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细节全书全集.com》第4/38页


春秋时代的霸主们,绝大多数都是积祖上数代之功才成就了一世霸业,唯有越王勾践是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称霸。他身处危难而奋起,敢为人所不屑,敢为人所不敢,敢为人所不愿,最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个过程,和“小资本创大业”何其相似!

对每一个创业者来说,浙商们的传奇经历都是一面面成功的旗帜。然而正如同卧薪尝胆的勾践一样,每一个成功创业者的背后,都是一段吃苦耐劳的经历。如果没有“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遍千言万语”的创业精神和心理准备,没有忍辱负重、毫无怨言、自强不息的坚强毅力,就不要怪上天不肯垂青于你。

【案例】被骗之后卧薪尝胆重新开始

有那么一个地方,在那里,不花钱就可以白用自己想要的产品。你也许会觉得这是异想天开,可还真有这样的好事。那个地方,是试用网。在那里,任何人只要提出申请,就能得到企业提供的试用产品。从化妆品到食品再到日用品,五花八门。

网站的经营模式是:企业把产品放到试用网上,消费者填好自己的资料申请免费得到产品。网站把消费者的资料整理之后,编成报告卖给企业,再跟企业收费。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创办这个网站的小伙子名叫徐乐,只有24岁。别看他的网站现在红红火火,一开始创业时可没这么顺利。

这位非常聪明的小伙子,16岁那年考入了清华大学化工专业。一心想要自立的他,从大一开始就注册了一个网站,他不断地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然后放在网站上出售给有需要的人。当时一个月就可以赚一千多元,他觉得很开心,不用再花家里钱,觉得自己长大了。这让他对自己的赚钱能力十分自信,他的网站也逐渐被人知晓。就这样过了一年多,正在念大二的徐乐接到了一个陌生人从上海打来的电话。

陌生人说自己刚刚毕业,一直没什么事干,想创业,问徐乐有没有兴趣一起搞一家公司。当时只有17岁的徐乐满怀憧憬。他趁着“五一”假期去上海见过那位网友之后,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尽管周围所有人都反对,但一向独立的徐乐却已经打定了主意,他很快就办好了休学两年的手续。家人无奈,只好放手让他去闯。

休学之后的徐乐去了上海,和那位网友一起办起了公司。很快,他就赚到了不少钱。20岁时的一天,徐乐的一位合作伙伴告诉他,有一个发大财的机会。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神州行充值卡,一般在市面上买都是98元、99元、100元,基本上没有任何折扣的,但是他告诉徐乐可以80元进到这个货,这样的话其中的利润是很惊人的。徐乐先试着进了一批货,很快尝到了甜头。他觉得好运真的降临到了自己的头上。但是我们都可以想象到,事情没有他想得那么顺利。

徐乐把自己和父母的钱总共20万元都汇给了这位合作伙伴。可要到了要交货的时候,对方却是一拖再拖。徐乐觉得情况不妙,开始不断地打电话催货,可是,有一天,对方的手机却再也打不通了。徐乐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他的合伙人,并把他堵在了家里。那人提供了欠条,但实际上只是缓兵之计。然后,合作伙伴一夜之间就从上海消失了。徐乐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坚强的他现在已经不会轻易流泪了,但当时他哭到说不出话。因为徐乐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工人,被骗的20万元差不多是他们大半生的积蓄。

痛定思痛之后的徐乐没有回家,而是又坐上了去往北京的列车。他开始卧薪尝胆,重新创业。靠着借来的10万元,徐乐在北京注册了新的公司。当时在上海的公司叫世乐公司,为了让自己记住这个深刻的教训,时刻提醒自己,所以后来他在北京的公司还保持世乐两个字。

就这样,他又一次开始了新的创业。那个时候,他一天几乎有十七八个小时都对着计算机,饿了就吃方便面,累了就往床上一躺。在他看来,正是当初的被骗,才让他学会了脚踏实地。卧薪尝胆痛定思痛的他,已经不会再轻信任何一夜暴富的神话。他开始明白,财富是要靠自己创造的,就要一步一步慢慢赚,不要想着一夜之间就可以创业成功,功成名就。就这样,徐乐坚持着自己辛苦的创业之路。由于长时间地对着计算机,小小年纪的他得了颈椎病。

坚强的他一边进行颈椎治疗,一边进行着公司支付网站的建设。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当徐乐从清华顺利毕业时,他的事业也走上了正轨。许多企业纷纷跟试用网达成了合作协定,试用网上的产品也从最初的十多个品牌几百种产品发展到近百个品牌上千种产品,包括了吃、穿、住、用、玩各个方面,徐乐的生意越来越好,公司规模也越来越大。

案例分析要知道,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陷阱。年轻的徐乐曾经因为缺乏社会经验被骗得身无分文,这是初出茅庐的创业者经常遭遇到的。但是,能够把磨难当成一种宝贵的机遇,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够挖掘商机,并能伺机而待,蓄势而发,使得这位年轻的小伙子终于寻到了自己的那片蓝天。

“卧薪尝胆”的精神,根源于历史客观,但又不囿于某种形式。总的来说就是要能吃苦,要养成忧患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够居安思危,为了生存和发展殚精竭虑,不断探索新的路子。要知道,困境可以磨砺人的意志,让人激奋并置之死地而后生。创业者只要能具备这种精神,就不需要畏惧任何苦难。

