国各地小天鹅分店发展到12家,年营业额突破5000万元,重庆小天鹅饮食文化公司正式成立。

1994年开始,小天鹅采取一种新的合作经营模式:在各地开办连锁店;到1998年年底,连锁店达到50家,集团员工近5000人,资产总额达到1.6亿元。这种模式使创始人何永智被称为“中国特许经营第一人”。

到了1995年,小天鹅又开始进军宾馆业,一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品牌的含金量,另一方面走多元化经营的路线,扩大自己的营业收入。1996年9月,四川首家私营星级宾馆重庆小天鹅宾馆开业,并高薪聘请著名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的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开业第一年就获得了可观利润。

案例分析 小天鹅火锅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得益于创始人不安于现状的管理理念。这就提醒每位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当你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之后,就要努力抓住市场时机,尽量快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否则,时机一过,后悔都来不及。

●细节02 克服创业恐惧症

在市场经济活跃的带动下,很多人正在准备或进行自主创业,众多勇敢者已经“扑通”下水,不管泳姿如何,或蝶泳或蛙泳或“狗刨”,正在向希望的彼岸奋力冲刺,然而,很多人则仍在岸边犹豫徘徊,迟迟不能下水创业,为什么犹豫?因为不敢!为什么不敢?因为害怕!

其实,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的经营者,都会在创业或再创业的过程中心怀恐惧。大企业在自身经营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抵抗风险的实力,并有一定的自身优势,因而完全可以依靠这种优势来战胜恐惧。而对于正在准备创业或刚刚开始创业的人来说,面对创业恐惧时,就必须做好一切应对的准备,稳定好心情,透彻地分析市场,在全面了解创业体系后,推陈出新,战胜了恐惧心理,创业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当然,作为创业者还有必要了解一下恐惧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克服心理上的恐惧。

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恐惧的原因各有不同,恐惧的对象形形色色,但最普遍存在的是:创业初期选择项目时,对项目的可行性、创业风险的恐惧;在创立企业时,对烦琐的企业注册程序以及随后而来的税务问题的恐惧;在初创或发展过程中,对创业方式的恐惧;在创业中对不同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恐惧;在进入市场时,对竞争对手的恐惧。除此之外,法律问题、资金问题以及营销、创新等也是让创业者恐惧的焦点。

实际上,在创业过程中,恐惧因人而异。影响创业者的方式、程度及时间等只有创业者自己清楚。比如有的人开始做第一笔生意时就担心不已,有的人却可以同时启动好几个项目,之后却对自己能否成功或获得扩张资本而紧张不已。所以战胜恐惧也需要创业者作“个性化选择”,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行动。

总之,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创业恐惧症,但其实只要我们能够细致规划,提前想到各种困难的存在,就能够牢牢把风险降到最低。

【案例】要创业就要克服恐惧

萨缪尔・科恩,21岁;杰里米・克劳斯,23岁;托马斯・希尔顿,22岁。他们是美国杰里米冰激凌公司的创始人。这家公司于1997年6月创立,专门生产口味独特的“超级冰激凌”,1998年销售额为100万美元,1999年达500万美元。

克劳斯是天生的生意人,他说:“我从小就讨厌从事司空见惯的职业,因此一直没有工作。”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后,克劳斯在宿舍里做起了冰激凌。不久,同校的两个伙伴科恩和希尔顿也加入了克劳斯的事业。于是,克劳斯卖掉持有的大部分债券,并拿出高中时挨家挨户上门推销净水器挣得的6万美元,和他们合伙开了这家公司。

开始时,克劳斯非常担心自己不能成功,害怕失败,但经过市场调查,克劳斯发现,市场上的冰激凌的口味已经20年没有变化了,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为他们创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于是,他采纳了啤酒商萨缪尔・亚当斯的建议,使用啤酒酿造技术制作口味奇特的冰激凌,他还与当地的乳酪厂联系,请他们提供特制的奶酪。

由于口味新奇,这家小型冰激凌公司很快得到了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新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很快成为一种饮食时尚。

案例分析 和他们一样,努力克服创业恐惧心理是成功创业者必经的过程。对多数创业者来说,从创业念头闪现出来,恐惧就深隐于内心了,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人们总会对不确定的事情感到没有安全感。

