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魔传奇》第53/71页


天农要子菡带其面见王皇进谏。

子菡不懂天农有何用意,但不拒绝,便引进宫廷面见王皇。

王皇身边,最为得宠,也最有权威的顾理大臣牙封,此人可谓人老姜辣,深谋远略,唯王皇马首是瞻,但容不得他人超越,外巧内嫉。

牙封见公主领人进谏,又见其一毛头小子,心内便有些轻视。

天农叩拜王皇毕,作掬说道:“小民听闻外敌入侵,国难当头,小民自告奋勇,自荐谋士一职,愿王皇成全,也尽小民一份薄力,小民定当全力以赴。”

子菡听其言,才知天农是此意,也附和了说:“求父皇应允,女儿愿荐举此人。”

王皇一听,甚是高兴,“好哇,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即是公主举荐,那就让你出任谋士一职,共商退敌大策。”

天农跪地致谢,“小民谢王皇。”

牙封从众臣中出位,“禀王皇,我大枝焉国人才济济,谋士三千,将良兵强,此人在此时应谋士一位,难免私心作祟,好趁战时强求功名,以图荣华,如果王皇轻用此人,怕玷污了公主的名声,落得个举荐无力。”

牙封的话在王皇心中举足轻重,此言又不得不听,正犹豫,听天农说道:“牙臣相之能力可谓只输一人,那就是王皇,计可护国,谋可退敌,养那三千谋士便毫无用处,有牙臣相足矣。”

牙封一听,此毛小子有嘲笑自己之意,脸一沉,“你……”正要说又被天农抢过话去,“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牙臣相第一,那么就有牙臣相第二,牙臣相未出道时,何人识得,小民无心荣华富贵,只图凭己之力,报效国家,牙臣相何须打消小民一片忠诚之志呢?”

牙封气得嘴都合不拢,这么多年来,无人敢对自己如此说话,要不是看在公主举荐的份上,恨不得上去一剑杀了他。但老臣必有老臣的样子,何必与一小人物计较,倒失风格,心中便恨恨,即然你要强出头,休怪老夫为难你。这么想了,便扭转话语说道:“即然年青人有如此之雄心壮志,我这把老骨头又何不成人之美呢?老臣愿力荐此人,愿王皇将其留于我门下,助我破敌护国。”

王皇点头应允。

天农还不失时机地补上一句:“谢臣相成人之美。”

牙封恨恨有声,却不再言语。

第六十五章 谋略篇(1) 文 / 史今

原本定于三日后的封妃大典让张岚枫有了犹豫。牙封却谏言,“依老臣看来,王皇封妃大典可以如期举行,七国之乱不足为惧。”

天农冷笑一声,问道:“敢问牙臣相,大枝焉国平安几时。”

牙封本不想理他,但这问题却无关大雅,有些得意和献媚地说道:“我大枝焉国上下平安五十年无人进犯,那是王皇英明,群臣得力。”言外之意有我牙封保驾护航,江山稳坐五十载。

“七国算是大国吗?”天农又问道。

“区区小国,此次挑衅,那是自寻短路。”牙封表现出一惯的轻蔑。

天农问过这些,略一思考,对众臣说道:“大枝焉五十年江山稳固,那是为何?”

牙封欲答,不料天农继续说道:“那是因为大枝焉国强大,威仪天下。而七国,也就是牙臣相所说的区区小国,却在今时敢大胆进犯,那说明七国亦不再是区区小国,他们也有可能变得强大了,而我们这个大国可能就是威仪不够,已经不能号应天下。”

牙封听此言,脸显惊色,“反了,反了,满口污言秽语,有辱王皇圣明,意在贬低我大枝焉国,请王皇降罪。”

王皇没有立即表态,天农却面不改色继续说道:“那威仪靠国力强胜支撑,靠天下人心支撑,天下人心归顺,那是王皇英明神武,统治有方,而今敌国叛乱,祸害百姓,天下惶恐,王皇正是发兵征讨,安顿民心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封妃,那且不被天下笑为享乐,天下人心不服,威仪何存?”此话字字如刀,王皇额头都渗了一把汗,如在平时,可谓莫逆之言,但听天农说了,王皇那气却无处发作,话虽尖酸,但句句中实。

王皇绝非圣贤,还是有随牙封之意,如期举行封妃大典。却不料冒出个易天农不懂事横插一刀,搅得王皇不得不顾,怕一封妃落得个背负天下之名。便再三思量,“罢了,罢了,封妃大典,等平定七国后再说。”

宫廷正在朝议,却有将士传报,“报王皇,七国之头领鲁藩国,从我西北方直插而入,凶狠难挡,一路关口被其攻破,我军士死伤无数,请王皇发兵拦阻。按其速度,鲁藩国不出一日便可打到皇城。”王皇一听大惊失色。从坐上王皇这个位置以来,还没打过仗,今日一开战,结局如此可怕。便从座上起来,望着众人急问:“怎么办?”

众人面面相觑。牙封原本有些轻视七国,现看来,却也不敢诳言,用心思量计谋战略。片刻面露喜色,“禀王皇,依老臣看来,不如调令四方兵力成围剿之势,一举歼灭。众人皆点头,口中附和,“好,好主意。”王皇也点头,“围剿!先调皇城兵力抵挡,如不行,再调全国兵力成合围之势,攻而灭之。”

“王皇,不可。”见一人伏地禀道。

“堂下何人?”王皇并没细看,见其抬头,才知是易天农。

“谋士易天农。”听其继续说道:“王皇可知,此次攻打大枝焉且非鲁藩一国,还有六国,鲁藩敢于这样长驱直入,说明没有后顾之忧,七国叛乱,并非各自叛乱,应是早有预谋,群乱,他们相互策应,鲁藩打先锋,六国作掩护。”

牙封反驳道:“那六国何来的掩护,只是跟在鲁藩后面捡些残渣剩饭。老臣断言,只要打跨鲁藩,六国必退。”

“七国成一字深入,那是计,是引诱我大枝焉兵力合围,一旦我军向中收缩,七国便会成反包围之势,向全国漫延。到那时,七国以逸待劳,反扑我们,我们必大败。”天农不知哪里来的智慧,连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看来天禅书该发挥效应了。

“一派胡言,长他人威风,灭我志气,我大枝焉兵力强大,何惧七国。”牙封甚感气愤。

“大枝焉兵力部署之地距中心之地可谓路途有长有短,短者来得快,长者来得慢,而七国收缩时间远比我们快,他们即可在短时间用最多的兵力对付我们最少的兵力。再者他们在缓行推进,休整有度,而我们急于吃掉他,迫不得已要急行军,人马困顿,打起仗来,气势如何对等。”

当前:第53/7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