●细节07 练就你的金刚钻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相关方面的专业能力,创业也一样。只不过和医生、工程师的专业能力不同,创业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综合能力。这种影响创业活动的效率,并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能力,包括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交往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决策能力是创业者根据主客观条件,因地制宜,正确地确定创业的发展方向、目标、战略以及具体选择实施方案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是指对人员、资金的管理能力。它涉及人员的选择、使用、组合和优化,也涉资金聚集、核算、分配、使用、流动;专业技术能力是创业者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专业生产的能力,它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交往协调能力是指能够妥善的处理与公众(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客户等)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协调下属各部门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主旋律,是企业化解外界风险和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创业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五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任何种均有其独特的地位与功能,又都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乃至影响创业的成功。因此一个创业者,不仅要注意培养自己各方面独立的创业素质,而且要重视整体结构的优化,在创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的创业能力。

【案例】踏实做事的网站CEO

与e龙、亿唐、搜狐等CEO不同,天极网的CEO李志高没有去美国读过MBA,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山区人。见过李志高的人一开始都会以为他是一个很斯文的人,可是等他开口的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他语速快得让人插不上嘴。这是一个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把事藏在心里的人,可就是那么一个性格很急的人,却是重庆大学光电精密仪器系的博士。在大学读书的10年间,由于一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他就这么一步步读到了博士,同时也在寻找自己将来的方向。

在10年的大学生涯中,李志高感到光有高新技术还不够,还一定要有转化为生产力的手段。因此,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他也一直在寻觅机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李志高结识了《电脑报》的人。他感觉那些人与常人不同,本来毕业后就可以到国家教委工作的李志高毅然决定加入《电脑报》。一位博导痛心地对他说:“你可不能为了钱而放弃你的专业啊!”那语气和眼神至今令李志高难忘,但他知道自己的选择,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那是1995年,当时的《电脑报》只有20多个人,但李志高却要挑战自己。他说:“开拓是我的专长。”时间只过了一年,李志高组建的苦丁香软件公司便已迅速蹿红。有人说是李志高的运气好,而他本人却从不相信运气一说。而且,运气也是能力的表现形式。

李志高的天极网最初来源于《电脑报》的CPCW网站,1999年李志高成功地引入风险投资,组建天极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他认为:“传统资源和网络技术手段,谁结合得好,谁就能赢利。网络只是手段而已。”

在北京筹建网站时,李志高不理解网站为什么不为赚钱为上市,上市后怎么办?有人说他根本不懂互联网。他却说:“我不是一流的人才,在和一流的人才竞争,希望能做一流的事。”他憋着一口气,很快就拼杀出自己的山头。2000年1月,天极网不仅被评为中文十大网站,而且是国内最大的中文IT网站。这位踏实做事的CEO,终于向众人证明了自己。

案例分析事业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对专业知识的良好应用能力,可以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但李志高没有满足于此。因为他明白,创业者自身具备某方面的专业才能并不够,还要在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

不过在某些行业里,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人可以低成本创业,不需要大的资金投资,只需要智力投资。这些才能有管理才能、行销才能、专利等。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著名作家、律师、高级工程师、职业经理人、发明家等。实际上,个人的智能和专长就是一种资源。如果你是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整合资源和信息的人,那就充分发挥自己这方面的才能;如果你是个善于借势的人,同样可以成功地用小成本创业。不管你拥有哪方面的智力才能,都要把它充分挖掘出来,让它为你的创业行动服务。

●细节08 不抛弃,不放弃

《士兵突击》中那个一开始连单杆都爬不上去的许三多,却凭着没日没夜的努力,在杆上连续大回环333圈,破全连纪录,尽管他因此而昏迷了好几天,这就是信念;面对天天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的队友,他却始终保持着士兵的本色,每天负重长跑10公里以上,这就是信念。创业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拥有的,就是这种坚定的信念。

马云说:“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没有退路,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是的,要想取得创业的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强烈的自我实现、追求成功的创业意识。它可以帮助创业者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更可以给他们坚持不懈的勇气和动力。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会指引创业者最终到达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案例】决不放弃的史玉柱

如果说许三多演绎了荧屏上的“不抛弃不放弃”,那么史玉柱则是用自己十八年的从商坎坷路,演绎了真实版的“不抛弃不放弃”。他后来所拥有的成功绝不是来自偶然:行业选择上他精挑细选,对待竞争他守法,管理上他历尽坎坷摸索真谛,战术上他师从伟人,投资领域亦不落人后。

但是曾经,史玉柱的巨人集团由辉煌走向解体的过程,一直在街头巷尾被谈论,成为中国商业史上为数不多的关于失败的经典案例之一。1989年,史玉柱以4000元借债起家,短短5年,就位居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第8位。但在1997年年初,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把舆论搅得沸沸扬扬:巨人集团彻底瘫痪,巨人大厦被迫停工,欠债高达数亿元……顷刻间财富灰飞烟灭,沦落为负债2.5亿元的“中国首穷”,这位昔日“十大改革风云人物”、时年35岁的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从公众视野中彻底消失了整整3年。

当前:第4/3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