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子鬼剑》第1/137页


小说网 www.

第一集 杀戮魔道



  大约二十几年前,敝人偶然问观赏日本一出时代剧“带子狼”,剧中男主角“拜一刀”携稚子“大五郎”因蒙冤而家变,走入以杀人赚取酬佣的刺客道。
  
  敝人透过管道捎回这套影集,看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如今仍记忆犹新。
  
  剧中男主角遇难百折不挠、坚忍刚毅的个性,以及其稚子大五郎感染血腥杀戮的那种惊骇、恐慌……在有如梦魇般的环境里却保持一份赤子之心,与其父相依为命,坚定刺客信念的意志,令敝人深为感动。
  
  这种历经九死一生闯荡江湖的杀戮生涯,何尝下是一个年轻人辛苦创业的写照?
  
  太过渴望名利,相对的可能就是痛苦,也就是因丧志而怨天尤人的开始!
  
  必须以不同的角度及方式去思考,经过失败痛苦的历练;将过去的沧桑,化为点滴甘露,自我成长,敞开心胸迎向美好未来,方能成就一切。
  
  日本文化大部份启蒙自中国汉,唐,剧中杀伐布阵及兵法运作的创意皆离不开“孙子兵法”。
  
  敝人很喜爱剧中父子的亲密互动关系,所以借用“带子狼”漫画中的剧情骨架,写一部适合中国人的武侠小说以飨读者,书名暂定“刺客・子鬼剑”。
  
  “……学术论文若不注明引用出处,引用再少也是抄袭,然而小说并非学术论文。若是借用影集、电影、小说、歌剧、漫画、诗集、资治通监……等等,寻觅好的点子汲取养份,吸收、消化之后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个人则认为是另一种创新:只是依创作者个人的功力不同而有优劣之分……”这段话是借用上砚侠客网“江和”版上:“证据来了”之中“经销商”的一段话。
  
  “江和”是敝人经过深思熟虑而取的笔名。敝人已到知天命之年,当然以“和’为贵,更该珍惜羽毛!能将最好的故事用秃笔写出来,是一名“写手”的责任,若能鼓舞众家高手共襄盛举,将武侠世界推至巅峰,进而扬名国际舞台,让世人不再以不入流的小说视之,余愿足矣!
  
  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令国际耳目―新,未尝不是一剂武侠小说的强心针;最近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更打开厂国际人七的视野,由此可见武侠的世界并不会没落,只是看要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罢了!所以有志一同的武侠小说作家,更应该加把劲了!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下是有人讲过吗?
  


第一章 暗施毒计

  十年磨一剑,霜刀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下平事?
  
  洪武十三年(西元二二八O年),朱元璋五十三岁,明初大事纪:
  
  左丞相胡惟庸以擅权诛,坐其党,死者甚众。
  
  察中书省及丞相等官,提高六部官秩。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洪武十三年春天。
  
  “玄武湖”东侧一楼旁支,流水潺潺显得青溪灵洁,一位年约二十五岁左右的魁梧汉子,一袭褒衣博带潇洒地将剑负背伫立岸畔,望著澄澈的清川,反照自己的心境,暗叹一声:真想离尘在此垂钓终老。
  
  汉于发髻系绑艳红丝巾,卧蚕浓眉,胆鼻及两片紧闭厚唇令人感受一股坚毅不拔的力量,双颊略方更突显其不阿的刚毅个性。
  
  水面上一条扁舟顺著溪流缓缓过来,扁舟上有一名戴著斗笠半遮脸的老翁正在垂钓,显得十分悠闲自在。
  
  惊见老翁手持钓竿轻轻一甩,钓线于阳光中若一丝银虹闪炽,缠住岸畔一棵柳树,即见老翁已然凌空飞掠上岸。
  
  汉子一见头戴斗笠半遮脸的老翁施展绝臻轻功而至,立即将剑连鞘横在胸前,采全神戒备御敌之态。
  
  老翁抬手轻搭笠沿,面带微笑地望著大汉,随即将丈长的钓竿挥出一招最普通的横扫千军,竟进射出一道弯弧亮丽的凌厉剑气,磅礴气劲扫得芦苇漫天飞扬,匹练而出的剑气一波衔着一波直袭汉子而去。
  
  “锵!”
  
  汉子瞬间拔剑飞舞若万蛇钻动,边战边退泄去老翁袭来的一波波凌厉剑气,以及漫天飞扬、遮天盖地的芦苇草。
  
  “嗤!”
  
  老翁的钓竿尖端穿过碎草问,疾至汉子滴水下漏的剑网,瞬间直黥至汉子的眉心问下到三尺距离;
  
  只见汉子双手将剑竖直护于眉心前,当锐利剑刀触及钓竿尖端的一刹那,惊见汉子的握剑双掌瞬间搓揉滚动剑柄,使得整柄宝剑若陀螺般飞转,直立朝前激旋,立即将钓竿寸寸碎为齑粉。
  
  当宝剑挺然旋转离开汉于前方六尺间距,又见他突然踢出右脚,用脚尖点在剑柄上,使得整柄宝剑由直旋变成横行飞旋,若一盘光团,“霍!霍”激射出去。
  

当前:第1/1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