绝大多数创业者承认,他们对创业感到恐惧是源于对自己的不信任,每当他们着手一个计划的时候,他们总是情不自禁地问自己:顾客真的需要我的产品吗?我的公司能熬到赚钱那一天吗?我的市场促销方式对吗?我的辛苦会有回报吗?我的回报会有多大?我的创业怎么才能成功?万一失败了,别人会怎么看我?亲戚朋友会说些什么?这些恐惧挥之不去,埋伏在创业者内心的深处,让他们不停地冒冷汗,恶心反胃,甚至郁郁寡欢。

尽管每个人面临的恐惧都是相同的,但区别在于,有的人因此而被击倒,从此老老实实地做打工仔,碌碌无为地了此一生;有的人却因此更加激发起自己创业的斗志,因为他们掌握了克服恐惧的方法:一个好的点子,再加上一个好的心态。

●细节03 偏执狂,孤独但成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持一种信念,不会放弃,不怕挫折,一生只想做好一件事。他们偏执、痴迷、疯狂、也许承受着屡次失败的经历,但他们不屈不挠地隐忍着、坚持着。他们是一群偏执者,但也往往是创业的成功者。

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前任总裁和CEO安迪・格鲁夫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偏激的话,因为偏执与人的生存并没有直接关系,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其实是: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能顽强地坚持再坚持,才能成功;或者更进一步,在思考问题时将自己推向绝境,将问题设置到极端的地步,我们才不会被生活和工作中的表面现象蒙蔽眼睛,才能真正地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才能不断创新,走向卓越。

在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们身上,人们几乎都能找到“偏执狂”的基因。从分众传媒的创始人江南春,到互联网网游界的“红星”史玉柱,再到阿里巴巴的董事会主席马云,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无不具备偏执狂的特点,他们始终如一地坚定自己的信念,绝不轻易放弃。所以,像这些成功者一样,如果你能做一个坚定不移的偏执狂,会让你在创业的过程中多一些毅力,少一些失败。

当然,你也需要注意到,偏执狂的优点是毅力超顽强,多大的困难都压不垮,但偏执狂最大的问题就是往往坚持了错误的方向,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创业者必须意识到,该不该坚持比能不能坚持有时候更重要。毋庸置疑,创业是需要坚持的,在自己有优势的行业和领域也是需要坚持的,但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则是需要创业者不断反思和调整的。

不过不管怎样,对于抱有梦想的创业者来说,一定要有极强的抗挫折能力,要知道,只有百折不挠的人才能最终胜利。如果你确定你的创业方向是正确的,那就彻彻底底做一个偏执狂吧!

【案例】创业要持之以恒

实业家路德维希・蒙德学生时代曾在海德堡大学同著名的化学家布恩森一起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种从废碱中提炼硫磺的方法,他始终坚信这种方法能够创造价值。后来他移居英国,将这一方法带到英国,挨家挨户地寻找愿意采用这种方法的合作者,但是一直遭到拒绝。几经周折,蒙德才找到了一家愿意同他合作开发的公司,结果证明他的这个专利是有经济价值的,蒙德由此萌发了自己开办化工企业的念头。

于是,他买下了一种利用氨水作用使盐转化为碳酸氢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他参与发明的,当时还不很成熟。蒙德在柴郡的温宁顿买下一块地,建造厂房。同时,他继续实验,以完善这种方法。实验失败之后,蒙德干脆住进了实验室,昼夜不停地工作。经过反复而复杂的实验,他终于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1874年厂房建成,起初生产情况并不理想,成本居高不下,连续几年企业完全亏损。同时,当地居民更是由于担心大型化工企业会破坏生态平衡,拒绝与他合作。

蒙德在逆境中激发出了无比坚忍的性格,他不气馁,终于在建厂6年后的1880年取得了重大突破,产量增加了3倍,成本也降了下来,产品由原先每吨亏损5英镑,变为获利1英镑。后来,蒙德建立的这家企业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生产碱的化工企业。

案例分析 你看到,坚持创业的决心,永不放弃是创业者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你经常关注事业成功人士的访谈,就会发现他们有各不相同的经历,却有同一个成功秘诀,就是坚持。那些成功人士常常都会说:我心里有个信念,我一定会成功!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在旁人眼里,他们甚至是疯狂的。打算创业或正在创业的你,对理想的执著能够做到吗?你真的有这样的信心坚持下去吗?

当前:第2/3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